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TAG信息列表 > 

文選的精選大全

文選的詞語意思解釋

文選的詞語意思解釋

文選【意思解釋】總集名。南朝梁蕭統(昭明太子)編選,世稱《昭明文選》。三十卷(後李善注析爲六十卷)。分三十八類,選錄先秦至樑代的詩文辭賦及較有文采的史論傳贊等共七百餘首(篇),收錄作家一百三十餘家,是中國現存最早的......
03-02
《文選》文選卷第四十

《文選》文選卷第四十

彈事箋奏記彈事奏彈曹景宗任彥升樑典曰:高祖即位,昉爲吏部郎,遷中丞。御史中丞臣任昉稽首言:臣聞將軍死綏,咫步無卻;司馬法曰:將軍死綏。注曰:綏,卻也。有前一尺,無卻一寸。杜預左氏傳注曰:古名退軍爲綏。顧望避敵,逗橈奴教切有刑......
10-11
文選爛﹐秀才半的詞語意思解釋

文選爛﹐秀才半的詞語意思解釋

文選爛﹐秀才半【意思解釋】1.宋代俗語。謂熟讀《文選》﹐考取秀才有望。......
05-20
《文選》文選卷第五十八

《文選》文選卷第五十八

哀下碑文上哀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沈約宋書曰:文帝袁皇后諱齊嬀,陳郡人,左光祿大夫敬公湛之庶女也。適太祖,生太子劭。上待後禮甚篤。及崩於顯陽殿,詔前永嘉太守顏延年爲哀策文。顏延年惟元嘉十七年七月二十六日,大行皇后......
10-11
《文選》文選卷第五

《文選》文選卷第五

京都下吳都賦吳都者,蘇州是也。後漢末,孫權乃都於建業,亦號吳左太沖劉淵林注東吳王孫囅然而咍,囅,大笑貌。莊周雲:齊桓公囅然而笑。楚人謂相笑爲咍。楚辭曰:衆兆所咍。善曰:囅,敕忍切。咍,呼來切。曰:“夫上圖景宿,辨於天文者也。......
07-27
《文選》文選卷第四十八

《文選》文選卷第四十八

符命封禪文司馬長卿史記曰:長卿病甚,武帝使所忠往求其書,及至,長卿已卒。其妻曰:長卿未死時,爲一卷書,曰有使來求書,奏之。其遺札書言封禪事,所忠奏言。伊上古之初肇,自昊穹兮生民。張揖曰:昊穹,春夏天名。郭璞爾雅注曰:伊,發語辭也......
10-11
《文選》文選卷第十六

《文選》文選卷第十六

志下哀傷志下閒居賦並序。閒居賦者,此蓋取於禮篇不知世事閒靜居坐之意也。潘安仁晉武帝時人也。嶽嘗讀汲黯傳,至司馬安四至九卿,而良史書之,題以巧宦之目,未嘗不慨然廢書而嘆。漢書汲黯傳曰:黯□子司馬安,文深善巧宦,四至九卿......
07-27
《文選》文選卷第四十九

《文選》文選卷第四十九

史論上公孫弘傳贊班孟堅贊曰:公孫弘卜式倪寬,皆以鴻漸之翼,困於燕雀,李奇漢書注云:漸,進也。鴻一舉而進千里者,羽翼之材也。弘等言皆以大材初困,爲俗所薄,若燕雀不知鴻鵠之志。遠跡羊豕之間,非遇其時,焉能致此位乎?漢書曰:公孫弘少......
10-11
《文選》文選卷第六

《文選》文選卷第六

京都下魏都賦魏曹操都鄴,相州是也。太沖賦三都,以吳、蜀遞相頓折,以魏都依制度。左太沖魏國先生有睟其容,乃盱衡而誥曰:“□乎交益之士,孟子曰: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於心,其生色睟然見於面,不言而喻。趙岐曰:睟,潤澤貌也。眉上曰衡......
07-27
《文選》文選卷第三

《文選》文選卷第三

京都中京都有三卷,此卷居中,故曰京都中。東京賦東京謂洛陽,其賦意與班固東都賦同。張平子薛綜注安處先生於是似不能言,憮亡禹然有間,有間,謂有頃之間也。先生聞公子稱西京奢泰之事,心怪其所貴者,謂違禮失道,故愕然有頃乃能言也......
07-15
《文選》文選卷第五十三

《文選》文選卷第五十三

論三養生論嵇喜爲康傳曰:康性好服食,常採御上藥。以爲神仙稟之自然,非積學所致。至於導養得理,以儘性命,若安期、彭祖之倫,可以善求而得也。着養生篇。嵇叔夜世或有謂神仙可以學得,不死可以力致者;王逸楚辭注曰:謂,說也。鄭玄禮......
10-11
《文選》文選卷第三十三

《文選》文選卷第三十三

騷下九歌二首屈平王逸注少司命秋蘭兮蘪蕪,羅生兮堂下。言己供神之室,閒而清靜,衆香之草,又環其堂下,羅列而生。誠司命君所宜幸集也。綠葉兮素華,芳菲菲兮襲予。襲,及也。予,我也。言芳草茂盛,吐葉垂華,芳香菲菲,上及我也。夫人自......
10-11
《文選》文選卷第一

