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語言集 > 範文 > 讀後感 >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優選】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優選】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閱讀: 1.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蘇菲的世界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優選】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1

早在讀高中的時候,老師就叮囑我們上了大學會有很多自己的時間,我們要好好利用這些時間做一些自己喜歡的有意義的事。當時我就想:在我的大學四年了,我要多看看有益的書。

在圖書館尋覓我感興趣的書的時候,我發現了《蘇菲的世界》。於是,這翻開來我和哲學進行初次思想對話的美妙一頁。

《蘇菲的世界》是一本哲學啓蒙書,它講述了一個懵懂的小女孩在一個陌生人的諄諄教導下逐漸產生對哲學的熱愛並且去探討它的過程。

第一次接觸哲學類書籍,剛開始我也是抱着試一試的心態。不過在我繼續看下去之後,我發現哲學是一門非常有趣的課程。一開始我以爲哲學是一門晦澀難懂的學科,作爲一名理科生的我可能很難理解哲學家的思想。但是,這本哲學啓蒙書從一個小女孩寫起,它先把我們平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說起,在慢慢引導我們思考我們是誰,從哪裏來,最終將到哪裏去……我很羨慕文中蘇菲可以躲進自己的小山洞裏看自己喜歡的書,想自己的問題……在現在我在的生活中,我們的時間都被qq,微信碎片化了 ,捨得用時間來思考人生的又有幾個?除了那些專門的哲學家,又有誰會去在意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關於我們爲什麼存在的辯論;又有誰願意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研究達爾文的物種起源,還有宇宙大爆炸等等。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2

我們平時透過看一些課外書,科幻小說,電影、新聞等等,也會發問,世間真的有外星人嗎?

外星人是什麼樣的,我想,讓大家畫出來的話,也許大家都會畫出類似人類一樣的生物,即使不是這樣,也會畫出自己身邊熟悉的事物,如果狗會畫畫的話,也許會把它畫成狗的.摸樣呢。

因爲我們已經熟悉了這個世界,覺得任何事都是理所當然的,好比我們人類是哪兒來的,對於是某種生物進化來的回答,一點也不吃驚,而我不能確定一定是這樣的,就算是這樣,這種生物又從哪來?創造它的又是誰?創造宇宙的又是誰?創造宇宙的又是從何而來?這一切都是我們無法想象的。我們喪失好奇心的同時,喪失了一種極爲重要的探索能力,生命是如此的神祕。

走進哲學的世界,身邊的事物都會變得不同,人爲什麼會說話?魚爲什麼有尾巴?都是有趣的,而我們無法理解,無法表達。

看了這本書,我懂得,不管爸爸媽媽幫我把路鋪的有多麼好,最後還是要我自己走。我要自己揚帆起航,途中肯定會遇到風浪,我要自己頂過去。發現問題,微笑着解決問題。

《蘇菲的世界》——智慧的世界,夢的世界……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3

今天,我來到了書城,拿着一瓶礦泉水就直奔向三層,拿起書來就津津有味的讀着,忽然,手碰到了一本書,名叫《蘇菲的世界》,我對它的名字很感興趣,便拿起來看了。

故事中說的是一個14歲的少女蘇菲在某天回家時發現了一封信,上面只有簡短的三個字:“你是誰?”信封上清楚地寫上了“苜蓿路三號,蘇菲收”,上面並沒有寫上寄信人的'名字,也沒貼郵票,這個神祕的信使蘇菲陷入了一陣沉思。就這樣,在某個神祕導師的指引下,蘇菲開始思索,從古希臘到康德,從祁克果到佛洛伊德等,各位大師所思考的根本問題。與此同時,蘇菲不斷接到一些極不尋常的來信,世界像謎團一般在她眼底展開。蘇菲運用少女天生的悟性與後天知識,企圖解開這些謎團然而,事情的真相遠比她所想的更加怪異、更加離奇。

《蘇菲的世界》,既是智慧的世界,也是夢的世界。它將會喚醒每個人內心深處對生命的讚歎與對人生終極意義的關懷和好奇。世界對於我們來說,是許多未知之謎的組合,是各種猜測的集結,人窮盡一生也不會知道全部事情的經過和開頭,只有無憂無慮地過上每一天,纔算是人生。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4

