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 > 經部 > 歷史演義 > 小說《三國演義》讀後感(精選15篇)

小說《三國演義》讀後感(精選15篇)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閱讀: 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說《三國演義》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說《三國演義》讀後感(精選15篇)

小說《三國演義》讀後感 篇1

暑假中,我讀了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

《三國演義》主要寫的是東漢末年,漢靈帝昏庸無能,董卓在亂世中獨欖大權,廢了少帝。曹操,劉備,孫堅等人不服,同心協力討伐董卓。後來,司徒王允巧施離間計,呂布殺了董卓。經“赤壁之戰”過後,中國成爲了吳,魏,蜀三國鼎立的形式。後來,吳蜀士氣衰弱,司馬昭奪了魏國大權,司馬炎統一了中國。

我曾多次被關羽的武藝、忠義而佩服。他曾經自告奮勇“溫酒斬華雄”,他在虎牢關前立了功,他曾向曹操“投降”,卻不忘兄長劉備,一聽到劉備的下落,就不分晝夜地去尋找。他曾幫曹操斬顏良,誅文丑,他曾與魯肅約會,單刀赴會巧脫身,他曾在華容道上放了曹操……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關羽攻打曹操的樊城,不料龐德暗中使一箭,右臂中傷,華佗給關羽“刮骨療毒”,就是用刀割開皮肉,颳去骨頭的'箭毒,敷藥用針縫好。我看了,不禁一怔,試問,這樣的治療誰堅持得住?可關羽卻談笑自如,還一邊與馬良下棋。像關羽這種意志堅強的人值得我們大家學習。

也許生活中有像諸葛足智多謀、料事如神的人,也有像曹操一樣奸詐多疑的人,更有像劉備一樣仁慈的人,還有像關羽一樣忠義的人……儘管時間飛快流逝,《三國演義》中的壯觀場面早已不在,但《三國演義》這本書就像一盞燈,一盞永亮不熄,永存不失的燈,安在我心底,陪我成長。

小說《三國演義》讀後感 篇2

《三國演義》是寫了三個國家爭霸的故事,是從桃園三結義至三國歸西晉共經歷許多時期。故事是由黃巾之亂後桃園三結義開始的,書中畫了近200人物形象,其中最爲出名的是諸葛亮、曹操、關羽、劉備等人。

講了黃巾起義後,東漢政府的極力反擊,亂世出英雄,出現了劉備,曹操等優秀人物,東漢政權很快也就滅亡了。其中讓我記憶最爲深刻是故事的開頭董卓之亂,是講董卓入京前後的故事,從何進與十常侍對戰到少帝逃出京城,一路十分曲折但結果還是被董卓救了駕。董卓入京後立即收買了猛將呂布,又廢少帝立獻帝,大權獨攬,開始實施暴政,逼得羣雄聯軍激戰董卓,雖然最後聯軍失敗了,但董卓也被呂布殺了。董卓死後出現羣雄割據,中原諸侯羣龍無首,大家都爲擴大自己的地盤互相廝殺,最主要分爲三個戰區,即北方的袁紹與公孫瓚,江東地區孫策也崛起了,中原地區曹操,劉備,呂布,袁術之間相互地進行戰爭。再後來的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我不一一細說了,不過每個故事都驚心動魄撲朔迷離讓我一直沉浸其中的奧妙中,怡然自得。

《三國演義》這本書不僅僅給我增添了許多快樂,還教會了我很多寫文章的方法和技巧,這次收穫可不少呢!我相信,只要我努力完成我應該做的事情,並努力做到最好,就肯定會取得收穫的。讀完這本書後中我也更加熱愛四大名著了。我想它們就會像一顆光芒四射的.星星,永遠的升在我的小學生涯的星空中吧。

小說《三國演義》讀後感 篇3

讀完厚厚的一本三國演義,感嘆歷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也讓我從中學到了一些爲人處世之道。

我讀完三國演義後,覺得諸葛亮很聰明,很喜歡諸葛亮,劉備和孫權決定一起攻打曹操,可曹操有許多士兵,他們只能用種種辦法來打敗曹操的軍隊。周瑜派龐統去說服曹操,讓曹操把船連在一起,好讓劉備放火。曹操的士兵便死的死,傷的傷。曹操的士兵就很少了。

