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語言集 > 範文 > 讀後感 > 《現場改善》讀後感(通用7篇)

《現場改善》讀後感(通用7篇)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閲讀: 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現場改善》讀後感(通用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現場改善》讀後感(通用7篇)

《現場改善》讀後感1

今天拜讀了今井正明先生《現場改善》一書,這本書分十四章,向我們闡述了改善焦點,也給我們指出了改善的重點,在質量、成本和交付等主要的項目中,質量永遠應該放在第一位,如果產品或服務本身質量不佳,公司就不可能贏得市場競爭。下面就對本書的內容談下我的感受。

一、《現場改善》中講到5S是實施現場改善的第一步。近年來,我們公司也在大張旗鼓推行5S,管理人員在解放思想,工人的工作習慣在改變,生產現場通過改善環境煥然一新,員工的進取心得到加強,產品質量問題明顯減少,現場髒亂差問是得到改善,最終得到客户認可。但書中講到5S每步實施要一步一個腳印,不能急於求成就跳過了一些很重要的步驟,否則固化難以持續,最後就是形似神不似,要培養員工獨立改善的思想。

二、改善目標是實現質量最優、消除浪費,交貨期最短。現場改善主體是員工,我們在實際的生產當中,往往在交貨期與質量上發生衝突,生產主管總是做一些“救火”,為完成數量犧牲質量,車間有些工人做計件追工時追數量,過程質量得不控制,發生質量問題並沒有深入分析去刨根問底,最後大家都可以找一堆藉口,把持續改善當成了下次做好的擋箭牌,產品帶着潛在問題欠債交客户,發生問題再派人去現場整改,增加了大量的人工成本浪費。書中講到質量、成本、交付他們之間有着十分緊密的聯繫,應該是先有質才有量,如果質量不過關,不管擺在客户面前價格有多麼低,都無法打動他們,因此降低不合格率,眼光要瞄準最常見的5種不合格品上解決。

三、標準化是現場作業準則。如果工作場所已具備標準,工人也按標準行事,那麼此過程就在掌控之下,下一步就是調整現狀,並提升標準,這就需要PDCA工作持續改進的生產模式,結合生產現實,我們生產的產品很多的不健全和缺陷,或者是執行和監管不到位,下面工人幹活流程不清,培訓並沒有深入工人心裏,也導致我們產品質量波動大,隱形質量問題也多。

四、生產中的浪費,消除不增加附加值的工作。我們平時的七大浪費每個人都會講出幾點,但書中講的浪費增加了“不均”和“無理”,不均是有變動的意思,無理則是指濫用或過載,任何事只要費力和不規律就有問題,書中講到一但平穩工作中斷,或是缺件,產品變更,機器沒跟上,當然我們日常工作中經常碰到,這點在我們實際生產常見。

最後我想説,看一本書都會從中找到一些受用的啟示和方法,我們要把所學到的東西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我們要做的是如何把這些理解成自已的,要學會漁而不只是得到魚。

《現場改善》讀後感2

首先談談現場改善這幾個字的簡單意思。"現場"指的是實際發生行動的場所,但是通常我們所指的現場,是狹義的現場,是指製造產品或提供服務的地方現場,可以簡單地説為工作場所。現場不僅是所有改善活動的場所,也是所有信息的來源地。

"改善"在中文中的解釋是一是改正過失或錯誤;二是改變原有情況使其比較好一些。"現場改善"綜上所述,現場改善就是對工作場所的所有要素進行改良和優化,以提高效率、質量及降低成本的活動。

現場的作業流程,環境狀況直接關係最終產品的產能和質量,所以雖然改善的步伐是一小步一小步、階梯式的,但隨着時間的推進,它會帶來戲劇性的重大成果。同時,改善也是一種低風險的方式,因為在改善的過程中如果發覺有不妥當之處,管理人員隨時都可回覆到原來的工作方法,而不需耗費很大的成本。所以説現場改善是一種低成本高回報的管理方法。

《現場改善》以圖解的方式簡單易懂地介紹了生產現場應如何正確應用5S推進法、降低成本、改善生產流程、員工培訓等等在現場方方面面的技術管理改善。那麼這些方法如何和我們的項目開發相結合,達到低成本高回報的現場改善效果呢。下面先5S推進法為例,討論一下項目開發中的信息管理改善。

