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語言集 > 範文 > 教學反思 > 熱的傳遞教學反思

熱的傳遞教學反思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閱讀: 1.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身爲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那麼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熱的傳遞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的傳遞教學反思

熱的傳遞教學反思1

《熱的傳遞》是蘇教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二課。本節課透過讓學生親歷科學探究活動的過程,分析熱傳遞過程的共同點,形成粗淺的關於熱是怎樣傳遞的認識。針對這節課的教學設計,以及對科學課的理解我有這樣一些思考:

首先,我覺得要給學生自主設計實驗的平臺。我希望以後我的科學課堂上學生能在開放的、沒有教師“束縛”的環境中,展開思維、發散思維,設計出很好的實驗來進行驗證。但是就這節課來講由於我對學生的不瞭解同時又擔心時間的問題,我並沒有給學生提供這樣一個理想的空間,而是在出示了相關材料後讓學生自己根據這些固定的材料設計實驗。雖然學生設計出了實驗並且也驗證了自己的猜測,但我總是覺得在某種成度上束縛了學生的思維。

其次,我們要正確處理好教師指導和學生主體的關係。在科學教學中,處理好學生的自主和教師的指導關係非常重要。教師只有在充分認識學生學情的基礎上,進行適時的、必要的、謹慎的、有效的指導,才能讓學生真正從探究中有所收穫,能使學生的探究實踐得到不斷提高和完善。

第三,我覺得設計好的問題是引導的關鍵。一個好的問題能引起學生的思維火花,激發探究的慾望,指明方向,使學生更好地進入探究學習的領域。比如:在本節課的匯入部分,可以直接提出“鋁棒的這端並沒有浸入熱水中,它怎麼也變熱了?”“你爲什麼這樣猜測?”等等這些問題的設計,都能夠很好地暴露了學生的原有想法,自然地引出下一個教學環節。

熱的傳遞教學反思2

《熱的傳遞》一課,熱傳遞的三種方式的,從實驗到概念的教學,我是引導學生透過實驗來得到結論的。

我一開始問學生:“你們吃飯用的不鏽鋼勺的勺部浸在熱水中,過一會兒,用手摸一摸勺柄,感覺怎樣?”學生分組做實驗。他們在實驗中發現勺柄也熱,有的組覺得勺柄慢慢得熱起來。有的學生用手摸了摸不鏽鋼勺的每一部位,發現勺口最熱,勺柄的上端不是很熱,知道了熱是從勺口慢慢傳到勺柄的.。透過這個實驗學生弄明白了熱在固體中的傳遞方式,熱是從溫度高的一端傳到溫度低的一端,這種傳熱方式就是熱的傳導。

接着,學生經過一番的討論,準備在燒杯裏的水面上放一些木屑,加熱燒杯,發現水被加熱後,木屑運動起來了,有的木屑下降,有的木屑上升,形成了一個環流。知道了水加熱了會上升,冷的水下降來補充,不久整杯水都熱了,熱在液體中傳遞的方向是從下往上循環流動的。當學生做好了這個實驗後,我問:“古代,我國有一位軍事家,他發明了一種利用熱空氣上升的原理製成的指揮工具,你知道是什麼嗎?”“孔明燈”大家異口同聲地說。學生也慢慢明白了熱在液體、氣體中的傳遞方式就是熱的對流。

最後,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討論:冬天,曬太陽能使我們的身體暖和起來,我們在火爐旁也能使我們的身體暖和起來的原因。有的小組透過課前上網查資料瞭解:物體因自身的溫度而以電磁波形式向外發射能量的過程,是熱傳遞的方式之一。物體所輻射的電磁波波長隨溫度而變。溫度較低時,主要是不可見的紅外輻射;在500℃以上,則逐漸發射較強的可見光,直至紫外輻射。此外,物體溫度越高輻射越強。這樣,學生對冬天,曬太陽、在火爐旁取暖……方式來獲得熱也瞭解了,這就是熱的輻射。

熱的傳遞教學反思3

在複習本單元的時候,我是領着大家進行復習。我在複習的時候,我領着學生複習每一課。複習的時候,我首先在按照授課的順序進行各個知識點的複習。複習每一課的知識,現在提示各個知識,然後學生進行背誦。在指導學生進行記憶的時候,我沒有要求進行死記硬背的,而是指導學生形象和想象記憶。指導學生在自己的腦子中,想象自己在學習的時候做的時候,透過學生回顧自己的實驗,學生能夠更好的明白和掌握值得產生和結論。這樣對於學生的記憶,和理解有很多的好處的,同時學生在進行記憶和理解的基礎上,能夠更好的學習和複習的效果。

雖然我這樣指導學生進行復習,我現在發現雖然學生知道怎樣複習,但是還是很多的不去應用。督促學生進行應用,這是個問題。我想指導學生進行復習的方式上還是需要多下一些功夫的。

還有這樣的複習的方式,還是效率太低。透過一節課的複習,本單元才複習第三課,還是剩下兩課沒有複習啊。這樣的效率還是很差的啊。現在想來,這節課教給學生進行復習的方法,然後要求學生按照相應的方法進行自己的複習。然後再進行檢查督促,這樣效果會更好。

日記
週記
小說
摘抄
語文
作文
口號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