首頁 > 語言集 > 範文 > 讀後感 > 戰爭與和平讀書心得體會8篇

戰爭與和平讀書心得體會8篇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閲讀: 3.7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們心裏有一些收穫後,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麼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戰爭與和平讀書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戰爭與和平讀書心得體會8篇

戰爭與和平讀書心得體會1

《戰爭與和平》是俄羅斯文學第一步長篇鉅著,它生動描寫了19世紀前十五年俄羅斯社會的重大歷史事件和各個生活領域,展示了一幅廣闊的生活畫卷。

名著的主要內容是:在1805年,法國和俄羅斯之間的關係惡化,即將發生戰爭。然而在俄羅斯上層社會,人們的生活依舊恬靜悠閒,社交舞會照常舉行。

青年公爵安德烈?保爾康斯基決心幹一番事業,就提任庫圖佐夫將軍的副官,向前線出發去了,他期望這次戰爭能為自己帶來輝煌與榮耀。在奧斯特里,他參加聯軍與法軍的會戰並受傷。斯托夫伯爵家,他愛上了充滿青春活力的那塔。愛情使他振作起來重新投入生活和事業。俄法戰爭爆發,安德烈奔赴沙場院,在波羅金塔會戰中受重傷。他忽然體會出死亡就是人生的清醒過程。從那一刻開始他的生命慢慢退潮,平靜地走到終點。

與安德烈的'故事平行發展的另一主人公彼埃爾是個熱血衝動、善良真誠的年青人,憑着繼承一筆可觀的遺產,他成了上流社會矚目人物。勢利庫拉金公爵便把放蕩墮落的女兒愛倫嫁給了他。意志薄弱但又嚮往理想的道德生活的彼埃爾在荒x的貴族羣中屢次受挫。衞戰爭中,彼埃爾組織民團並經受了戰火考驗。後被法軍逮捕。在戰俘營,士兵中的宿命論和不抗惡思想使他深受感動。在俄羅斯人民打擊下,法軍潰敗。彼埃爾被游擊隊救出,返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婚後,他參加了十二月黨人的祕密組織,而娜塔莎則成為一個賢妻良母。

這部名著再現了當時史詩般壯闊的社會風貌。

戰爭與和平讀書心得體會2

我們古今中外的許多名言警句都表示金錢乃身外之物,我們不能將它太重視,地主,貴族在人們心中從來都是醜惡無比,就應斬盡殺絕的人物。

看到《戰爭與和平》這本書的書名,很多人可能跟一樣覺得這是講述一個有名戰爭,是一種戰爭反思的文章,但細讀品味卻發現這並未如此,劇中的很多人物令人印象深刻,比如説理想主義者,關心人民國家的大富人皮埃爾,命運悲慘的安德烈公爵,熱情任性卻單純天真的娜塔莎,犧牲自我的瑪利亞,懲奸除惡的尼古拉和不誤正事,花天酒地的阿納托爾等,在法國強力入侵之下他們有的懷着報國的夢想,參軍戰鬥,有的落魄逃難,還有的深謀遠慮,企圖刺殺拿破崙……,其中有的人倖存了下來,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比如説瑪利亞和騎兵上校尼古拉戰後結婚,經營田莊,獲得巨大成功,過着意想不到的幸福生活,有的過着悲慘的單身生活,沒有感情,沒有錢財,就像索尼婭,她顯示被羅斯托夫夫人逼得不得不跟深愛的尼古拉分手,同時也被迫失去了僱傭保姆的工作,最慘的是最後直接死了,再也見不到自己的親人,安德烈公爵就是其中之一,他在戰場上英勇戰鬥,最後負了重傷,離開自己的寶貝兒子死了,但在這本書的許多故事中,金錢似乎當了主人公。