蘇菲,一位花季少女,某天回到家,發現了一封寫着兩個哲學問題的神祕來信。於是,在一位哲學老師用一封封信的引導下,開始思索與探索:從古希臘到現代,從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到弗洛伊德,所有哲學大師所思考各類問題與學說。最後塑造了一個屬於自己的世界。讀完之後,“我是誰?”、“世界從何而來?”這兩個問題在我心中時時縈繞,排解不開。世界彷彿是重新出現在我的面前,而我是剛剛在那隻“大兔子”的皮毛中擡起頭,準備端詳宇宙中這位“魔術師”——“生命最初的`意義”——的臉。我並不確定我會知道什麼,我也不確定我會發現什麼,可是我知道,過程有時候比結果更重要。

雖然,對書中的許多哲學觀點還是一知半解,模模糊糊,但不可否認這真的是一本“將會喚醒每個人內心深處對生命的讚歎與對人生終極意義的關懷與好奇”的奇書。蘇菲的世界也很精彩。蘇菲師生的哲學課是世界燦爛哲學史的遷移,從演說、藝術,到科學和詩;從米雷克斯和雅典,耶路撒冷和亞歷山大港,到倫敦和巴黎;從神話傳說、希臘自然派哲學家的早期哲學,到蘇格拉底、柏拉圖的理論昇華,從中世紀的黑暗,穿越文藝復興、啓蒙運動的重生,到馬克思、達爾文,不斷延續到將來的未知。多少理論的推翻與誕生,凝聚着人類對於生命與存亡的不懈探索,就在這樣一本有趣的小書中生成。我想,這也就是很多人喜歡的緣由吧。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5

平凡的鄉村生活是很多人的夢,故事中的女畫家也許是追着這個夢來的吧。她在這個世界上漂泊,走到何處就畫到何處。

女畫家畫他們熟悉的一切,也是因爲她的畫,大家纔開始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美的。“女畫家是個勤快人,不睡懶覺,每天一早就開始作畫。”她爲村裏人作畫,爲村裏的物什作畫,每一筆都用心畫,畫出的東西好像有靈魂。臨走之前她給大家分享了她的'夢,夢中自己在一大片蕎麥花中,沒有任何人,只有無盡的白。小釦子很仰慕這個女畫家,所以在她走後,央求母親也種了一片蕎麥,他在花前做着女畫家當時的夢,心裏期盼着蕎麥花開放時女畫家能回來。

女畫家也許是爲了畫來的,也許是爲了尋找那個夢來的,爲了那個夢她不挑時節地來到這個村,沒有什麼能阻擋她的夢想。小釦子一定看見了蕎麥花海中快樂的女畫家。鄉村生活就像是蕎麥花,是潔白的,白的神聖。她的夢與他的夢是不同的,他想和女畫家一樣,而她想再看一眼蕎麥花海,回到小時候的時光。也許她再也找不到記憶中的花海,但是心中只要有那一絲白,就會創造出美好的生活。

美是無處不在的,我們要學會發現生活中的美,體會美。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6

你是誰?世界從哪裏來?這是人出生以來就會有的問題,也可以說是一個終極哲學問題,也是所有人至今未解答成功的謎團。

十四歲的蘇菲不斷的接收到一封封不同尋常的信,世界像謎團一般在她眼前展開,不過,她透過她充沛的知識逃離了“世界”,可是這一切都被席德看在眼裏。這本書中我最佩服的是蘇菲,她依靠在那一些微不足道的細節中發現常人無法觸及的奧祕,才能與艾伯特逃離“世界”

這本書我第一次看的時候我不禁感到驚奇,對自己所處的世界感到懷疑,不過更讓我吃驚不已的是一個十四歲的少女爲何擁有如此高的悟性,也許是我們已經忘了當初對這世界的好奇,也或許是我們已經淡忘了世界。這一點從艾伯特身亡就可以看出,因爲他對世界報以好奇,對我們的生活感到驚奇,所以他纔會去探究,去深入,哲學家的.瘋狂。這就是蘇格拉底所說的:“最聰明的是明白自己無知的人”人不過是宇宙的螞蟻,當我們重新開啟對世界好奇之時,你就會發現自己的無知,所以才需要像他們這樣的哲學家來幫我們來產生他們那“正確的思想”。這本書會喚醒所有人對內心早已沉封的好奇與關懷。他解釋了人生的同物,潛至繁瑣小事,深至世界,人心,哲學,使這本書讓人更加誘發探索,思考。

人如果未背自己的理性就不會快樂。而那些知道如何快到快樂的人就會遵照自己的理性做事。因此,明白是非者必然不會爲惡。因爲世間哪有人會想要成爲一個不快樂的人,這纔是蘇菲的世界的真諦,不應該如此嗎?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7

