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名言警句 > 寓言 > 民間故事 > 真實存在的民間故事

真實存在的民間故事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閱讀: 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民間故事是從古至今一直流傳下來的故事傳說,從中我們可讀到中國古代流傳於民間那些人和事,比如民間傳說中有關鬼,有關風水,有關靈異,有關神話的故事,很有趣味真實的。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準備的真實存在的民間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真實存在的民間故事

真實存在的民間故事篇一

明朝嘉靖年間,江南涇縣城裏,有個小夥子叫馬春,喜歡畫畫,他有個十多歲的弟弟,名叫馬秋,馬秋不喜歡畫畫,生性頑皮。

馬春有個舅舅,住在涇縣的鄰縣南陵縣城裏,馬春自小便喜歡去舅舅家做客。他舅舅有個做生意的鄰居,人稱“周掌櫃”,周掌櫃有個兒子,名叫周行,周行與馬春的年齡相仿,也十分喜歡畫畫,由於馬春經常去舅舅家,所以他自小便結識了周行,又由於兩人有共同的喜好,所以兩人從小便成了一對好朋友,常聚在一起切磋畫技。長大後,周行更是經常不辭辛苦,來到馬春的家中探望。

這天,馬春在家裏畫了大半天的畫,感覺有些累了,便放下了畫筆。這時,他的父親走了過來,對他說,馬秋中午出門去玩耍,現在一個多時辰過去了,仍沒有回來,讓他趕緊去尋找。

馬春連忙出了家門,可上街找了一圈,卻沒能找到馬秋,一位熟人告訴馬春說,他曾看見馬秋去了城外。馬春急忙出了城門,四下裏尋找起來。

找了一炷香的工夫,馬春仍沒能找到馬秋,這時,他來到了一片小樹林裏,突然,他看見地上躺着一個人,正是馬秋,已經氣息全無。馬秋的脖子上有道深深的掐痕,顯然,他是被人掐死的。

馬春大叫一聲,差點暈了過去,痛哭一場後,他飛快地跑到縣衙,擊鼓鳴冤。涇縣知縣領着一幫捕快、衙役,趕到了那片小樹林裏,經過驗屍,發現馬秋確係被他人掐死,知縣連忙派出人手,查找兇手。

這一查,竟查了大半年時間,卻沒有查找到關於兇手的絲毫線索,馬秋被害一案,因此成了懸案。馬春整天精神恍惚,連一向喜愛的畫畫兒,也打不起精神來了,他的父親便讓他去舅舅家散散心。

這天,馬春趕到南陵縣城,來到了舅舅的家中,寒暄一番後,他出了大門,向周掌櫃家走去—近一年時間沒見到周行的面了,因此,他急着要見周行。

敲了幾下周家的大門,門開了,周掌櫃把馬春迎了進去。馬春在屋裏左看右看,不見周行,便問周掌櫃,周行去哪兒了?周掌櫃嘆了一口氣,告訴馬春說,大半年前,周行出門遊山逛水、尋訪名師去了,到現在都沒有回來。周掌櫃還告訴馬春說,他曾派人尋找過周行,但找了一個多月,根本沒有找到周行的蹤影。

聽完周掌櫃的一番話,馬春不由得很是失望。在舅舅家逗留了幾日後,他回到了涇縣。

日子過得飛快,轉眼十年過去了。在這十年時間裏,害了馬秋性命的兇手,仍不知是誰;馬春的父親離開了人世,馬春挑起了家中謀生的重擔,做起了生意;馬春每隔半年,都要去一趟周家,但周行仍杳無音訊,生死未卜。

這年三月的一天,馬春去遠在六百里外的廬州府,做了一趟生意。做完生意,他去新結識的劉掌櫃的家中做客。走進劉家的花廳,馬春看見牆壁上掛了幾幅畫,便仔細看了起來。看着看着,一幅畫引起了馬春的注意,那幅畫畫的是竹子,與通常的竹子不同的是,那幅畫上竹子的竹竿不是綠色的,而是紅色的,像是抹上了胭脂一般,煞是好看。馬春一數,畫上共畫着八根竹。

見馬春被那幅畫吸引住了,劉掌櫃走了過來,說,那幅畫是他在距離廬州城有兩百多里路程的定遠縣城購買的。馬春連忙問起詳情來。

劉掌櫃說,一年多前,他去定遠縣城做生意,結識了幾位朋友,一天,在一位朋友家中吃飯時,遇上了一位以賣畫爲生的男子,那男子名叫呂勝,能畫一手的好畫。席間,大夥兒說起了各自家鄉的風土人情,聊得很是熱火,呂勝卻默默地站起身,來到一張桌子前,用自己帶來的紙張、畫筆、顏料,畫了一張畫。畫兒畫成後,衆人一看,都說那畫兒畫得失真了,因爲那些竹子的竿兒是紅色的—天底下竹子的竹竿都是綠色的,哪有紅色的?即使是紫竹,杆兒也只是暗紫色而已,豈能紅如胭脂?