索尼婭跟羅斯托夫家的任何一個人關聯都相當要好,但是羅斯托夫家卻面臨着破產流浪的危險,索尼婭很愛羅斯托夫夫人的兒子尼古拉,但是一旦尼古拉一旦跟索尼婭結婚,那麼羅斯托夫家就會徹底滅亡,正因本來就沒錢的羅斯托夫家的兒子嫁給了比他們還沒有錢的索尼婭,不僅僅不會在經濟上給予援助,反而會加速羅斯托夫家的滅亡,而嫁給了富有的小姐起碼還能讓他們的吃飯生活不是問題,雖然羅斯托夫一家都很喜愛索尼婭,但她們不能正因喜愛就斷送了羅斯托夫家的姓名,結果流着淚將索尼婭逼走,讓她孤苦的度過餘生,書的後面也幾乎沒有提到她了。如果不是金錢,索尼婭能被趕走嗎??

羅斯托夫伯爵是個身份顯赫的人,但是正因話費使他們的生活狀況成了負數,從莫斯科的逃難,安德烈公爵的死,彼恰的`戰死,伯爵夫人的絕望等,一連串的打擊降臨到這個飽經風霜的老伯覺身上,而且他想挽救家庭經濟危機的計劃一向無法進行,逃難時一把大火又燒去在莫斯科的豪宅,這次真的到了無可彌補的程度,不久,原本身世顯赫的老伯爵在一家簡陋的出租房裏去世,沒有了金錢,生命也會受到威脅,要是羅斯托夫伯爵還有好多錢,他的生命會這麼悲慘嗎??

劫富濟貧一向是許多英雄所做的手法,難道有錢有錯嗎???貴族有錯嗎?地主有錯嗎?我們看到的可惡地主有的只是虛構出來的,有錢反而是好事,金錢不能代表一切,但金錢卻能讓我們的生活充滿幸福,你的生命有了保障,想想看,你有了錢,就能吃香的喝辣的,天天開寶馬坐奔馳,吃的是滿漢全席,你有了錢,喜愛你的人一抓一大把,就像重山中的碎石一般,你有了錢,當國與國只見要發生戰爭時,你見勢不妙,迅速買機票逃到富國去,生命得到了保障,還能照常過幸福生活…

金錢是好東西,就應是我們的好朋友,但我們不能視金錢太重,正因哪怕你前世有多少金錢飾品,死去也帶不走一個子兒。

戰爭與和平讀書心得體會3

《戰爭與和平》緊緊圍繞着普爾康斯基、別祖霍夫、羅斯托夫和華西利四大貴族家庭展開,描繪了俄羅斯民族壯麗多彩的歷史圖景。為什麼説《戰爭與和平》是一部傑作?經典在於托爾斯泰精湛的刻畫和敍述。例如,在小説的開頭,安娜和舍勒一家舉行了一次上流社會聚會:安娜的“嚮導”身份非常有趣,比如將“A”引入“B”,或將與“D”交談的“C”插入到“E”和“F”之間的辯論中,對此她異常忙碌。後來,托爾斯泰在晚會上通過人物的對話一針見血,指出了拿破崙激動人心和戰爭前夕的歷史和背景。説托爾斯泰引用了大量材料,拜訪了偉大衞國戰爭的參與者,還視察了當時的博羅基諾戰場,以描述戰爭的開始、經典和後果。很明顯,托爾斯泰的真誠努力造就了這部偉大的作品。

當我第一次看到它時,我想知道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個名字。戰爭與和平就像生與死。他們為什麼要聯繫在一起?沒有戰爭就沒有和平。讀完整本書後,我改變了看法。在列夫托爾斯泰的內心世界裏,戰爭與和平從來不是對立或孤立的。在和平的環境中,人類心中的戰爭從未停止過。在閲讀書籍時,有無數各種各樣的人物。有些人追求自己的榮譽。有些人追求權利。有些人追求金錢。有些人追求慾望。追求越迫切和瘋狂,內心的戰爭就越痛苦。就像生與死一樣,有些人活着就好像他們已經死了。有些人死了,但他們的`靈魂仍然活着。列夫托爾斯泰不是一個生動的例子嗎?他已經死了,但他的靈魂和意識仍然活着,觸動着後代的心靈。讀完《戰爭與和平》,我認為列夫托爾斯泰不僅是一位優秀的文學家,而且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思想家、歷史學家和哲學家。他是一個什麼都知道的聰明人。因此,我對他無限的愛和崇敬給了我記錄我淺薄感情的衝動和勇氣。

