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言警句 > 寓言 > 故事集 > 关于创新小故事

关于创新小故事

   来源:古今学识馆    阅读: 1.81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正因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以空前未有的热情,焕发青春的创新功能,激发人人独特的创新精神,使民族的国家的创新智慧来一个总发动!下面是本站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创新小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创新小故事

关于创新小故事篇一:不创新就死

要说谷歌食堂的名气,丝毫不亚于这家互联网公司本身。先不管吃鲍鱼龙虾和烤鸭的传闻是否为真,谷歌中国公司的食堂百分之百地延续了“不创新会死”的工程师文化,甚至连大师傅都是半个“极客”——卖点十足。

每天的菜单都贴在食堂门口,里边则分为中餐区、西餐区、沙拉区和现做区。举个例子,某天的中餐凉菜是卤鸭翅和酸辣蕨根粉,热菜则有韭黄炒杏鲍菇、温炝双花、盐水鳜鱼、风味羊排等不下十种,西餐主打的则是“12小时牛肩峰配芒果萨萨汁”以及白葡萄汁烩蛤蜊,另配当家比萨,还有六道西式甜品。形式是自助餐,不用刷卡不用付费,吃多少悉听君便。

这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决定了其对于员工饮食的投入是不遗余力的。厨师长薛荣升说,他们的设备都是世界上顶级的,20xx年谷歌食堂刚开业时使用的烤箱,全北京只有两台。

这种环境让厨师们“完全沉浸在了技艺的海洋”。目前谷歌中国公司拥有20多名员工的餐厅团队,服务对象是公司超过500名员工,而每日提供的则是七八百人的菜量,因为经常有员工会带家人和朋友过来吃饭,偶尔还要打包留到晚上加班吃。

◇◇创意◇◇

谷歌厨师的创新热情有多高?据不完全统计,他们从20xx年到20xx年,就开发了超过3000种的甜品,而菜品的数目则多到无法计算。

每周都有固定的一天是“菜品研发日”。厨师们上班掂勺,下班还得做功课,到了研发日这天,几位师傅凑在一起,每人做一道新菜,大伙品尝、点评,选出好的就放在下周的菜单之中。这样,每天员工的餐桌上至少都能有一两道新菜。

薛荣升每周要通过视频会议的形式,与美国总部和亚太地区的主管沟通食堂的近况,厨师团队的秘书则会每日将菜单提前上传至员工内部网站上,与全球的谷歌厨师分享。他们甚至会应用谷歌的社交网站Google+,设立群组,在线讨论菜单的制定、开发和创新,当然,任何一位谷歌员工都可以在上面发表对每一道菜品的评价和感受。

这种在互联网辅助下的电子化有效沟通,充分地展现了谷歌作为一家互联网企业的个性十足。

关于创新小故事篇二:价值在于创新

1987年,美国的两个邮递员科尔曼和施洛特无意中看到一个小孩拿着一种发亮光的荧光棒,这家伙能派什么用场呢?在胡思乱想中,两个人随手把棒棒糖放在荧光棒顶端。结果,光线穿过半透明的糖果,显现出一种奇幻的效果。这一小小的发现,让两人惊喜异常。他们为此申请了发光棒棒糖专利,还把这专利卖给了开普糖果公司。

奇迹由此开始。两个邮递员继续想:棒棒糖舔起来很费劲,能不能加上一个能自动旋转的小马达?由电池对它进行驱动,这样既省劲又好玩。这种想法很快付诸实施。对他们来说,这种创造太简单了!旋转棒棒糖很快投入市场,并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在最初的六年里,这种售价2.99美元的小商品一共卖出了6000万个!科尔曼和施洛特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更大的奇迹还在后面。开普糖果公司的负责人奥舍在一家超市内看到了电动牙刷,虽有许多品牌,但价格都高达50多美元,因此销售量很小。奥舍灵机一闪:为什么不用旋转棒棒糖的技术,用5美元的成本来制造一只电动牙刷呢?奥舍与科尔曼、施洛特着手进行技术移植,很快,美国市场上最畅销的旋转牙刷诞生了,它甚至要比传统牙刷还好卖。

在20xx年,3个人组建的小公司卖出了1000万把该种牙刷!这下,宝洁公司坐不住了。相比之下,他们的电动牙刷成本太高了,几乎没有市场竞争力。于是,经过讨价还价,20xx年1月,宝洁收购了这家小公司,由宝洁首付预付款1.65亿美元,三个创始人在未来的三年内留在宝洁公司。过了一年多一点时间,宝洁公司便提前结束了它和奥舍、科尔曼、施洛特三人的合同,因为宝洁公司发现电动牙刷太好卖了,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料。借助一家国际超市公司,它已在全球35个国家进行销售。按照这种趋势,宝洁在三年合同期满后付给奥舍三人的钱要远远超出预期。最后经过协商,合同提前中止,奥舍、科尔曼、施洛特一次性拿到了3.1亿美元,加上原来1.65亿美元的预付款,共4.75亿美元。这是一个令人头晕目眩的天文数字,如果用卡车去银行拉这么多现金,恐怕要费上相当一番功夫!

关于创新小故事篇三:习惯与创新

有人将这样一个问题夹杂在数学题中对学生进行测试:航行在大海上的船里有75头牛、32只羊,请问船上的船长几岁?这道题目,教育研究者首先拿来考法国学生,结果64%的法国学生回答说:“75-32=43,船长为43岁。”看到这样一则报道后,中国的教育工作者产生了疑惑,是不是媒体为制造轰动在胡编乱造?于是,有人拿这道题来测试中国的中小学生。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回答“43岁”的中国学生比例超过了法国学生,甚至还有高中学生也答“43岁”的。

根据题目的条件和要求,能这样计算吗?但他们还是这样算了。因为他们都“身经百战”,都面对过无数场考试,且从来没见过没有答案的问题。

受这道题目的影响,又有老师把下面一道题目夹在地理测试题里考学生:一位探险家向南走了1英里,然后,折向东走了一段路,再后,又向北走了1英里,结果他回到了原来的出发地,并遇上了一头大熊。你说,他见到的是头什么颜色的熊——面对这样一道问题,大多数同学没有回答。因为,他们从来都只回答专门的地理题或者专门的数学题,而它既不像地理题,也不像数学题。况且,因受平面几何的深刻训导,这样的两次90度折转,怎么会回到原地呢?

然而,根据我们学到的地理知识综合一下就完全能答出。既然他两次90度转向后回到了原地,那就不会是地球上的一般地方,一定是个特殊点。思考发现,探险家出发时如果选择北极点,这是完全办得到的。进而,既然是在白雪皑皑的北极,那熊又有保护毛色,当然是白熊了。

这道题不仅有答案,而且答案惟一。对于生活,我们常常有意去培养一种好的习惯;但对思维而言,即使是一种再好的思维方式,如果成了习惯,都是灾难。

伊索寓言
寓言故事
传说
爱情故事
儿童故事
民间故事
睡前故事
童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