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語言集 > 範文 > 讀後感 > 五年級學生《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

五年級學生《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閱讀: 7.7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五年級學生《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五年級學生《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

五年級學生《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1

象性格溫順,是人們的夥伴,但它只是動物。不過,在讀了《最後一頭戰象》這本書後卻讓我感受到,動物身上也有着人類的情感。課文講述了在戰爭中倖存下來的一頭大象——嘎羧。它自知生命大限以至,便重披象鞍,到江灘緬懷往事,憑弔戰場。

最後,它來到埋葬自己戰友們的“百象冢”旁挖了一個坑,莊重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這是一頭“懷舊”的戰象。嘎羧原本是得去祖祖輩輩留下的象冢長眠的,但它沒有.我想它一定是無法割捨戰爭時光,無法忘記戰友們。它告訴我們歷史不能重演,而歷史也不能忘記。這是一頭“純潔”的戰象。嘎羧的心裏,不是對功名的渴望,不是對自己戰績的驕傲自豪,而是並肩作戰的戰友,是慈愛的波農丁,是善良的鄉親們,是它久久渴望的和平與安寧.的確,沒有什麼可以做到永恆,但是,我們必須要守護自己最珍惜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擁有心靈的.淨土.嘎羧比我們更早懂得這一點,因此,它二十六年來一直懷有純潔的心.在它那爲所有人動容的壯舉面前,我們都是那麼渺小. 這也是一頭“忠誠”的戰象。

“忠誠”是因爲它臨死時重披象鞍,它希望自己是最後一頭戰象,希望這個世界永遠和平。當我讀到課文中的這句話,“二十六個春秋過去,象鞍已經破舊了,仍顯出凝重華貴,嘎羧披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邁的氣概。”從中我讀懂了象鞍上記載着凝重的歷史,記載着嘎羧的忠誠,垂暮的英雄,博大的胸懷仍在!讀了這篇課文,令人回味無窮,促人深省,動物尚且有如此的高尚情懷,我們人類是否應該有更深的感悟呢?《最後一頭戰象》這本書講的是:作者沈石溪在西雙版納打仗時,是當象騎兵(騎象打仗的兵),當時全部象騎兵全體陣亡,只剩下他與他的象,他們離開戰場,他的象是他最知心的朋友。找到了一座村寨,在裏面發生許多有趣的事``````有時關乎生命,也有時只關乎自己的脾氣,但最後戰象死了。讀了這本書我的感觸很深,我知道能交一個知心朋友,多麼不容易,這個朋友與他出生入死,一起過了許多磨難,才終究在一起。我明白了自己努力得到的東西一定要珍惜。我還明白了,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不管什麼人,什麼東西,也是終究要離開你的。《最後一頭戰象》更讓我知道了動物雖然不會說人話,但他們卻是是有感情的東西,從這本書中我對動物的看法也有些改變,特別是象,我對象的感覺是,它有思維,特別聰明,所以我現在開始喜歡象了。讀了《最後一頭戰象》,我的感觸很多。

五年級學生《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2

沈石溪,原名沈一鳴,他的動物文學作品屢屢獲獎,他被譽爲“中國動物小說大王”,有名的《狼王夢》正是他寫的,要知道,他可是我最喜歡的作家之一了,因爲他是爲了我們青少年而寫作的,總是能勾勒出我們的身影,我們彷彿就是那一隻淘氣的河馬、那一隻忠誠的獵犬。他曾經說過:“青少年,正處在價值觀和人生觀形成的階段,讓他們明白什麼是崇高、什麼是卑鄙、什麼是文明、什麼是野蠻、什麼是美麗、什麼是醜陋,讓他們懂得,偏離了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人就墮落得比野獸還不如,這正是我寫動物小說的目的。”不僅如此,更重要的是他寫的作品都是真實的、親生經歷的,不是自己憑想象力捏造出來的,這也是我崇拜他的重要原因之一。今天,我有幸又讀了他的作品——《最後一頭戰象》,讀了之後,我感觸頗深,受益匪淺。

《最後一頭戰象》這篇動物小說記敘了曾經在抗日戰爭中倖存下來的最後一頭戰象嘎羧,它自知生命大限將至,不是去祖宗留下的象冢,而是再次佩上象鞍,繞着圈子走了三圈後來到打洛江畔,憑弔戰場,最後在埋葬着戰友們的“百象冢”旁刨了一個坑,莊嚴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最後一頭戰象》中,我方八十多頭戰象全部中彈倒地,人們隆重埋葬了陣亡的戰象。說明了戰象在人們的心目中是人人讚頌的英雄,寫出了人們對陣亡的戰象的沉痛悼念之情。而對於唯一倖存下來的最後一頭戰象嘎羧,在人們的.心目中,它就是功臣,所以人們對它十分尊敬和照顧。嘎羧不僅是一頭戰象,它保家衛國,它浴血奮戰,作爲一名戰士,它選擇了和自己的戰友在一起,莊嚴歸去,所以它更是一位英雄。它對死毫無畏懼,它在告訴我們歷史不能忘懷,和平更是大家應該期待的!