聽着衆人的評點,呂勝默不作聲,劉掌櫃卻喜歡上了那幅畫,當場將它買了下來,帶回了家中。

劉掌櫃還說,其實他也知道,天底下沒有紅色的竹子,但他因爲很喜歡,這纔買下了那幅畫。馬春卻說,他倒是確實見過紅色的竹子。劉掌櫃頓時好起奇來,問馬春在哪裏見過紅色的竹子,馬春一臉感傷地說了起來。

原來,周掌櫃不但做生意是把好手,而且喜歡栽種花草樹木。周家有一個大院子,裏面被周掌櫃栽了許多花草樹木。那個院子裏,有一叢紫竹,有一年,那叢紫竹當中,不知爲何,忽然長出了一棵杆兒爲紅色的竹子,周掌櫃感到很新奇、也很喜歡,於是把那棵紅竹子,連根挖了起來,單獨栽種在院子的一個角落裏。後來,那棵紅竹子年年長出新筍,新筍長成的竹子,杆兒也是紅色的。周行也非常喜歡那些紅竹子,馬春去周家做客時,曾見過那些紅竹子,並從周行的嘴裏,知道了它們的來歷。

馬春的一番話,不禁令劉掌櫃連連感嘆:“天下之大,無奇不有!”

告辭之時,馬春向劉掌櫃打聽呂勝的住址,因爲剛纔,他已經決定,要去一趟定遠縣,請呂勝爲他畫一幅紅竹圖,並把它帶回家中,以便寄託自己對周行的思念之情。不料,劉掌櫃卻說,他只知道呂勝住在定遠縣縣城裏,但卻不知道呂勝的詳細住址。

第二天,馬春騎着馬趕往定遠縣,到達縣城後,他在一家客棧裏安頓下來,然後四處打聽呂勝家住哪裏。馬春原以爲,要打聽到呂勝的住址,恐怕要費一番周折,沒想到,他很快便打聽到了。原來,呂勝的畫兒在定遠縣很出名,許多人都知道他家的住址。

馬春興沖沖地趕到了呂家的門前,扣響了門環,不一會兒,一個僕人走了出來,告訴馬春說,呂勝去外地作畫、賣畫去了,不知何日纔會回家。

馬春在定遠縣待了五天,仍沒能將呂勝等回家,因爲急着生意上的事情,第六天,他只好離開了定遠縣,往涇縣趕。

一路風塵僕僕,這天,馬春路過南陵縣城,而過了南陵縣城,他只要再趕一百多裏的路程,便能回到自己的家中了。望着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馬春忽然心中一動:我何不順道去看望一下舅舅和周掌櫃?

想到這,馬春把馬頭一撥,來到舅舅家的門前。和舅舅聊了一會兒天之後,馬春來到了周家,見到了周掌櫃。周掌櫃告訴馬春說,周行仍然沒有消息。聽着周掌櫃的話,望着那叢紅色的竹子,馬春忍不住一陣傷感,他原準備將他此次在廬州城裏,看見了一幅紅竹圖,並去定遠縣尋訪作畫人一事,告訴周掌櫃,但他擔心周掌櫃聽了,會更加思念周行,便忍住了沒說。而周掌櫃則惆悵道:“周行離開家時,這叢紅竹子只有八棵,如今十年過去了,這叢紅竹子已有一百八十多棵了。唉……”

聽了這話,馬春不由得渾身一震,他清楚地記得,那幅紅竹圖上所畫的紅竹子不多不少,正好是八棵—這個數目,怎麼與周行離開家的那年,他家的紅竹子的數目一模一樣?兩者之間,有沒有什麼聯繫?

回到家中,馬春越想越感到此事有些蹊蹺,於是,他在家裏僅僅待了三天,便待不住了,第四天一早,他策馬直奔定遠縣—他想弄明白,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到了定遠縣城後,馬春找了一家客棧,放下行李,然後直奔呂家。敲響大門,一位僕人走了出來,告訴馬春說,呂勝不在家中。而馬春則告訴那個僕人,他來自涇縣,想與呂勝交談一番。

說完話,馬春正要回到客棧之中,忽然,從呂家的大門裏,跑出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看樣子要去街上玩耍。馬春仔細一看那男孩的臉,頓時呆住了,因爲那男孩的臉,竟與他的一位朋友小時候的模樣幾乎一模一樣,而那位朋友,正是周行!

過了好大一會兒,馬春才醒過神來,他追上那個小男孩,問了起來。小男孩告訴馬春說,他是呂勝的兒子,而呂勝今天出門做客去了,要到晚上纔會回到家中。

回到客棧之中,馬春越想越覺得此事實在是蹊蹺得很:呂勝的兒子非常像周行小時候的樣子,這就說明,呂勝長得很像周行!呂勝畫了紅竹圖,而周家當年的紅竹子正好是八棵……老天,呂勝該不會就是周行吧?如果事情果然如此,周行爲何要改姓換名爲呂勝?他爲何要來到距離南陵縣如此遙遠的定遠縣,又爲何整整十年都沒回一趟家?

馬春越想越覺得不明白,次日一早,他起了個大早,再次來到呂家大門之外,扣響了門環,不料,扣了好大一會兒,仍不見有人開門。馬春正在疑惑,呂家的一個鄰居走了過來,告訴他說,呂家昨夜連夜遣散了僕人,全家人坐着一輛馬車,不知去向。

呂家人怎麼忽然連夜離開了家?馬春呆立半晌,腦子裏忽然靈光一閃:呂勝昨晚回家後,那個僕人肯定向他稟報了我這位來自涇縣的男子來訪一事;而他連夜領着全家人離開了家,一定是害怕見到我。呂勝爲什麼如此害怕見到來自涇縣的人呢?對,他肯定去過涇縣,並在涇縣做過虧心事!對,他肯定就是周行!可是,周行在涇縣到底做過什麼虧心事呢?我的弟弟馬秋……天啦,馬秋該不會死在周行之手吧?