所謂5S,説的就是整理、整頓、清掃、清潔、和素養五個元素。整理即對信息進行分類丟棄;整頓即分類後的擺放整齊;清掃即仔細清洗;清潔即維持,對前三個S所達到的成果進行維持保護。素養即對前面4S中所產生的一些規定的嚴格遵守。書中針對5S推進法的改善方法,舉了一個關於車間物品擺放問題的改善問題。生產車間是生產活動發生的場所,自然而然會擺放很多生產零部件,產生工具。但是如果這些東西雜亂無章,隨處亂放,不僅會會直接導致車間空間浪費,工人行動不便,更重要的生產是需要的零件無法快速及時找到,拖慢生產進度,影響生產質量。

其實我們的項目開發也會發生如同生產車間一樣的狀況。項目開發過程中,會產生很多相關的文書資料,聯絡郵件、電話等,這些載體包含的項目信息如果沒有及時分類整理,會導致很多不良的後果。比如説來自用户的式樣變更信息沒有及時歸檔整理,對應狀態追蹤等,會導致項目後期系統發生問題時無法進行回溯調查,項目報價時候作業量統計遺漏等。

參考書中5S推進法改善車間物品擺放問題的例子,我們可以對項目開發中的信息管理做一些努力。

首先是整理,對手頭現有的信息或者在接受到信息的時點,對其進行分類整理。對分類後的信息建立專門的記錄文檔或者用工具管理起來。例如進度管理表,檢收問題表等。

接下來是整頓。分類後的信息記錄要規整,比如用表格,或者工具自帶的格式按照一定的順序記錄下來,以便後期查找。

之後是清掃。清掃是保持整潔的機制。項目開發過程就是一個信息不斷累積的過程。新信息出現的時候,比如説收到用户的反饋郵件,或者與客户的TV會議,就會產生與項目相關的信息,這個時候必須及時將這些信息按照前面兩個流程進行處理,否則將會導致信息遺漏和丟失。清潔和素養是對前面三個環節的鞏固和維持。

要及時對項目成員強調5S的概念,推進和貫徹前面三個流程,讓項目成員能夠在收到信息的時候有分類整理記錄的意識和習慣,並會切實去做,培養5S的素養。如果一個項目開發中能夠做好這5個方面,那麼會對項目過程中的問題調查,進度把握,問題對應時效起到有好的現場改善效果。

《現場改善》讀後感3

最近在工作之餘讀了《現場改善》這本書。細細品讀後受益匪淺。書中樸實的語言,簡單的案例,展現的`是現場管理的精華。

任何行業、任何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都會遇到質量、成本和交付這個“鐵三角”難題。傳統的思維認為我們不可能同時兼顧所有三項,而作者世界極的改善大師今井正明先生不僅幫助大家轉變成見,還向大家展示如何做到這一點。他認為,提升質量的改善焦點是在企業運營的業績中,最具關鍵性的地方是現場。即改善之路,始於現場。現場在日語中的意思是:“真正的地方”或者“工作場所”,也就是實際發生行動的地方。

讀到此處,再聯繫到自身的工作感受頗深。自畢業進入公司,從事質檢工作已有十餘年之久。在遇到公司轉型等新形勢下,確需改變思想,迎頭趕上。最近兩年在日常工作中也常思考,同時藉助其他行業及其他公司的新思想來突破。感受最深的就是智能質檢。在互聯網大數據、網絡普及的新形勢下,傳統的全人工質檢顯然費力且成效不顯著。

近兩年我們質檢組在部門領導及主管的帶領下,逐步嘗試並加大采用智能質檢模式,且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比如,我們在常規工作質檢中發現有話務代表對重點業務或重點營銷活動掌握不熟。通過收集模型語料、建模、測聽模型準確率,將同類型的問題錄音跑出來,形成專題,很大程度提升了質檢檢出率,提高了工作效率。比如近期我們搭建了積分兑換話費、申請預銷、主副卡、取消流量漫遊費等模型,及時發現現場在重點業務及營銷活動的掌握上存在的欠缺。

