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通典的精选大全

《通典》卷二十二 职官四

《通典》卷二十二 职官四

尚书上○尚书省(并总论尚书)昔尧试舜於大麓,领录天下事,似其任也。周之司会,又其职焉。(郑玄注周礼云:"司会,若今尚书。")秦时,少府遣吏四人在殿中,主发书,谓之尚书。尚犹主也。汉承秦置。及武帝游宴后庭,始用宦者主中书,以司......
07-24
《通典》卷七十四 礼三十四 沿革三十四 宾礼一

《通典》卷七十四 礼三十四 沿革三十四 宾礼一

总叙自古至周,天下封建,故盛朝聘之礼,重宾主之仪,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礼数服章,皆降杀以两。秦皇帝荡平九国,宇内一家,以田氏篡齐,六卿分晋,由是臣强君弱,终成上替下凌,所以尊君抑臣,列置郡县,易於临统,便俗適时。滞儒常情,非今是古。礼......
10-02
《通典》卷九 食货九

《通典》卷九 食货九

钱币下(宋齐梁陈后魏北齐后周隋大唐)宋文帝元嘉七年,立钱署,铸四铢钱,文曰"四铢",重如其文。人閒颇盗铸,多翦凿古钱取铜,帝甚患之。录尚书江夏王义恭建议,以一大钱当两,以防翦凿,议者多同之。何尚之议曰:"夫泉贝之兴,以估货为......
07-24
《通典》卷五十五 礼十五 沿革十五 吉礼十四

《通典》卷五十五 礼十五 沿革十五 吉礼十四

告礼(商周魏东晋梁大唐)古者天子将巡狩,必先告於祖,命史告群庙及社稷、圻内名山大川。七月而遍。亲告用牲,史告用币。(子思之语。)商汤将伐桀,告天云:"余小子履(履,汤名。)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商尚白,未变夏礼,故用玄......
10-02
《通典》卷六十一 礼二十一 沿革二十一 嘉礼六

《通典》卷六十一 礼二十一 沿革二十一 嘉礼六

君臣服章制度(袍附○黄帝唐虞夏殷周秦后汉魏晋宋齐梁陈后周隋大唐)上古穴处衣毛,未有制度,后代以麻易之。先知为上以制其衣,后知为下复制其裳,衣裳始备。黄帝、尧、舜垂衣裳,盖取诸乾坤,故衣玄而裳黄。旁观翚翟草木之华,乃染......
10-02
《通典》卷八 食货八

《通典》卷八 食货八

钱币上(周秦汉后汉晋)货币之兴远矣,夏商以前,币为三品。(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白金为下币。白金为银。)太公立九府圜法。周景以母子相权。秦用黄金铜钱为上下二等。汉兴为八铢,或为荚钱,或作白金,或作赤仄,八铢五分,迭废迭用......
07-24
《通典》卷七十六 礼三十六 沿革三十六 军礼一

《通典》卷七十六 礼三十六 沿革三十六 军礼一

天子诸侯将出征类宜造禡并祭所过山川(周梁北齐隋大唐)周制,天子将出征,类於上帝,宜於社,造於祢。肆师为帝位。(帝谓五德之帝,所祭於南郊者。类、宜、造,皆祭名。孔颖达云:"天道远,以事类而祭告之也。社主杀戮,故求便宜。社主......
10-02
《通典》卷四十四 礼四 沿革四 吉礼三

《通典》卷四十四 礼四 沿革四 吉礼三

大享明堂(明堂制度附)朝日夕月禋六宗大〈礻昔〉灵星风师雨师及诸星等祠大享明堂(明堂制度附有熊唐虞夏殷周汉后汉魏晋东晋宋齐梁陈后魏北齐后周隋大唐)黄帝拜祀上帝於明堂。(或谓之合宫。)其堂之制,中有一殿,四面无壁,以......
10-02
《通典》卷四十六 礼六 沿革六 吉礼五

