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 散文 > 优美文章 > 吊念母亲的文章3篇

吊念母亲的文章3篇

   来源:古今学识馆    阅读: 1.9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吊念母亲的文章1

吊念母亲的文章3篇

我这几天的心情低落到极点了,因为我最亲爱的母亲去世了。以后,我再也享受不到母爱了。我心里就像针扎的一样痛。7年前我失去了父爱,现在,病魔又让我失去了母爱,我心里的苦啊,我心里的痛无法言表。

20xx年,阴历5月初4,我会永远记住这个日子的,就在这一天母亲永远的离开了,离开了疼她爱她的孩子们。享年才67岁。

父母都不是长寿的人,他们的早离开,对孩子们是一个很大的伤痛。看看别的老人,都是儿孙绕膝,在享受着天伦之乐,这本应该是你老人家也该有的,可是......

我在心里哭喊着你-妈妈呀,你就那麽狠心的离开我,你不要你的女儿了,可是女儿要你呀!女儿想你呀!我的妈妈呀......

仅以此篇来沉痛的吊念我的母亲

吊念母亲的文章2

家慈于癸巳年四月初四驾鹤西归,终年八十又二,心痛不已,特做此文纪念母亲。

家母是外祖父第三女,虽不曾上学,但因外貌漂亮为人活泼乐观,深受外祖父母喜爱。可能是爱屋及鸟之故,外祖父对我们兄弟姊妹也是爱护有加,在困难年月总把最好吃的留给我们。

母年方二九下嫁家境贫寒且长相一般的父亲,只为家父有文化——1946年毕业于渠县中学高中部。生养三女三男,唯有第三女提前溜走,母常说:溜掉的鱼儿最大,仿佛三姐是我兄弟姊妹中最漂亮最聪明的。我倒以为三姐觉得自己长大后承担奉养父母难度太大,故回去变成了我,又拉了个智慧超群的幼弟替我分担奉养父母之责。

家父虽有文化,但性格过于耿直,且忍耐性不足,又因受其三弟花言巧语之惑,借故放弃了跟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进军大西南,回村教书。又因个性耿直,受不得半点委屈,因不满当时校长处世,坚信回家种地也能生活,结果正中校长想叫妻子顶替教书的阴谋。

家父回家务农,不善农事,于是脾气逐渐变坏,夫妻争吵渐多。由于书生意气,与村里人不说话之故被村里排挤打压。一个丈夫不善农事却要养活五个子女的妻子,其艰难实难想象。

据小舅和大姐说,母结婚的绸缎衣服、头花不舍得穿戴,却被村里小人收走,在养了两女一子之后,家父先是从船上挑粪摔断小腿,数年后洗花生摔断脚趾,仅靠母一人支撑摇摇欲坠之家,因工分不够队里不分口粮,只能把自家养的猪送给生产队换口粮,随后猪每涨一斤生产队给记2个工分。

家慈大腿长疮,每天靠针管抽吸疮内脓水,仍每天一瘸一拐下地干活不止,邻人常笑称其瘸子,差不多两年才痊癒。因父不能远离本村之故,两姐十余岁就辍学回家从事农活挣工分,还不得不去离家80-100里远的“水吧岩”、“白石洞”煤厂担煤炭回家做饭,妈妈凌晨给两个女儿做饭送她们去挑碳,晚上9点后需要步行20余里去接,为了减轻孩子肩负重量,自己用背篓背30-40斤。接到人算是好的,很多时候走窜了路,母亲走30余里不见女儿,女儿回家还得去找妈。不少时候,摸黑担煤走路摔伤脚是常事,但都是不声不响忍着。

本就是荒年缺吃少穿,又添两个幼子,母因产后出血性命几乎不保,幸得同村善于法术的好心之人以道术救助,虽得以活命但却留下病根——体弱多病,一年中有3-4个月在带病劳作。

本以为改革后家中逐渐好转,不料1998年长媳病逝,一双孙子无人照管,母只好自己担负照顾孙子生活之责,直到20xx年秋,两个孙子能够自理才略为轻松。

与次子生活虽略好于在老家,但劳碌一生的母亲,不肯闲着,坚持买菜、扫地、洗自己衣服。上超市也是健步如飞,年轻人不能及。吾常劝其慢步,她说不习惯。此后,由于弟工作后工资渐增,全力负担母医药,母每天笑声不断,算是有了个幸福晚年。