周瑜很嫉妒諸葛亮。有一次,周瑜和諸葛亮打賭,周瑜要諸葛亮十天之內造十萬支箭,如果造不出來,就要砍頭,諸葛亮使用了‘草船巧借箭’的方法。諸葛亮向魯肅借了幾條船,上面扎滿了稻草人。那天霧很大,曹操不敢輕易出門,便叫人往稻草人上射箭,稻草人的`正面都插滿了箭,諸葛亮把船頭掉過來,射着射着,另一頭也插滿了箭。諸葛亮,下令回去,要士兵們喊:“謝謝您送我們的箭。”諸葛亮把一捆一捆的箭給周瑜,周瑜數了數,十萬支箭只多不少。周瑜想:諸葛亮真是聰明過人,便就跟諸葛亮聊怎麼打敗曹操的事情了,再也不提那些事了。

我覺得諸葛亮很聰明,可我卻做事卻不動腦筋。以後諸葛亮就成了我的偶像。

小說《三國演義》讀後感 篇4

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三國演義》以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統治集團的互相鬥爭爲主要描寫內容,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三國演義》刻畫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其中最爲成功的有諸葛亮、曹操、關羽、劉備等人。

關羽,這是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人物之一。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不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能可貴的忠。

國家的統治需要忠臣,還需要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賢臣,他就是諸葛亮。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他火燒新野等都是常人想不到的。我本以爲這種人相貌非凡,可書中描繪的卻十分簡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

當然,曹操在我心目中也是一代梟雄。他說劉備與他並世英雄,說得劉備不敢聽,但是他沒有殺劉備,這使我感到曹操的大度。

還有趙子龍坡單騎救主、三江口周渝縱火……《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各具其態,有長有短。總的來說,讀過這本書之後我大開眼界,豐富的人物形象給了我很深的感受,很值得我學習。

小說《三國演義》讀後感 篇5

同學們,我想你們都看過《三國演義》的電影吧!我也一樣,今天我想寫一寫我對這部著作的理解,如果你感興趣的話就請接着往下看吧!

三國是繼東漢時期而出現的時代稱號,因爲有魏、蜀、吳這三個國家的鼎立而得名。三國從公元220年開始截止到公元265年,也就是從魏國開始到魏國覆滅。結局是兩敗俱傷我覺得之所以會掀起這場舉世聞名的戰爭,是因爲人們的野心太大、圖錢圖權,爭霸天下:“官不辦公、民不聊生、帝不管國”但我也同樣佩服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的“不怕犧牲,永忠於國”和他們的壯舉——桃園三結義——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他們長相非常有“特點”,他們的`武功也非常高強也具有熱血男兒的氣概——天不怕地不怕。我在這還想分析一個人:周瑜。他是一代名將,但心胸狹窄,沒有大海般的胸襟,你至於被諸葛亮打敗,文爭與武爭不同,拼的是胸襟、才氣、謀略,後兩項他都不下於諸葛亮。但態度決定一切,沒有容納一切與平靜的態度是不可能成功的。

我還覺得兩敗俱傷是有一定原因的:因爲他們的性情迥異,例如,周瑜的狂妄、曹操的多疑,這都是他們失敗的知致命弱點。

你們對三國演義的見解是什麼呢?一定很精彩吧!不妨交流一下!

小說《三國演義》讀後感 篇6

《三國演義》這是一本令人回味無窮、歎爲觀止的一部鉅著,它的作者是羅貫中,明代人。裏面的人物多得數不勝數,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亂世奸雄曹操,料事如神的諸葛亮,誠心誠意的劉備……

在一件事中就能看出諸葛亮的'料事如神《草船借箭》《草船借箭》說的是諸葛亮和周瑜比試,周瑜要諸葛亮在10天內造好十萬支箭,否則殺頭。在10天內造好十萬支箭,這是不可能的,周瑜要的就是殺死諸葛亮這個心頭之禍,而諸葛亮呢,早有準備,命令將士造船和稻草人若干個,並且他本人也沒有停,他去一個地方測風向,決定何時出發。終於,有一天風向對了,他馬上邀周瑜上船,看他如何弄到十萬支箭,周瑜便來了興趣,便想看他如何弄到十萬支箭。諸葛亮擺了佳席等着周瑜,在船到達了曹操的領域之時,因爲大霧而看不清,曹操不敢推遲進攻,只便提前,命令士兵射箭攻擊。這許許多多的箭飛向諸葛亮計定好的船上,不一會兒就見船上的稻草人個個上面插滿了箭,才滿意地撤了回去,到了岸邊,命令將士們數箭,不多不少剛好十萬支,周瑜佩服得五體投地,只得放了他。

