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詩詞 > 經典詩詞 > 詩詞集 > 高觀國的離愁詩詞《少年遊·草》賞析

高觀國的離愁詩詞《少年遊·草》賞析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閱讀: 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少年遊•草》

高觀國的離愁詩詞《少年遊·草》賞析

宋•高觀國

春風吹碧,春雲映綠,曉夢入芳裀。軟襯飛花,遠連流水,一望隔香塵。

萋萋多少江南恨,翻憶翠羅裙。冷落閒門,悽迷古道,煙雨正愁人。

賞析

這是一首詠物詞,借詠草以抒發離愁別恨。詞的上半闋繪出了一幅純淨明麗的陽春之景。碧草如茵,在白雲的映襯下越發青翠可愛。像裀褥一樣的草地上,落滿了花瓣,蒙茸的草地伴隨着流水伸向天際,十分迷人。

下片轉寫實境,抒發醒後惆悵。換頭“萋萋多少江南恨,翻憶翠羅裙”依舊不離草字,抒寫由春草生髮的離恨。“萋萋”,本指芳草美盛之貌;《楚辭•招隱士》有“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句,白居易亦有“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之句,作者在這裏只借用“萋萋別情”之意,表達相思懷戀之深切。“萋萋多少江南恨”,即“江南萋萋多少恨”,作者故意將“江南”與“恨”字相連,可見作者所懷之人可能是江南女子,相思相望而不能相親,故曰“江南恨”。“翻憶翠羅裙”句化用自牛希濟的“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是說,我記得分別時你穿的綠羅裙,以後,每次看到芳草時,我就想起了你,因爲你而倍加憐惜那萋萋芳草。作者在“翠羅裙”前綴以“翻憶”二字,感情上又多了一個曲折。

最後幾句,句句切草,扣情。其中,“悽迷”二字,將心緒之悽黯與望眼之迷濛兩重意象融而爲一,作者的心情可以想見。而“煙雨正愁人”之句,將草色、離情與迷濛的雨色化爲一片,把這種悵惘的心境渲染到了極致。

擴展閱讀:高觀國的簡介

高觀國,字賓王,號竹屋,山陰(今浙江紹興)人。與史達祖同時,常相唱和,殆同爲社友。陸游入都修撰國史,高觀國有《水龍吟》詞賀放翁七十八歲生日。觀國復與陳造交,有《鳳棲梧·湖頭即席與長翁同賦》詞。黃升《中興以來絕妙詞選》卷六謂陳造爲觀國詞集作序,稱其與史邦卿“皆秦、周之詞,所作要是不經人道語,其妙處少遊、美成若唐諸公亦未及也”。賙濟《宋四家詞選目錄序論》:“竹屋、蒲江並有盛名。蒲江窘促,等諸自鄶;竹屋硜硜,亦凡響耳。”又《介存齋論詞雜著》:“竹屋得名甚盛,而其詞一無可觀,當由社中標榜而成耳。”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二:“竹屋詞最雋快,然亦有含蓄處。抗行梅溪則不可,要非竹山所及。”馮煦《蒿庵論詞》:“平心論之,竹屋精實有餘,超逸不足。以梅溪較之,究未能旗鼓相當。今若求其同調,則惟盧蒲江差足肩隨。”有《竹屋癡語》一卷。

唐詩三百首
宋詞三百首
詩詞名句
詩經名句
抗震救災詩歌
詩歌朗誦稿
毛澤東詩詞
紅樓夢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