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承鲁简介

   来源:古今学识馆    阅读: 5.07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邹承鲁:追求科学和真理

邹承鲁简介

努力追求科学真理,避免追求新闻价值;跟踪最新学科发展前沿,不断提高水平,勤奋工作,永不自满。”这既是中国著名的生物学家邹承鲁先生做学问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他学术轨迹的真实写照。

邹承鲁,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1923年生,28岁获得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后回到祖国,为新中国的科学事业长耕不辍50余载,曾任中科院生物学部主任、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理事长。由于在胰岛素人工合成、蛋白质和酶等方面的突出贡献,曾获国际和国内多项大奖,其对当代生物化学发展的贡献已载入史册。

邹承鲁认为,要在科学上取得重大突破,先进的创新学术思想和勤奋工作是第一位的,是工作取得进展的内因。正因为如此,在英国学习期间,尽管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期的艰苦,但他还是完成了一系列非常有价值的研究,并在nature等权威学术期刊上陆续发表;正因为如此,在上世纪60年代极其艰苦的情况下,他和他的同事却完成了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全合成的研究,在世界上第一次打破了生命与非生命的界限。

邹承鲁是一个异常勤奋的人。他认为要想在科学上有所成就,特别是重大成就,需要一个人贡献自己的全部生命,仅靠每周40小时工作而没有废寝忘食地全身心投入的精神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好科学家的,尤其是在当前世界范围内,科学研究竞争激烈的条件下,打打停停、断断续续工作,是不可能超越别人取得重大成果的。他本人,就是把自己的全部生命都投入到了中国生物化学领域的开拓中。为了继续自己钟爱的研究,年轻时,他一直在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工作,与妻子,著名物理学家、李四光先生的女儿李林院士长期分居两地;现在,他的很多学生都已经退休了,而他却还在坚持每周都要去实验室亲自指导学生的工作。此外,为了能够紧密追踪当前有关科学领域发展的动向,邹承鲁从研究生时代起就养成了每周必定去图书馆浏览最新期刊的习惯,几十年如一日,雷打不动。

邹承鲁认为,基础研究重在积累,没有多年连续性的工作是很难取得突破性成果的,只有勤奋努力才能不断有优秀工作的积累,才可能在工作中逐渐产生真正创新、别人无法剽窃的思想,才有可能在重大问题上取得突破。邹承鲁有一个很生动的比喻:把一个黑煤球投入一个旺火炉,很容易就会烧红,但是如果要从头生火,把一个黑煤球烧红就不那么容易了。在一个炉火熊熊的科研群体中,才会不断有优秀工作的积累、优秀人才的产生;同时,创新思想和人才不断相互作用、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就会不断创造出新的突破性成果。

越是重要的问题竞争必然越是剧烈,在研究条件不如别人时,如果没有创新的研究思想、独到的研究方案是不可能超越他人得到成功的。邹承鲁认为,缺乏自己的创新思想而片面一哄而起追求热点,是一条必然失败的路线,最多只能是为别人的成果锦上添花,或做一些小修小补的工作而已。

科学研究的道路是不平坦的,沿途必将充满荆棘与坎坷,即使是一个大科学家也不例外。邹承鲁回首自己50多年的科学研究工作,既有艰辛,也有欢娱;既有失败的痛苦,也有成功的满足,但每到达一个中途站,回想中途经过的努力,其欢乐之情也是语言难以描述的。“如果我能够再活一次,我仍然会选择科学研究作为我终身的职业”。(来源:科学时报/石硕)

附:邹承鲁简历

生物化学家。原籍江苏无锡,生于山东青岛。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1951年获英国剑桥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1992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发现纯化的细胞色素c与在线粒体结合时性质的差异;对呼吸链酶系的研究,为中国酶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在胰岛素人工合成中负责a链及b链的拆合,确定了合成路线;蛋白质必需基团的化学修饰和活性丧失的定量关系公式和作图法,被称为“邹氏公式”和作图法;关于酶作用不可逆抑制动力学理论和反应速度常数测定的新方法,得到国际上广泛采用;关于细胞色素b的三相还原,胰岛素a链及b链本身含有形成完整分子的必要信息,在弱变性条件下酶活性丧失先于分子整体的构象变化,因此酶活性部位具有较高柔性并为酶活性所必需等,都是开创性工作。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远古名人
夏商周名人
秦汉名人
魏晋南北朝名人
隋唐五代名人
宋朝名人
元朝名人
明朝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