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語言集 > 範文 > 讀後感 > 《擺渡人》讀後感13篇

《擺渡人》讀後感13篇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閱讀: 1.3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擺渡人》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擺渡人》讀後感13篇

《擺渡人》讀後感 篇1

“盡人事,聽天命”,所有的努力,註定會有回報。

在一座禪院裏,老和尚在打坐,小和尚在種花。小和尚說:“師傅,我的花種,都被鳥兒吃了,該如何是好?”

老和尚說:“哦,那是因爲鳥兒們真的餓了。你別介意,下次多撒一些花種就好了。”

過了幾天,小和尚非常生氣地說:“師傅,我的花種,又被鳥兒們偷吃了。”

老和尚說:“別急,最近幾天,天氣晴朗。過幾天,下雨了,就好了。”

老和尚似乎是答非所問,小和尚很不解。

過了幾天,天空下着濛濛細雨,小和尚冒雨去撒花種,他忽然發現,原來的花種沒有被鳥兒們吃完,還有一些花種已經發芽了。

小和尚大聲說:“師傅,你真的料事如神,花種還在。”

夏天來了,小和尚的花圃裏,開了很多的花朵。忽然一夜暴雨,花圃被水沖毀了。

小和尚哭了:“忙活了幾個月,真的白忙活了。”

從此,小和尚再也不種花了,懶得去看花圃了。到了秋天,老和尚在花圃旁邊忙碌着。

小和尚很好奇:“師傅,你在幹嘛?”

老和尚說:“我在採集花種。”

原來,小和尚忙碌了幾個月,並沒有白忙,還有幾株花,躲過了貪吃的鳥兒,從夏天的暴雨中逃脫了,努力開花結果,到了秋天,有了果實。

原來,所有的.努力,都會有回報,不管回報多少,都令人欣喜的,都是收穫了快樂。因此,當你身處低谷的時候,你就努力讀書,儘管做最好的自己。你默默耕耘,努力改變人生,是否成功,就交給老天爺吧,相信老天爺,一定會幫你。

如果你沒有得到老天爺的幫助,彆着急,也別抱怨,那是因爲你努力不夠。再努力一點點,再逼自己一把,你就靠近了夢想的彼岸,你就成爲了自己的擺渡人。

《擺渡人》讀後感 篇2

故事大致講述了女孩迪倫在遭遇火車事故後變成靈魂在荒原與自己的擺渡人崔斯坦一起經歷的一系列事件。

小說中最吸引我或者說我感到最爲期待的部分大概就是在進入荒原一段時間後,當荒原中的夜晚來臨,迪倫與崔斯坦好不容易纔擺脫荒原中的惡魔進入安全屋,崔斯坦不得不告訴迪倫只有她沒能從列車逃離時。

當迪倫不得不面臨她已經離開人世這個血淋淋的事實時,她甚至沒有哭,但對於她來說,接受仍然是一件有些困難或者說讓人感覺不太輕鬆的事。

事實上,崔斯坦是迪倫的擺渡人,而迪倫也是崔斯坦的擺渡人,當擺渡人作爲一個職業時,是崔斯坦擔任這個職業,作爲迪倫的擺渡人。但將擺渡人理解爲將自己的靈魂引領至正確的地方,將自己的靈魂真正昇華,那麼迪倫和崔斯坦是彼此的.擺渡人。

崔斯坦的外形是以迪倫更願意相信的形象而塑造的,但在小說後部分,在崔斯坦擺渡完迪倫到下一位時,崔斯坦卻沒有因此改變外在形象,同時被“生”世界的人看見。在迪倫重返荒原與崔斯坦相遇時,崔斯坦身上爲迪倫受的傷也沒有消失,而最後,崔斯坦也成爲了一個真正的人。而成爲一個真正的人的這種機會和崔斯坦成爲真正的人的念頭,都是迪倫賦予他的。