托爾斯泰普遍認為,在理性的視野中,自由意志是一種幻想,是一種"瞬間不確定的生活感覺"。然而,在靈性觀中,自由意志是生命的整體,是人的精髓。我們無法想象完全的自由,無論一個人想象的東西不受外界的影響,我們永遠無法獲得時空自由的概念,空間的運動,遵循必然的規律,時間上的思維和判斷也受到一系列限制的制約。但最重要的是我們無法想象我們的行為沒有理由"理性的第一個要求是假設並找出原因,因為沒有理由,我們無法想象任何行動。我無緣無故地舉手,但我想無緣無故地做一件事,這就是我行為的原因。"多麼精彩的論點啊!如果托爾斯泰沉溺於對力學或生理學的討論,來反駁自由意志,那麼他的論點至少會被科學的發展所推翻,至少有牽連和優柔寡斷,但他會跌跌撞撞,轉向更高的泛化水平,例如太極的鈎子,這個結論很難動搖,這與專業哲學家的結論相當!

總的來説,《戰爭與和平》中有一種年輕的精神,包括托爾斯泰自己的精神。這種説大話有時會讓人覺得非常扭曲,也就是説,非常自信,想要表達出來。正如朝日所説,“把它強加給你”可能是因為跨歐亞的關係,俄羅斯文學表現出非常奇怪的一面,總覺得這個故事有點像中國的《紅樓夢》和其他大家族的風格。有人説拓實追求廣度而忽視深度。這本書可能有一點,每個人的變化都有點突然,但是,這正是這部作品的偉大之處!通過偉大衞國戰爭的勝利,托爾斯泰也表達了對戰爭中遭受創傷的人們的同情。他是一位有情感的作家。在閲讀之後,俄羅斯人民在這場悲慘戰爭中的英勇和愛國熱情受到歷史書籍的讚揚,也體現了俄羅斯人民的頑強性格和鬥志,這是任何國家都不可阻擋的。

支持受壓迫的農民。即使他們不瞭解宗教的含義,他們仍然可以感受到安慰。我認為這可以被視為另一種精神上的勝利,但是那個時代的俄羅斯農民沒有條件去抵抗,所以他們應該得到比阿Q更多的同情。面對苦難感到無助的人羣很難得到。就像托爾斯泰當時一樣,面對農民的滿足和樂觀,停止了物質施捨,開始痛苦地反思他們與他們的差異和改變的可能性。

“嘿,嘿嘿……”一隻白鴿停在我身後樓梯旁的窗户旁邊。我轉身看着房子裏温暖的黃色燈光照亮了房子。茶几裝飾有精緻的茶具,新鮮水果和甜味。糕點,媽媽正在書桌前靜靜地寫書法,爸爸正在沙發上和她的祖父母一起看電視正在播放“太棒了!我的國家!”當場景中壯觀的大型航空攝影經過時,祖國壯麗的山川帶來的震撼和驕傲,取得了驕人的成就。我很自豪能夠生活在這樣一個和平與偉大的新時代。我們現在的和平生活有多難。我希望戰爭永遠消失。和平的白鴿將永遠留在世界的每個角落。

