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語言集 > 範文 > 讀後感 > 《目送》讀後感(經典15篇)

《目送》讀後感(經典15篇)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閱讀: 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目送》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目送》讀後感(經典15篇)

《目送》讀後感1

拿到書的時候,沉甸甸的,每晚入睡前讀一兩篇,閉目思考,有時會輾轉反側,有時會帶着笑一夜黑甜。溫情的文字,慢慢地,熨帖着人心,有種窩心的安慰。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目送》

許是很久沒有讀書的緣故。當念及此段話的時候,還是心下一軟,彷佛心裏的愧疚慢慢融化了,似是受了天大的委屈一般。

不必追。做到好難。習慣了傳統思維的`我們,內心“父母在不遠游”的思想佔據着牢固的位置,總是怕“子欲養而親不待”,希望陪在他們身邊,哪怕暫時擱置自己的夢想。我想,我就是那種無法離開的人吧。有太多牽絆,小到滿屋滿架的書籍,大到親情友情,都很難割捨。曾經,爲着叛逆,在高考結束時,報了南方的大學,遠離家鄉,離開後才知道,原來我想擺脫的不是家庭,而是父母那無時無刻的嘮叨。內心,還是想在離他們進一些的地方。希望,他們目送我離開,不必追,而我,只會走到小路轉彎的地方,不再遠行。

“有一種寂寞,身邊添一個可談的人,一條知心的狗,或許就可以消減。有一種寂寞,茫茫天地之間‘餘舟一薺’的無邊着落,人知恩那個各自孤獨面對,素顏修行。”離開她們之後,常常會覺得寂寞,彷佛被抽走了所有力量。有時會莫名其妙地走神,做事會出錯。有時會忽略身邊的人和事。

這是關於光陰的故事,我們每個人都在時光的洪流中漸漸長大,我們眼前的背影從高大到佝僂,自己也就慢慢成了別人眼裏的背影。當我們再不能爲過往的遺憾一一買單的時候,彼時的目送就成了眼下的悲涼。

有時候他會和我商量一些瑣事,這也是過去從未有過的,只是恍然間讓你明白,孩子長大了,而他真的老了。我變得害怕。在我漸漸長大的過程中,生命裏那些莫可名狀的無奈和悲涼在一瞬間將我淹沒,我甚至不敢去想象將來我該如何站在我的孩子身後去正視我的蒼老。

孩子將是你的生命的延續,他剛生下來時哇哇大叫,給你一個肉肉的細小的背影;他三歲時調皮得讓你抓狂,給你一個滿地亂爬的背影;他七歲時你擔心他那亂七八糟的數學成績,他給你一個很不甘的背影;他十三歲時你擔心他從別的地方看到不該看的東西於是嘗試着和他交流,而他彷彿對此不屑一顧,只給你一個很倔強的背影;他十六歲時不搭理你,永遠只給你一個消瘦的背影;他二十歲時飛揚跋扈得彷彿整個天下都是他的,而你的所有勸誡全都成了廢話;他三十歲時你幾乎要用年來做單位用以計量和他見面的頻率,他一直給你一個忙碌的背影;他四十歲時你已經老得滿臉褶子走不動路了,你行動不便,偶爾還會尿牀,你在這時候回過頭望望,這一輩子,望到的全是他的背影。而當他終於真切地望着你的時候,你已經快不行了,你看着他哭,你笑,你知道,他是你的延續。

《目送》讀後感2

看了龍應臺女士的《野火集》,當時我的心很沉重也很受震動。而且我以爲這位作家和柏楊先生一樣,是以揭露社會的黑暗面爲寫作任務的,是憤世嫉俗敢於鍼砭時弊而筆鋒毫不留情犀利無比的。但是事隔將近二十年的今年暑假,拜讀完她的《目送》,我卻熱淚盈眶,酸楚了整整一個暑假!想不到我一直敬重的這位作家也可以溫婉如許!

關於父親,關於母親,關於兒子,關於兄弟姐妹,關於朋友,關於自己;

關於生,關於死;

關於同存於這個世間的另一個國度人們的苦難,關於戰爭……

懷揣滿腹的柔情,龍應臺用一枝飽含深情的筆,寫滿愛與沉思。喜歡這樣的寫作風格,像午後在斑駁竹影中品茗清茶,有微風拂面,有清香襲人,有苦甜交融,淡,卻韻味悠長,令人深思。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

這段文字基本上表現的就是這本書的基調,也讓我怵然一驚!年近四十,正是父母已年邁稚子尚繞膝,工作上也是挑重擔的時候,驀然回首,那個梔子花開時滿山轉悠摘花覓果的孩子呢?那個傲笑春風情竇初開的少女呢?那個大紅棉襖做事利索紅潤潤的母親呢?那個朗笑聲聲英氣勃勃充滿幹勁的父親呢?