看過《蘇菲的世界》的朋友一定會這樣認爲:它是一本簡單而又深奧的小說,《蘇菲的世界》 讀後感。它曾經一度地使我拿起,一度地使我放下,它一會使我興趣十足,一會又使我失去耐心,我便在這矛盾中斷斷續續地讀完了整本書。 14歲少女蘇菲收到的陌生來信帶她走進了一個她幾乎從未接觸過的世界,引導她的思維走進了人類更深、更本質的思考。 這本書從哲學的角度向人們解釋了世界和大自然等的形成與發展,告訴人們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是一個怎樣的世界。本來我認爲哲學是比較枯燥乏味的,但《蘇菲的世界》一書卻截然不同。它向讀者講述哲學的同時,運用了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使讀者閱讀時產生一種像讀偵探小說般的心情。

本書的另一個奇妙之處在於,蘇菲不斷接到一些極不尋常的來信,這些信雖是寄給她,卻是寫給一個與她同一天生日的、似乎是不存在的女孩——席德。更出奇的是,艾伯特不停地給蘇菲講課,卻發現他們所做的一切似乎是席德的父親艾勃特少校的“特意”安排,或者說他們是活在少校的意識當中。他們的談話和舉動被少校安排好後寫進一本叫《蘇菲的世界》的書,作爲生日禮物送給她的女兒。故事的結尾,艾伯特與蘇菲試圖逃出少校的思想控制並且成功。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8

“我是誰”“世界從何而來”......

這是兩個看似簡單,實則充滿哲理的問題。“我是誰”假如我換了一個名字,我還會是自己嗎?在沒有讀這本書前,我們是不是把一切的想的太過理所當然,就像在文章中作者做的生動比喻,宇宙就好像魔術師從帽子里拉出的一隻兔子,而我們則是兔子毛皮深處的寄生蟲,在那裏舒適地躺着,對魔術師的祕密毫無興趣。只有哲人,不停地順着兔子的細毛努力攀爬着,想要去探索魔術師的祕密。我們比哲人缺少的,只是一顆好奇心,和一顆聰明的頭腦。他們努力地攀爬着,同時也在呼喚,希望喚醒沉睡的.人們。

作者又巧妙地穿插了兩個亦真亦假的故事,一個十四歲的女孩蘇菲,不斷收到一些極不尋常的來信,在一位神祕導師的指引下,慢慢探究世界的祕密。在此同時,書中又提及挪威小女孩席德和她的爸爸,爲了讓席德接觸哲學,而編造出蘇菲的故事。這兩個生動的故事相互穿插、聯繫,是我讀的饒有興趣。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哲學,我發現哲學並不像一些人口中的那麼乏味無趣。因爲有了一波三折、妙趣橫生的故事,使我們在隨故事情節緊張激動的同時,也能學習到有關哲理的知識。

《蘇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夢的世界。它將會喚醒每個人內心深處對生命的讚歎與對人生終極意義的關懷與好奇。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9

蘇菲的世界,文中的蘇菲她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這致使她走上了通往解開世界謎團和哲學的大門。並且,蘇菲她還具有持之以恆,鍥而不捨的精神。這一點是十分值得我們學習的。只有有了持之以恆,鍥而不捨的精神,我們纔有機會去做好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書中的一段話令我記憶深刻:世界就像魔術師變出的白兔,人類生活在白兔皮毛的最深處,把所有一切都當作理所當然,而哲學家們都是充滿好奇心的孩子,他們不斷攀登白兔的毛髮,目的是爲了看清魔術師的真面目,也就是看清世界,看清人生的意義,讀後感《《蘇菲的世界》 讀後感》。《蘇菲的世界》一書使我覺得世界上還有很多事情等着我們去探索,大自然的祕密使永遠也揭不完的,從前的哲學家爲我們解開了不少世界之謎,使後人變得聰明起來;我們不也應該向他們學習,運用哲學的觀點揭開自然與人類社會的奧祕,也爲我們後人做一點事嗎? 《蘇菲的`世界》就是一部深入淺出的人類哲學史。它不僅能喚醒人們內心深處對生命的敬仰與讚歎、對人生意義的關心與好奇,而且也爲每一個人的成長——使生命從混沌走向智慧、由困惑而進入覺悟之境,掛起了一盞盞明亮的桅燈。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10

