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語言集 > 範文 > 週記 > 端午節週記(推薦)

端午節週記(推薦)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閱讀: 6.2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時光匆匆,一個星期已經結束了,我們或多或少都學到了一些新東西,請好好地記錄下在週記裏。爲了讓您不再爲寫週記頭疼,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端午節週記,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節週記(推薦)

端午節週記1

端午節爲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它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懸鐘旭像、掛艾葉吃糉子、喝黃酒。

今天早上,我們全家的早餐就是吃糉子。媽媽說,以前她的老家都是自己包糉子的`,而且都是甜的,有蜜棗糉、花生糉、豆沙糉。現在大家都買現成的了。在吃早餐的時候,爸爸媽媽都在說小時候過端午節的趣事,比如:帶鴨蛋或者雞蛋到學校,跟同學比賽,看誰的更堅韌,不會被碰碎等等。我邊吃邊聽,聽到有趣的地方,大家都哈哈大笑起來。我希望每個人在這一天都過得開心、幸福!

端午節週記2

快到端午節了,今晚我家包糉子。我也想學着包糉子,母親就一步步地教我:首先拿兩片糉葉,並排將寬的一頭重疊一小部分,再窩成一個小漏斗,但是這個小漏斗一定要是封口,一絲縫也不能留;再將糯米裝進去,用糉葉長長的尾部蓋上蓋子;然後還要加一片糉葉才把小漏斗裏的糯米包裹得嚴嚴實實;最後用繩子將成形的糉子捆緊,就大功告成了!

今晚我一共包了三個糉子,其中兩個是在母親幫助下包好的,還有一個雖然樣子很古怪,但是我獨立完成的。我不明白爲什麼同樣的糉葉在母親手中就很聽話,一點兒也不漏米,而在我手裏卻總是不停地散開、漏米?母親說熟能生巧,只要我多練習,就會越包越漂亮的'!還說我第一次學包糉子就能包起來,是一個心靈手巧的小姑娘!

今晚學包糉子可真有趣!以後我包的糉子一定會比母親包的還要漂亮!

端午節週記3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也就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有吃糉子,賽龍舟等習俗。吃糉子是爲了紀念春秋戰國時期的大詩人屈原的。據說,屈原於五月初五自投汩羅江,死後爲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於此日投五色絲糉子於水中,以驅蛟龍。大詩人屈原還寫過一首世界著名的詩,叫《離騷》。

端午節又稱端五、重五、端陽、中天等,我還知道端午節有掛菖蒲、艾葉、薰蒼朮、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爲了壓邪。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過端午節的時候,在一個大桌子上,一起吃着香噴噴的糉子,到嘉興南湖的一條河邊,還看見他們賽龍舟。“觀看的人真多啊!”我不禁感嘆道。“他們劃得真快啊,他們比得真激烈啊!”爸爸也說道。

中華傳統節日不僅僅只是端午節,還有話多其它節日,正等着我們去了解它們呢!

端午節週記4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

早上起來,我看見爸爸媽媽還有姐姐已經起來了,他們開始吃糉子,我急忙去吃糉子。

我想起前天,我跟媽媽姐姐還有奶奶包糉子的日子。媽媽給我講屈原的故事:說從前,有一個叫屈原的愛國詩人,他因爲抗敵的主張沒被採用,國家被打敗了,就含恨走到江邊,抱着一塊石頭跳入江中。人們爲了救屈原,不斷在水底打撈,一直沒有找到屈原。人們爲了不讓魚蝦吃掉屈原,就往江裏扔一些糧食,後來成爲今天的端午節家家包糉子的習俗。

聽媽媽講故事,我開始跟姐姐學者包糉子。姐姐疊蘆葦葉,我往蘆葦葉裏倒黏米,奶奶跟媽媽包又香又粘又甜的'糉子。我們包得非常順利。糉子很快就包完了,媽媽說:“後天就可以吃糉子了。”看着那些可愛的糉子,我想一定很好吃。

現在,我終於吃到了又香又黏還又甜的糉子了,媽媽還給我一個五彩線,讓我綁在胳膊上,還把艾蒿插在門上,到處都是糉子的清香。

我喜歡端午節,我喜歡吃糉子。

端午節週記5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的習俗是吃糉子。現在條件好了,許多人家也不包糉子了。因爲菜市場、超市門口擺滿了各具特色的糉子。有香甜可口的紅棗糉、鬆軟的豬肉糉、清香的赤豆糉包裝精美,應有盡有。

我最愛吃的是紅棗糉。碧綠的蘆葉裏,裹着雪白的米團和瑪瑙般的紅棗,顏色鮮豔而漂亮,使人一看就生愛慕之心。我喜歡它不僅是因爲它顏色漂亮,更重要的是它的味道好極了。剝開糉子,新鮮的蘆葉清香撲鼻而來,輕咬一口,清清的`,涼涼的,別有一番滋味。