迪倫重返生世界的勇氣、念頭也是崔斯坦對於她的重視、感情來賦予她的。崔斯坦是本不應該愛的,但迪倫使他感覺他自己是一位“人”,使他想成爲一個人,並且在迪倫在到底彼岸時,崔斯坦最後選擇了袒露心意,吻了迪倫。

文章最後,迪倫找尋到了崔斯坦,對於迪倫和崔斯坦來說,都是擺渡到了一個新的起點。

《擺渡人》讀後感 篇3

讀這本書的感受,從開始的好奇,到中間的沉重,到後來的輕鬆,意料之外,卻情理之中的故事,結局大概很完美。

女主迪倫的天真無邪,不受規則束縛,勇敢。

男主崔斯坦有他的責任心,願意付出。

整個故事,像尋夢環遊記一樣,將生與死,換了一種輕鬆的方式講述出來。

他是她的擺渡人,負責帶領和保護她的靈魂,去往天堂。去往天堂的路上,他們稱之爲荒原跑。途中會遇到各種危險,如果在天黑前沒有到達安全屋,靈魂會被魔鬼拽入地獄,加入魔鬼的一員。

途中經歷了很多困難,不過最後他們成功了。但卻只有她去了天堂,擺渡人有自己的職業,他還得繼續他的工作,保護下一個靈魂,去往天堂,他們大概再也不能相見了。而她,在天堂,想象沒有他的日子,生活便沒有了意義,因爲他們在去往天堂的路上,他們意識到彼此的重要性,她離不開他了。

於是她不惜一切代價,寧願冒着魂飛魄散的風險,也想試一試能重新再見到他。因爲和他在一起,她才能體會到快樂,生活纔有意義。而她真的靠着自己的'意識,離開了天堂,在荒原重新遇到了他。

於是她帶着他,嘗試回到她的世界,她期待着和他一起,在她的世界裏一起生活。儘管他一直認爲不可能,而且有風險,但爲了她也願意嘗試,最後他們真的一起回到了她的世界。所以,她大概也是他的擺渡人,帶他走出他日復一日,沒有感情的世界。

看似有些玄幻的故事,讀到最後,大概明白這其實也不是沒有可能是真實存在的故事。迪倫通往天堂的經歷,就像是她的一個夢境,或是在生命遇到危險時的一些思考,而最後,強大的求生意識把她從生死邊緣拉了回來,而他,崔斯坦,就像她說的,大概是命中註定會相遇的那個人。她曾夢見過他,所以她遇到了他。

擺渡人,大概就是那個註定會遇到,在人生路上給你指引方向,在你遇到困難給你幫助,願意爲你付出,而你也願意爲之付出一切的人。

而之所以可以遇到,大概就需要勇氣,勇敢和真心的付出吧。

《擺渡人》讀後感 篇4

人死後是什麼樣子的呢?我們會去哪裏?遇見什麼人?有生之年,大概每個人都會想過,是否真的有前世今生、因果輪迴這麼回事。讀克萊兒·麥克福爾的《擺渡人》引起我們的思考,關於親情,關於愛情,關於生命。

生來便是擺渡人的崔斯坦他沒有活過,沒人知道他原來的樣貌,他會以一種讓靈魂信任的樣子存在,直到遇見下一個靈魂,他的存在只是因爲靈魂的需要。

天真善良的'迪倫在十五歲火車遇難,她成爲了唯一沒有逃生的人。生命的結束突如其來,使她意識不到自己的死亡,她天真地以爲自己是唯一的倖存者,她以爲自己還能見到陌生的父親,嘮叨的媽媽以及討厭的同學

