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語言集 > 範文 > 作文 > 【必備】西安遊記作文4篇

【必備】西安遊記作文4篇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閱讀: 1.7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爲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西安遊記作文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必備】西安遊記作文4篇

西安遊記作文 篇1

今年9月,爸爸單位組織人員去西安旅遊,因正趕上週末,我也隨同前往。

我們於17日夜晚10時乘坐大巴車出發,出河北,跨河南、進陝西,於次日8時到達西安。兩天時間,我們先後遊覽了園藝世博會、大雁塔、西安古城牆、華清池、秦陵地宮和秦始皇兵馬俑,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地方有大雁塔、古城牆、華清池和兵馬俑。

大雁塔建於唐代,又名大慈恩寺塔,是中國古代唯一一座因寺而建的塔,是玄奘法師爲供奉從印度帶回的佛像和經典而修建的。玄奘就是唐僧,由此我想起了我最喜歡的小說——《西遊記》,裏面有勇敢機智的孫悟空、好吃懶做的豬八戒、任勞任怨的沙和尚,還有許多妖魔鬼怪。

西安古城牆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的古城堡,規模宏大,設計科學,設施完備,可攻可守。在這裏我還知道了“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這個成語的由來。原來是爲防止敵人火攻城門,在大門上方建有一個大水池。平時裏面盛滿水養魚,緊急時刻放水滅火,水池裏沒水了,魚也就死了。

華清池位於西安市臨潼區北麓,建設於古代華清宮遺址之上,集中反映了古代帝王唐明皇和楊貴妃的奢侈腐化生活。華清池還是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的發生地,在這裏,愛國將領張學良、楊虎城兵諫蔣介石,要求其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從此開始第二次國共合作,聯合抗日,最終把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

秦始皇兵馬俑是世界八大奇蹟之一,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距今有兩千多年曆史。秦始皇兵馬俑是在1974年3月,附近村民抗旱打井時發現的,現已挖掘出1號、2號坑,由於現有保護技術還不夠先進,3號和4號坑不敢挖掘。

有句話是“五十年中國看深圳,一百年中國看上海,一千年中國看北京,五千年中國看西安”。西安是十三朝古都,見證了中國五千年興衰,承載了中華民族最厚重的歷史。我們兩天三夜的旅遊行程,秋雨綿綿,一刻未停,難道那或急如萬馬奔騰,或緩如輕歌曼舞的秋雨就是中國五千年沉重的歷史節拍幻化而來,展現到我們面前,警示我們不忘歷史、奮發圖強的嗎?

遊覽歸來,秋雨頓停,和風麗日,萬里無雲。

西安遊記作文 篇2

當今世界只有科學不斷的創新發展,才能推動人類社會不停的前進。

爸爸帶我到過很多地方,最吸引我的不是當地的名勝古蹟,不是美食娛樂而是科技。我們每到一處,都會到當地的科技館去看一下,哈爾濱科技館機高端智能;瀋陽科技館趣味十足;北京科技館宏偉大氣,要說我最喜歡的,那當數西安科技館了。

西安科技館的大門旁矗立着一個巨大的火箭模型非常壯觀。火箭上印着國旗上面寫着航天一號。進入科技館後我們直接上了二層,這裏一整層都是有關電的知識。從電的產生到電的傳導一直到電的應用一系列實驗都有,真是讓我大開眼界呀。在這裏我還看到了弗蘭克林的雕塑。這位美國著名的科學家在1752年做了震驚世界的風箏實驗,向我們證明了天上的電和地上的電本質上是一致的。富蘭克林在做風箏實驗時有好幾次差點兒喪命,正是有這些大無畏的科學家,冒着生命危險進行實驗,纔有了我們今天的科技的迅猛發展。讓我們向那些爲人類進步作出重大貢獻的科學家們致敬吧!

在三樓的虛擬空間裏我爲郭德綱的《報菜名》配了音。他說的可真快呀,他都說完了,我還有好幾句沒跟上呢,看來我的功夫還是不到家呀。

第四層是各種各樣的.定律實驗,我最喜歡的要數運動交響曲和著名的直線定律了。爸爸問我:“我們都知道兩點間直線最短,那麼從a點到b點走直線是最快的嗎?”“那是當然了,這還用問嗎?”我自信滿滿的回答道。爸爸笑了笑沒有回答我,把我帶到一個實驗臺前。這個實驗臺是一個鐵架,鐵架上有直的、彎曲的丶有弧度的四條長短不同的軌道,在這四條軌道頭上都放了一個球。爸爸說想要證實一件事情對不對,最好的手段就是實驗一下。按照我的想法直線最短那麼它上面的球也應該是滾動的最快的。但是最後的結果卻令我大吃了一驚,最長的那條軌道上的球以最快的速度衝到底部,而最短的那條軌道上的球反而是最後一個滾落下來的。

爸爸說:“科學是嚴謹的,任何事情都不要用你以爲你猜測來決定,要想知道結果一定要實踐一下。”正當我玩得不亦樂乎時,科技館的廣播忽然響起來:“各位遊客,現在科技館的手工課堂已經開課了,八歲以上的小朋友有願意學習的可以到五樓的手工課堂去學習。”聽到這消息我馬上衝上五樓,按照老師的指示坐好。這堂課我們學習的是印染。

老師告訴我們,印染是一種很古老的手藝,最早可以追溯到北京山頂洞人時期,那時候的人就已經會用礦石將骨制項鍊染成紅色了。老師發給我們每個人一條白色的手絹,教我們將它疊成條,並在上面打一個到兩個結。我們先用水將整條手絹在水中浸溼,拿出來後再在手絹上隨意倒一些我們喜歡的顏色,整個過程非常簡單,可當我把手絹打開的時候卻發現整個手絹兒五顏六色非常漂亮。當我舉着手絹給爸爸看的時候,看着爸爸臉上驚奇的表情,我真是太驕傲了。