20xx年夏因右下腰部疼痛,做CT片发现有两根肋骨断裂伤,母告诉是陈年旧伤,很多年前,父玩牌被打断,怒踢中腰部,将养半年有余。无言。想那时一家七口人,口粮不足,母忧心如焚见父玩牌,火气不会小。家父因长期受压抑,在外经常无端被打骂,不免向妻儿撒气。唉,丈夫该多忍让,不要对妻子动手。

20xx年四月中旬,豫之气候多变,母肺气肿与肺心病发作,皆我之罪过,掉以轻心,自以为是感冒发烧,虽送母住院治疗,但没有按母要求通知兄弟姐妹来看望老人,以致母5月13日辰时因呼吸衰竭、心脏衰竭飞升,临终只有一子二孙在旁。

吊念母亲的文章3

昨天,传统的中元节,恰恰也是母亲烧头七的日子,我不知道这样的日子,是不是母亲怕给儿女额外的叨扰而特地算就的,呜呼,我那一生都自强、自尊、慈爱的母亲啊!

中元节,这个曾经和母亲很遥远的节日,此后,将成为属于母亲的日子了;此后,母亲再不会为子女填出一丁点儿的麻烦,一丁点儿的负累。

母亲就这样平凡地走了,空留牵挂,悄无声息。中元节,这个美丽的字眼,这个忧伤的内涵,此后年年此时,为了母亲,我将永远无法把它忽略!

几天中,看着母亲存在过的每一个角落,我的心间眼前都有母亲的音容萦绕。离开母亲这短暂的日子,我本该守在家里,可是为了生活,我还是踏上了奔波的路。而这个日子,因为繁忙我没能赶回到母亲的墓前,为她烧起几束黄钱纸,寄上一份哀思。

母亲的头七,就这样,从朝到暮,和每一个忙碌的日子一样,没有波澜地过去。只是,夜色浓时,这个夜晚,因了中元节而多了许多的肃穆和无尽的庄严。

很多个十字路口,昏暗的灯影里,跳跃着一堆堆的火焰,那是一些和我一样不能够赶回去上坟的人,在烧纸祭奠已故的亲人,黄纸燃着,火光中满是对逝去亲人的祭奠。

我在街口买了纸钱,恭敬地写上了母亲的名字,那一刻,我泪水潸然。找了个静些的街角点起纸钱,母亲喜欢安静,她一生不好张扬,言语很少,母亲每天起早贪玩默默劳作,为了家,为了老人,为了孩子,却从没为过自己,母亲把她语言都化作了真实的善行,一丝不苟地实践着她做人的标准,善良、朴实。点起斑驳的黄纸,真希望这种方式能让清贫一辈子的母亲不再受苦。

纸的火焰中,我又想起母亲,想起母亲坎坷的一生:母亲身为家中长女,笑笑年纪时就帮着姥姥干农活,照顾几个妹妹,母亲的童年除了艰辛就是责任,对这些母亲很少念起,在母亲心里,做这些都是她义不容辞的责任。

后来,母亲一家由内蒙古通辽迁到千里以外的阿荣旗复兴乡张家沟村,那是一个与黑龙江省相邻的小县里最偏远的小山沟。后来,母亲嫁给了父亲;后来,有了我们兄妹四个。

与父亲生活的日子,是母亲最幸福的时光。那时母亲一定也曾憧憬过她的未来,相夫教子,儿孙满堂……我相信母亲一定很满足那段岁月,因为很多年过去,很少提及从前的母亲,只要听到我们提到我父亲时,她总会无限怀念地插上几句话,也许这就是母亲不经意间的心意显露吧。