從上面的故事可以看得出諸葛亮的聰明過人,善於利用環境,在多次戰徵方面,他算得上一個不可多得的軍事天才,他不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還是一個忠於國家的人。

我不僅想和諸葛亮一樣是一個文質彬彬、聰明的人,還要有一顆報祖報國的心。

小說《三國演義》讀後感 篇7

讀了《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書中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慎,周瑜的心胸狹窄,每一個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

如果說魏國在三國裏智謀最強,一點也不爲過。曹操的用兵堪稱舉世無雙,司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兩個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點:曹操多疑,司馬懿太過陰險。再說蜀國,首當其衝的必定是伏龍:諸葛亮。他那過人的機智,嫺熟的兵陣,無不讓後人歎爲觀止。還有像鳳雛:龐統、姜維、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認爲都不如孔明。吳,一個佔據三江六郡的國度,能算得上是有謀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時期的周瑜就熟讀兵書,精通佈陣。

這些人物和國家我們不難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關係着成功。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要忠義,也應該要有誠信吧。如果一個人把現實生活中最爲寶貴的誠信也丟掉了,那這個人還有什麼呢?金錢、地位、官職?這些都是次要的。誠信是一個人的.永久身份證,如果沒有了誠信,大家都不信任你,而且又在你背後指指點點,你不會難過嗎?這些又豈是金錢、地位、官職能彌補的?我相信,你也不想做一個缺點多的不勝枚舉的人吧!所以,讓我們打開誠信的大門,用我們永久的身份證去面對人生吧!

小說《三國演義》讀後感 篇8

《三國演義》這部小說以東漢末年爲歷史,小說裏介紹了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 ,曹操等幾個人物。講述了東漢末年黃巾起義至魏,蜀,吳三國鼎立,到西晉統一爲終結。

這本小說裏的人物,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周瑜。他是一個才華出衆而又心胸狹窄的人。

周瑜在和曹操打仗之前,看到曹操的兵力比自己多那麼多,如果硬碰硬就不會取勝,只有智取。於是派鳳雛先生龐統假裝投靠曹操,並向曹操獻上一計:讓所有的船連在一起,這樣戰鬥力會更強。曹操接受了龐統的建議,周瑜看到用鐵環緊緊相連的船,知道自己的計策可以施行了。接着他又讓黃蓋假意投靠曹操,等颳起東風時,黃蓋的船駛向曹軍,等靠近時急忙把船上的草點着,火船藉着東風迅速衝進敵軍陣營,登曹軍發現洗時已經晚了,一瞬間,曹軍變成了一片火海,死傷慘重。周瑜看到這一幕,十分高興。這就是著名的以少勝多的赤壁之戰,指揮這次戰爭的是周瑜。他不愧是一個有才能的人。

如果沒有東風這場戰爭周瑜不會勝利,而東風卻是諸葛亮施法借來的。周瑜應該感謝諸葛亮,可是周瑜卻十分嫉妒諸葛的'才能,諸葛亮借來東風之後,周瑜卻派人殺諸葛亮,可見他的心胸狹窄。後來諸葛亮三氣周瑜,讓周瑜賠了夫人又折兵,最後留下一句“既生瑜何生亮"這句話後離開人世。給後人留下許多笑話。

讀完這本書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個人只要心胸狹窄,幾時有很高的才能,也不會有很大的成就”。

小說《三國演義》讀後感 篇9

三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是文章的第一句話,也是這句話引出了一部跨越了一個世紀的歷史長篇小說《三國演義》小說。文章講述了蜀,魏,吳共同爭奪霸主之間錯綜複雜的軍事,更有仁慈的劉備,料事如神的諸葛亮,狡猾的曹操,武功蓋世的'張飛,關羽等人點綴,更爲故事情節增添了幾分精彩。