戰爭與和平讀書心得體會4

在這個九月我看了一本列夫托爾斯泰寫的書,這本書的名字相信大家必須耳熟能詳,那就是《戰爭與和平》。書中寫了許多人物,其中有很多大家肯定都不太明白,可是有一個人物大家必須十分熟悉,那就是波拿巴。大家肯定會説,這個人是誰?聽都沒聽説過,其實這就是拿破崙。托爾斯泰在書中塑造的許多人物形象,個個色彩鮮明,個性突出。他們多屬於鮑爾康斯基公爵、羅斯托夫伯爵、別祖霍夫伯爵、庫拉金公爵這四大家族。別祖霍夫伯爵死後,在新一代中,最值得關注的是安德烈公爵和皮埃爾伯爵。安德烈公爵身材不高,面貌英俊,表情嚴肅冷漠,對上流社會生活感到厭倦,在這一點上與普希金筆下的奧涅夫有些相似。皮埃爾伯爵是老別祖霍夫伯爵的私生子,他為人正直、善良,喜歡進行思考,可是意志薄弱,缺乏辦事本事。經過對他們的生活經歷,一個危機四伏的舊俄羅斯上流社會清晰地展此刻我的面前,比如為了老別祖霍夫伯爵的財產,有許多人千方百計地想害皮埃爾。

之所以説它是哲學之經典,是因為它同時具有歷史小説、社會心理小説、家庭紀事小説和哲理小説的特點,是全面反映了俄國一個特定時期的社會面貌和人民生活的具有史詩性的歷史小説,這個看法大多俄羅斯學者都認同的。作為一名小學生,我雖然也貌似通讀了這本恢弘鉅著,但所獲得的.感受與體會必定是很淺薄的,以後隨着年齡及學識的增長能再多看幾遍得的話,那體會與認識必須會逐漸深刻。

戰爭與和平讀書心得體會5

《戰爭與和平》可以説是託翁最偉大的著作,如一篇動人心魄的史詩!

沒有什麼十惡不赦的混蛋,但同樣也沒有什麼至大至偉的聖賢,每個人都以生命的形態遊歷於這大千世界之中。還有什麼比這份更真實,還有什麼比這更偉大,還有什麼比這更貼近人心。我猜想這部著作的經久不衰或許就在於此。他所展開的畫卷,正是通向人類心靈的道路,他所描述的一切,正是生命所賦予我們的內涵。

歷史一次次向我們訴説着答案,但那份謬誤的輪迴卻總是在我們身旁若隱若現。人們常感歎這個時代下假象的引誘已經太多太多,人們不再被無知的敏感而傷害着,反倒由幻象所編制的層層蔽障已使我們太過麻木。這個時代或許已經不缺少天馬行空的.斷想。反倒是那份對現實的最質樸感悟卻總是被淹沒在鼎沸的浮華喧囂中,有的甚至被我們那份無聊時所產生的獵奇心所替代。世界是一個潘多拉的魔盒,在那裏面不僅孕育着希望,還有許多挑戰與困苦。正因為如此對現實的把握、認清和思考就更加重要和必需了。我們要用怎樣的自己來面對我們最現實的生活,用怎樣的心情來面對周遭的瞬息變化,更重要的是在這一切的一切中我們自身究竟發揮着怎樣的作用和意義呢?生命是在現實中延續的,具體到了個體他便成了為了一份份生活。把握住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瞬間,傾聽我們內心的每一份訴求,給我們生活以最真摯的感悟和祈福。不正是這個世界以生命的名義給與我們存在的最偉大定義和讚賞嗎?

和平中的希望和夢想是孕育我們生命的乳汁,而戰爭中的殘酷和痛苦卻是我們永遠抹消不掉的苦果,而正是在這天堂與地獄之間,生命鑄造了他最不可辯駁的真實和奇蹟。

戰爭與和平讀書心得體會6

《戰爭與和平》是俄羅斯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作品,即使是平凡的人物也能寫的讓我們對其充滿了敬佩。戰爭是殘酷的,但在戰爭時期卻會讓我們更加盼望和平。現身在一個和平的年代,我們是否應該珍惜現在温馨的生活呢?難道非要等到失去後才追悔莫及?不,應該從現在開始把握!

