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語言集 > 範文 > 讀後感 > 《課堂管理,會者不難》讀後感(精選3篇)

《課堂管理,會者不難》讀後感(精選3篇)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閱讀: 5.1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課堂管理,會者不難》讀後感(精選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課堂管理,會者不難》讀後感(精選3篇)

《課堂管理,會者不難》讀後感1

我原本認爲: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課堂規則是實現教學目標的前提。可是讀了王曉春老師的這本《課堂管理,會者不難》以後,我又有了新的認識,這本書在課堂管理方面給了我更大的啓示。

王老師認爲建設課堂有三個主要目標:一是有安全感的課堂,二是有秩序的課堂,三是有效的課堂。我就有效課堂談談我的認識。王曉春老師認爲提高教學效率的關鍵是教師在課堂上必須啓動學生思維,讓學生的腦筋轉起來,把學生培養成名副其實的“學習者”。這就要求學生能夠主動參與,積極思考,培養學生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效率,由低效課堂到有效課堂,最終實現高效課堂。

培養學生的`興趣,不能只做表面文章,教師所設計的課堂活動,應該使更多的學生頭腦動起來,當學生真正陷入思考的時候,他們反而可能很安靜。作爲管理者,你就不用盲目地維持秩序。學生有興趣就會在快樂中實現高效,學生就會成爲真正的學習者。爲此,我改變了原本“制定課堂規則、執行課堂規則、違反規則的懲罰、使課堂安靜下來”的認識和做法。爲了讓自己的課堂更讓學生接受,就要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想方設方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只有更精益求精的教學,才能吸引學生的興趣,從而減少管理的時間和壓力。反之,課堂上教師教學枯燥無味,就會增加管理的難度,學生不感興趣,就不會實現真正的有效課堂。

當你認認真真的讀完《課堂管理,會者不難》,你會覺得課堂管理真的不難。

《課堂管理,會者不難》讀後感2

作爲老師,我們都知道,課堂管理是實現有效教學的前提和保證,正好看到了王曉春老師的這本《課堂管理,會者不難》,讀完以後,給了我一些啓示。

一、我認識到了課堂是學習與生活的交匯之處

以前,我總想當然地以爲學生就是應該遵從教師的規定,該幹嘛,不該幹嘛,都應由教師說了算。殊不知,學生處在課堂,也有自己的爲難之處。我們總是一廂情願地認爲,學生在課堂應該是努力地學習文化知識,努力地配合老師完成教學任務。但是學生不一定會有這種意識,於是我們勃然大怒,覺得自己失敗萬分。其實,只要進行換位思考,站在學生的角度爲他們想一想,或許我們就可以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抱怨。作爲教師,當課堂管理出現問題的時候,應該清楚,這種現象的出現不僅僅是孩子的問題,更主要的是教師個人對課堂的把握。心理學上說,一個人的注意時間有限,那麼我們該思考的是,自己怎樣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投其所好,來減少學生的分心時間。比如在課堂上採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教學,語文課時開小火車,當小老師,這些形式都是小朋友很喜歡的,多用用允許全民參與的形式教學,課堂管理或許就會容易一些。

二、語言是人們溝通的橋樑,在課堂管理中語言上的技巧尤爲重要

同樣表達一個意思,用不同的形式說的話,會取得截然不同的效果。教師的說教語言應該儘量簡短,速戰速決。課堂的主要任務是教學,如果太過冗長,會浪費大量的時間。教師說的第一句話一定要慎重,不要用指責的語氣,避免發生無謂的爭吵。限制使用“你應該”,這是指揮性的語言,而不是指導性的語言。這對學生的主體性的體現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教師的作用是引導,而不是永遠的發號施令。用“讓我們”代替“你們”,減少老師高高在上的感覺,拉近與學生的距離,那樣學生纔有可能更接近你。