端午節的時候,每家的門上都掛上了菖蒲做的寶劍和噴灑雄黃酒,聽說這樣可以避邪。

一年中有許多的節日,而我最喜歡的是清香的端午節。

端午節週記6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雖然它沒有春節那麼隆重的氣氛,但它卻寄託了我們對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懷念。五月初五那天是紀念屈原以身殉國,跳入汨羅江的日子。爲了不讓魚蝦把屈原身體上的肉吃掉,人們就用糉葉包着糯米,投到汨羅江裏,我們家鄉端午節主要風俗是包糉子和插艾葉。

到了端午節就開始包糉子了,姥姥拿了幾片事先泡好的糉葉,把糉葉捲成圓錐體,把糯米放進去,中間再放上幾顆蜜棗,一會一個糉子就包成了,姥姥包的可好看了,有三角形的,菱形的包好後,把糉子放進鍋裏煮,一鍋香噴噴的.糉子就出鍋了,清香四溢。

在媽媽包糉子的時候,我和爸爸都忙個不停,那就是在門口時插艾葉,我把艾葉用紅毛線捆好,爸爸把捆好的艾葉插在屋門上,傳說這樣可以辟邪福,什麼妖魔鬼怪都不敢靠近。艾葉還可以做藥材用,每年大伏天的時候,奶奶用艾葉燒一大盆熱水,給我泡澡,可以治療皮膚病。

我喜歡家鄉的端午節,也喜歡我的家鄉。

端午節週記7

今天是端午節,大街小巷都瀰漫着糉子的香味。在這個溫暖的節日裏,我想親手包個糉子送個你,祝願你端午安康!

我打開IPad,瞭解了包糉子的'步驟和方法,便開始動手包了起來。別看糉子長得那麼簡單,包起來可真不容易。不是葉子開裂了,就是米撒了一地。我耐心地,一遍又一遍地試驗了五個,終於成功了一個。我拿着親手包好的第一個糉子看了又看,滿意地笑了。這是一個很有特點的糉子,賣相不怎麼好看,很小很小,迷你型的。我想,你一定會喜歡。

糉子煮好了,剝開外層的糉葉,那香噴噴的味道撲鼻而來,頓時,口水淹了一畝地了。我最喜歡的是鹼糉,沾上蜂蜜,咬上一口,軟綿綿的,香甜可口,那真是好極了!你呢?你喜歡什麼味的?包個糉子送給你,快來吃吧!

端午節週記8

我喜歡的節日有很多,但我最喜歡的是端午節。這個節日不但離我的生日近,也是愛國詩人屈原的祭日。端午節時,我們可以看龍舟、吃糉子。

媽媽帶着我去看龍舟,當時的情形可熱鬧了!四面響起了咚咚的鼓聲,比賽開始了,河面上有紅的、黃的、藍的、綠的龍船,四條龍船伴着鼓聲越劃越快。再看觀看的人們,人們有的急得像油鍋上的螞蟻,有的正在瘋了似的喊加油,還有的`激動地跳起了舞。這時,所有人幾乎什麼煩惱都忘掉了,伴着鼓聲越飄越遠,消失得無影無蹤。

回到後,我們開始了包糉子行動。我先用兩張葉片疊在一起,加入糯米、花生……包成三角體,用細繩纏緊。口味有很多種,有蛋黃的、肉鬆的、火腿的……真想每個味都嚐嚐。糉子不但味道多而且形狀也多,有橢圓形、斧頭形……真讓人眼花繚亂。

端午節能吃上美味的糉子,又能看精彩的龍舟比賽,真是樂趣無窮!

端午節週記9

今天是個快樂的端午,媽媽和奶奶帶我出去玩。我們的目的地是去大福源,我們先來到買吃的地方,媽媽和奶奶買了許多我愛吃的'東西:桃子、香蕉、果凍、蝦條、沙琪瑪、各種口味的糉子、魚頭、雞腿等等,我可高興了!

然後,媽媽和奶奶帶我去世宇娛樂城裏玩遊戲機,我玩了賽車、和田咚的打鼓、幸運機等,我們還得了許多票。玩完以後,媽媽和奶奶帶我去吃飯。我吃了一些小菜、雞腿、米飯、木瓜生魚湯,我吃得很飽,還喝了一些蔬菜汁和橙子汁,就更飽了。最後,媽媽、奶奶和我就依依不捨地回家了。

我覺得:今天可真是個特別開心又非常難忘的端午啊!

端午節週記10

快到端午節了,今晚我家包糉子。我也想學着包糉子,媽媽就一步步地教我:首先拿兩片糉葉,並排將寬的一頭重疊一小部分,再窩成一個“小漏斗”,但是這個“小漏斗”一定要是封口,一絲縫也不能留;再將糯米裝進去,用糉葉長長的尾部蓋上“蓋子”;然後還要加一片糉葉才把“小漏斗”裏的`糯米包裹得嚴嚴實實;最後用繩子將成形的糉子捆緊,就大功告成了!