我向來是不喜歡看歷史題材的書籍,但是,《戰爭與和平》是我第一本喜歡的歷史題材的小説。在閲讀這本書的時候,一方面融入書中情節中,體驗書中主人公的.思想變化,另一反面也不禁的發人深思:和平的重要性。

《戰爭與和平》被稱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小説”,是一部人民戰爭的英雄史詩。小説的主要情節是圍繞着保爾康斯基、別組霍夫、羅斯托夫、華西里四大貴族家庭的生活展開的。場面壯闊、結構清晰、人物形象鮮明,有一種大海般恢弘開闊的美;同時,小説時代感強烈,雖是一部歷史題材的小説,卻反映了農奴制後俄羅斯前途和人民作用的問題。因此,《戰爭與和平》當之無愧地是一部“了不起的鉅著”!書中包括俄奧聯軍同法軍在奧斯特里茨的會戰、法軍入侵俄羅斯、莫斯科大火、拿破崙軍隊潰退等。描寫了歷的真實人物拿破崙、庫圖佐夫以及沙皇亞歷山大一世,表現了戰士們的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精神,歌頌了俄羅斯人同仇敵愾的抗敵精神和震驚世界的偉大勝利。

書中刻畫了許多個性鮮明的人物,如:性格內向、意志堅定的安德烈,有較強的社會活動能力;心直口快、易動感情的彼埃爾,缺少實際活動的能力,側重於道德理想的追求;女主人公娜塔莎則是個情感豐富,生機勃勃,熱愛大自然,接近人民,具有民族精神的女人。他們在保衞祖國的戰爭中得到了鍛鍊和成長。而以庫拉金為代表的宮廷貴族的貪婪、虛偽和墮落的個性,也被刻畫出來,並進行了無情的鞭笞。

我們反對戰爭,但是,我們絕不懼怕戰爭。當戰爭來臨時,我們也同樣會拿起武器,去保衞自己的家園!去保衞自己的安靜、和平的'生活!

戰爭與和平讀書心得體會7

每個人都有其承擔的人生使命。《戰爭與和平》中的庫圖索夫是為了那場著名的俄法戰爭而生的,戰爭結束了,他的使命也結束了,他的生命也就終止了。我們活着,一定有我們的責任和使命,即使再平凡再渺小,也一定是不可忽視的。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整理了20xx字的《戰爭與和平》讀後心得,歡迎參考借鑑。

這個寒假,我又重讀了《戰爭與和平》,它是一部帶有浪漫主義色彩的小説。有人説,托爾斯泰寫這本書的契機是為了探尋俄國社會的出路,我卻始終覺得這種觀點過於片面。我認為,這是一部真正偉大的小説,它包含了許多知識,包括哲學、歷史學、經濟學、政治學、軍事學等等。這一切綜合起來,就構成了一個龐大的思想體系。

《戰爭與和平》究竟是一部什麼樣的作品呢?托爾斯泰曾説過:“它不是傳奇,不是長詩,尤其不是歷史紀實,《戰爭與和平》只是作者想借以表達和能夠在其中表達他所要表達內容的那種形式。”托爾斯泰認為,文學只是表現思想的一種形式,作為形式,它遠不如內在的靈魂重要。真正讀懂《戰爭與和平》的人,最終會發現,這是一部思想的結晶,而非文學。著名作家屠格涅夫曾説:“《戰爭與和平》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優秀的作品之一。在這部規模宏大的作品中洋溢着時代的氣息,這部作品以高超的技藝描述了本世紀初俄羅斯的社會生活和個體生活。《戰爭與和平》使我們能夠更直接、更準確地瞭解俄羅斯人民的性格和氣質,以及整個俄羅斯的生活,這會勝過讀幾百部民族學和歷史學的著作。 ”