其中我最喜歡的故事就是《三顧茅廬》了。劉備爲了表示尊敬離諸葛亮的住處還有半里多路時他就下馬步行。到了諸葛亮的家劉備也還是恭恭敬敬地站在門口等待,半天過去了諸葛亮纔有然醒來,劉備趕緊快步走進草堂與他見面。劉備的誠心誠意感動了諸葛亮,並最終得到了人才。,我想想自己。有一次我被一道數學題給難住了,一會兒就沒了耐心不想做了。此時,我想到了劉備三顧茅廬也是遇到了很多挫折但他並沒有放棄,而是繼續做下去,並最終成功了。再想想古今中外有哪個名人沒遇到過困難但他們也沒有放棄。比如:愛因斯坦他設計電話也是失敗了很多次但他也沒有放棄並最終成功了。

高爾基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此話果真不假。正是因爲三國演義我才知道了遇到挫折不放棄的道理。三國演義是我在書海里的明燈,照亮了我前進的方向。我愛《三國演義》小說。

小說《三國演義》讀後感 篇10

又花了三天時間重溫了一遍《三國演義》,羅貫中對人物刻畫入木三分,但我發現,他對曹操的描寫卻有些不明不白。

曹操出身官宦世家,從小就懂謀略,有膽識,被陳劭稱爲“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數次失敗卻不服輸,最終擒呂布、滅袁紹,一統北方,“挾天子以令諸侯”,成爲連漢獻帝都“但凡見其,便如芒刺在背”的“亂世奸雄”,也讓曹家背盡了“欺君罔上”的黑鍋。但人們大多隻看到了他“亂世奸雄”的一面,卻沒有看到一個“治世之能臣”、一個把中原治理得井井有條的.漢大丞相。

假如曹操奸詐,那麼他又怎麼會想方設法地留住一看就不會真心歸順的關羽,還讓他過五關斬六將,回到劉備身邊呢?假如曹操“欺君罔上”,想奪取漢朝的天下,那他爲何到死都沒有稱帝,而是隻做了魏王?有人說,漢朝已經名存實亡,曹操早已經給兒子曹丕規劃好了一切。但我個人認爲,曹操原本只想輔佐漢獻帝,但無奈漢獻帝總在背後捅刀子,所以他只能挖空漢獻帝的權利。假如曹操多疑,連自己的侍衛都不信任,那他爲什麼會信任降將和給袁紹寫過投誠信的人?若是爲了收買人心,那他爲何不像劉備那樣摔親兒子?......圍繞在曹操身上的疑雲,真的太多太多,或許歷史學家會揭曉真相,或許我們永遠也不得而知。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們不必拘泥於別人的觀點,靜下心來,用自己的眼光讀完一本名著,不也是一件妙事嗎?

小說《三國演義》讀後感 篇11

假期裏,我看了一本非常精彩的書,那就是《三國演義》,我向同學們介紹一下吧!

這本書的文學可是不得了啊,它是一部跨度近一個世紀的著作,其中生動的`展現了魏、蜀、吳三國之間錯綜複雜的軍事、鬥爭,而且細緻的描繪了以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關羽、張飛等人的藝術形象,所以,幾百年來,《三國演義》一書廣泛流傳,在中國的文學史上具有深遠的影響,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人物就是劉備的軍師諸葛亮,他擁有極頂的智慧,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草船借箭一篇中,由於大戰在即,而蜀軍缺少武器——利箭,一時又造不出很多來,所以諸葛亮想出了絕世秒招,趁着夜色和大霧,指揮20多條船,穿上排滿稻草人,敲鑼打鼓假裝攻打曹軍,曹軍中計,只敢放箭拒敵不敢近戰,諸葛亮輕輕鬆鬆就收到了曹軍“送”的十幾萬支箭,難怪都說諸葛亮神機妙算。我還喜歡趙雲,在書中,劉備的家小正處於危難之時,是趙雲捨命冒着重重危險把劉備的兒子阿斗救了出來,足以證明趙雲是一個忠心耿耿的戰將。在這裏,我得批評張飛喝酒了,他因此被別人乘機暗下毒手,還覺得關羽也不應該驕傲,被敵人設下圈套丟了性命,我想學習諸葛亮那樣的知識淵博、神機妙算,當然,首先就是要好好學習纔可以,還有就是要愛好廣泛,掌握好了知識本領,將來爲國效力。

這就是我讀《三國演義》有感,謝謝聽賞。

小說《三國演義》讀後感 篇12

從六年級開學初到放“十一”長假,歷時一個月,我讀完了《三國演義》。回味着那蕩氣迴腸的文字,那栩栩如生的人物,那波瀾壯闊的場景,深深感嘆之餘,我不由得深思:羅貫中是怎樣寫出這麼一本令人心馳神往的不朽鉅著呢?