讀了這一篇文章,我頓時開悟:美好的情感並非人類專有,在特定環境下,許多動物也會表現出可歌可泣的高尚情懷。是的,很多時候,人類常以萬物之靈自居,但卻從來都沒有想過,其它生物也是有生命的。當我們在獵殺動物時,我們卻忽略了一個不容爭辯的事實:動物和我們人類一樣,遇到傷害和災難時會害怕、會驚慌、會希望得到保護和救助。戰象嘎羧面對敵人勇往直前,浴血奮戰,用鮮血書寫輝煌,面對死亡從容不迫、莊嚴死去的壯舉,向我們證明——動物也會喜怒哀樂,也是有英雄氣概、高尚情操的!同時,這一行爲也引起了我們的深思——倘若人類真的是萬物之靈,那麼,連動物尚且有高尚的情操,我們又應該如何做呢?戰象嘎羧的英雄氣概永遠激勵着我們:要熱愛祖國!要忠誠!要做一個有氣節的中國人!

五年級學生《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3

母愛隨處可見:一杯茶,一盤水果,一件大衣,都可能飽含着母親對兒女們深深的愛。最近,我在讀《最後一頭戰象》時又一次被這偉大的母愛深深地感動了。

準確的說,我是在讀書中《棕熊的故事》這篇文章時被感動了。文章講的是作者“我”在一條小山溝裏發現了一隻孤零零的小熊仔,於是帶回觀察站好好餵養。後來,母熊媽媽找到“我”領回了小熊仔。然而沒多久,母熊就在一次和灰狼的戰鬥中身受重傷,爲了找人照顧小熊仔,母熊媽媽忍受着巨大的痛苦找到我,直到把小熊仔交到“我”手中,才安詳的永遠閉上了眼睛。

所有的生命都有情感。很多時候,動物和人一樣,只要是母親,都會傾盡全力去照顧自己的孩子,母熊媽媽能拖着受重傷的身體艱難行走在山間,只是爲了把作者“我”帶到小熊仔身邊,因爲她知道自己無法再照顧她的小寶貝了,她要在她死前爲小熊仔找到一個安全的家。即使再痛苦,即使腸子都掉出體外,她爬也要爬到“我”面前。我的眼前浮現出母熊最後死去的樣子。我想她是滿足的,因爲她知道“我”一定會好好照顧小熊仔的。

看到書中母熊媽媽對小熊仔的愛,不禁讓我想到就在前不久,媽媽也是這樣全身心的照顧我。那是五一放假期間。爸爸媽媽帶我出去玩。當車開了一段山路之後,我暈車的老毛病便又犯了,肚子開始絞痛,胃也不停的犯惡心,早上吃的暈車藥也早已失去效力。我感到車裏的'空氣讓人心裏悶的發慌。就在我覺得快要吐出來時,耳邊傳來了媽媽那輕柔的話音:“寶貝,很難受吧,閉上眼睡一會吧。”我由於噁心,一句話也說不出。而媽媽一定早已從我那痛苦的表情中看出來一切。她先將空調通風口調整了一下,接着把我的頭攏到她的肩上,再用一隻手扶着,另一隻手不停的給我按摩胃部。隨着媽媽的手輕柔的按摩,我感到稍稍好受了一點,張開眼睛,卻看見媽媽自己也是一副痛苦的表情。我猛然記起,媽媽和我一樣,也非常容易暈車呀!可是,即使在這麼痛苦的情況下,她依然把照顧我放在第一位。媽媽的手一直輕柔的揉着我的胃部,一直揉着……

人是高級動物,隨着人類社會的發展,很多單純的情感變得複雜了。甚至有的變得不那麼美好,但唯有母愛從未改變。從古至今,從動物到人,只要是媽媽,就可以爲兒女忍受痛苦,甚至放棄生命。這就是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母愛,世間最偉大的愛!

五年級學生《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4

暑假中,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最後一頭戰象》這本書。它的作者是沈石溪,媽媽當時簡單地看了一下它,媽媽對我說:“這本書特別好,讀完後她都感動哭了。”我回家後便端起書。

我開始頭也不擡的看書這本書。在戰鬥中,戰象都陣亡了,在民工搬運戰象屍體時,發現了倖存的戰象,名叫嗄羧。過了二十幾後,它在臨死之前重新找到並披掛上象徵身份的象鞍,走了一天一夜,來到戰友埋葬的地方——百象冢,在旁邊挖了一個坑,把自己埋在了那裏。 在這篇文章裏,嗄羧被村民治好傷後就在寨子裏生活,大象有靈性,在嗄羧快不行了的時候,它繞着寨子走了三匝,對救活它,收留它和養活它的寨子表達了一種戀戀不捨的心情。全寨的男女老少也都擁到打穀場爲嗄羧送別,許多人都泣不成聲,村長在它脖子上繫了潔白的紗巾,在四條腿上綁了四塊黑布,老人和孩子送給它吃的,它什麼也沒吃,只喝了一點涼水。嗄羧是一頭很重情義的大象,它很想念和自己一塊戰鬥的戰友,所以它把自己埋在了並肩作戰的戰友身邊,它是我們心中一位非常重情義重感情,而且品德高尚的戰鬥英雄。

《最後一頭戰象》這本書它不僅介紹了大象、棕熊、野豬的生活習性和聰慧,而且還在文中隱藏了寓意深刻的道理。首先,我們要熱愛動物,就要和動物交朋友,不去傷害它、驚嚇它、再兇猛的動物都會對你產生某種好感,包括狗熊。沈石溪老師在考察狗熊時,經過一番周密觀察,他們猜測母熊遇到了意外,不然不會這麼晚還不回窩,於是他就決定把小熊崽抱回觀察站,每天餵養它,直到有一天母熊嗅着人味兒來到觀察站要寶寶時,小熊又哭又鬧,不肯離去,原來它把好心餵養它的沈石溪老師當做媽媽了。可見動物和人類只要和諧相處是可以產生情感並依賴的。