一路上顛沛流離,崔斯坦竭盡全力護送迪倫到天堂彼岸,而他又要回到荒原擺渡下一個靈魂。迪倫呢?她愛上了無微不至的崔斯坦,所以她毅然離開極樂地回到起點與崔斯坦在一起。

單親女孩迪倫15歲了,然而她的世界一片狼藉。在學校受到同學的欺負,與母親缺乏溝通,唯一的知心好友轉學離開……這一切讓她痛苦不已,她決定去看看素未謀面的父親。然而途中發生交通事故,當她拼命爬出火車殘骸,驚恐地發現自己是唯一的倖存者。她與火車附近的男孩崔斯坦結伴,跟隨他以爲可以回家,他們穿越荒原、沼澤……在經歷了怪物襲擊、看見鬼魂等一系列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情後,崔斯坦告訴她“你不是事故中唯一的倖存者,你是唯一一個沒有逃出來的人”每個人死後都會有一個擺渡人,引導靈魂穿過荒原,送他們去要去的地方。一路上,崔斯坦極力保護天真的迪倫,將她護送到天堂彼岸,可是迪倫卻愛上了崔斯坦,不忍與他分離,她決定冒險回到荒原和他在一起。

假如我們的內心有一片荒原,那心靈的擺渡人,是親人,是朋友,沒有他們的陪伴,或許我們很難完成這趟旅程,但是,也正因爲有他們,內心的荒原,纔會開花。

《擺渡人》讀後感 篇5

很久沒有看到一本讓自己捧着就放不下的書,我也很久沒有與書籍有那麼強烈地共鳴。9月我遇到了《擺渡人》這本書,像是許久等待着我,一種約定吧。之前我在好友在家看到過這本書,好友說這本書挺不錯的,這大概就是我第一次看到這本書,似乎就在我心裏留下了印記:我有機會也要看看。

的確,這是一本拿起來就放不下,一直要讀下去的書。看完《擺渡人》這本書關於迪倫、崔斯坦之間的故事,我被愛情的偉大、真誠的善良而感到,同時迪倫的勇氣也深深地感染着我。有時一些事情我只是憑着自己的感覺和周圍的人的建議去做,只因爲擔心失去,安然接受當下,可是想到迪倫尋找自己愛的`人義無反顧,並且離開了所謂的最終擺渡的地方,她本該像所有順利到達目的地靈魂一樣歸宿,但她沒有,她冒着被惡魔抓住的危險找到了自己深愛的崔斯坦,並且她和她愛的人回到了現實生活,一切都在往好的、他們倆內心向往的方向發展。多不可思議,似乎給了我對生活奮鬥一個莫大地鼓舞,我也可以在未知的情況下,多多去嘗試,哪怕結果不是所想象的,但是盡全力嘗試一下,沒準就遇見那個奇蹟。

我剛讀這本書時,跟着故事一直讀到了他們快要到達最終擺渡地,才遲遲放下了書,感覺這個故事或許已經快結束了,然而,當我再讀下去的時候,故事情節開始轉變,沒有和愛的人在一起,這樣的生活不是想要的,內心的掙扎過後,抱着忐忑的心,迪倫的那勇氣使得她無論回去會發生什麼都要去試試,她真的回到了那段之前的旅途—荒野,開始找最後一間安全屋,尋找到她的擺渡人崔斯坦。從崔斯坦送迪倫到達目的地似乎只是一個單程旅行,但是勇敢的迪倫堅強完成了返程,造就一個美好的結局。似乎是兩個故事的融合,一個是享受着愛戀,另一個是對幸福的追求。