《通典》卷四十六 礼六 沿革六 吉礼五

山川(黄帝虞周秦汉后汉魏宋梁后魏后周隋大唐)黄帝祭於山川,与为多焉。(与,比也。比吉祭,祀山川黄帝最多。)虞氏秩於山川,遍於群神。(秩,序也。以次序而祭之。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周制,四坎坛祭四方,(四方即谓山林、川谷......
10-02
《通典》卷一百九十二 边防八

《通典》卷一百九十二 边防八

西戎四○焉耆焉耆,汉时通焉。王理员渠城,(员,于君反。)在白山之南七十里,去长安七千三百里。户四千。西南至都护理所四百里,南去尉犁百里,北与乌孙接,东去交河城(今郡)九百里,西去龟兹九百里,皆沙碛。其国近海水,多鱼盐蒲苇之利......
10-03
《通典》卷一百六 礼六十六 开元礼纂类一 序例上

《通典》卷一百六 礼六十六 开元礼纂类一 序例上

五礼篇目(谨按斯礼,开元二十年撰毕。自后仪法,续有变改,并具沿革篇。为是国家修纂,今则悉依旧文,敢辄有删改。本百五十卷,类例成三十五卷,冀寻阅易周,览之者幸察焉。)大唐开元年之制五礼,其仪百五十有二。一曰吉礼,其仪五十有五......
10-02
《通典》卷二十一 职官三

《通典》卷二十一 职官三

宰相(并官属)黄帝得六相而天地治,神明至。(黄帝得蚩尤而明天道,得太常而察地理,得苍龙而辨东方,得祝融而辨南方,得风后而辨西方,得后土而辨北方,谓之六相。)虞舜臣尧,(为尧时臣。)举八恺,(苍舒、隤敳、梼戭、大临、尨降、庭坚......
07-24
《通典》卷八十八 礼四十八 沿革四十八 凶礼十

《通典》卷八十八 礼四十八 沿革四十八 凶礼十

五服年月降杀之一○斩縗三年周制,子为父,父至尊也。诸侯为天子,天子至尊也。晋尚书问:"天子崩,今台书令史以上,为皆服斩縗之服不?"博士卞搉、应琳议:"礼,命士以上皆服斩。台书令史,列职天朝,皆应服斩。"又问:"天子崩,今司州及......
10-02
《通典》卷一百七十七 州郡七

《通典》卷一百七十七 州郡七

古荆河州(今置郡府十八县一百三十六)河南府(洛)二十六县(河南洛阳汜水告成登封缑氏密温伊阙伊阳寿安福昌永宁渑池王屋河阳新安巩偃师陆浑阳翟济源颍阳河阴河清长水)陕(陕)五县(陕硖石平陆芮城灵宝)弘农(虢)六县(弘农......
10-03
《通典》卷三十 职官十二

《通典》卷三十 职官十二

东宫官○东宫官叙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礼所以修外,礼乐交错於中,发形於外,是故其成也怿,恭敬而温文。(中,心也。怿,悦也。)立太傅少傅以养之,欲其知父子君臣之道也。(言养者,积浸成长也。)太傅审父子君臣之道以示......
10-02
《通典》卷一百十二 礼七十二 开元礼纂类七 吉礼四

《通典》卷一百十二 礼七十二 开元礼纂类七 吉礼四

皇帝夏至祭方丘(后土同孟冬祭神州及摄事附)○斋戒前祭七日,戒誓,皇帝服衮冕。前祭二日,太尉告高祖神尧皇帝庙,如常告之仪。(告以配神作主。)孟冬祭神州,则告太宗文武圣皇帝庙。馀并如圆丘之仪。○陈设前祭三日,尚舍直长施大......
10-02
《通典》卷六十七 礼二十七 沿革二十七 嘉礼十二

《通典》卷六十七 礼二十七 沿革二十七 嘉礼十二

天子敬父(虞汉魏晋)虞舜践帝位,乃载天子旌旗,往朝瞽瞍,唯谨以子道。汉高帝五日一朝太公,后加尊号为太上皇。(具追尊祖考篇。)魏废帝常道公璜景元元年十一月,燕王表贺冬,称臣。(帝即燕王宇之子,宇称臣,故以为疑。)诏曰:"古之王......
10-02
《通典》卷一百八十二 州郡十二