三、課堂管理也需要很多小技巧

平時可以採用的方法有,沉默,注視,這是靜態的方法,這個方法在日常教學中我也在使用,略微有些效果。倒計時,這招也挺管用,時效性很強,但是維持時間不久。評比,這個技巧相對來說比較有用,因爲小孩子爭強好勝,集體榮譽感比較強,所以他們會盡力保持安靜來獲得老師的獎勵。還有一個可行的方法是壓低聲音,讓學生意識到老師的變化,進而意識到自己也許出了問題,在短時間內進行調整。

在課堂管理方面渴望得到幫助的我,通過閱讀《課堂管理,會者不難》以後,得到了一些啓發,無論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都得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現在,我已經把自己吸收內化的一些東西運用在課堂上,效果很好。

《課堂管理,會者不難》讀後感3

杜威曾經提出“教育即生活”,陶行知說“生活即教育”,都在說明教育和生活的密切關係,雖然我們從上師範就背誦這些名言,但是理解到什麼程度,是否落實,都是一個個問號。

最近在讀王曉春《課堂管理,會者不難》一書,感受頗深。作爲我最爲推崇的一位教師,我對王曉春滿懷敬意,他的所有書我都讀過不止一遍,對我的教育教學工作和做人做事都有非常大的影響。我也多次向年輕老師推薦他的著作。王老師最大的特點是,說話一針見血,思考問題全面深刻,講真話不講假話、講有用的話不講廢話、講明白的話不講玄虛的話。

拿到這本書,讀到第二節的時候,就發現他提出了一個樸實的觀點:“課堂是學生過日子的地方。”對於老師而言,生活豐富多彩,課堂不是過日子的地方,是工作的地方,是帶領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地方。而課堂對學生而言,不光是學習的地方,還是生活的地方,他們要在這裏交朋友、做遊戲、瞭解他人、瞭解自己……這就像過日子一樣是多維空間。

教師站在講臺上,腦子裏想的是自己的教學任務,需要學生不斷來和自己“配合”從而完成任務,學生卻和老師的角度不同,他們想的大不一樣,也不可能把完成學習任務作爲第一件大事和唯一的一件事情來做。“如果老師幻想學生和自己保持一致,都是一心一意完成教學任務、絕不分心,就抹殺了成年人與未成年人的差別。”也正因爲不一致,所以學生總想衝破老師設定的束縛和框架,他們要遊戲、交友、看課外書、追趕時尚、聊天等,在學生心目中,課堂是過日子的地方,而不是單純學習的地方。

如果老師不理解這一點,認爲課堂裏只准談學習,別的'都是“閒事”,自然就不會更多地眷顧學生的心靈,考慮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興趣。久而久之,課堂在學生眼中就成了一維空間,這樣一來,學校生活枯燥無味、無聊透頂,不產生厭學情緒纔是怪事!

我深刻體會到,學生每天的大多數時間都在課堂度過,老師不必總是“端着”,也不能一味強調“學習”“教學”,而是在課堂上顯現出“生活”的一面、“寬容理解”的一面,讓課堂有情有趣、鬆弛有度。當學生接個話吧時,不必聲色俱厲,一笑了之就是;當學生偷偷看課外書時,不必拍桌打凳,輕輕提醒就是;當學生因爲人際交往餘怒未消時,不必強求忘記,給他時間慢慢疏解就是;當學生愁眉苦臉煩惱不堪時,不必揪住不放,視而不見就是。

有的老師說:“這還得了,沒有規矩就行了嗎?學生還不瘋了?”其實,“寬容”不是“縱容”,“嚴格”不是“嚴酷”,“優秀教師的本領就是靈活地在師生二者心理需要的結合點附近遊動。何謂“靈活”?一定不是“刻板”,不是“打壓”,不是“強制”。“高壓”,壓抑的是學生的心靈,限制的是學生的個性,雖然他們表面服從,其實內心並不服氣,甚至逆反軟抗,教育效果何在?也只有教師真正“尊重、理解、喚醒、期待”,學生纔會自覺自願、自發自主、輕鬆愉快地參與到學習中來。

課堂,學生過日子的地方。 既然是過日子,就不妨放輕鬆些。

日記
週記
小說
摘抄
語文
作文
口號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