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語言集 > 漢語集 > 咬文嚼字 > 爲《漢武大帝》指誤

爲《漢武大帝》指誤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閱讀: 2.4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爲《漢武大帝》指誤

中央電視臺正在熱播的《漢武大帝》無疑是一部精采的電視劇,可是臺詞和字幕卻存在一些疵瑕,觀後如鯁在喉,不吐不快。
劇中漢景帝多次稱晁錯爲“晁大(dài)夫”,這裏的“大夫”實際上應唸作“大(dà)夫”。“大(dà)夫”爲封建時代的官級名。秦漢時期,朝廷中的官分爲卿、大夫、士三級,而晁錯所任的就是御史大夫。而“大(dài)夫”則是從宋代開始爲醫官設置的一種官階。直至今天,我國北方地區仍把醫生稱爲“大(dài)夫”。漢景帝是絕無理由用1000年後纔出現的官階名去稱呼其臣屬的。
另外,字幕把“善罷甘休”打成““善罷干休”,也令人感到遺憾。(廣西柳州鐵路局黨委宣傳部)
江蘇徐州 秋實
中央電視臺熱播的《漢武大帝》,精彩之餘,卻不免遺憾。這裏僅舉一條,就是演員誤讀的字太多。其中頻率最高的是“大夫”、“大王”的“大”,統統都誤讀爲dai,應讀爲da。一字讀錯,人物身份就全變了:官員變成了醫生,王爺變成了山賊。其他誤讀的字如第13集“王天下”的“王”誤讀爲陽平聲,應讀去聲;第14集“太
子洗馬”的“洗”,誤讀爲xi,應讀爲xian,其意思不是用水洗馬,而是在馬前作前導;第17集“太子舍人”的“舍”,誤讀爲上聲,應讀去聲;“累及臣民”的“累”,誤讀爲去聲,應讀上聲;20集以後幾處“封禪”的“禪”,誤讀爲chan,應讀爲shan;21集“寧成”的“寧”字,作爲姓氏,應讀去聲,誤讀爲陽平聲;46、47集“燕王”的“燕”誤讀爲去聲,應讀陰平聲(此字僅有一位演員讀爲陰平聲);58集“召公”的“召”,誤讀爲“號召”的“召”,應讀爲shao。這裏還要提出的是,作爲西漢歷史劇的特定場景,“會稽”的“會”應讀kuai,讀成hui和gui都不對。以上所舉錯讀諸字,是僅就筆者聽力、記憶所及,難免有聽得不清晰、記憶欠準確之處,聊供《漢武大帝》劇組參考。
  既然是歷史劇,免不了出幾個史實錯誤,即便《漢武大帝》頗受好評,但細心的觀衆還是挑出了大錯小錯一籮筐。這次您再看《漢武大帝》,可以對照着以下18條錯誤,過過“挑刺”的癮。
1、有一次電視劇裏說“像打了霜的黃瓜”,漢朝時黃瓜還沒傳入呢!
2、伊稚斜單于用鳴鏑殺軍臣單于是套用的冒頓單于的故事。
3、軍臣單于是伊稚斜的哥哥,不是他的父親。
4、軍臣單于是自然死亡,而伊稚斜是被漢軍打敗後逃亡,後來病死了。
5、伊稚斜死後是兒子烏維當單于,而不是左谷蠡王。
6、籍福不是主父偃家的食客,而是田蚡家的。主父偃家的食客應該是孔車。
7、李廣將軍是自殺的。
8、張騫是元朔三年回來的,元朔三年時伊稚斜剛剛當上單于,電視劇裏卻出現了伊稚斜以單于身份和張騫對話的畫面。
9、“大夫”是古代官名,應念“dafu”,電視劇裏唸的是“daifu”,成了醫生了!
10、行說是文景時期的人,到了伊稚斜單于(漢武帝時期)應該是老人了。
11、張騫回來時漢武帝數年號,居然數到了“元鼎”!連“元狩”年號都沒到,元鼎就更別提了。
12、金日磾的姓“金”是漢朝皇帝賜姓,因此伊稚斜單于不應該叫他金日磾。
13、在電視劇中,漠北之戰後閼氏還在匈奴,實際上閼氏已在更早時候被霍去病俘虜。
14、匈奴作爲遊牧民族,沒有文字,而中行說的墓碑上卻出現了文字,而且是漢文,就算匈奴有文字,也不應該用漢文寫墓碑,難道伊稚斜懂漢文嗎?哈哈哈哈!
15、中國歷史上被稱爲“大帝”的只有兩個皇帝,其中沒有漢武帝。
16、在《史記》中從來沒有“大單于”這個說法。應該就叫“單于”。
17、《史記•遊俠列傳》中沒有提到郭解刺殺漢武帝。
18、“大宛”是古代西域的一個國家,應念“dayuan”,電視劇裏唸的是“dawan”。

漢語常識
語音文字
短語詞句
修辭標點
咬文嚼字
語言運用
對子
短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