讀完這本書是一個月前了,故事雖然是那麼簡單,但是又是那麼的耐人尋味,久久不能忘懷,或許這就是愛的力量吧。

《擺渡人》讀後感 篇6

最終的我們會去哪裏?迪倫最初的一問。我想到的要麼是天堂要麼是地獄,但結局讓人意料之外的重返人間。回到最初的地方,只是不同的是這次的重返,迪倫收穫滿滿,不僅僅是在荒原的經歷讓她更加的堅強和勇敢,更重要的是心裏從此多了一個人,讓自己無畏風雨。很多時候我們在遇到種種不如意時的心態就像是荒原裏各種心像而成。那些阻擋他們前行的惡魔不正是我們前行路上的各種恐懼,迷茫,他人的嘲諷和冷漠等等,雖然不能傷之寸骨,但卻能擾亂心智。我們一路行走,更多的時候是自救,因爲人生的'擺渡人不知在哪,不知何時出現,所以每一步都小心翼翼,於是也免不了瞻前顧後,猶豫不決。還好迪倫是幸運的,崔斯坦是迪倫的擺渡人,渡她穿越茫茫荒原,越過重重困難,最重要的是讓她明白了自己最想要的是什麼併爲之努力去爭取,而崔斯坦又何嘗不幸運呢,迪倫又何嘗不是崔斯坦的擺渡人,渡他懂得人間真情,渡他擺脫永無時日的不斷重複擺渡生涯,渡他來到他從未敢想的人間。我在渡你,你亦渡我。如果人間的苦難太多,我們的確需要各自的擺渡人,而現實中也確實存在互幫互助的人,只是彼此的擺渡都帶有了權衡利弊的一抹私心,成年人的世界更是如此。人生之路崎嶇荒涼,你靈魂的擺渡人來過嗎?

★擺渡人讀後感800字精選

★ 《擺渡人》讀後感-優秀讀後感

★經典小說擺渡人讀後感

★ 《擺渡人》初二讀書感想

★ 《擺渡人》小說讀書心得

★讀英國小說《擺渡人》有感

★我的青春擺渡人初一作文

★我和書的故事作文:讀《擺渡人》有感

★讀後感讀後感範文大全

★關於讀後感

《擺渡人》讀後感 篇7

一葉輕舟,孤獨地漂泊在水面上,而水面卻被陽光曬的金黃,擡頭才發現陽光上還有團團烏雲。

擺渡人,是岸與岸之間的相接,更是靈魂與靈魂的相擁。當他們直面生存、死亡與愛,哪一個會是最終的選擇?如果生命進行再次輪迴,他們又願爲此付出怎樣的代價。

克萊兒。麥克福爾,《擺渡人》的作者,一個極其平凡的人,卻寫出了不平凡的作品,塑造出來的主人公崔斯坦和迪倫都是那樣的令人深省。這是一個史詩般動人的故事,它令人激奮、恐懼、溫暖、迴歸人性、引人深思。

上帝爲了幫忙孤苦無依的靈魂,找到回家的路,便爲每個靈魂安排了一個擺渡人,陪伴他們一齊走過這段艱難的路程。崔斯坦,迪倫的擺渡人,他不明白自我爲什麼活着,沒有屬於自我的相貌性格,唯獨擺渡人的身份能證明他的存在,護送靈魂是他的職責也是他的使命,歷經千辛萬苦後,只爲一個靈魂得到歸宿,而自我卻沒有歸宿,周而復始地完成宿命的輪迴。或許也正是他這樣,之後纔會有一個女孩出此刻他的生命裏,改變他,讓他感受到生活的`完美,也讓他找到了自我最終的歸宿。當他爲了自我所愛的,所想要得到的東西時,他能夠奮不顧身甚至捨棄生命,只爲守護一個無形的承諾,堅持不懈地追求,直到最終。他也得到了他最初嚮往的幸福。

但,崔斯坦和迪倫之中到底誰纔是真正的擺渡人?是崔斯坦還是迪倫,沒有定數,記得有部電影中說:“怯懦囚禁人的靈魂,期望令你感受自由。強者自救,聖者渡人。”而迪倫用生命和靈魂的不懈追求告訴我們:禁錮我們的從來不是有形的鐵鏈和枷鎖,而是來自我們心中無形的膽怯和對未來的恐懼與擔憂。你的信念決定你自我的人生,僅有無所畏懼的自由靈魂,才能抵達美麗的彼岸,才能擁有完美的結局。或許,在過程中有多麼的不盡人意,多麼的坎坷,但想想總是完美的,當場最終擁有了圓滿,你會感激那些挫折,因爲是他們讓不可能變成可能,讓夢想照進了現實。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擺渡人》讀後感 篇8