暢遊在科學的海洋中讓我一點都沒有感覺到時間的流逝,閉館的時間轉眼就到了。我意猶未盡的離開了西安科技館,這次的參觀讓我更加堅信科學的世界奧妙無窮,我一定會好好學習去探索發現更多的未知的知識。

西安遊記作文 篇3

在西安,我們不僅看到著名景點,還學到了好多知識。

“符合”這個詞我們現在經常用,那你們知道它的來歷嗎?在參觀陝西曆史博物館時,我們看到一件老虎形狀的文物,它的名字叫“虎符”。在古代,“虎符”是將軍和皇帝的重要物件,他們各持左右一半“虎符”。雖然它很小,但在古代軍隊中卻是重要的調令憑證。遇到緊急情況,皇帝會派人將“虎符”與軍令一起送至軍隊,左右兩個虎符合在一起則軍令生效。“符合”這個詞就由此而來,現在的意思(數量、形狀、情形等)相合。

提到西安,就不得不提“西安事變”。“西安事變”是國內戰爭走向抗日戰爭的轉折點。在驪山腳下,蔣介石辦公室的窗戶玻璃上還留有西安事變時的彈孔。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爲了達到勸諫蔣介石改變“攘外必先安內”的既定國策,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發動兵諫。西安事變又稱雙十二事變,它的和平解決爲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準備了必要的前提。

西安遊記作文 篇4

假期裏,我和父母一同去西安參觀了舉世聞名的兵馬俑。那天是個萬里無雲、陽光明媚的日子,我們來到展館,門口的隊伍就像一條長龍,靜靜的等待着進博物館目睹“世界第八大奇蹟”。走進大門放眼望去,無數的兵馬俑都端端正正的站在一個很深的大土坑裏,彷彿在迎接觀光的遊客。走近一點才發現兵馬俑中有的完整無缺,有的缺了一隻胳膊,還有的連頭也沒有,可能是出土時弄壞了吧。

然後,我們聽到那些工作人員說,如此規模的隨葬人俑在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有極高的文物價值與考古價值。目前已發掘了三號坑的全部和一號坑、二號坑的一小部分,四號坑是未建成就廢棄的空坑。據發掘部分可知,三個坑中一號坑最大,坑深五米,面積14260平方米是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面闊九間、四周環繞回廊、四邊各有五個門道的地下大廳。二號坑呈曲尺形,面積6000平方米,分成各自獨立又互有聯繫的四個部分。三號坑呈凹字形,面積約520平方米,是三個廂房相通的建築。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是建立在兵馬俑坑原址上的遺址性博物館。兵馬俑已被譽爲“世界第八大奇蹟”,“二十世紀考古史上的偉大發現之一”。 1987年1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將秦始皇陵(包括兵馬俑坑)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它不僅是中國人民、也是全人類的一份珍貴文化財富。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的建立和發展,曾歷經坎坷和艱辛,凝聚着許多人的心血和汗水。土坑裏面埋藏着和真人、真馬大小相似的陶俑、陶馬個個栩栩如生,簡直像一個模子刻出來的,真可以以假亂真了。這時我的心裏又產生了和管理人員一樣的感受,古代人民真聰明,絕不比現代人差。

我又認真地參觀起來,這是我才發現,這些兵馬俑不僅栩栩如生,而且形態各異,變化多端。瞧,這些兵馬俑排列有序,隊形整齊,組成前鋒、左右兩翼及中部車與步兵排成主陣的龐大陣容。出土兵器多是實用的青銅兵器,個別的爲鐵器。咦,這個目視前方,擡頭挺胸,那個擡起手臂,指着前方,好像在眺望遠方。突然,我又發現一個歌妓俑,一張笑嘻嘻的臉龐掛在身體上,它左手高舉,右手向後擺,單腳立地,另一隻腳擡了起來,做出一副能歌善舞的樣子。這時,一隻“野馬”進入了我的視線,它看上去“英俊瀟灑”,額頭半黑半白,四隻腳穩穩地站立在地上,噢,原來是兵馬俑中的馬俑。接着,我還看到胖胖的兵俑,還有瘦兵俑,看得我眼花繚亂,金星直圍着我的頭轉。哦,我明白了,原來陶俑的雕塑是根據不同身分、不同年齡來設計的,面容神態各異。陶馬形象準確生動,比例適度,體現出靜中寓動的藝術效果。秦兵馬俑的發現,對研究秦代軍隊編制,武器裝備、作戰方式以及後吏服飾、雕塑藝術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義。

看到這裏,我迫不及待把相機拿出來,給兵馬俑照張相。而管理人員阻止了我,指了指牆上懸掛的醒目提示告訴我們這裏不能照相,說:“相片是一種化學東西,在兵馬俑跟前照相的話容易引起兵馬俑的化學反應,令兵馬俑褪色。”媽媽說:“對啊,8年前我來過這裏,這裏的'兵馬俑以前是彩色的,也是不允許照相的,而且光線很暗,那是爲了保護兵馬俑上的色彩,現在的人富裕了,差不多每家每戶都有照相機了,來到這裏的人都不聽工作人員的阻止,堅持照相,所以現在的兵馬俑都全成土色了,已經沒有以前的光澤了。”

這次參觀,我真是大開眼界,讓我不由得想到古代勞動人民是多麼的聰明啊,他們用智慧和心血凝結成這無數的、工人蔘觀的、流芳百世的“兵馬俑”!這些勞動人民可真讓人欽佩啊!

日記
週記
小說
摘抄
語文
作文
口號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