《通典》卷一百八十二 州郡十二

古扬州下(今置郡府二十七县一百三十七)丹阳(润)六县(丹徒丹阳句容江宁延陵金坛)晋陵(常)五县(武进晋陵义兴无锡江阴)吴郡(苏)七县(吴长洲常熟嘉兴海盐华亭昆山)吴兴(湖)五县(乌程武康安吉德清长城)馀杭(杭)九县(钱塘......
10-03
《通典》卷一百四十四 乐四

《通典》卷一百四十四 乐四

权量(虞汉魏隋大唐)虞书曰:"乃同律度量衡。"三代式遵斯制。秦灭学之后,纷纶莫定。汉书曰:"夫推历生律制器,规圆矩方,权重衡平,准绳嘉量,探赜索隐,钩深致远,莫不用焉。度长短者不失毫釐,量多少者不失圭撮,权轻重者不失黍累。纪......
10-02
《通典》卷一百五十一 兵四

《通典》卷一百五十一 兵四

孙子曰:"用閒有五:有因閒,有内閒,有反閒,有死閒,有生閒。五閒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因閒者,因其乡人而用之者也。(因敌乡人知敌表里虚实之情,故就而用之,可使伺候也。)内閒者,因其官人而用之者也。(因在其官失职者,若刑戮之子......
10-02
《通典》卷七十八 礼三十八 沿革三十八 军礼三

《通典》卷七十八 礼三十八 沿革三十八 军礼三

天子合朔伐鼓(诸侯附○夏周汉后汉魏晋东晋宋齐北齐大唐)夏书曰:"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辰,日月所会。房,所舍之次。集,会也。不会则日蚀可知。)瞽奏鼓,啬夫驰,庶人走。"(凡日蚀,天子鼓於社,责上公也。瞽,乐官。乐官进鼓则伐......
10-02
《通典》卷一百二十七 礼八十七 开元礼纂类二十二 嘉礼六

《通典》卷一百二十七 礼八十七 开元礼纂类二十二 嘉礼六

皇太子纳妃○临轩命使将行纳采,制命使者,吏部承以戒之。前一日,尚舍奉御设御幄於太极殿北壁下,南向。卫尉设群官次於东西朝堂,太乐令展宫悬,并如常仪。其日,典仪设文官一品以下五品以上位於横街之北,西面北上,朝集使五品以上合......
10-02
《通典》附录一 御制重刻通典序

《通典》附录一 御制重刻通典序

稽古帝王治天下之大经大法,以及累朝名物制度因革损益之详,纷纶浩博,散见典籍,未有统贯。唐宰相杜佑於为淮南节度书记时,始出己意,搜讨类次,勒成一书,名曰通典,为类八,为书二百卷,自唐肃代閒,上溯唐虞,虽亦稍据刘秩政典及开元新礼诸......
10-03
《通典》卷二百 边防十六

《通典》卷二百 边防十六

北狄七○库莫奚库莫奚,闻於后魏及后周。其先,东部鲜卑宇文之别种也。初为慕容晃所破,遗落者窜匿松漠之间。(其地在今柳城郡之北。)其俗甚不洁,而善於射猎,好为寇抄。后魏之初,频为寇盗,及突厥兴而臣属之。后稍强盛,分为五部:一......
10-03
《通典》卷七十一 礼三十一 沿革三十一 嘉礼十六

《通典》卷七十一 礼三十一 沿革三十一 嘉礼十六

皇太子监国及会宫臣议(北齐隋大唐)北齐天保元年,皇太子监国,在西林园冬会。群臣议,皆东面。二年,於北城第内冬会,又议东面。吏部郎陆卬疑非礼,魏收改为西面。邢子才议欲依前,曰:"凡礼有同者,不可令异。诗说,天子至於大夫,皆乘四......
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