想到這,馬春的身子禁不住晃了幾晃。半炷香的工夫後,他才總算穩住心神,回到了客棧之中,買來紙、筆、硯、墨,強忍着淚水,畫起畫來。

馬春雖然已經多年沒有動過畫筆了,但他畢竟畫過很多年的畫,因此畫起畫來,仍然很是熟練。那麼,他畫的是啥呢?其實,他畫的不是別的,正是周行的畫像。

憑着記憶,馬春很快便畫好了周行的畫像,當然,考慮到時間已經過去了十年,馬春將周行畫得成熟、健壯了許多,然後,他手持畫像,到處打聽起周行的行蹤來。

半年後的一天,馬春終於在距離定遠縣城有三百多里路程的壽縣的一個小鎮上,打聽到了周行的蹤跡:半年前,周行來到那個小鎮上,買下了一個宅子住了下來,並又換了一個姓名,並不再畫畫了,整天待在家中,很少出門。

馬春當天便趕到了壽縣縣衙,向壽縣知縣稟告了一切。壽縣知縣半信半疑地派出捕快,將周行抓來一問,周行果然不能自圓其說自己是哪裏人、爲何來到壽縣?於是,壽縣知縣派人將周行押到了涇縣縣衙,讓涇縣知縣審問此案。

涇縣知縣請來周掌櫃和周家的多位鄰居,確認了周行的身份,而周行無法解釋自己爲何要離家十年,只得招認他害了馬秋的性命。

原來,十年前的那天,周行趕到涇縣,想去馬家,與馬春切磋畫技,無意中在涇縣城外遇見了馬秋。生性頑皮的馬秋對周行的畫一陣冷嘲熱諷,周行一怒之下,掐死了馬秋,並將屍體拖進了那片小樹林裏。接着,害怕被查出真相的周行回到家中,拿了一筆銀子,對周掌櫃說,他要出門遊山逛水、尋訪名師……就這樣,心虛的他來到定遠縣,化名呂勝,住了下來,並娶妻生子……沒想到,他最終會因爲那幅紅竹圖,而露出了真面目……

周行被判了斬刑,行刑的那天,涇縣萬人空巷,而馬春則獨自一人,來到馬秋的墳前,痛哭了一場。

真實存在的民間故事篇二

水滸中的金槍手徐寧,會七十二手鉤鐮槍法,說起根源,還出自沭陽西南的大王莊打鐵巷呢。

相傳大澤鄉起義的消息傳到楚霸王項羽的家鄉後,不少青年人都躍躍欲試地去投奔義軍。可大王莊的青年徐旺達因家中有80歲的老母,脫不開而留在她的身邊,並拜莊西頭老鐵匠爲師。

這天早上他起早來到地裏收麥。一趟地要收到頭,突然見路上跑來一匹白馬,馬背上馱着一個人,到了他家地頭,那匹馬突失前蹄,人摔了下來,馬繼續向前跑去。他一見,就急忙跑到跟前將那人扶起。這人有50多歲,跌得不輕,半天才睜開眼,知是徐旺達救了自己,就說:“快跑吧,小兄弟,後邊有秦兵追來!”徐旺達一聽,是家鄉口音,又親了三分。再一注意,果真見東邊跑來三匹快馬。他趕緊用麥秸將那人藏起來。剛藏好,三匹馬就趕到了,停下來問:“哎,小子,看見有匹白馬從這裏跑過去沒有?”徐旺達直了下腰,擦擦汗說:“好像往西了吧。”那三人縱馬向西追去。徐旺達見馬跑遠,就從麥垛子裏扒出那人說:“快走吧,那些人走遠了。”

“不會的,那幾人還會回來的,你已騙了他們,他們一定不會讓你的,你自己快點走吧。”那人急切地說。

“不行!”徐旺達搖搖頭說,“你也很危險,到我家去躲藏一下吧。”邊說邊就扶起那人。老者見推託不掉,就站起來與徐旺達一起走上田頭。剛走幾步,只聽哈哈大笑聲音傳來,不知什麼時候,那三人拉着那匹白馬來到了跟前,其中一人說:“好小子,我們還以爲你是良民,誰知你竟然騙老子,把他先砍了!”他話音剛落,就有一人縱馬上前揮劍要砍。這時只見那老者一把推開徐旺達,拔出身上長劍擋在面前。“叮叮噹噹”幾個回合,馬上那人顯得吃力,另兩人趕緊又圍攻上去。三人打一人,那老者很快落了下風。徐旺達一見,慌忙拿着鐮刀往馬腿砍去。只聽“撲哧”一聲,那馬腿應聲而斷,秦兵摔了下來。秦兵落地後跳了起來,罵道:“小子找死!”揮劍就砍。徐旺達慌忙中揮起鐮刀相迎,只聽“錚”的一聲,秦兵手中的劍應聲而斷。那人大驚,邪了,這小子手中拿的是寶刀!趕緊後退。這人一慌亂,影響了那兩個秦兵,被老者接連兩劍得手,斷劍那人還想再跑,被老者趕上一劍送了命。