另外,在我們日常的質檢工作中也經常運用到書中提到的兩種模式:PDCA循環及SDCA循環。每月月底我們會制定下月質檢計劃,如下月重點做哪幾個專題,接下來在當月質檢執行過程中如發現有新的集中性問題,會及時調整質檢策略,增加專題項,月底再進行總結分析,提出改進意見。書中講到:小的改進,累積起來就會帶來可觀的質量改進、成本降低以及效率提升。將這樣的方法運用於工作中,教給大家用新的方式看待自己工作的技能以及改變自己工作方式的技巧,逐步實現及時制精益管理。

其次,書中講到了5S管理。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都知道5S中“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的含義。聯繫到公司目前正在重點開展5S管理模式。上月我們還重點進行了學習。通過學習我們深深感受到:推行5S的目的是做一件事,有時非常順利,有時卻非常棘手,這需要5S來幫助我們分析、判斷、處理所存在的各種問題。通過實施5S可以減少浪費、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同時通過打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塑造高昂及紀律嚴謹的員工士氣。

真正降成本,提效率正如作者所言“遵守既定的事”。我們作為一名質量監督工作者,做好本職工作,把好服務質量關,並對本職工作不斷提出疑問,不斷改進,提高工作成效。正如張瑞敏先生所言“什麼叫不簡單,把一件小事千百萬次做好就是不簡單”。當你把本職工作做到極至,可能任何問題都得到解決了。

通過此書的閲讀,在個人認知上得到了一個新的飛躍。我會將書中學習到的理論聯繫到日常的工作中,常常督促自己,希望未來能在質量監督這份工作上有一個新的突破。

《現場改善》讀後感4

通過學習《改善》這本書,深刻體會到改善對一個人、一個企業影響是深遠的。改善的精髓不僅是要改變每一個人的思維方式,還要改變一個企業的風氣,使之成為人們的一種正能量象徵,使每個人每天為改善而自豪。

改善工作,起源於豐田公司初創期,當時豐田由生產織布機轉向生產汽車,而在日本生產汽車,一是需求量少,二是需求類型較多,這就決定了豐田不適宜採用福特汽車公司的“大規模流水線”生產模式,尤其是福特模式還存在存貨較多而造成資金佔用量大的弊端,這更讓剛剛起步的豐田難以採用這種生產模式。面對這種情況,豐田開始了深層次的思考,探索出一種新的生產方法,既能生產出滿足顧客需要,又有高質量,還不會產生大量庫存,並且效率又高的產品,於是豐田生產模式便應運而生。

改善是持續不斷的,是長期的,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改善要達到應有之效,不可能一蹴而就,是通過細微改變的積累而達到思想的轉變,通過一定時間的改變形成一種習慣,通過長期的習慣改變,進而達到改變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模式,實現每個人在原有基礎上能力提升。部門要在改善中使工作效率提高、流程優化及管理成本下降,企業在改善中使經濟效益大幅度提升且更具競爭力。這些改變,沒有一定時間積累和沉澱,是無法達到實質性的改變。

要想真正地做好改善工作,關鍵是立即“走進現場、發現問題、制訂措施、解決問題”,是基於現場和問題的立即行動。當前改善工作開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表現為:要麼不去現場,而在屋內高談闊論或閉門造車;要麼去了現場,但對到處都存在的問題硬是發現不了,即沒有一雙發現問題的眼睛;要麼只説不做,或者乾脆不説也不做,根本不行動等等。正是這些問題的存在,才使得改善工作的開展始終停留在表面上,很少有轟轟烈烈的改善活動。

現場和問題就如改善工作的兩條腿,行動好比腿走路,只有兩條腿實實在在的存在,行動起來才會平穩,也才會走出路程來,而且效果會在不斷行走的過程中顯現出來。從健康學的角度講,企業這個肢體,只有兩條腿邁起來行動,才會確保健康。正如“邁開腿,控住嘴”是現代人確保健康最關鍵的六字真經一樣,雖然它不是生命的全部,但卻是十分重要的部分。我們要認真思考和理解這一點,並在明白其中的道理後立即真行動,切不可再觀望了!