我們不能光看到動物壞的一面,看待人跟動物一樣,要看到別人的長處,才促使人進步,而不至於使你像滑滑梯似的退步,從而產生傲慢的心態。作爲高等動物的'人類似乎統治着低等動物,捕捉動物、餵養動物、甚至宰殺動物,用它們的血肉做成餐桌上的美味佳餚品嚐,用它們的皮毛做成人們喜愛的飾品享受,我反對這種扼殺生態平衡的霸道,地球也在警示人類對生態平衡的這種破壞,所以人們不能太貪婪,貪婪很可怕,貪婪是永無境止的,最終,貪婪會把那些無恥的人類送向罪惡的深淵。《最後一頭戰象》這本書很值得看,很有意義。

五年級學生《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5

《最後一頭戰象》中,我最搞不懂的一篇故事就是《野豬囚犯》。

這篇故事講述的是一羣野豬是一隻老虎的囚犯,他們長期跟隨着老虎,可從來不逃跑。一次,老虎在距離野豬比較遠的'小河邊喝水,野豬們本可以趁這個機會趕緊逃走,可是他們沒有絲毫要逃走的的意識,讀到這裏時,我很不理解,野豬當時,爲什麼沒有逃走?

還有一次,野豬們看到木瓜,控制不住自己,竟吃了起來。我本以爲老虎會大發雷霆,沒有想到,老虎卻大發慈悲,任由他們吃。老虎在旁邊巡視,他旁邊有一塊牛背似的磐石上,如果我是老虎,我一定選擇站在磐石上,正所謂,站得高,看得遠嗎!可老虎只瞟了一眼,他似乎很信任野豬們不會逃走。

正當他們走到樹下的時候,老虎突然停了下來,原來樹上有隻金錢豹,如果不是老虎及時提醒,野豬恐怕就要成爲豹子的盤中餐了,老虎和金錢豹廝殺起來,由於豹子打不過老虎,便灰溜溜的逃走了。只聽“砰”的一聲巨響,原來是波農丁一槍把老虎打死了。

讀完這個故事我才明白,原來,野豬跟隨老虎,是爲了安全。動物也很聰明,我們不能小看他們。野豬們也是爲了生存,逼不得已,纔去與老虎合作,每一件事,都有原因,需要我們去不停的探索,才能發現新的大陸。

篇四:讀最後一頭戰象有感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假期裏我又讀完了一本書《最後一頭戰象》,這本書對我的感觸很深, 這本書的作者是一位人人皆知的動物小說大王沈石溪,他的創作以動物爲主,已出版作品五百多萬字,我看過很多他的著作如:《狼入夢》、《第七條獵狗》等,但我尤其喜歡這本《最後一頭戰象》。

書中有一篇我最喜歡的文章《給大象拔刺》,講述了一根一寸長的鐵釘扎進了小象寶寶的足墊,大象爸爸心急如焚的到路上把一位赤腳醫生用鼻子捲回家,讓它爲小象寶寶拔刺,拔刺時赤腳醫生不小心把小象寶寶弄疼了,大象爸爸氣急敗壞的差點把赤腳醫生勒死,最後赤腳醫生竭盡全力把小象寶寶腳墊上的`刺拔了出來,一個月後,小象寶寶恢復了,大象一家爲了感謝赤腳醫生,來到路上截住那位赤腳醫生,扔給他一個比冬瓜還大的蜂窩,好像還赤腳醫生醫藥費似的,赤腳醫生明白了它們的用意,後來赤腳醫生和小象寶寶握鼻,表示人與動物的友好。

這篇文章的故事真是‘知恩圖報’這個詞的真實寫照,就連動物大象都知道感恩,我們爲什麼不能呢?我們在以後的生活學習中也要懂得感恩,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恩,感恩老師的諄諄教導,感恩……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五年級學生《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6

象性格溫順,是人們的夥伴,但它只是動物。不過,在讀了《最後一頭戰象》這本書後卻讓我感受到,動物身上也有着人類的情感。

課文講述了在戰爭中倖存下來的一頭大象——嘎羧。它自知生命大限以至,便重披象鞍,到江灘緬懷往事,憑弔戰場。最後,它來到埋葬自己戰友們的“百象冢”旁挖了一個坑,莊重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這是一頭“懷舊”的戰象。嘎羧原本是得去祖祖輩輩留下的象冢長眠的,但它沒有。我想它一定是無法割捨戰爭時光,無法忘記戰友們。它告訴我們歷史不能重演,而歷史也不能忘記。

這是一頭“純潔”的戰象。嘎羧的心裏,不是對功名的渴望,不是對自己戰績的驕傲自豪,而是並肩作戰的戰友,是慈愛的波農丁,是善良的鄉親們,是它久久渴望的和平與安寧。的確,沒有什麼可以做到永恆,但是,我們必須要守護自己最珍惜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擁有心靈的淨土。嘎羧比我們更早懂得這一點,因此,它二十六年來一直懷有純潔的心。在它那爲所有人動容的壯舉面前,我們都是那麼渺小。

讀過這篇文章後,我的熱淚不停地在眼眶中打轉,我被深深的感動了。特別是最後一句話:“它沒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和曾經並肩戰鬥的同伴們躺在了一起。”這句話太感人了!象竟有如此靈感,它知道忠誠和友誼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東西。此時,敬佩、感動的心情交在一起,我有一種說不出的味道。那頭象的一幕幕真情在我腦海中不停地迴盪着。