讀《擺渡人》是被它宣傳的心靈治癒所吸引,讀完第一部並沒有覺得很好,可能期望值太高,留下的伏筆太多。後來無意中讀了第二部,本來以爲作者可以填補前邊的漏洞,結果拖了很久很久才勉強讀完,很失望。很感謝作者寫了第三部,才讓這個故事可以有個終結(雖然很多情節和人物都忘了)。沒想到這三部時間跨度有七年,作者說“擺渡人”系列改變了她的整個世界,她不敢相信自己寫完了最後一個字,不敢相信最後要與迪倫、崔斯坦、蘇珊娜和傑克說再見了。是的,我也不敢相信。謝謝你有了第三部才讓我終於明白了整個故事,也對我自己對擺渡人系列有了一個善始善終的交代。雖然還是有很多漏洞,很多沒有交代的地方,但好歹結局是治癒的。

一路見證了迪倫和崔斯坦的愛情,不得不說很勇敢。鐫刻着愛的靈魂是偉大的,他們是彼此的擺渡人。因爲有愛,荒原的'硬性規則才被打破。因爲有愛,荒原的很多不可能纔會變爲可能。因爲有愛,人們纔有了更多的勇敢。因爲有愛,人們纔有更多的嘗試。因爲有愛,人們纔可以長相廝守。其實所愛之人的靈魂並沒有真正消失,還可以被拯救回來,唯一條件便是願意爲之獻出自己的靈魂,這樣就可以把所愛之人救回來。也許,這就是無境之愛吧。

這不禁讓我想到了男神陳銘,一個被稱爲全世界最會說話的年輕人,一個被戲謔爲站在世界中心呼喚愛的最佳辯手,一個出口成章且具有強大氣場的有趣之人。他經常在辯論過程中呼喚愛。我相信,愛是一種信仰,是積極的,是陽光的,是向上的。靈魂迷失不可怕,惡鬼亦不可怕,總會等到愛來喚醒他們拯救他們。在命運這條孤獨的長河裏,誰會是你的靈魂擺渡人呢?

《擺渡人》讀後感 篇9

生命是一條孤獨的河流,所以我們終會遇見自己的擺渡人?

其實,若說是擺渡人擺渡自己,不如說是自己在境遇中擺渡了自己。

在穿越一趟荒原後迪倫從一個猶豫要不要帶熊的小女孩成長爲一個敢於挑戰充滿勇氣的女孩。善良、愛和勇敢便是她的武器,從一個需要被擺渡的靈魂擺渡了她的靈魂擺渡人。

其實,人們都着眼於“死亡”,但故事何嘗不在於換了一個世界,現實世界和彼岸世界是一個互補的世界,而荒原則是另一個世界,有的人和已經離去的親人生活在一個世界,有的人則生活在現實世界,而荒原中的這個世界正因爲黑暗和恐懼所以無所留戀,但迪倫有了崔斯坦便有了信心,有了無所畏懼的'勇氣。迪倫在安全屋中的夢境卻是現實世界醒來的一切,所以生死的界限在哪裏?生與死有何區別?死是生之現實,生是死之夢。生亦死死亦生,如同莊生曉夢迷蝴蝶,誰又能分清呢?

只可惜從沒人知道死亡以後的世界,所以我們不斷探尋。如果有機會去死亡的世界看一看,代價是十年的現實世界的生命,你願意去嗎?我不知道。

在這本書中,愛情有着超越一切的力量,大概也是因爲人設,迪倫父母離異,與現實世界格格不入的女孩,因爲現實世界的無可留戀,殘酷世界的微光溫暖的愛情便成了重要的一切。是啊,但願有一處安靜的墳墓可供我們談論愛情。

“如果你還在這個世界存在着,那麼這個世界無論什麼樣,對我都有是有意義的。但是如果你不在了,無論這個世界有多麼好,他在我眼裏也只是一片荒漠。而我就像是一個孤魂野鬼。”

《擺渡人》讀後感 篇10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的靈魂擺渡人?”