漸行漸遠,漸行漸遠……

人生如棋,世事難料!十五歲即隻身去省城求學,每次背滿母親的叮嚀,在沉甸甸的母親的目送中離開家鄉,遠遠地回首還見母親身影。在長沙工作後卻是心情複雜的看着母親探望我離別時背影離我越來越遠。就這樣不斷重逢不斷分離,我由懵懂無知的少年漸入中年,成熟而冷靜。父母的臉溝壑縱橫滿是滄桑,走路不再矯健。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感情大概就是這樣吧,沒有轟轟烈烈驚天動地,只是淡淡如水,卻綿延悠長,它就藏滿在每次長久的目送中。

而我的櫻子,正在我身邊酣睡的櫻子。我又該如何面對這個上帝賜予我的最美的天使?

“你的孩子並不屬於你,他們是生命延續的代表。”“他們經你而來但非爲你而生,你可以給他們愛卻不能給予思想,因爲他們有自己的心。”“你可以給孩子一個家,但這不是他心靈的住所,因爲他們的`心早已飛到他明天的家。”

也就是說,我必須像我的父母所曾經經歷的那樣,接受孩子每一次短暫的離別,接受孩子將來也許長久的離開,接受孩子離開我們精心爲他安排的這個家飛向自己的小窩。也就在我的注視中,在一次次的送別與重逢中接受孩子的——漸行漸遠

父母子女如此,兄弟姐妹如此,朋友亦如此,大至這個世界,何嘗不如此!我願我深情的目光,看着所有的親人朋友,隨意自然,開心忙活,平靜到老。

《目送》讀後感3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題記

“一個推着自行車的女人和坐在車上的孩子”是《目送》這本書的封面,給人一種八十年代的滄桑。本書首篇《目送》講述作者與自己的兒子在兒時、少年、青年、成年時的關係。孩子漸漸成長,鬆開母親緊握的手,向着美好的未來走去,卻留下一片背影給母親。從“他不斷回頭”到“一次都沒有”和最後的“戴上耳機——只有一個人能聽的音樂”,作者在淡淡的憂傷中也懂了些什麼……

作者的兒子的成長之路上與母親越來越疏遠,甚至在作者等候他的一個回頭,都等到了不知何時。也許是年少時的一絲叛逆,他厭煩了聽膩了;也許是長大了,他想要更多的'自由;也許是可以獨當一面,不再依賴母親了……總是有無數個“也許”, 填補着與母親保持距離的一個藉口。但是,他是否知道,他在母親面前永遠是個孩子。所有在他背後的默默付出與無聲壓力,母親還換不回兒子的一個回頭。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迫切的等待的背後,是無邊無盡的失落。母親用愛養大了兒子,6歲時,兒子還"視線與我凝望的眼光隔空相會”。16歲了,就將一個人的背影拋給了母親。僅僅10年,母子的關係就漸漸從相互告別到獨自目送。此時,她才明白:“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

在作者兒子的背影中,我彷彿看見了自己。每週回家,返校時,母親總在耳邊絮絮叨叨:“外套帶了沒”,“學校伙食怎麼樣”,“晚上睡覺冷嗎”……這些普普通通的話語,將母親的情愁,默默地織入我的耳裏。我的舉動也無異於作者的兒子:頭也不回地走了。

無論是龍應臺對她兒子那一回頭的無限等待,還是朱自清望着父親爬過月臺流下的眼淚,都是最親的人沉默的愛。

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如燭光冷映空山穴,點亮微幽的光,是淡淡的憂傷與懷念。《目送》告訴我:要珍惜現在,不要等到一回頭,卻沒了熟悉的目送,留下一個孤單的背影。

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但目送,可以有一個回頭,一個笑臉,一個眼神,一通電話……

小小的目送,包含了滿滿的親情。勸君珍惜少年時,珍惜相聚相伴。讓每一次回首都有一層更溫柔的光澤!

《目送》讀後感4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龍應臺

《目送》是思考着生與死的人生大問題,在寫父親的逝去、母親的垂老、兒子的遠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進的同時還寫失意、失敗、脆弱和放手,這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目送》可以說是龍應臺先生(注:德高望重的女士可以稱呼爲先生的)一生的別離之作。看着本書的時候我感受到她對別離的每一次陣痛和無奈,世間上不是什麼都可以用文字表達的,並不是說表達不出,而是我們自己無法正視那深埋與我們內心深處的苦楚和悲傷,但先生卻這麼做了,我想她應該是一個很勇敢的人吧。

《目送》的第一章是講的就是她的孩子,在第一篇裏我能感受到先生對別離的不忍和一種無謂的反抗,但在最後的'時候先生釋懷了,開頭引用的那句話就是最好的證明。其實中國人還是很牴觸這種別離的,中國的傳統文化裏就一直都是圓滿的,完滿的,不可以留下任何遺憾的,但這是不可能的。這讓我想到了現在很熱門的電視劇《小別離》,就像它的名字一樣,我們的生活就是一場又一場渺小而盛大的別離,我們在與稚嫩別離,時間別離,記憶別離,還有和我們的至親至愛別離,我們最不情願的別離其實就在我們自己身邊,從未走遠。