后来,父亲在车祸中去世,母亲带着我们兄妹四个,还有年长的奶奶艰难地过活,年幼的我们不懂母亲的艰辛,如今也回忆不起母亲当年的情境,只是,依稀记得坚强的母亲,每次带着我们兄妹几个去给父亲上坟时,很少打扮的母亲会穿上父亲在世时给买的衣服,都要把自己收拾的整洁干净,我们赶十几里的山路,到父亲的坟前,母亲总是先对着父亲的坟说上好多的话,仿佛母亲就和父亲面对面地像从前那样聊着家常,隔着蒿草和黄土,我们什么都看不见,但是那时候我们相信母亲能够看见父亲的,因为那语气,那神态,就像我们记忆中父亲在时一样温馨平和。之后,母亲带着我们把坟上的蒿草拔掉,敛些土把残缺的地方培圆,之后在坟前摆上母亲特地给父亲蒸制的供品,还会给父亲准备一壶酒,然后母亲才在石头搭起的坟灶前跪下来烧起黄纸,当时我们不明白平时异常节俭的母亲,为什么给父亲买烧纸从没有一点迟疑,很多年后回忆起这些,我才深深体会到母亲当年的心思,体会到母亲对父亲的感情之深。

纸烧起来,母亲的泪也会落下来,母亲一张纸一张纸地烧,眼泪一串一串地落,我们怔怔地跪在母亲身边,用柴棍挑着纸、护着母亲,以免火烧到母亲,可是那些跳跃的火舌还是一闪一闪地舔向母亲,母亲眼泪就流得更多,她说那是父亲来看她,她说父亲惦念着她。每一次给父亲上坟,母亲都会大哭一场,在父亲坟前,母亲是脆弱的。

几年后,在很多人的劝说下,更为了给弟妹好一点的生活,母亲改嫁给了继父。改嫁前,母亲带我们最后给父亲上了一次坟,那一次,母亲说了好多话,哭了好久……那之后,母亲再没给父亲上过坟,在母亲的言语中也很少再提及父亲,我一直不明白母亲为什么从那之后改变了,直到很多年之后,在很破旧的书匣里看到父亲在做村里出纳员时留下的一个笔记本,不经意地翻了下,竟看到母亲歪歪扭扭的几页文本,是母亲写给父亲的,母亲说,她将不再去看父亲,一是觉得自己对不起父亲了,二是怕弟妹受苦。我不知道只上了三年学的母亲当时是怎样用歪歪斜斜的文本记下了心中的苦涩,那时的母亲心里一定苦涩难当。

二十几年过去,母亲风风雨雨经历了生活的无数艰辛,先带着小妹小弟随继父迁来辽宁,后又放心不下奶奶、我和大妹,母亲费劲周折又把奶奶和我们接到一起。平凡清苦的生活中,母亲像一个跷跷板上的舞者,小心翼翼地平衡着一个多元化的家庭。母亲的苦我们当时不理解,今时今日,连弟妹们都长大成家了,都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们才知道当年的母亲有多难。好在继父是个善良的好人,对奶奶对母亲都很好,他没有子女,母亲也不再生育,继父视我们如己出,对我们很好,唯有在这一点上母亲还算是有些欣慰的……

母亲生病是前几年的事,一生没怎么生病的母亲得了子宫肌瘤,病理检测先说是恶性,后来又说是良性的,缺少医学常识的我们先忧后喜。母亲做手术摘除了子宫,母亲手术时,我们都忙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没能陪在母亲身边,这件事成为我后来挥之不去的痛。我们常用忙没有时间来作为自己逃避责任的托词,其实是我们的心没有为你所面临的事增加分量,其实,人们的心在哪里时间才在哪里!

手术的半个月中,是继父陪伴着母亲,两位鬓发早霜的苦命人相依相伴,我不知道那时候两位老人心里是什么滋味,也许也不会有怨恨吧,因为在母亲的心怀中,有的只是对子女的宽容和慈爱。等我回家时,已是几个月过去了,母亲都康复了,看着手术后的母亲苍老了许多,一瞬间,心隐隐地痛着,可是母亲早已用她一如既往的爱覆盖了我所有的愧疚,家还是从前一样其乐融融。

原以为母亲就这样康复了,可是去年母亲大腿骨旁总有些隐痛,忙于活计,母亲一直没太在意,直到秋天肿块长大了,痛也止不住了,才去医院检查。那一天,天阴冷,大妹领着母亲去县城医院,远在沈阳的我总觉得这样的天气有种不祥之兆。中午大妹电话里说母亲病得有些重,需要来沈阳进一步检查。