本書以一種獨特的方式,不落俗套、新穎地以一個曲折離奇的故事揭示西方哲學史的發展歷程。故事是這樣開始的:14歲的少女蘇菲在某天放學回家後發現了神祕的一封信,從思考信中提到的“你是誰?世界從哪裏來”的問題開始,在一個神祕導師(艾伯特)的指引下,蘇菲開始思索。之後,艾伯特陸續向蘇菲娓娓道來:從古希臘自然派哲學,到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的`哲學,到人性被神化的中世紀,到人性復甦的文藝復興時期的笛卡爾“我思故我在”,到啓蒙運動的“理性”主義,再到黑格爾的辯證法,康德的人本主義,最終到現代以人爲中心的存在主義觀點,各種學派、各種學說讓人應接不暇,實際上這卻是作者借艾伯特之口把這一切展現在讀者眼前。

本書的另一個奇妙之處在於,蘇菲不斷接到一些極不尋常的來信,這些信雖是寄給她,卻是寫給一個與她同一天生日的、似乎是不存在的女孩——席德。更出奇的是,艾伯特不停地給蘇菲講課,卻發現他們所做的一切似乎是席德的父親艾勃特少校的“特意”安排,或者說他們是活在少校的意識當中。他們的談話和舉動被少校安排好後寫進一本叫《蘇菲的世界》的書,作爲生日禮物送給她的女兒。故事的結尾,艾伯特與蘇菲試圖逃出少校的思想控制並且成功。

席德與少校,蘇菲與艾伯特,這兩對人物,時虛時真,讓人有一種糊塗的感覺,真實與虛幻二者難以分開,留給讀者無限思考。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11

你是誰?世界從哪裏來的?

就這個看似比較簡單的問題,卻是比較基本的問題,我們窮盡一生,追求是是什麼?很多時候不就是想了解自己,瞭解這個世界,想知道自己從哪裏來,到哪裏去的麼?有時候,我們很多心理問題是因爲我們不瞭解自己造成的,我們妄圖和別人攀比,卻不瞭解自己,我們用覺得自己什麼都可以做到,做好,事實卻告訴你,你根本做不到。我們瞭解自己,纔不會那麼痛苦。

爲什麼選擇一個十四歲的.蘇菲呢?爲什麼當一個優秀的哲學家最重要的條件是好奇心麼?就我看來,太小的孩子,雖然有好奇心,卻沒有足夠的探索研究能力,思維還不足以應付這種哲學問題,也很難去尋找答案。好奇心,意味着主動去思考,主動去探索,因爲對這個世界已經習以爲常了,我們就很難像孩子一樣,提出各種各樣的質疑,問題,即使有孩子提出問題,要不是不耐煩地隨口一說,或者是責罵,孩子的創造性,好奇心就這樣被扼殺了。

“赫拉克里特斯說:“所有事物都是流動的。”每一件事物都在不停變化、移動,沒有任何事物是靜止不變的。”我小學的時候,思考過類似的問題,即使是同一棵樹的葉子,同一批出廠的產品,也有不同,至於爲什麼不同,我沒有考慮那麼多。

赫拉克里特斯指出,世間的事物都是相對的。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12

這本書用一個故事的形式很有趣味性,來講了周學的變遷歷史,隨之而來的是一大串謎底,讓人越發得琢磨進去,更想了解到事情的原委。關於哲學的歷史,之前我讀過羅素的《西方哲學簡史》,對於大概的西方哲學的變遷有了一定的瞭解。而這本書,將羅素以後的東西都補充了過來了。但是對於。弗洛伊德 ,能否作爲一個哲學家,我還是覺得有點異議的,他,只是一個精神分析引論的心理學家,怎麼能和哲學扯上關係?這點我感覺很不認同,但是這本書我是很推薦的。他深入淺出地講了從伊甸園到近代的哲學變化。

不知道每個人,在夜晚擡頭仰望星星的時候,是否會想到,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裏來要到哪裏去? 這個世界會是怎麼樣的?真的是我們感官所看到那個世界嗎?《蘇菲的'世界》也是我們的世界,我們要永遠保持着一顆好奇的心去探尋這個世界的真理,宇宙的未來總是要被我們探索的。讀完了這本書,你我別忘了仰望天空,因爲還有很多未知領域等待你去探索!哲學也是如此,讀哲學就是讀世界!讓我們讀懂哲學,增添人生智慧。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13

“就在這時,門鈴響了,叫我開啟門拿包裹。” 索菲關上門開啟信封......

