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詩詞 > 散文 > 現代散文 > 品味楓橋

品味楓橋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閱讀: 2.6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品味楓橋

楓橋座落於蘇州城西,是蘇州有名的人文景觀,其始建年代不詳,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這座楓橋是清同治六年(1867年)重建的。相傳這裏是水陸要道,每到夜裏就要封鎖起來,又名封橋。楓橋與鐵鈴關相依,是一座江南常見的單孔石拱橋,楓橋駝峯高聳,但橋面平坦,橋的南北兩端都以石級與兩岸連綴,皆用長條石板鋪徹。
在一個深秋的日子,我來到了蘇州,趕到了楓橋。
隨着熙熙攘攘的人羣我步入橋頭,扶着橋欄,凝望着橋下的千年流水,看着江面停泊的烏蓬船,心中竟也有幾分惆悵。幾千年前的那個“月落烏啼霜滿天”的夜晚,詩人張繼遊遍姑蘇城後,退僻三舍棲身於楓橋的一條烏篷船上,在寒山寺悠悠的鐘聲中作“江楓漁火對愁眠”和苦狀,是懷才不遇抑或報國無門?可以肯定的是,張繼寫這首詩時,心情是很苦悶的,從唐朝的京城趕考落榜後,他帶着多少不眠之夜的愁緒,來到了遙遙千里的姑蘇,無意間,詩人的一腔愁緒成就了不爲人知的楓橋和寒山寺。
張繼之於楓橋,正如崔灝之於黃鶴樓,王勃之於滕王閣,范仲淹之於岳陽樓。在張繼之後,又有許多的文人來到這裏,並留下了他們的作品:
南宋陸游:“七年不到楓橋寺,客枕依然半夜鍾。”
元代釋英的“晚泊楓橋寺,冥搜憶舊遊。”
明初的高啓來了:“幾夜經過憶張繼,烏啼月落又鐘聲。”
明代徐源的“寒山鍾盡便開船,來往楓橋共幾年。”
清代王漁洋的“疏鍾夜火寒山寺,記過吳楓第幾橋”。”
楓橋沒有西湖斷橋的斑駁和古色,也沒有廬山觀音橋的險峻和壯觀,但楓橋的獨特之處在於它的內涵,它像一位經歷了歲月滄桑的古典美少婦,精緻與隱逸,幽雅而不失壯美,安靜中又不乏帶些落寂的色彩,又像一位春天裏戴了一條蘇繡紗巾的女子,足以寫盡蘇州的風情、風韻和風流。當你撫摸雕花橋欄,凝望古色橋身的時候,你準會全身心沉侵在一種古樸的美感之中,在我看來,楓橋實在是一個慰人的去處。
“帶走一盞漁火讓它溫暖我的雙眼,留下一段真情讓它停泊在楓橋邊……”歌聲從附近飄來,餘韻嫋嫋使人心曠神怡,吸引了多少人來這裏追求那份如夢的情思呢?不遠處,寒山寺幽幽的鐘聲裹挾着歷史的質感和歲月的煙塵響徹天穹,正是這姑蘇城外的古剎鐘聲,給如今的楓橋注入了不竭的歷史內涵,它雋永含蓄,耐人尋味……佛經《撞鐘偈》有云:“聞鐘聲,煩惱輕,智慧長,菩提生……”現實生活中常常有煩惱擾得人心志煩亂,那麼,到楓橋來,楓橋的韻味和古代文人超遇的感嘆,定能把你心頭的皺褶,慰撫得平平展展。
在楓橋的兩欄有一幅篆刻的對聯:“吉人語善視善行善三年必降之福”“惡人語惡視惡行惡三年天必降禍。”橋頂有石碑輔聯:“衆善奉行,諸惡莫做”。對聯用詞平平,有些還帶有唯心色彩,然究做人倫理,卻頗具教益。
遊覽楓橋時,要拋開塵世的喧囂,身臨其境,慢慢去品味,品味楓橋的歷史、文化,當然還有它的意境,只有慢慢去品味,才能體驗詩人筆下的詩情和古韻。
不到楓橋,又怎能認識和感受到江南特有的古橋文化呢?
※本文作者:愚民的壓抑※

優美文章
短篇散文
愛情散文
抒情散文
經典散文
心情散文
哲理散文
英語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