在沈石溪的小說中,我們可以看到每種動物都有其可愛的一面,而且都通人性,都有自己好聽的名字呢。這些動物在沈石溪的小說中都是以主角的地位自居的,從中可以看出沈石溪在對動物種羣的長期細緻的觀察、體驗之後,醞釀出來的審美感受的深刻程度和豐富程度。他說:“動物小說之所以比其它類型的小說更有吸引力,是因爲這個題材最容易刺破人類文化的外殼、禮儀的粉飾、道德的束縛和文明社會種種虛僞的表象,可以毫無遮掩地直接表現醜陋與美麗融於一體的原生態的生命。隨着時代的變遷,文化會盛衰,禮儀會更替,道德會修正,社會文明也會不斷更新,但生命殘酷競爭頑強生存和追求輝煌的精神內核是永遠不會改變的。因此,動物小說更有理由贏得讀者,也更有理由追求不朽。”

作者以明朗而優美的語言、深沉的筆觸,通過對動物社會的描寫,揭示了動物之間情感糾葛的內心世界,使讀者不僅瞭解了動物的生活習性,還可以從中引發聯想,體會其中的內涵,引起人們深沉的思索:動物世界尚且如此,我們人呢?

通過這篇文章,我學習了做人的道理。人和人之間也要像大象一樣充滿忠誠和友誼。

五年級學生《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7

象性格溫順,是人們的夥伴,但它只是動物。不過,在讀了《最後一頭戰象》這本書後卻讓我感受到,動物身上也有着人類的情感。

課文講述了在戰爭中倖存下來的一頭大象——嘎羧。它自知生命大限以至,便重披象鞍,到江灘緬懷往事,憑弔戰場。最後,它來到埋葬自己戰友們的“百象冢”旁挖了一個坑,莊重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這是一頭“懷舊”的戰象。嘎羧原本是得去祖祖輩輩留下的象冢長眠的,但它沒有。我想它一定是無法割捨戰爭時光,無法忘記戰友們。它告訴我們歷史不能重演,而歷史也不能忘記。

這是一頭“純潔”的戰象。嘎羧的心裏,不是對功名的渴望,不是對自己戰績的驕傲自豪,而是並肩作戰的戰友,是慈愛的波農丁,是善良的鄉親們,是它久久渴望的和平與安寧。的確,沒有什麼可以做到永恆,但是,我們必須要守護自己最珍惜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擁有心靈的淨土。嘎羧比我們更早懂得這一點,因此,它二十六年來一直懷有純潔的心。在它那爲所有人動容的壯舉面前,我們都是那麼渺小。

這也是一頭“忠誠”的戰象。“忠誠”是因爲它臨死時重披象鞍,它希望自己是最後一頭戰象,希望這個世界永遠和平。當我讀到課文中的這句話,“二十六個春秋過去,象鞍已經破舊了,仍顯出凝重華貴,嘎羧披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邁的氣概。”從中我讀懂了象鞍上記載着凝重的歷史,記載着嘎羧的忠誠,垂暮的'英雄,博大的胸懷仍在!

讀了這篇課文,令人回味無窮,促人深省,動物尚且有如此的高尚情懷,我們人類是否應該有更深的感悟呢?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

《最後一頭戰象》這本書講的是:作者沈石溪在西雙版納打仗時,是當象騎兵(騎象打仗的兵),當時全部象騎兵全體陣亡,只剩下他與他的象,他們離開戰場,他的象是他最知心的朋友。找到了一座村寨,在裏面發生許多有趣的事……有時關乎生命,也有時只關乎自己的脾氣,但最後戰象死了。

讀了這本書我的感觸很深,我知道能交一個知心朋友,多麼不容易,這個朋友與他出生入死,一起過了許多磨難,才終究在一起。我明白了自己努力得到的東西一定要珍惜。我還明白了,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不管什麼人,什麼東西,也是終究要離開你的。

《最後一頭戰象》更讓我知道了動物雖然不會說人話,但他們卻是是有感情的東西,從這本書中我對動物的看法也有些改變,特別是象,我對象的感覺是,它有思維,特別聰明,所以我現在開始喜歡象了。

讀了《最後一頭戰象》,我的感觸很多。

五年級學生《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8

在這個暑假,我讀完了沈石溪先生寫的《最後一頭戰象》,感觸萬分,特別是最後一篇他寫的《棕熊的故事》。

故事非常生動感人,寫的是沈石溪先生和他的嚮導在高黎貢山南麓觀察野生藏驢時,看見了一隻小熊崽落單了,處境非常危險。在萬般思考後將其帶回了觀察站。結果小熊崽第一次睜眼時看到的是沈先生,竟然“六親不認”管沈先生當母親了,沈先生看她的樣子也是萬般憐愛。他們在一起渡過了一段快樂時光。可是美好沒有持續多久,被獵人捕獲後機智逃脫的母棕熊找上門來了,於是迫不得已,將小熊崽還給了母熊。令人驚奇的是,小熊崽竟逃回了觀察站。緊接着母熊又追來了,沈先生企圖用熊最喜歡吃的蜂蜜收買她,可是母熊爲了女兒,竟沒有被收買,甚至將蜂蜜踩爛埋了起來,將女兒接回。可見這是多麼濃烈的母愛!因爲怕孩子再次“叛逃”,這位母親竟橫下心,動了殺機,要把沈先生殺了,幸虧小熊崽用計相救,救出沈先生。母熊想徹底磨滅孩子對沈世先生的情感,但都失敗了。在一個普通不過的上午,熊母女受到了攻擊,在母熊奄奄一息之時,神聖地將沈先生找到,把女兒託付給了他,隨後因爲傷勢太重,倒地去世了。