任何一項改善工作的開展,都存在困難和問題,關鍵是怎樣去認識和應對這些問題。不能對問題和困難熟視無睹,這很容易犯輕狂症和麻痺大意症,在被問題和困難束縛時,也很容易自亂陣腳,無應對之策;過於強調問題和困難,則很容易被困難和問題嚇倒,這樣人沒上陣就先敗下幾分,最後的勝算把握很小。正確的態度應該是先承認它、逐漸面對它、慢慢適應它,並最終解決它,這才是辯證的態度和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

總之改善就是走進現場,發現問題,立即行動解決問題。

在腦海中,要始終牢記“行動”兩個字,其它的都是次要的問題。讓我們從自身做起,立即投身到企業管理的改善工作中去吧!

《現場改善》讀後感5

集團公司董事長在第六屆職工代表大會上作了《價值觀是企業的生命線改善是企業永恆的主題》講話。我礦領導根據集團公司持續改善工作相關要求,結合我礦實際情況,也為了提升我礦中層管理人員的思想,進一步落實企業規範化、標準化、精細化管理工作,充分調動和發揮全體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為把改善工作更好地落實下去,專門購買了日本今井正明著的《改善》一書。通過學習,我談談我的心得體會:

一、改善的意義

就是將問題逐一發現並解決,以此推動進步的一種腳踏實地的解決方法。通過這一過程,在企業形成一種切實加強企業員工素質、培養人才,使工作的標準確立後不會隨意變動的機制,從而又進一步促進了有效的改善,使企業進一步發展。

二、改善的目的是節約成本。

改善要提高員工的素質,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使企業獲得可持續經營發展。

三、改善管理的根基是企業核心文化的培養。

改善注重實踐和階段的重複累加,在長期的改善過程中,涉及到的工具運用和文化融入成為中國企業改善推行成功的關鍵因素。改善的過程涉及的思想、思維意識、以及人隊自我的認知是改善推行的基礎。作為改善的基礎應該是文化的合力,除了制度和改善樣板的推廣,更加需要傳承和不斷的思維意識鍛鍊,從而實現改善的持續化發展根基。

四、改善的作用是提升企業競爭力。

改善的作用就是由小見大,不要太大的成本投入,通過內部的資源和人的能動性的積極鍛鍊,加以正確的方法運用,將身邊的事物分解,並追求其發展空間的完美化。在公司內部的生產間隙,應該有無數個形成具體的,實戰性強的。改善人員,通過專業化眼光發現改善點,對員工加以引導,實現全員參與的改善。

五、改善無處不在。

在現實生產中,解決企業的問題有兩種:一種是創新,利用最新、最高科技和大量資金;另一種就是改善,利用現有工具、技巧和不需要花費多少資金。改善與西方管理方式不同,它不需要複雜的技術和昂貴的設備,只需要通過全面質量管理、準時生產方式等就能輕易解決生產中的弊端。改善就是持續不斷地改進,是一種低風險的生產方式,如果在改善過程中發現偏差或不妥之處,管理人員可以隨時糾正。

六、改善永無止境。

改善不是一成不變,墨守成規,而是循序漸進,持續不斷。因此,每個人都要把改善做為工作中的一部分,“天天有進步,月月有成長,年年有成就”。讓改善成為企業發展的階梯,讓改善成為員工晉升的橋樑。

總之,通過學習是我認識到:改善是一種思想,它告訴我們應該認真觀察和思考,不斷地否定現狀、尋求更高水平。改善也是一種文化,它能為創造具有活力的現場和企業打下堅實的基礎。改善還是一種習慣,它能讓我們養成敏鋭的眼光和思維。改善又是一種提高員工品質的有效途徑,它要求我們必須立足現地、現物、現實和堅持原理、原則,將自己融入到整個團隊當中。

《現場改善》讀後感6

書上説,浪費即是指不能創造附加價值的所有行為,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去現場,觀察正在進行的作業,發現浪費,然後採取行動消除它。我十分贊同的。

古人有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們在現場能夠發現浪費的前提是,要知道什麼才是浪費。常言道,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對於浪費,我們可能很多人都已經司空見慣,覺得事情本身就是這樣子,不是這樣子反而有點不正常。

書本上將浪費細分為七類:

1、生產過剩的浪費;

2、庫存的浪費;

3、不合格品的浪費;

4、動作的浪費;

5、加工的浪費;

6、等待的浪費;