讀《戰爭與和平》之前,我們需要了解它的作者——偉大的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列夫·托爾斯泰,19世紀末20世紀初俄國偉大的文學家,世界文學史上最傑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稱頌為具有“最清醒的現實主義”的“天才藝術家”。主要作品有《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他的作品主要描寫了俄國革命時人民的頑強抗爭,因此被稱為“俄國十月革命的鏡子”,列寧曾稱讚他創作了世界文學中“第一流”的作品。

小説以1805——1820年的歐洲大陸為背景,在戰爭與和平的交錯中描述了博爾孔斯基、別祖霍夫、羅斯托夫和庫拉金等四個貴族家庭的愛恨情仇。故事的主人公青年公爵安德烈為了信仰,投身到硝煙四起的戰爭中去,把懷孕的妻子交給父親和妹妹瑪利亞照顧,在軍中擔任庫圖佐夫將軍的副官,他期望這次戰爭能為自己帶來輝煌和榮耀,主人公二皮埃爾,他是安德烈留學歸來的好友,身份高貴,由於繼承了父親別祖霍夫伯爵身後的全部遺產,變成了莫斯科數一數二的資本家。居心叵測的監護人瓦西里公爵看上了皮埃爾的這一點,便把相貌美麗但品行不端的女兒埃萊娜嫁給了他。同一時間在奧斯特里茨戰役中戰敗的安德烈不幸受了重傷,身心遭受重創的他只好靜靜養傷。另一邊新婚後的皮埃爾不就發現自己的妻子與好友多洛霍夫搞曖昧,他為了自己的名譽同多洛霍夫決鬥並將其打傷,最終皮埃爾與妻子分居,內心陷入了糾結當中,直到認識了互助會後慢慢找到了新的信仰。

此時,在戰場上的安德烈回家的那一晚,妻子正好產下一名男嬰後去世。這讓安德烈感到人生已經走到了盡頭,直到遇到活潑漂亮、充滿生命力的年輕小姐娜塔莎,可父親的強烈反對,使得安德烈出國和娜塔莎無奈分開一年,娜塔莎耐不住寂寞與埃萊娜的哥哥阿納託利私奔。直到1812年的一次戰爭,娜塔莎看到深受重傷,生命垂危的安德烈公爵,她向他謝罪並熱誠地照顧他,可惜安德烈公爵還是去世了。皮埃爾化粧成農民想刺殺拿破崙反被俘虜。其妻埃萊娜在這戰火練練的環境下依然放蕩不羈,最終因為誤服墮胎藥而死。

幾個主人公在經歷了一番轟轟烈烈的人生起伏後,最終安德烈·博爾孔斯基在戰場上犧牲,皮埃爾·別祖霍夫和娜塔莎·羅斯托娃終成眷屬,尼古拉·羅斯托夫和瑪利亞·博爾孔斯卡婭也組成了美滿的家庭,小説的敍事部分以兩個家庭的幸福家常收尾,令人倍感温馨。

戰爭,充滿着殺戮,為了所謂的信仰去戰爭,而不管生命的高貴,這是非常不好的.。的確,戰爭本就是喪失人性的最野蠻的行為,正如書中所説:“我到下了麼........我只知道,我再也不用舉着旗子奔跑........再也不用為戰爭而煩惱了........”安德烈公爵靜靜地躺在地上。這就是戰爭,我想大概沒有人會喜歡戰爭吧,它不能與一切美好的事物相提並論,戰場不過就是沾滿鮮血的修羅場。帝王永遠是無情的,戰爭在他們眼裏不過是事關國家利益的“打架”。

書中有多處描寫到,在戰爭這樣的環境下,人醜陋的慾望是多麼令人厭惡,像放蕩的埃萊娜,視財和權如命的瓦西里公爵.........而他們的時代終將過去,迎來的只會是和平。