在現實世界,她是孤獨不幸的,父母離異,好友遠去,受人捉弄,她卻無力改變。當她偶然間知道父親的電話時,她是激動又忐忑不安的,與父親見面卻成了她迫切渴望去完成的願望,於是她隻身搭乘火車去見父親,奈何火車發生事故,原以爲是唯一的倖存者的她事實上卻是唯一的遇難者,命運竟和她開了這麼大的玩笑。

當她醒來爬出火車殘骸後,她遇見了正在等候她的擺渡人——崔斯坦。她用她的真誠善良感化了在一次次擺渡靈魂中逐漸麻木冷漠的崔斯坦,倆人間也敞開心扉交換心意。崔斯坦爲了讓迪倫穿越荒原,平安到達天堂的彼岸,他壓抑自己的情感欺騙迪倫,可是到達天堂的迪倫也開始明白自己的`追尋,開始想方設法尋找返回荒原的方法,願意冒着生命危險去找崔斯坦,勸說崔斯坦回去荒原的起點。迎接他們的會是命運的贈予還是懲罰呢?可是不管怎樣,如果前進他們依然是分離的命運,那麼爲何不往回走,回到最初相識的地方,跟命運反抗一回,大不了也是一起死而已,卻不用忍受生離死別的悲痛欲絕。這一刻,她是他的擺渡人,她引領他向命運發出狠狠的一擊。

回到失事火車殘骸時,她成功回到現實世界,可崔斯坦在哪?她害怕再也見不到她了。如果是這樣,她寧願一輩子待在荒原裏,至少他在身邊。然而她見到了他,在人羣中只一眼,恍如隔世。

“原來你在這裏”

“我在這裏”

I exist because you need me.

世間最動情的話莫過如此。

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你是你自己的擺渡人,生命中有那麼多羈絆,能拯救你的,唯有你自己。

《擺渡人》讀後感 篇11

記性不太好的緣故,看了10頁左右,才發現幾年前讀過這本書。用飛機上的時間快速重溫了一遍。

記得第一次讀的時候,最喜歡的是這個設定:死亡之後的靈魂穿越一片荒原,有機會再次回到軀殼實現復活。

我想這在醫學上是可以驗證的:一些重症病人陷入昏迷後,他們的思想也應該是遊離狀態。那些有着堅韌意志的的靈魂甦醒的概率遠大於易於放棄意志軟弱的的靈魂。

重溫的感悟是:每個靈魂都是獨特的,但最有趣的靈魂是哪種呢?我想是純粹的、以及能夠考慮他人的——哪怕知道已經死亡的情況下,也不是一味的悲傷,而是去關心另外一個靈魂。

主人公迪倫就是一個有趣的靈魂。她會考慮擺渡人的感受,哪怕擺渡人可能只是一團光而非人類。她也是勇敢的,在歷經艱險穿越“荒原”後,竟然有勇氣原路返回再經歷一次。

二讀也發現這本書的不足:

1、迪倫與擺渡人之間的愛情,缺乏一些支撐。更多是危難之間的依靠。

2、擺渡人來到現實世界與迪倫相認,需要一個科學的解釋與合法的身份。比如這樣的設定就更合理:他在另外一個人身上覆活,改變了外貌,但不變的藍眼睛讓他們相認。

3、那個猶太營的士兵,故事沒有展開。那個因爲迪倫而泯滅的`婦女的靈魂,沒有後續補充。一部偉大的文學作品,每一個小人物都應該完整,且是宏大歷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結論:擺渡人更像是一部輕鬆的童話故事。它並不能真的擺渡什麼、治癒什麼。就像主人公迪倫,她之所以獲得救贖,更多還是靠自己的意志,而非擺渡人。所以,自己纔是自己的擺渡人。

《擺渡人》讀後感 篇12

新華書店的一次活動讓我第一次接觸到了擺渡人這本書,而在聽到好友對它的評價後更是引起了我對這本書的興趣,迫切地想要讀這本書。幾天後,書到了,我也立刻開始了書中遨遊。