連斃三個秦兵,老者也累得喘了半天,對徐旺達說:“小夥子,你學過武功?”徐旺達搖搖頭。“那你怎麼有那麼高的武功,斷馬腿、削寶劍?”老者不解地問。徐旺達看了看自己手中的鐮刀說:“我也不知道,怎麼就將那人的劍砍斷了。”老者要過鐮刀看了看,與普通的鐮刀一樣,用手試試,不怎麼快,可拿過秦兵的斷劍,用勁削,那劍又斷。老者感到吃驚,“你這鐮刀是寶刀,哪裏得來的?”“是我師傅的。”“你師傅?”“嗯,我師傅是鐵匠,他打的鐮刀非常好賣,打出來就賣光了。我今天要回家收麥,師傅就找出這把舊鐮刀讓我用。我昨晚用了一個晚上纔將它磨快。”徐旺達說。“哦,帶我見見你的師傅。”老者說。

兩人來到莊西頭的一個鐵匠鋪,徐旺達喊:“師傅,有人來訪。”“哦,誰呀?”出來一位滿臉皺紋的老者。兩人一見面,都愣了一下,突然老者拔出長劍向師傅刺去,師傅連忙拾起爐鉤相迎。兩人乒乒乓乓十幾個回合不分上下。鬥到酣處,只見兩人大吼一聲,劍與鉤相碰,一下子粘在一起。半天,只見兩人頭上直冒白氣。徐旺達一見,揮起手中的鐮刀,向兩人的兵器砍去,只聽“錚”的一聲,劍與鉤全都斷了。兩人哈哈一笑,扔掉手中斷劍斷鉤,相擁一起說:“老兄弟,可真是你。”

徐旺達一見,趕緊端出茶水。在兩人言談中才得知,這老者就是本地人,姓項名樑,多少年前出走,相遇了師傅,兩人與楚人張良結爲好友,相約一起反秦。師傅就打了一個200斤重的大鐵錘,由項梁帶着埋伏在博浪沙,擊殺秦始皇。由於秦始皇臨時換了車轎逃過一劫,三人分頭逃亡至今。師傅來到這兒定居後,因生活所迫又拾起了打鐵的手藝。而項梁四處流浪,陳勝吳廣起義他就加入,最近他決定回家招收一批兵馬自己幹。到徐州後,被秦軍認出,一路追殺而來。兩人敘談半天,項梁要過徐旺達手中的鐮刀說:“老兄,你的手藝越來越高了,能打出這樣好的寶刀,不如跟我一起投軍吧。”師傅接過鐮刀看了看說:“這刀是我打的不錯,可與其他刀一樣呀。”項梁嘻嘻一笑說出原委。“老兄,你不要再瞞了。”接着就將剛纔那驚心動魄的一幕說了一遍。師傅把刀反反覆覆看了幾遍,深思了半天才說出原委。原來,在他到這兒定居的第二年,一天早上來了一個年輕人,給了他一包藥粉,說請他打一把寶劍,條件是將這藥粉放到水裏,每打鍛一次,用這藥水蘸洗一遍,直到藥水蘸完爲止。他接下活兒後,在第三次蘸水時,不知咋地,劍鐵掉下來一塊。他本想再接上,一試,覺得斤兩還可以,就沒有接。寶劍鍛打成後,鋒利無比,被那人拿走後,他覺得這塊鐵丟了可惜,就打成一把鐮刀。人們來買刀時,因爲這鐮刀比別的鐮刀小且輕,沒人要,昨晚徐旺達要回家收麥,就讓他拿去用了。

敘談後,師徒兩人決定與項梁一起投奔義軍,不久又轉投到劉邦手下。這天劉邦大軍突然遭到項羽大軍圍攻,混戰之中屢遭騎車重創。此時已是百夫長的徐旺達找到劉邦獻了一計,劉邦一聽,拍手叫好。第二天楚軍洶洶而來,戰鬥打響,兩軍很快混戰在一起。眼看義軍又要被打敗時,突然有一隊義軍丟掉手中的武器,從腰裏拔出一把鐮刀,專砍騎車的馬腿,楚軍很快大敗而逃。

戰後,劉邦問徐旺達怎麼想起這個方法,徐旺達就將前面的事一說,劉邦聽了哈哈一笑說:“幸虧我當時沒有追問爲什麼少了斤兩,纔有今天的大勝!”徐旺達還在愣神時,劉邦抽出自己的佩劍說:“當年我們家鄉的山上有一條白蛇作怪時,一位遊方道士給了我一包藥和一塊鐵,說能鍛造出一把斬金斷玉的寶劍,助我斬得此蛇,爲民除害。我將信將疑地接了過來,找到一位鐵匠,將藥和鐵給了他,可我去拿劍時,發覺劍輕了點,當時想說沒有說。我拿這把寶劍果真斬得了白蛇,這塊鐵打成鐮刀又助了今天的勝利,這真是天意也!”當即封徐旺達爲千夫長。