第二天小弟开车回去把母亲和继父接来沈阳,小弟领着母亲到陆军总院,天依然阴沉,等我赶过去找到取检查结果的小弟和继父时,小弟眼圈红红的,继父告诉我说母亲是骨肉瘤,有肺部转移,情况很严重。一瞬间,我知道世界留给母亲的时间不多了,当我急匆匆找到坐在冷飕飕的候诊大厅里的母亲时,望着母亲憔悴的身影,在人流攒动的大厅里,虽有弟妹的陪伴,但是母亲坐得那么憔悴、无力、孤独,刹那间,我再也抑制不住悲伤的泪水,匆匆走远,肆意地哭出了声音。

因为母亲的病发展得很快,她体质又不好了,医生不建议做放化疗,说就做保守疗法吧。握着诊断书,我们心中的希望像燃尽的烛火,一点点熄灭,但是,我们再也没有办法了。之后,我们为母亲想了所能想到的办法,用药,找偏方,给母亲买她以前不舍得吃的东西。母亲每夜都疼得睡不好,但是母亲怕惊扰了我们,她强忍着痛苦而不出一点声,我伟大的母亲啊,她真的很了不起。

今年春节前,在小弟家调养两个多月的母亲和继父,非说要回家过年,母亲说这也许是她过的最后一个春节了,听着母亲的话,我们找不到合适的言语开解母亲,虽然我们极力瞒着母亲,其实精明一世的母亲早就心知肚明了。

这个春节是团圆的,妹弟们都回来了,大家聚在一起陪伴母亲,可是佯装的欢乐掩饰不住心里的悲伤,这个春节我们说是最快乐,的确,它此后也就真是我们兄妹相聚一起时最快乐的一个春节了,因为这个春节有母亲的陪伴,也许此后它也会是最快乐的记忆了,因为它是最后一个有母亲的春节啊。

春节后一个月,原本身体病弱的继父因为忧心母亲的病,先母亲而去,我们赶回奔丧的那些日子,看到消瘦的母亲更加日渐憔悴了。母亲哭了,这是很多年后我亲见母亲的哭,我不知道母亲的心理感受,直到今天我仍旧不能解读……

继父过世后,母亲的病也愈发重了,两个月前,母亲卧床不能起动,我请了长假回家照顾在母亲身边,大妹、二妹也一直陪在家里,后一个月,小弟也请长假陪在家。这些日子里,母亲是安详的,也许看着心里牵挂的子女都在身边,母亲多了些安慰吧。

尽管如何不舍,母亲还是走了,年仅五十六岁,出殡那天早晨,看着母亲消瘦的身躯躺在棺材里,我悲痛得已无法流出眼泪。盖好棺木的瞬间,我感觉天地暗淡萧瑟,听不见四周一点声音,我在心里默默地对母亲说:妈,儿无法对你尽孝了,我答应你,我一定照顾好妹弟,照顾好家,活出个样来为您争光,母亲您安息吧。

母亲一生辛苦,最后化为一盒灰烬归于黄土,我们兄妹合议将母亲葬在了继父墓里,但愿这两个相伴二十多年的苦命人在另一个世界不会孤独。

离开母亲的这些日子,还有这些日子中的点点滴滴,让我刻骨铭心,原想细细写出来,可是想起那些,心里的悲伤都不能自已,对母亲的思念和祭奠,含在这简短的文本中,很深很浓,也许以后待心情平复些,我会再想为母亲重新写些文本,记录一下母亲艰辛的一生。

有人说,这辈子受苦,下辈子就享福了,母亲的下辈该是怎样的,我无从知晓,我只知道她这辈子活得不容易,因为她是一个乡下女人,是我们兄妹四个的母亲。

昨夜,母亲过世后,我第一次梦到了母亲,她还是那种院里院外,房前屋后忙碌的身影:厚实,辛劳,一身的粗布衣裳,平静安详的眼神,微微泛白的鬓发……

※本文作者:※

优美文章
短篇散文
爱情散文
抒情散文
经典散文
心情散文
哲理散文
英语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