衆皆所知,《三國演義》主要敘述了東漢末年,宦官當權,民不聊生,黃巾起義爆發,各路英雄趁勢發展自己的勢力。官渡之戰,曹操滅袁紹,獨領中原;赤壁之戰,劉備、孫權聯軍大敗曹操,至此,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勢基本形成。後來,強大的魏國日漸衰落,大將司馬懿之孫司馬炎篡位稱帝,統一天下,建立晉朝。這一歷史事件,在羅貫中的加工、改編下,鑄成《三國演義》這一鉅著。那麼,這本書的成就在那裏呢?以下是我的見解。

一、戰爭描寫出特色。

我們知道,三國演義的故事,就是用戰爭串起來的。如果這成千上萬次戰爭寫得千篇一律,自然不會寫出彩,更不會被後人永久傳誦了。作者寫戰爭,沒僅寫武力的拼殺,而把戰爭的策略、計謀及戰爭前的波動、戰爭後的'影響都作了介紹。這樣一來,讀者每讀一回戰爭場面,都不由自主地被戰鬥所用的計謀、場面的壯闊所感染,自然會傳誦千古。大家請看下面一段話:

隔江炮響,四下火船齊到,但見三江面上,火逐風起,一派通紅,漫天徹地。曹操回觀岸上營寨,幾處煙火。黃蓋跳在小船上,背後數人駕舟,突煙冒火,來尋曹操。操見勢急,方欲跳上岸,忽張遼駕一小腳船,扶操下得船時,那隻大船,已自着了。

想必大家一定知道,這就是火燒赤壁的描寫。作者沒有着重寫蜀、吳聯軍如何與魏軍拼殺的,而是寫當時的場面。通過場面我們就能猜到戰爭的謀略:火攻。看,短短几十字,赤壁大戰的場面、計謀、結果,就生動且不囉嗦地躍然紙上。可見,作者羅貫中的寫作功底多麼令人叫絕!

二、人物刻畫顯細膩。

三個國家之間的故事,所出場人物全刻畫得惟妙惟肖,是不可能的。所以,作者選取幾個主要人物進行着重刻畫,描寫可謂之絕。例如“義絕”關羽,一生最講義氣;“智絕”諸葛亮,神機妙算;“奸絕”曹操,狡猾奸詐……一個個“絕人”聯起來,就構成了一本“絕書”。請看下面這段話:

卻說司馬懿前軍哨到城下,見了如此模樣皆不敢進,急報與司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三軍,自飛馬遠遠望之。果然孔明坐於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寶劍;右有一童子,手執麈尾。城門內外,有二十餘百姓,低頭灑掃,旁若無人。

這是小說第九十五回諸葛亮巧布“空城計”的片斷。算下斷描寫了諸葛亮的動作、神態來表現他的機智,可第一、二、四句話卻描寫了軍隊、百姓的表現。這是什麼原因?從側面襯托哇!作者從正面與側面兩面同時入手,把諸葛亮寫得栩栩如生。此外,小說中出現的一些詩詞,也對人物描寫起到了畫龍點睛之用。

做到這兩點,不就構成一本完美的小說了嗎?我認爲是的。羅貫中憑藉自己豐實的寫作功底,爲後人奉獻了這麼一本鉅著,我覺得,不讀真是太可惜了!我呼籲:讀讀《三國演義》吧!那震撼人心的文字,一定會像磁鐵般吸引你,陶冶你!

《三國演義》與我同行,我愛讀《三國演義》!