《文選》文選卷第一

京都上兩都賦二首自光武至和帝都洛陽,西京父老有怨。班固恐帝去洛陽,故上此詞以諫。和帝大悅也。班孟堅范曄後漢書曰:班固,字孟堅,北地人也。年九歲,能屬文,長遂博貫載籍。顯宗時,除蘭臺令史,遷爲郎,乃上兩都賦。大將軍竇憲出征......
07-15
昭明文選的詞語意思解釋

昭明文選的詞語意思解釋

昭明文選【意思解釋】即“文選”(937頁)。......
11-01
《文選》文選卷第七

《文選》文選卷第七

郊祀耕藉畋獵上郊祀祭天曰郊,郊者言神交接也。祭地曰祀,祀者敬祭神明也。郊天正於南郊。郭外曰郊。甘泉賦並序楊子云善曰:漢書曰:楊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雄少好學,年四十餘,自蜀來遊京師,大司馬王音召以爲門下史,薦雄待詔,歲......
07-27
《文選》文選卷第二十六

《文選》文選卷第二十六

贈答四行旅上贈答四贈王太常五言蕭子顯齊書曰:王僧達除太常。顏延年玉水記方流,琁源載圓折。屍子曰:凡水,其方折者有玉,其圓折者有珠也。蓄寶每希聲,雖祕猶彰徹。老子曰:大音希聲。左氏傳,君子曰:若險危大人而有名彰徹也。聆龍......
10-11
《文選》文選卷第四十二

《文選》文選卷第四十二

書中爲曹公作書與孫權吳書曰:孫策初與魏武俱事漢,薨。周瑜、魯肅諫權曰:將軍承父兄餘資,兼六郡之衆,兵精糧多,何區區而受制於人也!權遂據江東,西連蜀漢,與劉備和親。故作書與權,望得來同事漢也。阮元瑜魏志曰:阮瑀,字元瑜,宏才卓逸......
10-11
《文選》文選卷第五十一

《文選》文選卷第五十一

論一過秦論漢書,應劭曰:賈誼書第一篇名也,言秦之過。賈誼秦孝公據殽函之固,擁雍州之地,韋昭曰:崤謂二殽。函,函谷關也。史記,張良曰:關中左殽、函,右隴、蜀。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春秋握誠圖曰:諸侯冰散席捲,各爭恣......
10-11
《文選》文選卷第三十四

《文選》文選卷第三十四

七上七發八首七發者,說七事以起發太子也。猶楚詞、七諫之流。枚叔漢書曰:枚乘,字叔,淮陰人也。爲吳王濞郎中,善屬辭。武帝以安車徵乘,道死也。楚太子有疾,而吳客往問之,曰:“伏聞太子玉體不安,亦少間乎?”言玉,美之也。史記,新垣衍......
10-11
《文選》文選卷第三十九

《文選》文選卷第三十九

上書啓上書上書秦始皇李斯史記曰:李斯者,楚上蔡人也。西說秦,秦拜斯爲客卿。會韓使鄭國來間秦,以作溉渠,已而覺,秦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諸侯人來秦者,秖爲其主遊間秦耳。請一切逐客。李斯議亦在逐中。斯乃上書,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復......
10-11
《文選》文選卷第五十五

《文選》文選卷第五十五

論五連珠論五廣絕交論劉璠樑典曰:劉峻見任昉諸子西華兄弟等流離不能自振,生平舊交,莫有收恤。西華冬月着葛布帔練裙,路逢峻。峻泫然矜之,乃廣朱公叔絕交論。到溉見其論,抵幾於地,終身恨之。劉孝標客問主人曰:“朱公叔絕交論,爲......
10-11
《文選》文選卷第十一

《文選》文選卷第十一

遊覽宮殿遊覽登樓賦盛弘之荊州記曰:當陽縣城樓,王仲宣登之而作賦。王仲宣魏志曰:王粲,字仲宣,山陽人。獻帝西遷,粲從至長安。以西京擾亂,乃之荊州,依劉表。後太祖闢爲右丞相掾。魏國建,爲侍中,卒。登茲樓以四望兮,聊暇古雅日以銷......
07-27
《文選》文選卷第九

《文選》文選卷第九

畋獵下紀行上畋獵下長楊賦並序楊子云明年,上將大誇胡人以多禽獸。善曰:明年,謂作羽獵賦之明年,即校獵之年也。班欲敘作賦之明年。漢書成紀曰:元延二年冬,幸長楊宮,縱胡客大校獵,是也。七略曰:羽獵賦,永始三年十二月上。然永始三......
07-27
《文選》文選卷第六十

《文選》文選卷第六十

行狀弔文祭文行狀齊竟陵文宣王行狀祖太祖高皇帝父世祖武皇帝任彥升南徐州南蘭陵郡縣都鄉中都裏蕭公年三十五行狀。公道亞生知,照鄰幾庶。論語,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傅季友脩張良廟教曰:道亞黃中,照鄰殆庶......
10-11
《文選》文選卷第二十九

《文選》文選卷第二十九

雜詩上古詩一十九首五言並雲古詩,蓋不知作者,或雲枚乘,疑不能明也。詩云:驅馬上東門。又云:遊戲宛與洛。此則辭兼東都,非盡是乘明矣。昭明以失其姓氏,故編在李陵之上。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楚辭曰:悲莫悲兮生別離。相去萬餘......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