唔,真是一篇有血有肉,撼動人心的故事,每當我想起這一篇故事,不免勾想起之前我讀過的一篇文章。

這篇文章題目叫《一牀小花被》。講的是一個小女孩她的父親早早去世了,生活的艱辛使她的母親實在無力撫養四個孩,在她六歲時母親無奈之下將她送給了無兒無女的伯母撫養。伯母對她疼愛有加。在她十二歲時隨養父母回老家過年,其實她在衆多面孔中一眼就認出了親生母親,但她卻堅決地說不認識母親。許是怨恨,許是怕養母不高興。母親非常難過,但還是努力壓抑着,笑也變得僵硬了。母親準備送給她的小花被,也託養母給了她。她知道這是母親親手爲她做的,她知道母親一直記掛着她,她在小花被裏哭了好久好久,彷彿要將所有的`委屈與想念一併傾瀉給小花被。上了中專,要住校,養母準備了牀新的被子,可她還是要蓋小花被。有一天,她出門回來,發現小花被不見,心裏失落了好長一段時間。

她大半生都在東北度過。爲養父母養老送終後,她已經60多歲了,而後又隨兒女回到老家,此時她的母親已經80多歲了。母女倆再次相聚,手拉着手,有說不完的話。此時她早已諒解了母親。

第二天,母女倆牽手又重新做了一牀小花被。如今她還是一直蓋着小花被,不換。

是啊,母子情深是多麼神聖!這一種發自內心又神祕的愛是偉大的,我們要多多孝敬母親,你在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源自母親。

五年級學生《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9

象性格溫順,是人們得力的好幫手,同時也是驍勇的戰士。自古以來,象一直是人類忠誠的夥伴,但它們畢竟只是動物。不過,在我讀了《最後一頭戰象》之後,有了新的體會——象,有時不僅僅是象。

課文記敘了在抗日戰爭中唯一倖存的戰象嘎羧,自知生命將至,便再次披上戰甲,來到昔日的戰場緬懷往事,憑弔戰場,最後又與曾經並肩作戰,浴血搏殺的戰友們躺在了一起。

這是一頭純潔的戰象。在嘎羧心中,不是對功名永垂青史的渴望,不是對自己赫赫戰績的驕傲;而是曾經並肩作戰的戰友們,是善良慈愛的鄉親們,還是它深深眷戀着的輝煌過去以及渴望着的和平末來。的確,生命有限,沒有誰能與時間永恆。所以,我們不能有太大的慾望,必須擁有心靈的純淨。只有這樣,才能沒有留下任何遺憾,完美地走完一生。嘎羧比我們更早懂得這一點。因此,二十六年來,它一直懷着一顆純潔的心靈,一直守護着自己最珍惜的。它的生命有限,可那純潔的心靈是真正地與時間永恆,日月同輝了。在嘎羧的那扣人心絃的'壯舉面前,我就像大海中的一葉扁舟,是渺小的。

這也是一頭忠誠的戰象。嘎羧自知生命將至,仍不忘自己是一頭戰象。見到他人認爲不引人注目的象鞍,就像見到久別重逢的老朋友。二十六個春秋過去,象鞍破舊,依然凝重華貴;嘎羧年邁,仍英勇威風。英雄雖已垂暮,但雄心仍在,壯志不改。積滿灰塵的象鞍上,記載着凝重的歷史,記載着嘎羧的英勇。讀着讀着,在滿懷敬仰的同時,難免也會有些自嘆不如吧!

這還是一有頭情深義重的戰象。臨走前,對村寨的人們是依依不捨,也不忘人們對它細心的救助與無微不至的關懷。一頭戰象,竟然對人們有如此濃厚的感激之情。多少個日日夜夜過去,嘎羧依舊忘不了當年灑過熱血的土地,仍然忘不了曾經並肩作戰的戰友。跋山涉水,特意來到打洛江畔,緬懷往事,憑弔戰場。如此的悲壯,如此的深情,這僅僅是一頭戰象嗎?不,這是一位讓人飲淚歌頌的英雄!嘎羧生命將至,卻沒有和其它大象一樣回到祖先留下的象冢裏,而是自掘土坑,與曾經一起英勇奮戰的同伴躺在了一起。如此重情重義的戰象,難道不值得人們讚頌,不值得人們學習嗎?

《最後的一頭戰象》這篇課文,令人回味無窮,促人深省。動物尚且具有如此的高尚情懷,作爲人類的我們,是否應該有更深的感悟呢?作文

五年級學生《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10

教完《斑羚飛度》我深深喜歡那羣不畏死亡、臨危不亂的斑羚,看完《狼王夢》我深深敬佩母親的偉大和堅強,以此喜歡上沈石溪的動物小說,喜歡文字中表現出的動物的靈動和血腥。近幾天,我又閱讀了沈石溪的《最後一頭戰象》這本書,通過閱讀這本書,我的感受頗多。