後來徐旺達在軍師張良的指導下,練出了七十二路鉤鏈槍法,一直到水滸中的好漢金槍手徐寧那一輩,才傳至民間。而大王莊因出了這兩位能人,就被稱爲打鐵巷,一直流傳到今天。

真實存在的民間故事篇三

清朝乾隆年間,在揚州城有個遠近聞名的財主,名叫李貴。這李貴在揚州城有幾十家店鋪,城外有數十頃良田,因早年作惡太多,日子過得並不太平。

李貴凡事謹慎,生怕露富遭人謀害。五十歲壽辰一過,李貴就將生意交給下人去打理,不惜重金在離揚州城十里之外的黃崖山下建造了一座高宅大院住了進去。

這大院的院牆有好幾丈高,又在四周挖下水渠,平日進出都得放下吊橋。

李貴深居簡出,躲在家裏喝茶、看書,修身養性。可是就連每日所喝的茶水他也不放心,總擔心有人下毒。不僅茶葉要親自檢視,水也由專人到城外偏僻的山溝挑回來。泡好了茶,先讓僕人試喝,確保不會中毒他才肯喝。

李府上下嘴上不說,心裏叫苦,這樣折騰真是弄得人心惶惶。

這一日,李貴請靈隱寺的慧能法師上門做客。見面寒暄後,慧能道:“李施主宅心仁厚,經常到敝寺上香捐贈,今天貧僧來訪,也是要回禮給李施主,略表寸心。”

說罷,就叫隨行的小和尚拿來一個錫罐,打開蓋子,從中取出一撮茶葉遞到李貴手中說:“李施主可聽說過採自黃崖山上絕壁巖的明前茶?”李貴連忙用手接過,高興地說:“早有耳聞,卻從未親見。”

李貴連忙吩咐管家去煮水沏茶,準備與慧能法師品茗相談。慧能伸手攔住了,笑道:“好茶需用好水沖泡才能出真味。”說着,慧能信步走到李家的後院,察看一番後,問道:“李施主平日飲茶都用哪裏的水?”

李貴答道:“去城外偏僻處山溝採得山泉。”慧能指着牆根下的一塊石頭說:“施主差矣,此院這塊石頭下面就是一個泉眼,水脈來自出產此明前茶的黃崖山絕壁巖,所謂一脈相通,李施主何必捨近求遠!用此水沖泡好茶,方能品出真味。”

李貴立即叫下人挖出石頭,果然,一縷涓涓細流涌出,片刻工夫,就蓄上了一池水。李貴平日裏很謹慎,生怕別人下毒,這下自家院中就有清泉,真是喜不自禁。但是,自家院中的清泉就一定確保無毒嗎?

慧能看出了李貴的擔憂,微微一笑,又喚過跟隨而來的小和尚。小和尚遞上一隻小竹筒,只見裏面養着一條通體透亮、僅兩寸來長的小魚。慧能指着魚說:“李施主,此魚名叫淨心魚,唯我靈隱寺的清揚池裏獨有,此魚得黃崖山青山綠水的滋養,已清潔得體無雜質,只要沾上一點點毒物,就不可存活。您把淨心魚養入泉眼之中,每日觀察它的死活,就可知水的清濁,李施主便可以放心了。”說罷,慧能法師把淨心魚倒入了泉水中,魚在水中歡暢遊弋。李貴大爲開懷,連忙叫管家取了泉水泡茶。

茶沏好後,李貴只品嚐一口,就大聲讚道:“真是好水好茶啊,謝謝大師美意了。”

此後每一天,李貴都要親自到泉眼前觀看淨心魚。每每看到淨心魚在水裏歡快地遊着,他就大爲放心,吩咐管家煮水沏茶,坐在內室裏細細地品味。

半月後的一個早晨,李貴剛喝下半盞茶,忽然,管家跌跌撞撞地跑進內室,語無倫次地說:“老爺,淨心魚……淨心魚死了!”

李貴頓時臉色發白,說:“剛纔我還看見淨心魚活蹦亂跳的,怎麼才過了片刻工夫就死了?”他立即起身朝後院跑去,到了泉眼前一看,只見淨心魚肚皮朝上漂浮在水面上。這時,李貴捂着肚子大叫一聲:“啊,有人在水裏下毒……”然後軟軟地癱倒在地上。

李家大院內一時亂作一團,管家一邊叫郎中施救,一邊去靈隱寺請慧能法師。

半個時辰後,慧能法師帶着小和尚趕到了李家大院。慧能法師用手探了一下李貴的鼻息,搖搖頭說:“準備後事吧。”

隨後,慧能法師又來到了泉眼邊,看到淨心魚依然在泉水中游得歡快,喚過李家管家說:“你看,淨心魚不是還活着嗎?泉水不可能有毒啊!”

管家也大爲驚異,拿袖子擦了一下自己的眼睛,大爲疑惑地說:“剛纔……我明明看見淨心魚是死的……”

慧能法師走入李貴的內室,拿起李貴喝茶用的那隻杯子,滿滿地倒上一杯茶,一仰脖喝了下去:“可惜了我的半斤絕壁巖明前茶。”慧能法師讓小和尚將淨心魚撈起裝進那隻小竹筒,揚長而去。

慧能回到寺中,從禪房裏走出一個身上帶傷的青年男子。男子跪在慧能法師面前,哭着說:“謝謝大師替我報了殺父之仇。”

慧能把青年男子扶起,說:“出家人慈悲爲懷,從不殺生。李貴作惡多端,人人痛恨,自己嚇死自己,乃天意所爲啊。”