今晚我一共包了三個糉子,其中兩個是在媽媽幫助下包好的,還有一個雖然樣子很古怪,但是我獨立完成的。我不明白爲什麼同樣的糉葉在媽媽手中就很聽話,一點兒也不漏米,但是在我手裏卻總是不停地散開、漏米?媽媽說“熟能生巧”,要我多練習,就可以越包越漂亮的!還說我第一次學包糉子就能包起來,是一個心靈手巧的小姑娘!

今晚學包糉子可真有趣!以後我包的糉子一定會比媽媽包的還要漂亮!

端午節週記11

每一年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你們知道它的來歷嗎?讓我給你們講一講。

從前,有一個愛國詩人屈原,有一次,他進京去辦事,看到國家變的非常衰敗,就投汩羅江自殺了。臨死前,他還寫了一首詩。人們爲了紀念這個愛國詩人,就將每一年的農曆五月初設成端午節。

端午節主要內容就是划龍舟、包糉子。

賽龍舟的場面很熱鬧,河岸邊被擠的水泄不通。只聽槍聲一響,船上的'人拼命的向前劃,而河岸邊滿是加油聲。

包糉子,就是用竹葉包,用糯米作餡。包的時候很粘手,不是專業人員可是包不好的哦!

在端午節,人們還要將房子打掃乾淨,在廚房裏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孳生。

相傳龍舟競賽是爲了打撈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將糉子投進河裏,是讓魚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端午節週記12

五月五日是端午節,各地有許多的習俗,讓我來介紹一下端午節的一些習俗吧!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古時候楚國人因不捨得屈原投江而死,所以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來紀念他,用划龍舟來驅散江中的魚,免得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端午節吃糉子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每到五月初,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糉葉、包糉子,糉子的餡品種許多,有豆沙糉、鮮肉糉、火腿糉、蛋黃糉等。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可以避邪驅瘟。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絲布,清香四溢,用五色絲線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在端午節,人們把插懸艾葉、菖蒲作爲重要內容之一。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酒,殺菌防病。

現在我們更重視過端午節了,節日氣氛也越來越濃了,這些傳統習俗我們應該保持下去。

端午節週記13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爲了記念古代詩人屈原流傳下來的節日。

節日期間我和爸爸、媽媽去南陽陪姥姥、姥爺一起過端午節。一路上看見成片的'麥浪,金燦燦的;農民伯伯正在用收割機收割小麥,我遠遠地望過去,彷彿看見他們那豐收的喜悅表情,也似乎看見了晶瑩的汗珠流淌下來,撒到了田野中,是不是算對大地的感謝呢?

到了南陽,只聞糉子飄香,忍不住嚥下口水。姥姥馬上給我們端了一大碗剛煮熟的糉子,我一口氣吃掉兩個,分別是紅豆花生和大棗餡,真好吃。爸爸說不能多吃,以防不好消化,不然我還想吃一個。

下午去南陽夥伴家竄門,整個樓梯間全是艾草的特有芬香,媽媽告訴我,說端午節門口掛艾草可以驅蚊蟲,這也是端午節的一個習慣。

我喜歡端午的糉子,更珍惜這美好的生活……

端午節週記14

端午節馬上就要到了,媽媽告訴我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我國偉大的詩人屈原。

據說在古代的楚國有一位的詩人也是當時的一位大官。對當時的.社會有很多的不滿但是又無能爲力,不能爲天下百姓減輕負擔,主要的是當時的皇上非常的昏庸。才一氣之下在現在的岳陽市境內的汨羅江投江自盡了。恰好那天是農曆五月初五。

後來百姓們爲了不讓江裏的魚蝦把屈原的身體吃掉,就在每年的那裏五月初五劃着船將包好的糉子投到江中餵魚蝦,再後來就有了龍舟比賽,一邊比賽一邊向汨羅江中投糉子。

我很期待端午節快點到,因爲我實在是想吃我奶奶親手包的糉子了。

端午節週記15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兩千多年來的習慣。關於端午節的由來以紀念屈原的說法最爲廣泛。相傳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的大夫,因爲愛國理想不能實現而抱石投汨羅江自殺。人們爲了紀念他,便把他投江的日期定爲端午節。

說到端午節,最常見的習俗要數吃糉子了。雖然在商店裏的糉子品種很多,但是,我還是喜歡家裏包的糉子。在端午節的前兩天媽媽就會把包糉子的蘆葦葉買回來用清水煮好,然後準備包糉子的原料:糯米、肉、豆沙、紅棗等。接下來和奶奶一起包糉子,每次奶奶都會選取兩三片葉子,左手捏住葉子的一頭,右手用三個手指捏住葉子的`另一頭輕輕地往裏一卷,捲成一個圓錐體的形狀,卷好後就往裏面放準備好的原料,最後用棉線把糉子捆結實,一個有模有樣的四角糉“寶寶”就誕生了。

在這一天,人們還會插艾葉、賽龍舟。端午節真是個充滿神奇、充滿喜悅、充滿熱鬧的節日。

日記
週記
小說
摘抄
語文
作文
口號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