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TAG信息列表 > 

新唐書的精選大全

《新唐書》卷九十三 列傳第十八

《新唐書》卷九十三 列傳第十八

◎二李勣李靖,字藥師,京兆三原人。姿貌魁秀,通書史。嘗謂所親曰:"丈夫遭遇,要當以功名取富貴,何至作章句儒!"其舅韓擒虎每與論兵,輒嘆曰:"可與語孫、吳者,非斯人尚誰哉!"仕隋爲殿內直長,吏部尚書牛弘見之曰:"王佐才也!"左僕射......
09-24
《新唐書》卷一百六十八 列傳第九十三

《新唐書》卷一百六十八 列傳第九十三

◎韋王陸劉柳程韋執誼,京兆舊族也。幼有才。及進士第,對策異等,授右拾遺。年逾冠,入翰林爲學士,便敏側媚,得幸於德宗。使豫詩歌屬和,被詔稱旨。與裴延齡、韋渠牟等寵相埒,出入備顧問。帝誕日,皇太子獻畫浮屠象,帝使執誼贊之,太子......
09-24
《新唐書》卷一百九十一 列傳第一百一十六

《新唐書》卷一百九十一 列傳第一百一十六

◎忠義上夫有生所甚重者,身也;得輕用者,忠與義也。後身先義,仁也;身可殺,名不可死,志也。大凡捐生以趣義者,寧豫期垂名不朽而爲之?雖一世成敗,亦未必濟也;要爲重所與,終始一操,雖頹嵩、岱,不吾壓也。夷、齊排周存商,商不害亡,而周以興......
02-10
《新唐書》卷七十下 表第十下

《新唐書》卷七十下 表第十下

系下(表格略)......
09-24
《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一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上

《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一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上

◎西域上泥婆羅,直吐蕃之西樂陵川。土多赤銅、犛牛。俗翦發逮眉,穿耳,楦以筒若角,緩至肩者爲姣好。無匕箸,攫而食。其器皆用銅,其居版屋畫壁。俗不知牛耕,故少田作,習商賈。一幅布蔽身,日數盥浴。重博戲,通推步歷術。祀天神,鐫石......
09-24
《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二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七上

《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二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七上

◎南蠻上南詔,或曰鶴拓,曰龍尾,曰苴咩,曰陽劍,本哀牢夷後,烏蠻別種也。夷語王爲"詔"。其先渠帥有六,自號"六詔",曰蒙秀詔、越析詔、浪穹詔、邆睒詔、施浪詔、蒙舍詔。兵埒,不能相君,蜀諸葛亮討定之。蒙舍詔在諸部南,故稱南詔......
09-24
《新唐書》卷十九 志第九

《新唐書》卷十九 志第九

◎禮樂九皇帝元正、冬至受羣臣朝賀而會。前一日,尚舍設御幄於太極殿,有司設羣官客使等次於東西朝堂,展縣,置桉,陳車輿,又設解劍席於縣西北橫街之南。文官三品以上位於橫街之南,道東;褒聖侯位於三品之下,介公、酅公位於道西;武官......
07-20
《新唐書》卷三十一 志第二十一

《新唐書》卷三十一 志第二十一

◎天文一昔者,堯命羲、和,出納日月,考星中以正四時。至舜,則曰"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而已。雖二典質略,存其大法,亦由古者天人之際,推候佔測,爲術猶簡。至於後世,其法漸密者。必積衆人之智,然後能極其精微哉。蓋自三代以來詳矣......
09-24
《新唐書》卷二百九 列傳第一百三十四

《新唐書》卷二百九 列傳第一百三十四

◎酷吏太宗定天下,留心聽斷,著令:州縣論死三覆奏,京師五覆奏。獄已決,尚芋然爲徹膳止樂。至晚節,天下刑幾措。是時州縣有良吏,無酷吏。武后乘高、中懦庸,盜攘天權,畏下異已,欲脅制羣臣,椔翦宗支,故縱使上飛變,構大獄。時四方上變事......
09-24
《新唐書》卷一百三 列傳第二十八

《新唐書》卷一百三 列傳第二十八

◎蘇世長(良嗣弁)韋雲起孫伏伽張玄素蘇世長,京兆武功人。祖彤,仕後魏通直散騎常侍。父振,周宕州刺史,建威縣侯。世長十餘歲,上書周武帝,帝異其幼,問讀何書,對"治《孝經》、《論語》"。帝曰:"何言可道?"答曰:"爲國者不敢侮於......
02-10
《新唐書》卷一百二十九 列傳第五十四

《新唐書》卷一百二十九 列傳第五十四

◎裴崔盧李王嚴裴守真,絳州稷山人,後魏冀州刺史叔業六世孫。父諲,隋大業中爲淮安司戶參軍。郡人楊琳、田瓚等亂,劫吏多死,唯諲以仁愛故,賊約其屬無敢害,護送還鄉。守真早孤,母喪,哀毀癯盡。舉進士,六科連中,累調乾封尉。養寡姊謹......
09-24
《新唐書》卷二十七上 志第十七上

《新唐書》卷二十七上 志第十七上

◎歷三上開元九年,《麟德歷》署日蝕比不效,詔僧一行作新曆,推大衍數立術以應之,較經史所書氣朔、日名、宿度可考者皆合。十五年,草成而一行卒,詔特進張說與歷官陳玄景等次爲《歷術》七篇、《略例》一篇、《歷議》十篇,玄宗顧......
09-23
《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二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七下