原來,二十年前,李貴還只是揚州城裏一個小混混。當時城裏的楊記綢緞店生意紅火,日進斗金。一年春天,店主楊啓義要去蘇州進一船綢緞,順便帶着妻兒一起去蘇州遊玩。李貴打起了楊家的主意,同幾個惡棍,租了一艘船,埋伏在楊啓義一家歸來必經的滄嵐河上。手無寸鐵的楊家儘管有幾個家丁隨行,也打不過有準備的李貴一夥,最後,李貴逼迫楊啓義寫下一份將全部家產捐贈給他的協議。但是,心狠手辣的李貴並未就此罷休,乾脆來了個斬草除根,將楊啓義夫妻雙雙殺死,又把楊啓義年僅七歲的獨子楊文遠拋入滔滔滄嵐河中。

李貴的發跡,就由此開始。

但是楊文遠並沒死,七歲的孩子抓住了河上的一塊浮木,順流而下,被下游的村民撈起救活了。村民無力撫養,就把楊文遠送去了靈隱寺,被慧能法師收留。

楊文遠向慧能訴說了李貴對自己家所做的惡事,慧能安慰道:“孩子,等你長大了再報仇不晚。”

於是楊文遠勤學武藝,直到十九歲這年,聽說李貴在揚州城外建了豪宅,越發按捺不住殺他的決心。一天深夜,楊文遠着黑衣蒙面,持流星奔月劍,利用輕功進入李貴的宅院。怎奈李貴的保鏢人多勢衆,楊文遠刺殺未遂,受傷逃走。

遇襲後,李貴氣得暴跳如雷,命人幾乎將整個黃崖山翻了個遍,也沒有找到楊文遠。黃崖山方圓幾裏範圍內,除了李家大院和山上的靈隱寺,別無他人居住,所以李貴假意邀請慧能法師做客,實是摸一下靈隱寺的底。

慧能法師其實早就對李貴的所作所爲深惡痛絕。楊文遠受傷之後,他知道單憑少年一人之力是報不了仇的,作爲師父,他必須出手相助。再加上李貴已對靈隱寺起疑,疑心深重的李貴如果找不到楊文遠,勢必會把靈隱寺鬧得雞犬不寧。慧能法師知道寺中的清揚池中有一種淨心魚,每過半個月便會肚皮朝上浮於水面一動不動地曬太陽,不知內情的人以爲它死了,而半個時辰之後,淨心魚又會沉入水底,恢復原來的生機。考慮到李貴平日謹小慎微又心虛怕死,於是,慧能心生一計,讓李貴自己嚇死了自己。

楊文遠在慧能法師面前下跪,說道:“師父,文遠如今大仇已報,大冤已伸,四海之內無所牽掛,願跟隨師父修身養性,了卻餘生。”

慧能法師道:“文遠啊,汝渡衆生誰渡汝,一重芳菲一重劫,你還是隨緣吧。”

民間故事是從古至今一直流傳下來的故事傳說,從中我們可讀到中國古代流傳於民間那些人和事,比如民間傳說中有關鬼,有關風水,有關靈異,有關神話的故事,很有趣味真實的。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準備的真實存在的民間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真實存在的民間故事篇一

明朝嘉靖年間,江南涇縣城裏,有個小夥子叫馬春,喜歡畫畫,他有個十多歲的弟弟,名叫馬秋,馬秋不喜歡畫畫,生性頑皮。

馬春有個舅舅,住在涇縣的鄰縣南陵縣城裏,馬春自小便喜歡去舅舅家做客。他舅舅有個做生意的鄰居,人稱“周掌櫃”,周掌櫃有個兒子,名叫周行,周行與馬春的年齡相仿,也十分喜歡畫畫,由於馬春經常去舅舅家,所以他自小便結識了周行,又由於兩人有共同的喜好,所以兩人從小便成了一對好朋友,常聚在一起切磋畫技。長大後,周行更是經常不辭辛苦,來到馬春的家中探望。

這天,馬春在家裏畫了大半天的畫,感覺有些累了,便放下了畫筆。這時,他的父親走了過來,對他說,馬秋中午出門去玩耍,現在一個多時辰過去了,仍沒有回來,讓他趕緊去尋找。

馬春連忙出了家門,可上街找了一圈,卻沒能找到馬秋,一位熟人告訴馬春說,他曾看見馬秋去了城外。馬春急忙出了城門,四下裏尋找起來。

找了一炷香的工夫,馬春仍沒能找到馬秋,這時,他來到了一片小樹林裏,突然,他看見地上躺着一個人,正是馬秋,已經氣息全無。馬秋的脖子上有道深深的掐痕,顯然,他是被人掐死的。

馬春大叫一聲,差點暈了過去,痛哭一場後,他飛快地跑到縣衙,擊鼓鳴冤。涇縣知縣領着一幫捕快、衙役,趕到了那片小樹林裏,經過驗屍,發現馬秋確係被他人掐死,知縣連忙派出人手,查找兇手。

這一查,竟查了大半年時間,卻沒有查找到關於兇手的絲毫線索,馬秋被害一案,因此成了懸案。馬春整天精神恍惚,連一向喜愛的畫畫兒,也打不起精神來了,他的父親便讓他去舅舅家散散心。