7、搬運的浪費。

我們現在有了浪費的標準,那該如何去消除浪費?個人的愚見是,像我們對設備點檢那樣去消除浪費,按照七大浪費分析生產現場的浪費,制定《現場浪費點檢表》,定期對現場進行浪費點檢,彙總分析各項浪費的佔比,並制定可行有效的改善措施。沒有創造附加價值的行為就是浪費,當我們將浪費消除,那麼我們生產的整體附加價值就會提高,也就是説,我們在同樣的產品質量前提下,可以投入更少的材料、時間、人力等。

本週二有幸參加公司的經營會議,讓我更深刻地瞭解到們公司的現狀。企業有效減少浪費,控制成本,是長遠發展的前提。消除浪費、創造價值,從你我做起。

《現場改善》讀後感7

讀過很多精益管理類的書籍,還是被《現場改善》書中的精益思想所觸動,感想頗深。作者金井正明是鼎鼎大名的質量管理專家,他在書中解釋瞭如何運用常識性、低成本方法管理現場,也就是將常識付諸實踐,正是此書的精髓。

有些管理者原本可以用常識性、低成本方法解決問題,卻經常嘗試應用各種複雜的工具和技術並花費太多的精力用於"傳授"知識,而忽視了從由常識、自律、秩序和經濟性等驅動的基本價值體系中進行團隊學習。通過這本書,學習優秀的管理者在追求"精益管理"的過程中,如何努力帶領整個公司去學習這些價值觀,實現現場改善,從而實現成本降低、質量改進以及客户滿意度提升。

現場改善的目標是什麼?

作者認為,在質量、成本等主要的目標中,質量永遠應該被放在第一位。無論提出的價格和交付條對客户説多麼有吸引力,如果產品或者服務本身的質量不佳,公司就不可能贏得競爭。這也印證了在線總部全面推進"品質領先"戰略的正確性和重要性。服務品質是我們公司的生命線,以客户為中心,推進服務質量責任制,狠抓人員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夯實投訴運營基礎,全面深化質量管理體系,持續做優10086熱線服務,打造優勢服務窗口形象和口碑,打造"品質領先"新局面。

現場改善的原則是什麼?

作者強調,企業要維持一個穩定而有長遠眼光的改善方面,公司裏的每個人都必須一起努力,遵循現場改善三個最基本的法則:環境維持、浪費消除、標準化。

環境維持是好管理不可缺少的成分,藉由環境維持,使員工從學習到實踐到自律。沒有自律的員工,就不可能提供質量良好的產品和服務給客户。標準化,維持標準是在每一個工序上保證質量和防止錯誤發生的方法,這也是我們為什麼要制定嚴謹的服務規範、明晰的流程制度,並要求所有員工按規範執行的原因。浪費即是指不能創造附加價值的所有行為,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去現場,觀察話務員接線的情況,發現浪費,然後採取行動消除它。

我們要怎麼做?

現場管理的金科玉律告訴我們,作為管理人員,不能只把辦公室當作工作的場所,只是通過每天、每週甚至每月一次的報告和會議,接觸和了解現場的實情。管理者要與現場保持密切的接觸及瞭解,當問題(異常)發生時,先去現場,是有效管理生產線的第一步。好好看看問題現場的現物,反覆問"為什麼"找出問題的根,這樣能夠當場並且及時地解決許多與現場相關的問題。最後在確定解決問題的方式有效之後,將新的工作程序予以標準化,以確保不會因為同樣的原因再次發生問題或降低問題發生的影響程度。

總的説,本書的核心價值理念可概括為兩點:

一是關注過程。改善要持續漸進的去做,不能急功近利的粗放經營,更不能一觸即發高風險創新;現場是隨地隨處,用新的方式看待自己工作的技能以及改變自己工作方式的技能,逐漸地實現精益管理;

二是以人為本。"現場改善"的主體是"員工",只有"員工"認同了現場改善的重要性和好處,主動參與和開展一系列改進工作方法的改善活動,才能實現質量、成本最優的目標,實現效益最大化的目的。因此,員工的努力、士氣、溝通、訓練、團隊、參與及自律等至關重要。

"紙上得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今天,想要在自己的領域成為領先者,應當持續自問:我們應如何將明天的工作,做得比今天更好?

日記
週記
小説
摘抄
語文
作文
口號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