《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二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七下

◎南蠻下環王,本林邑也,一曰佔不勞,亦曰佔婆。直交州南,海行三千里。地東西三百里而贏,南北千里。西距真臘霧溫山,南抵奔浪陀州。其南大浦,有五銅柱,山形若倚蓋,西重巖,東涯海,漢馬援所植也。又有西屠夷,蓋援還,留不去者,才十戶。隋......
09-24
《新唐書》卷一百四十 列傳第六十五

《新唐書》卷一百四十 列傳第六十五

◎崔苗二裴呂崔圓,字有裕,貝州武城人,後魏尚書左僕射亮八世孫。少孤貧,志向卓邁,喜學兵家。開元中,詔舉遺逸,以鈐謀對策甲科,歷京兆府參軍,尹蕭炅薦之,遷會昌丞。楊國忠遙領劍南節度,引圓爲左司馬,知留後。玄宗西出,次撫風,遷御史中......
09-24
《新唐書》卷一百六十六 列傳第九十一

《新唐書》卷一百六十六 列傳第九十一

◎賈杜令狐賈耽,字敦詩,滄州南皮人。天寶中,舉明經,補臨清尉。上書論事,徙太平。河東節度使王思禮署爲度支判官。累進汾州刺史,治凡七年,政有異績。召授鴻臚卿,兼左右威遠營使。俄爲山南西道節度使。樑崇義反東道,耽進屯谷城,取......
09-24
《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一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下

《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一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下

◎西域下康者,一曰薩末鞬,亦曰颯秣建,元魏所謂悉斤者。其南距史百五十里,西北距西曹百餘里,東南屬米百里,北中曹五十里。在那密水南,大城三十,小堡三百。君姓溫,本月氏人。始居祁連北昭武城,爲突厥所破,稍南依蔥嶺,即有其地。枝庶......
09-24
《新唐書》卷一百八十九 列傳一百一十四

《新唐書》卷一百八十九 列傳一百一十四

◎高趙田朱高仁厚,亡其系出。初事劍南西川節度使陳敬瑄爲營使。黃巢陷京師,天子出居成都,敬瑄遣黃頭軍部將李鋋鞏鹹以兵萬五千戍興平,數敗巢軍。賊號蜀兵爲"鵶兒",每戰,輒戒曰:"毋與鵶兒鬥。"敬瑄喜其兵可用,益選卒二千,使......
09-24
《新唐書》卷四十四 志第三十四

《新唐書》卷四十四 志第三十四

◎選舉志上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舊,然其大要有三。由學館者曰生徒,由州縣者曰鄉貢,皆升於有司而進退之。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經,有俊士,有進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開元禮,有道舉,有童子。而明經之別,有五經,有三經,有......
09-24
《新唐書姚南仲傳》閱讀練習

《新唐書姚南仲傳》閱讀練習

姚南仲,華州下邽人。乾元初,擢制科①,授太子校書。遷累右補闕。大曆十年,獨孤皇后崩,代宗悼痛,詔近城爲陵,以朝夕臨望。南仲上疏曰:“臣聞人臣宅於家,帝王宅於國。長安乃祖宗所宅,其可興鑿建陵其側乎?夫葬者,藏也,欲人之不得見也。......
10-19
《新唐書》卷三十下 志第二十下

《新唐書》卷三十下 志第二十下

◎歷六下昭宗時,《宣明歷》施行已久,數亦漸差,詔太子少詹事邊岡與司天少監胡秀林、均州司馬王墀改治新曆,然術一出於岡。岡用算巧,能馳騁反覆於乘除間。由是簡捷、超徑、等接之術興,而經制、遠大、衰序之法廢矣。雖籌策便易......
09-24
《新唐書》卷一百五十五 列傳第八十

《新唐書》卷一百五十五 列傳第八十

◎馬渾馬燧,字洵美,系出右扶風,徙爲汝州郟城人。父季龍,舉孫吳倜儻善兵法科,仕至嵐州刺史。燧姿度魁傑,長六尺二寸。與諸兄學,輟策嘆曰:"方天下有事,丈夫當以功濟四海,渠老一儒哉?"更學兵書戰策,沈勇多算。安祿山反,使賈循守范陽......
09-24
《新唐書》卷一百八十三 列傳第一百八

《新唐書》卷一百八十三 列傳第一百八

◎畢崔劉陸鄭朱韓畢諴,字存之,黃門監構從孫。構弟栩,生凌,凌生勻,世失官,爲鹽估。勻生諴,蚤孤。夜然薪讀書,母恤其疲,奪火使寐,不肯息,遂通經史,工辭章。性端愨,不妄與人交。太和中,舉進士、書判拔萃,連中。闢忠武杜悰幕府。悰領度支......
02-10
《新唐書》卷八十六 列傳第十一

《新唐書》卷八十六 列傳第十一

◎薛李二劉高徐薛舉,蘭州金城人。容貌魁岸,武敢善射。殖產鉅萬,好結納邊豪,爲長雄。隋大業末,任金城府校尉。會歲凶,隴西盜起,金城令郝瑗將討賊,募兵數千,檄舉將。始授甲,大會置酒,舉與子仁杲及其黨劫瑗於坐,矯稱捕反者,即起兵,囚郡......
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