這天,馬春趕到南陵縣城,來到了舅舅的家中,寒暄一番後,他出了大門,向周掌櫃家走去—近一年時間沒見到周行的面了,因此,他急着要見周行。

敲了幾下周家的大門,門開了,周掌櫃把馬春迎了進去。馬春在屋裏左看右看,不見周行,便問周掌櫃,周行去哪兒了?周掌櫃嘆了一口氣,告訴馬春說,大半年前,周行出門遊山逛水、尋訪名師去了,到現在都沒有回來。周掌櫃還告訴馬春說,他曾派人尋找過周行,但找了一個多月,根本沒有找到周行的蹤影。

聽完周掌櫃的一番話,馬春不由得很是失望。在舅舅家逗留了幾日後,他回到了涇縣。

日子過得飛快,轉眼十年過去了。在這十年時間裏,害了馬秋性命的兇手,仍不知是誰;馬春的父親離開了人世,馬春挑起了家中謀生的重擔,做起了生意;馬春每隔半年,都要去一趟周家,但周行仍杳無音訊,生死未卜。

這年三月的一天,馬春去遠在六百里外的廬州府,做了一趟生意。做完生意,他去新結識的劉掌櫃的家中做客。走進劉家的花廳,馬春看見牆壁上掛了幾幅畫,便仔細看了起來。看着看着,一幅畫引起了馬春的注意,那幅畫畫的是竹子,與通常的竹子不同的是,那幅畫上竹子的竹竿不是綠色的,而是紅色的,像是抹上了胭脂一般,煞是好看。馬春一數,畫上共畫着八根竹。

見馬春被那幅畫吸引住了,劉掌櫃走了過來,說,那幅畫是他在距離廬州城有兩百多里路程的定遠縣城購買的。馬春連忙問起詳情來。

劉掌櫃說,一年多前,他去定遠縣城做生意,結識了幾位朋友,一天,在一位朋友家中吃飯時,遇上了一位以賣畫爲生的男子,那男子名叫呂勝,能畫一手的好畫。席間,大夥兒說起了各自家鄉的風土人情,聊得很是熱火,呂勝卻默默地站起身,來到一張桌子前,用自己帶來的紙張、畫筆、顏料,畫了一張畫。畫兒畫成後,衆人一看,都說那畫兒畫得失真了,因爲那些竹子的竿兒是紅色的—天底下竹子的竹竿都是綠色的,哪有紅色的?即使是紫竹,杆兒也只是暗紫色而已,豈能紅如胭脂?

聽着衆人的評點,呂勝默不作聲,劉掌櫃卻喜歡上了那幅畫,當場將它買了下來,帶回了家中。

劉掌櫃還說,其實他也知道,天底下沒有紅色的竹子,但他因爲很喜歡,這纔買下了那幅畫。馬春卻說,他倒是確實見過紅色的竹子。劉掌櫃頓時好起奇來,問馬春在哪裏見過紅色的竹子,馬春一臉感傷地說了起來。

原來,周掌櫃不但做生意是把好手,而且喜歡栽種花草樹木。周家有一個大院子,裏面被周掌櫃栽了許多花草樹木。那個院子裏,有一叢紫竹,有一年,那叢紫竹當中,不知爲何,忽然長出了一棵杆兒爲紅色的竹子,周掌櫃感到很新奇、也很喜歡,於是把那棵紅竹子,連根挖了起來,單獨栽種在院子的一個角落裏。後來,那棵紅竹子年年長出新筍,新筍長成的竹子,杆兒也是紅色的。周行也非常喜歡那些紅竹子,馬春去周家做客時,曾見過那些紅竹子,並從周行的嘴裏,知道了它們的來歷。

馬春的一番話,不禁令劉掌櫃連連感嘆:“天下之大,無奇不有!”

告辭之時,馬春向劉掌櫃打聽呂勝的住址,因爲剛纔,他已經決定,要去一趟定遠縣,請呂勝爲他畫一幅紅竹圖,並把它帶回家中,以便寄託自己對周行的思念之情。不料,劉掌櫃卻說,他只知道呂勝住在定遠縣縣城裏,但卻不知道呂勝的詳細住址。

第二天,馬春騎着馬趕往定遠縣,到達縣城後,他在一家客棧裏安頓下來,然後四處打聽呂勝家住哪裏。馬春原以爲,要打聽到呂勝的住址,恐怕要費一番周折,沒想到,他很快便打聽到了。原來,呂勝的畫兒在定遠縣很出名,許多人都知道他家的住址。

馬春興沖沖地趕到了呂家的門前,扣響了門環,不一會兒,一個僕人走了出來,告訴馬春說,呂勝去外地作畫、賣畫去了,不知何日纔會回家。

馬春在定遠縣待了五天,仍沒能將呂勝等回家,因爲急着生意上的事情,第六天,他只好離開了定遠縣,往涇縣趕。

一路風塵僕僕,這天,馬春路過南陵縣城,而過了南陵縣城,他只要再趕一百多裏的路程,便能回到自己的家中了。望着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馬春忽然心中一動:我何不順道去看望一下舅舅和周掌櫃?