這本書講了作者沈石溪在西雙版納插隊時聽到和看到的一頭戰象嗄羧的故事。嗄羧是一頭戰象,它的同伴在和日寇作戰的過程中全部犧牲,只有奄奄一息的嗄羧被人救了回來。在西雙版納一個小村寨裏,嗄羧因曾經是一頭戰象,也算是一個功臣,所以受到了村民們的善待。就當嗄羧預感到自己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時,它執着地讓人們幫它找到了作戰時的象鞍,象鞍上殘留着彈洞,似乎還有斑斑血跡,混合着一股皮革、硝煙、戰塵和鮮血的奇特的氣味;象鞍的中央有一個蓮花狀的座墊,四周鑲着一圈銀鈴,還綴着杏黃色的流蘇,26個春夏秋冬風霜雨雪,雖然已經有點破舊了,卻仍顯得沉凝而又華貴。嗄羧披掛着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邁的'氣概。嗄羧向這個村寨的人們一一告別之後,戀戀不捨地永別了生活了26年的村寨,去尋找它最後的歸宿。看到這裏,我們也以爲它是去找古老而神祕的象冢去了,作者甚至還想跟着去找點象牙,發筆小財。可是當作者一路跟着嗄羧,沒有找到那古老而又神祕的象冢,卻被嗄羧帶到了26年前與同伴一起與日寇戰鬥的地方,它的同伴們犧牲後都埋葬在了那裏,嗄羧認爲自己是他們中的一員。奄奄一息的嘎羧用象牙給自己挖好了最後的歸宿,與同伴們長眠在了百象冢。

合上書,我深深沉浸在對戰象嗄羧的崇敬之情中。它僅僅是一頭普普通通的大象,但它的血肉是有靈魂的,是令人崇敬的······我們爲有這樣的朋友而感到驕傲和自豪。雖然戰象嗄羧死去了,永遠離開了我們,但它的死卻震撼了我們的心靈,留在了我們的心裏。動物尚且如此,作爲人類更應該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做些有益的事情,用真誠的心對待人、對待事,讓你周圍的人都能夠感受到那股熱情、那片善心,多做對社會有益的事情,才能在曲終人散時讓別人記住你的點點滴滴。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不管是你的親人,還是你的朋友,都終究會離開你。但是,我相信,只要你對別人是有誠意的,那麼,他的心是能夠體會到的。

五年級學生《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11

大象是陸地上最大的哺乳動物,雖然它體形龐大,是森林中名副其實的大力士,但是卻以嫩草、嫩樹葉、野草等植物爲食,是純粹的素食主義者。在老百姓眼裏,大象即意味着雄偉與穩健。大象也是我特別喜歡的動物,因爲它既不像老虎、獅子一樣兇殘、血腥,又不像狐狸、豺狼一般奸詐、狡猾,它性格溫和、善良,十分富有靈性。假期裏,當我仔細閱讀了沈石溪寫的小說《最後一頭戰象》之後,我對大象的感情不僅僅是喜愛,更是肅然起敬,我沒想到大象竟是這般的有血有肉,有情有義。

最後一頭戰象指的就是“嗄1 羧”。它是雲南抗日戰爭中近百頭戰象裏唯一的倖存者。戰爭結束後,它被當地村民收養了起來,到了歲暮之年,“嗄羧”執意讓飼養員波農丁找出在戰爭中曾佩戴過的象鞍,爲它重新佩戴上。在落日的餘暉中,它拖着年邁的身軀,不辭辛苦地走向了當年在戰場上壯烈犧牲的戰友的墓地——百象冢。它爲什麼要這麼做呢!因爲它忘不了與戰友並肩作戰的情景!它要與曾經一起浴血奮戰的戰友死在一起。這是多麼淒涼又悲壯的事情啊!這是多麼堅定的一種信念!這種行爲又多麼令人敬佩啊!就像作者說的:“它雖然只是一頭象,被人們稱之爲獸類,卻具有很多稱之爲人的人沒有的高尚情懷。在它行將辭世的時候,它忘不了這片它曾經灑過熱血的土地,特意跑到這兒來緬壞往事,憑弔戰場!”想到這裏,我更是感慨萬千。就在“20xx

年感動中國人物”頒獎晚會上,我認識了一位“守墓老兵”——陳俊貴。他爲修築新疆天山深處杜庫公路而犧牲的戰友默默守墓了幾十年,無怨無悔。他以自己的`行動告訴我們什麼是中國傳統文化所尊崇的“義”。“嗄羧”毅然奔向百象冢的舉動,不就是像陳俊貴一樣爲了一個“義”字嗎?我想,“嗄羧”是想用行動告訴他死去的戰友;這些年我沒有忘記你們,活着的時候我的心跟你們在一起,現在我要死了,無論如何,我的身體也要和你們在一起。它真是個有情有義的大象,它應該值得人類去讚揚,去學習。

獸猶如此,人何以堪?可是,在我們人類中,有一些人卻不如動物。我看過紀錄片《大明宮》,在這部片子裏我瞭解到:在唐代,大批日本人來中國休學、訪問,帶走了我們許多的文化、技術,大唐給了當時落後的日本很多的幫助,促進了日本國的發展與繁榮,日本和中國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但是後來,他們垂涎中國豐富的資源和寶藏,恩將仇報,不僅發動了喪盡天良的侵華戰爭,而且到現在還處處挑釁,製造事端,破壞友誼和和平。實在是禽獸不如!