小說《三國演義》讀後感 篇13

三國演義是由明朝文學大家羅貫中根據當時所流行的話本收集而成的,主要是介紹東漢末年,羣雄四起,爭霸天下的野心爲背景,其中,以蜀漢爲主體,所以,作者對蜀漢中的角包括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等人則是讚賞有加。

《三國演義》是我國的四大奇書之一,其中,有許多故事都使很多人拍案叫好,包括:三顧茅廬、草船借箭、死孔明嚇退活仲達等……,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有。

當時關羽因爲要保護二位嫂嫂及侄兒的情況下,不得已只好屈服於曹軍之下,但關羽雖處在曹營下,卻在漢,時時打聽大哥的下落,直到有一天關羽終於知道大哥現處在河北袁紹那裏,他趕快提刀跨馬護送着兩位嫂嫂及隨行的女眷們乘車,到了東嶺關口,因偏將孔秀執意要請示曹丞相之後,此時,關羽已怒火上升,就把孔秀劈成兩半,消息傳到洛陽,雖洛陽守將韓福和孟垣商量對策,但哪裏是關羽的對手,兩人都被關羽所劈死,像這樣,關羽一連闖過五個關口,殺了六員守將,才渡過黃河,他雖然感到有些愧對曹操,但此時的他只想趕快和大哥碰面,殺了這麼多人,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看完三國演義,才感覺到中國文學的博大精深,也爲作者的寫作能力而叫覺,羅貫中把所有人物都描述的栩栩如生,如:關羽的義、張飛的直、諸葛亮的忠及曹操的奸等……,讓讀者都與故事的劇情融合爲一體,隨着故事劇情的'高潮而起伏,《三國演義》因爲屬於章回小說,故事具有連續性,讓人有一直想看下去的心理,而且不會覺得枯燥乏味,故事編排得宜,緊張刺激,使人有一種深陷其中,好像自己也處在東漢末年,羣雄割據的亂世之中,《三國演義》不僅是在當時有一種象徵的功用,也是令一種體制的創新,更是研究明清小說的典範之一,所以,《三國演義》真是一本值得在再看的好書,每閱讀一次,就感覺多了一次不同的體驗,文學素養也提升了許多。

小說《三國演義》讀後感 篇14

《三國演義》是我園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講述了魏、蜀、吳三國爭霸,最後歸於晉朝的故事。書中講述了一場場驚心動魂的戰爭,讓我看的欲罷不能。唉,要是我能穿越回去該有多好啊!這樣我豈不是也能參與到那緊張激烈令人室息約戰鬥中去了。

如果我能穿越回去我想親眼目睹一下武將的風采,先跟隨趙子龍去長坡橋殺個七進七出,再去看一看關雲長刮骨療毒的情景,呀我敢睜眼看嗎?我一定會嚇得不敢睜眼。最白,我還得去看一看將蜀將姜維與魏將郭淮的騎馬追逐戰。

他們兩人一前一後用弓箭對射,看起來好像是電影裏的汽車追逐戰一樣,讓人驚心動魂。

如果能穿越回去,我想我還要見識一下赤壁之戰、官渡之戰等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

如果能穿越回去。唉,我還是別想了,如果覺得對三國的故事還沒看過癮,還是再去看看《三國演義》吧,讀書的時侯,自己不正隨者作者的描述穿越嗎?

小說《三國演義》讀後感 篇15

今天我讀了叫《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

《三國演義》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三國演義》刻劃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其中最具特色的有諸葛亮、曹操、關羽、劉備等人。

《三國演義》以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統治集團相互鬥爭爲主要描寫內容。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其中有庸主獻帝劉禪﹑關羽過五關斬六將﹑諸葛亮草船借箭等等,無不個極其態。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雖有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還是這本書當中所描述的幾個英雄人物。

先說關羽。這是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漢不降曹、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爲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不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

然後是張飛,張飛雖然長得不好看,脾氣還很暴躁,給人的印象很不好。但是他的事蹟也很多,比如義釋嚴顏、大戰馬超、喝斷長阪等等。不僅如此,他對關羽和劉備非常的尊敬,我想一個“粗人”能做到這點就很不錯了,所以我非常喜歡他。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各具其態,有長有短。總的來說,讀過這本書之後我大開眼界,而以上幾人也給了我很深的感受,他們很值得我學習。

國學常識
爾雅
公羊傳
穀樑傳
論語
禮記
詩經
孝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