這本書在人物描寫方面保持一種樸質大氣的風格,它並不旗幟鮮明,但是內藴深邃。書中每一個人物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每個人的經歷都十分豐富。如皮埃爾,心直口快,易動感情,缺少實際活動能力,更側重於道德理想的追求,他從單身到結婚、從私生子到繼承人、從雅各賓派到共濟會、從戰爭前到戰爭中再到戰後、從貴族老爺到俘虜再到釋放、從初出道時的年輕氣盛到後來的好學深思,他的性格一直處於一種無法停止的狀態。每經歷一件事情,他都會產生一些新的想法,並在不知不覺中完成自身的轉變。再如安德烈,他的一生經歷過很多變故,從軍、負傷、喪妻、對娜塔莎的愛情以及娜塔莎的變心、最後死亡,他的變化比較突然。

但是無論他們如何變化,他們天生的根本屬性是不會變的,這就是托爾斯泰的高明之處。他總是站在一個客觀的高度,從客觀上描述人物的性格,托爾斯泰在他筆下的人物身上寄寓了很多東西,包括這個世界上最深沉的感情和悲憫。正是這種最深沉的感情,才使得托爾斯泰與他所熱愛的東西始終保持着一定距離,他可以進行客觀的批判,卻很難一廂情願地投入。

在歷史和歷史教材中,平凡的個人只不過是政治巨浪中的一滴水,或者是一大串統計數字中的分子或分母。人性近乎被泯滅了。歷史題材的文學作品正是在這一方面有着無可比擬的優勢。它還原了那些所謂的政治意義,泯滅了的最樸實的個體生活。而恰恰是那些個體生活才能反映人類最真實的一面。托爾斯泰在評價拿破崙是否偉大時説道:“那沒有淳樸,善良和真實,那就沒有偉大。”是的,脱離了善惡標準的偉大不過是另一種渺小罷了,《戰爭與和平》正是這樣一部還原人類最真實的一面的偉大的鉅作,讀完此書,我感覺思想上得到了一次深刻的啟迪,靈魂上獲得了一次深刻的淨化!

戰爭與和平讀書心得體會8

託翁反覆強調的歷史觀:歷史並非英雄史,英雄絕不是時代的操縱者,而是順應時代的產物。所謂的勝利者,能夠看透時代的本質,懂得那潛在的“力量”,順勢而為。

戰爭是一個系統工程,它有着無法估量的複雜性。我們對於它的靜態瞭解遠遠不夠,況且它還是處於動態變化中的。在此情景下,科學理性的分析往往不能帶來預定的效果。

安德烈和比埃爾一樣,對現實生活很不滿意,一向在努力給自我的生活賦予一個理性的解釋,給生活賦予意義,使自我能坦然理解當下的生活。安德烈臨死前擁抱了上帝獲得解脱,比埃爾沉浸於日常生活的幸福,以政治改革為己任。最終並沒有找到那個“理性解釋”,但似乎已到達了自我想要的結果。

在尋求過程中,安德烈找到了“真”,即娜塔莎的純真,但這份純真卻給他帶來了新的傷害,間接將他領向死亡。而比埃爾首先找到了“善”,加入了教派,妄想經過“善”實現自我的價值,但依舊體會到的.是和以前一樣的虛假。

安德烈臨死前意外地與阿納託利和娜塔莎重逢,這些以往給他帶來傷害的人同樣正在面臨痛苦,面臨失去他們最珍視東西的痛苦,而此時的安德烈感受到的不是“恨”,相反卻是“愛”,是一種上帝的“博愛”,即對生活達成諒解,坦然理解生活“美”的一面。

比埃爾在失去一切以後遇到了普拉東,普拉東身上具有一種天真的樂觀,受其感染,比埃爾放棄了對理性思考的盲目追求,開始學會感受生活中的“美”。

回到平凡的日常生活,所做的這一切,自我的所有努力,對自我和生活有任何改變嗎?並沒有!最終只是與生活達成諒解而獲得內心的平靜,而這是不是也能夠看作是一種屈服?無論你的夢想有多偉大,無論你對探索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最終還是迴歸到平凡的洪流,被大潮裹挾着消失在時代的潮流中。

日記
週記
小説
摘抄
語文
作文
口號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