《最後一頭戰象》讓我們在大象身上看到了一種寶貴的精神,這種精神就像大象的身軀一樣永遠矗立在每個人的心中,溫暖着每個人的心靈;它也像一把重錘永遠敲擊着那些背信棄義,冷酷無情的人。 2

五年級學生《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12

連着三天,雨下個不停。在下雨天裏讀書是最愜意的。看着滿書櫥的書我隨手拿了一本叫《最後一頭戰象》的動物小說,沒想到這信手一翻,竟讓我“不能自拔”。

文章講述了在戰爭中倖存下來的一頭大象——嘎羧。它自知生命大限以至,便重披象鞍,到江灘緬懷往事,憑弔戰場。最後,它來到埋葬自己戰友們的“百象冢”旁挖了一個坑,莊重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讀過後,你不覺得很感人嗎?不管別人的感受如何,我的熱淚不停地在眼眶中打轉,我被打動得很深。特別是這句“二十六個春秋過去,象鞍已經破舊了,仍顯出凝重華貴;嘎羧披掛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邁的氣概。”二十六年,我們會忘懷多少事情,可暮年的嘎羧卻依然牢記着伴自己作戰的象鞍----那上面留着凝重的歷史;二十六年,我們的思想會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可嘎羧所念,依舊未改變----它留戀着戰場,留戀着百象冢----同伴們在那裏戰鬥,最後一個個進入了長眠.它的心裏,不是對功名的渴望,不是對自己戰績的驕傲自豪,而是並肩作戰的戰友,是慈愛的波農丁,是善良的鄉親們,是它久久渴望的和平與安寧.

二十六個春秋,彈指一揮間,而今,戰火不再,血腥不再,但積滿灰塵的象鞍上記載着凝重的歷史,記載着嘎羧的英勇;紛亂不再,年輕不再,但垂暮的英雄,博大的胸懷仍在,勃勃的雄心仍在!

“它站在江灘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盪漾的江面。然後,它踩着嘩嘩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塊龜形礁石上親了又親,許久,又昂起頭來,向着天邊那輪火紅的朝陽,——發出震耳欲聾的`吼叫。”我想它一定又看到了二十六年前驚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威武雄壯的戰象們馱着抗日健兒,冒着槍林彈雨,排山倒海般地衝向侵略者;日寇鬼哭狼嚎,丟盔棄甲;英勇的戰象和抗日將士也紛紛中彈跌倒在江裏。“親了又親”的礁石,也許是嘎羧曾經奮力殺敵的一處戰場,也許是曾灑滿戰友鮮血的一處傷心之地;那“震耳欲聾的吼叫”,是嘎羧在深情呼喚曾經並肩作戰的戰友們,是它在訴說它對戰友的深深懷念,又也許是在告訴戰友,它也將來陪伴它們……這樣的悲壯,這樣的深情,這僅僅是一頭戰象嗎?這是一位讓人滿懷敬仰的英雄,這是一位讓人飲淚歌頌的英雄!

的確,沒有什麼可以做到永恆,但是,我們必須要守護,守護自己最珍惜的,不管是人,是物,還是生活中的美好。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擁有心靈的淨土。嘎羧比我們更早懂得這一點,因此,它二十六年來一直懷有純潔的心。在它那爲所有人動容的壯舉面前,我們都是那麼渺小。

輕輕地合上書本,但不知道爲什麼,嘎羧的叫聲久久迴盪在我的耳邊,我的心頭……

五年級學生《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13

嘎羧是一頭堅強、忠誠的戰象!它是一個堅強而又忠誠的衛士!這是我學完課文《最後一頭戰象》後最深刻的感悟。

在西雙版納打洛江畔和日寇的一次大戰鬥中,我方八十多頭戰象全部中彈倒地,鮮血把江水染紅了。戰鬥結束後,人們在打洛江邊挖了一個巨坑,把陣亡的戰象隆重地埋葬了,在坑上立了一塊碑:百象冢。但還有一頭戰象浴血奮戰後身受重傷,依舊忍着痛、喘息着堅強地活了下來,它就是戰象嘎羧。整整二十六年,人們像對待英雄一樣照料嗄羧,嘎羧也把寨子當成了自己的家,把善良的村民們當成親人,融入了村民們的生活。當它感到死神降臨時,沒有選擇到祖宗留下來的象冢埋葬自己,而是再次重披象鞍,來到打洛江畔緬懷往事,憑弔戰場。最後在埋葬着戰友們的“百象冢”旁刨開一個坑,莊嚴地把自己掩埋了。

嘎羧是一個堅強而又忠誠的衛士!它在戰鬥中奮不顧身,用長鼻劈敵,用象蹄踩敵,和戰友們排水倒海般地撲向敵人,勢不可當。而在生命的最後,它都還深深眷戀着象鞍,見了自己的象鞍,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塵,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裏淚光閃閃,像是見到久別重逢的老朋友。多麼堅強而又忠誠的一頭戰象!“象鞍已經破舊了,仍顯出凝重華貴,嘎羧披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邁的氣概。”象鞍上記載着凝重的歷史,記載着嘎羧的堅強和忠誠,記載着嘎羧對戰友的懷念,記載着嘎羧對世界和平與安寧的期盼!這堅強而又忠誠的博大胸懷感天動地!