書中講的是一位叫迪倫的倔強小姑娘在火車上意外身亡,於是開始了從人間通往冥界的旅途。而在這途中保護她的是帥氣而又冷若冰霜的靈魂擺渡人——崔斯坦。途中,他們墜入了愛河,而在迪倫走到終點後才知道自己可能再也無法見到崔斯坦了,於是,她冒着靈魂被毀的危險,重返荒原,踏上了尋找崔斯坦的.旅程。最終,迪倫成功地找到了崔斯坦並帶着他一起來到人間,變成了真實的人。

文中的崔斯坦是個很典型的形象,生活中有時也會碰到這種人。他們冷若冰霜,不容他人靠近他們的情感半分,使人不由得想遠離。但是這種人並不都是天生的,大多數都是因爲之後情感的培養或受了較大的心靈創傷纔會這樣。文中的崔斯坦便是如此,開始時他會盡力去安慰死者,同情死者,但是每當這些靈魂死去或者離開,他就感覺自己內心的情感失去一部分,之後便不再去同情他們了。

俗話說“心病還得心藥醫”,文中的女主人公——迪倫便給了崔斯坦這心藥。她不像其他死者,得知自己死後放聲大哭或是抱怨一定是哪裏出錯了,而是堅強地忍了下來,反而對崔斯坦之前的經歷而同情,對他不是一個“人”而難過。她把崔斯坦過去對死者的感情透過愛的方式還給了崔斯坦,用愛把崔斯坦的內心填滿,感化了崔斯坦,從而使崔斯坦最終也像人一樣學會了去愛。

我明白了,生活中的人更是要去愛別人,用愛感化他人,因爲只有愛才是最好的心藥。

《擺渡人》讀後感 篇13

擺渡者的角色就像一個活在對方眼中的完美自己,作爲嚮導,爲取得他所要引領的那些人的信任,他會變成他們眼中最好的形象,他做過很多很完美的形象,卻唯獨不知道自己本應該是什麼樣子。他感覺到悲傷。

而迪倫,在荒原裏,她所遇到的一切路況,場景,天氣,都是她內心的折射。

看起來是一本嚮導指引剛死去的人穿過荒原(人間與地獄的.通道)的小說故事,卻更像一本心理學小說。

死去後,會遇到一個引導者,也就是擺渡者,他的模樣,形象,性格,年紀等等都會符合剛死去靈魂的期待。他的任務是帶領那些靈魂穿越荒原,到他們該去的地方去。

而所穿越的荒原,也是依照行者的想象而來,所有的場景,氣候都是其內心的折射。可能會經歷生前所害怕的一切。

在歷經艱難險阻到達目的地之後,可能還是有大多數的人想再回去,但是如同在那裏生活了很多很多年的老婦人所說,他們不是真的想離開,或者說是想離開,但是又害怕會面臨的風險,不敢孤注一擲。這應該和我們現在很多時候的心態一樣吧,對現在的生活不滿意,卻不敢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害怕面臨的風險,會陷入還不如現在的處境中去。

好在,最終,勇敢的迪倫還是毅然的決定返回。從來沒有人做過,或者說,從來不知道是否有人做成功過的一件事。並且,迪倫還帶着崔斯坦一起返回。回來的途中,迪倫做了崔斯坦的嚮導,有恐懼,不確定,但是一直都很堅定。還好,他們成功了,最終回到了人世間。這應該是一個喜劇,看到後來,一直繃着一根弦,不知道如果不成功,他們會怎樣。

16萬字的一部小說,從昨天下午開始,今天看完了。很吸引人,忍不住一口氣看完。或許,也是比較應自己的心境,一直都希望自己更勇敢堅定些。行走一生,會遇到很多的人,在這些人身上可能會有你想要的樣子,但從沒有一個人可以像崔斯坦那樣,可以從頭到尾渡我們到彼岸。或許,只有我們自己,纔是自己的擺渡人,自渡彼岸。

日記
週記
小說
摘抄
語文
作文
口號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