蘇非用手指着一個鏡子裏的自己說:“你是誰?”此時蘇非和我的腦子裏沒有想得是一樣的:我是誰?不用說,我是莊子婷,可是我們這個叫莊子婷的人來說又是誰?是我。得,又繞回去了:我是誰?我居然可以不知道他們自己是誰,這不是太可笑行爲了嗎?我甚至導致無法去決定學生自己的長相、父母、家族,我更沒有進行選擇透過自己是人還是獸的權利,這不是中國太不應該合理發展了嗎?但這些問題卻是我不得存在不接受的事實。

“世界從何而來?” 我不知道。 老實說,到目前爲止還沒有人真正知道,對吧?

哲學問題是不可改變的嗎?是也不是。關於宇宙這樣的事物的起源,以及各種類似的問題,這些問題已經困擾了人類數千年,我想不出有誰能夠解答這些問題,人類也永遠不會停止思考和探索。與此同時,隨着人類時代的發展和生活的巨大變化,每天都會出現新的問題,機器人會有洞察力嗎?人腦是怎麼工作的?人和機器的本質區別是什麼?

這些問題是很頭疼的燃燒,和我們說可以實時得到解決。要保護地球的生物多樣性,我們應該徹底改變自己的思維,生活模式的方式,我們生活在作爲生活的中心,地球的宇宙一樣可笑中心的'時代。對我們來說,那一刻自然是最重要的,最顯著,但這並不意味着未來並不重要,因爲我們現在應該尊重未來的同樣的尊重。

我們是生活的主角,人類社會則是一個地球的主角。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14

——對於死亡,每個個體必須面對的事實。死亡對於生,到底是處於怎樣的一個位置?死亡是否是生的對立面?死亡僅是肉體生命的終結,亦或者是抹殺一個人存在的完全終結?

村上春樹曾在書中寫道:“死並非是生的對立面,而是作爲生的一部分永存。”也就是說,他認爲,死亡並非是生命的終點。這裏說的生命,並不僅僅是指生物學上的.肉體。而是,一定有什麼東西,以某種方式,留在宇宙之中。

於是,這裏牽扯到了意識與物質。這是貫穿西方哲學家頭腦的若干問題之一。德謨克利特斯認爲原子構成了萬物。構造物質的本質始終如一,億萬年前構造恐龍的某個原子同樣構造了今天的人類。可這裏顯然不能解釋超越物質以外的東西。到後來,柏拉圖來了,帶着他獨樹一幟的觀點:物質世界的背後,必定有一個實在存在,這個實在被稱爲“理性的世界”。這個世界,是靠感知的,靈魂依附於肉體的存在,以某種方式在肉體的結束以後留存下來。然而,靈魂超越物質以外,如何證明靈魂的存在,又是另外的問題了。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15

我從哪裏來,我是誰,有時候我會莫名的去想這些問題,有一天我走進書店,看到了一本書《蘇菲的世界》,我希望從中能夠找到一點答案。

《蘇菲的世界》講述一位叫蘇非的14歲少女,在某一天放學回家,接到一封神祕的來信,“你是誰”“世界從哪裏來”,就這樣在一位神祕導師艾伯特的指引下,蘇菲開始思索,她按時間順序學習並瞭解了人類從古到今的思想歷程,從康德,弗洛伊德等等幾位大師思考的根本問題。然而,事實的真相比她想象的更離奇——自己居然是別人虛構的.人物!

生命本來是悲傷而嚴肅的,我們來到這個美好的世界裏,彼此問候,並結伴同遊短暫的時間。然後我們就失去了對方,並且莫名的消失。在《蘇菲的世界》中,“巴洛克時期”這一章裏,有一首詩“世界是一座舞臺,男男女女不過是演員;有上場的時候,也有下場的時候;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扮演者好幾種角色。”那我們的人生是一部已經寫好的劇本嗎?笛卡爾說過:“我思考,所以我存在。如果我不存在,那麼我不思考。如果我思考,那麼人生就意味着虛無縹緲。”他認爲,我們應該要懷疑一切,但不能懷疑“懷疑”這件事本身。

中國古代的聖人莊周在夢裏遇到了一隻蝴蝶,他在想究竟是蝴蝶在他的夢裏,還是他自己就是蝴蝶的一個夢呢。《蘇菲的世界》讓我瞭解了渣學家的思想,這是一本非常值得閱讀的書。

日記
週記
小說
摘抄
語文
作文
口號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