二十六年過去了,堅強而又忠誠的衛士嘎羧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也沒有忘記它的戰友,它要和曾經一起並肩作戰、浴血搏殺的戰象們躺在一起。當它再次站在曾經的戰場,它的心裏不是對自己戰績的驕傲自豪,而是十分清晰地記得自己的責任:一頭戰象的'責任。它憑弔曾經的戰友,懷念它曾經戰鬥過的土地。一聲聲悲壯的吼聲驚天動地,那是它對戰友的思念,對日軍的痛恨和對和平的渴望。戰象竟有如此靈性,它知道忠誠和責任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東西。它用行動告訴我們歷史不能重演,而歷史也不能忘記!英雄的血淚永遠令人肅然起敬。

這是一頭多麼重情重義、善良、堅強、忠誠、有靈性英勇的的戰象啊!它的情比人的情更真切、更純潔、更長久!這篇課文促人深省,感人心懷!通過不斷閱讀課文,我走進了嘎羧的內心世界,體會了嘎羧豐富的情感,並感悟到了嘎羧高尚的情懷,感受到它英雄的形象。

五年級學生《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14

《最後一頭戰象》講述的是:一九六九年的春天,沈石溪到西雙版納的一個寨子插隊時,見到了曾經與日寇作戰的最後一頭戰象——已經五十多歲的大象嘎羧。沈石溪與它成了好朋友。兩年後的一個早晨,嘎羧突然非常精神起來,它向養象人波農丁要回一直廢棄的象鞍,讓沈石溪和波農丁幫它裝上。在和寨子告別後,嘎羧獨自上路去迎接死亡。沈石溪和波農丁悄悄地跟在後面,嘎羧沒有到祖先留下的象冢,而是去了幾十年前作戰的地方——那裏埋了八十多頭當年在抗戰中死去的戰象。嘎羧挖了一夜的'坑。黎明時,它靜靜地躺在坑中,和它的戰友們永遠地聚在一起。

“它沒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和曾經並肩戰鬥的同伴們躺在了一起。”這句話太感人了!象竟有如此靈感,它都知道忠誠和責任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東西。我們雖然不能到它心裏看個明白,但我們能體會到,它那種跟同伴永恆的友誼。此時,痛苦、憐憫、敬佩、感動等種種複雜而凌亂的心情交織在一起,我有一種說不出的味道。那頭象的一幕幕真情在我腦海中不停地迴盪着……

我們應該善待這些大自然送給我們的朋友。我希望所有的人都能明白大自然的安排,拋去貪婪的想法,共同保護我們在大自然中的朋友。

五年級學生《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15

《最後一頭戰象》是沈石溪的作品,系列中敘述的是沈石溪在西雙版納當知青時與各種各樣的動物交集時產生的故事:

戰象是西雙版納特有的坐騎,一蹄子下去,戰馬準得粉身碎骨。嘎羧就是1943年抗日時期的戰象,當時象羣滅亡,它是倖存者。搜救隊員將它交給鎮上的波農丁,它便在這鎮上安度晚年。有一天,嘎羧興奮起來,波農丁爬上閣樓,扔下苞谷、扔下簍子,終於,嘎羧的目光在看見那副象鞍時柔和了下來。它讓波農丁把象鞍系在它背上,自己一步一步走向森林深處。波農丁跟了上去,發現嘎羧去了1943年留下的百象冢。波農丁沒敢撿那兒的象牙,又一步一步地走下山去。

西雙版納朋友送給“我”一隻野豬仔,我欣然接受。西雙版納的豬都是散養的,“我”入鄉隨俗,也把那隻取名爲“黑旋風”的豬和家豬養在一起。很快,“我”發現黑旋風的地位在豬羣裏很高,其一,其它豬碰見狗都躲得遠遠的,只有它橫衝直撞地衝過去。其二,黑旋風把豬圈裏的大白豬打敗了,其它豬都敬畏它。傣歷新年到了,村長家殺那一頭大花豬,黑旋風帶豬羣救出了大花豬,逃上了山,村長命“我”三天內找到並帶回豬羣。三天很快過去了,村長把“我”關進了牢房。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黑旋風鑽破牢牆傾聽“我”的哭訴。第二天,豬羣回來了,屁股上有豬嘴咬出的痕跡。只有村長家的大花豬沒回來,村長也自認倒黴,放了“我”。

“我”和巴強在觀察野麋鹿時,意外發現一隻熊仔,打死了準備襲擊熊仔的金貓。將熊仔取名爲“小麗麗”,小麗麗越長越大,誰知母熊來找小麗麗,“我”把它交給了母熊。小麗麗卻渾身是傷地跑下山來。母熊在最後一刻把小麗麗託付給“我”,希望“我”能照顧好它。“我”以熊的身體語言向母熊發誓:“我”一定照顧好小麗麗。母熊倒下了,“我”帶着小麗麗回到了帳篷。

讀完這本書,我一直在思考,這到底是一本兒童動物小說,還是反映了社會上的人類對動物的屠殺?象冢裏,有着無數被人類譽爲珍寶的象牙,還好,象冢還未被貪心的人類發現,如果,象冢被人類發現的話,就會成爲人們對於奢侈的追求。那麼,這個世界將會處處充滿攀比,這是我們想要的嗎?而豬就更可憐了,養肥養壯後,更難逃被宰殺的命運。熊,本是森林的.霸主,而人類爲了源源不斷的昂貴的膽汁,居然將活熊的肚子破開汲取膽汁。這究盡是人性的泯滅,還是對於財富的渴望讓本性善良的人類變得殘暴不堪?

我在惋惜:原來,地球上有許多的動物,自從人類的科技越來越發達,動物們逐漸失去了它們最愛的家園。人類,已經虧欠了它們太多,卻還不悔改,肆意的破壞生態環境。許許多多動物已經因爲人類滅亡了,當所有動物滅絕時,下一個會是誰呢?

日記
週記
小說
摘抄
語文
作文
口號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