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詩詞 > 經典詩詞 > 詩詞集 > 鄭谷的詩詞《淮上漁者》原文及註釋

鄭谷的詩詞《淮上漁者》原文及註釋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閱讀: 3.6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淮上漁者》

鄭谷的詩詞《淮上漁者》原文及註釋

白頭波上白頭翁,家逐船移浦浦風。

一尺鱸魚新釣得,兒孫吹火荻花中。

註釋

1.白頭波:江上的白浪。

2.白頭翁:鳥類的一種,文中指白頭髮的老漁翁。

3.逐:跟隨,隨着。

4.浦:岸邊,或爲風的“呼呼”聲。

5.荻(dí):生在水邊的草本植物,形狀像蘆葦,花呈紫色。

擴展閱讀:鄭谷的人物簡介

鄭谷(約851年-約910年),字守愚,唐末詩人。鄭谷7歲能詩,“自騎竹之年則有賦詠”。父史,開成中(公元838年左右)爲永州刺史,與當時詩人、詩論家司空圖同院,圖“見而奇之”,拊其背曰:“當爲一代風騷主”。及冠,應進士舉,凡十六年不第。僖宗廣明元年(880)黃巢入長安,谷奔西蜀。光啓三年(887)登進士第。昭宗景福二年(893)授京兆鄠縣尉。遷右拾遺補闕。乾寧四年,(897)爲都官郎中,詩家因稱鄭都官。又曾經寫過鷓鴣詩,廣爲流傳,很出名,因此被人稱爲“鄭鷓鴣”。官至都官郎中。天覆三年(903)左右,歸隱宜春仰山書屋。卒於北巖別墅。死後安葬在宜春城北7裏的江北嶺。北宋時期,袁州太守祖無擇曾主持修繕其墓,如今已無跡可尋。今宜春市區東風大街南段,民國時期曾名鷓鴣路,以紀念鄭谷而名。

鄭谷詩清婉明白,不俚而切,爲薛能、李頻所賞。與許棠、任濤、張嬪。李棲遠、張喬、喻坦之、周繇、溫憲、李昌符唱答往還,號“芳林十哲”。後谷嘗從僖宗登三峯,朝謁之暇,寓於雲陽道舍,編所作爲雲臺編三卷。歸,編宜陽集三卷,及撰國風正訣一卷。《全唐詩》收錄鄭谷詩327首。

擴展閱讀:歷代評論

鄭谷詩名盛於唐末,號《雲臺編》,而世俗但稱其官,爲“鄭都官詩”。其詩極有意思,亦多佳句,但其格不甚高。以易其曉,人家多以教小兒,餘爲兒時猶誦之,今其集不行於世矣。(宋·歐陽修《六一詩話》)

谷詩清婉明白,不俚而切,爲薛能、李頻所賞。(元·辛文房《唐才子傳》卷九)

鄭都官詩非不尖鮮,無奈骨體太孱,以其近人,宋初家戶習之。(明·胡震亨《唐音癸籤》卷八)

谷有“詩無僧字格還卑”之句,故其詩入“僧”字者甚多,昔人嘗以爲譏,然大曆以後,諸公借阿師作吟料久矣。(同上)

鄭守愚聲調悲涼,吟來可念,豈特爲《鷓鴣着》一首,始享不朽之名?(清·薛雪《一瓢詩話》)

谷以鷓鴣詩得名,至有鄭鷓鴣之稱。而其詩格調卑下,第七句相呼相喚字尤重複。寇宗夷《本草衍義》引作‘相呼相應’,差無語病,然亦非上乘。”方回《瀛奎律髓》又稱谷詩多用“僧”字,凡四十餘處。谷自有句雲:“詩無僧字格還卑。”此與張端義《貴耳集》謂詩句中有“梅花”二字便覺有清意者,同一雅中之俗,未可遽舉爲美談。至其他作,則往往於風調中,獨饒思致,汰其膚淺,擷其菁華,固亦晚唐之擘矣。(《四庫全書》卷一五一)

鄭谷詩清婉明白,不俚而切,爲薛能、李頻所賞。與許棠、任濤、張嬪。李棲遠、張喬、喻坦之、周繇、溫憲、李昌符唱答往還,號“芳林十哲”。後谷嘗從僖宗登三峯,朝謁之暇,寓於雲陽道舍,編所作爲雲臺編三卷。歸,編宜陽集三卷,及撰國風正訣一卷。《全唐詩》收錄鄭谷詩327首。

唐詩三百首
宋詞三百首
詩詞名句
詩經名句
抗震救災詩歌
詩歌朗誦稿
毛澤東詩詞
紅樓夢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