想到這,馬春把馬頭一撥,來到舅舅家的門前。和舅舅聊了一會兒天之後,馬春來到了周家,見到了周掌櫃。周掌櫃告訴馬春說,周行仍然沒有消息。聽着周掌櫃的話,望着那叢紅色的竹子,馬春忍不住一陣傷感,他原準備將他此次在廬州城裏,看見了一幅紅竹圖,並去定遠縣尋訪作畫人一事,告訴周掌櫃,但他擔心周掌櫃聽了,會更加思念周行,便忍住了沒說。而周掌櫃則惆悵道:“周行離開家時,這叢紅竹子只有八棵,如今十年過去了,這叢紅竹子已有一百八十多棵了。唉……”

聽了這話,馬春不由得渾身一震,他清楚地記得,那幅紅竹圖上所畫的紅竹子不多不少,正好是八棵—這個數目,怎麼與周行離開家的那年,他家的紅竹子的數目一模一樣?兩者之間,有沒有什麼聯繫?

回到家中,馬春越想越感到此事有些蹊蹺,於是,他在家裏僅僅待了三天,便待不住了,第四天一早,他策馬直奔定遠縣—他想弄明白,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到了定遠縣城後,馬春找了一家客棧,放下行李,然後直奔呂家。敲響大門,一位僕人走了出來,告訴馬春說,呂勝不在家中。而馬春則告訴那個僕人,他來自涇縣,想與呂勝交談一番。

說完話,馬春正要回到客棧之中,忽然,從呂家的大門裏,跑出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看樣子要去街上玩耍。馬春仔細一看那男孩的臉,頓時呆住了,因爲那男孩的臉,竟與他的一位朋友小時候的模樣幾乎一模一樣,而那位朋友,正是周行!

過了好大一會兒,馬春才醒過神來,他追上那個小男孩,問了起來。小男孩告訴馬春說,他是呂勝的兒子,而呂勝今天出門做客去了,要到晚上纔會回到家中。

回到客棧之中,馬春越想越覺得此事實在是蹊蹺得很:呂勝的兒子非常像周行小時候的樣子,這就說明,呂勝長得很像周行!呂勝畫了紅竹圖,而周家當年的紅竹子正好是八棵……老天,呂勝該不會就是周行吧?如果事情果然如此,周行爲何要改姓換名爲呂勝?他爲何要來到距離南陵縣如此遙遠的定遠縣,又爲何整整十年都沒回一趟家?

馬春越想越覺得不明白,次日一早,他起了個大早,再次來到呂家大門之外,扣響了門環,不料,扣了好大一會兒,仍不見有人開門。馬春正在疑惑,呂家的一個鄰居走了過來,告訴他說,呂家昨夜連夜遣散了僕人,全家人坐着一輛馬車,不知去向。

呂家人怎麼忽然連夜離開了家?馬春呆立半晌,腦子裏忽然靈光一閃:呂勝昨晚回家後,那個僕人肯定向他稟報了我這位來自涇縣的男子來訪一事;而他連夜領着全家人離開了家,一定是害怕見到我。呂勝爲什麼如此害怕見到來自涇縣的人呢?對,他肯定去過涇縣,並在涇縣做過虧心事!對,他肯定就是周行!可是,周行在涇縣到底做過什麼虧心事呢?我的弟弟馬秋……天啦,馬秋該不會死在周行之手吧?

想到這,馬春的身子禁不住晃了幾晃。半炷香的工夫後,他才總算穩住心神,回到了客棧之中,買來紙、筆、硯、墨,強忍着淚水,畫起畫來。

馬春雖然已經多年沒有動過畫筆了,但他畢竟畫過很多年的畫,因此畫起畫來,仍然很是熟練。那麼,他畫的是啥呢?其實,他畫的不是別的,正是周行的畫像。

憑着記憶,馬春很快便畫好了周行的畫像,當然,考慮到時間已經過去了十年,馬春將周行畫得成熟、健壯了許多,然後,他手持畫像,到處打聽起周行的行蹤來。

半年後的一天,馬春終於在距離定遠縣城有三百多里路程的壽縣的一個小鎮上,打聽到了周行的蹤跡:半年前,周行來到那個小鎮上,買下了一個宅子住了下來,並又換了一個姓名,並不再畫畫了,整天待在家中,很少出門。

馬春當天便趕到了壽縣縣衙,向壽縣知縣稟告了一切。壽縣知縣半信半疑地派出捕快,將周行抓來一問,周行果然不能自圓其說自己是哪裏人、爲何來到壽縣?於是,壽縣知縣派人將周行押到了涇縣縣衙,讓涇縣知縣審問此案。

涇縣知縣請來周掌櫃和周家的多位鄰居,確認了周行的身份,而周行無法解釋自己爲何要離家十年,只得招認他害了馬秋的性命。

原來,十年前的那天,周行趕到涇縣,想去馬家,與馬春切磋畫技,無意中在涇縣城外遇見了馬秋。生性頑皮的馬秋對周行的畫一陣冷嘲熱諷,周行一怒之下,掐死了馬秋,並將屍體拖進了那片小樹林裏。接着,害怕被查出真相的周行回到家中,拿了一筆銀子,對周掌櫃說,他要出門遊山逛水、尋訪名師……就這樣,心虛的他來到定遠縣,化名呂勝,住了下來,並娶妻生子……沒想到,他最終會因爲那幅紅竹圖,而露出了真面目……

周行被判了斬刑,行刑的那天,涇縣萬人空巷,而馬春則獨自一人,來到馬秋的墳前,痛哭了一場。

伊索寓言
寓言故事
傳說
愛情故事
兒童故事
民間故事
睡前故事
童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