別離這是一個很宏大的詞,它包含了我們很多的情感,因爲我喜愛所以我們無法割捨,孩子是母親的心頭肉,可對於孩子的別離是最現實,最殘酷的。或許在前10幾年,他會在你的懷抱裏,但後幾十年他們不再是我們的私有物品。他會出門求學,人類發現真理,在人類對未知事物的好奇的催使下他們去尋求真理,或許在離你很近的城市,也可能是超越數千公里的地方,也會是地球的另一半,這是一次短暫而又讓人折磨的別離,就像戰爭的前奏一樣。然後他會得到愛情,會被這種因爲繁殖帶來的情感衝昏頭腦,這是你們生命中一次很盛大的別離,這種離別會是一種長期但卻幸福的。最後就是我們的死亡,我們永遠戰勝不了時間,時間就像沙漏,它使我們流失着我們的生命和一生的美好,這是一次永恆的別離,也是戰爭的結束,用我們的古語就是“陰陽兩隔”,你只能在充滿救贖的地方爲他祈禱。別離或許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無法去面對這些我們所喜愛的一切慢慢流逝,然後殆盡。但我們不要悲傷,真的,我們的別離隨時都會到來,我們要做的就是放好我們的心態去面對這些突如其來的別離,也要教會我們的孩子如何面對這世上的別離。

學會別離,我們不爲別離所困,活出倔強的自我。

學會別離,我們才能活的精彩,活的鏗鏘。

《目送》讀後感5

取一杯清茶,在靜謐的的午後或夜晚翻開書本細細品讀,如同品一杯香茗一般,感受書中的寧靜或洶涌,感受它帶給我們的震撼……我想《目送》就是這樣的一本書,值得我們慢慢地品讀。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這個世界如此匆忙,我們好像沒有那麼多的時間來看風景,沒有時間去悲春傷秋,但好像又缺了些什麼。生活在“快餐時代”,我們所缺的是內心的“寧靜”。所謂“寧靜”並非大張旗鼓地去參觀旅遊景點,那樣走馬觀花的旅行除了“到此地一遊”什麼都沒有留下。真正的“寧靜”是沉澱下浮躁的心,用心去看世界。因爲每一個用心“看”到瞬間的剎那,都被你所記錄,每一次記錄都彌足珍貴,因爲它稍縱即逝。作爲學生的我們何嘗又不該學會靜下心去學習,去沉澱自己呢?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像而求,咫尺千里”,我們所相信的,所不相信的,都將成爲老生常談,很多永恆不滅的東西也都不一定會長存不滅,就像地球和太陽終會歸於塵埃一樣。我們能做的只是在變化的世界中堅持自己所認爲對的東西。相信於不相信,其實是我們人生中最私密的東西,也是我們爲之困惑的`東西,在行走的路上,相信什麼,不相信什麼唯心而已。是否相信也僅僅取決於你自己而已。但溫暖的世界需要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不是嗎?希望我們不要再僅僅將信任的基礎建立在利益的基礎之上,而是對這個世界多一點信任。

每一代子女和父母之間也許都在尋找更好的溝通和相處方式,像安德烈和龍應臺之間,像龍應臺和她媽媽之間,也許像龍應臺所說的,“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但,我們與父母相處的時間越來越少,矛盾缺越來越多總想着離開他們的視野範圍,可同時我們陪伴他們的時間也越來越少,何妨不多和他們溝通一下。而不是等到他們老了才後悔。莫要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才後悔。

金門的地雷,中東的戰亂,……有時候,時代太殘酷了。你閉上眼,不忍注視。那些愛好和平的人們,無論犧牲了多少生命也換喚不醒爲了權勢而製造戰亂的人。我們常說熱愛和平,但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對生命不漠視呢?是倒地的老人,落水的小孩,還是待宰的珍稀動物,生命,需要的不是喊聲如雷的口號,而是真正的關注和行動。讓我們行動起來用雙手和可見的行動去踐行這個願望。

每一本書都能引起我們的思考,也能給我們以啓迪。但願你如品一杯清茶一般,擁有澄淨的心靈。用心去感受世界的美好與不美好,去感受人性的真實。

《目送》讀後感6

“秋水共長天一色,落霞與孤鶩齊飛。”

這句詩並不是整本書的中心,出現的次數也沒有超過三次。但是我卻認爲,這句詩才是最符合龍應臺的。在我的想象中,她應該是一個豐潤的女子,無論身處哪裏,她內心的境色應該是一片海邊鬆散的椰林,沉青與明黃交融的水天一色,疏離與溫柔共存的意味深長。她就像那句詩,既像是孤寂的天涯人,又可以是有着世俗心但仍然可愛的婦人。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每一個女人一生都要經歷這樣一個過程:女兒,姐妹,母親,最後又回到女兒。在呀呀學語,天真爛漫的童年,她們是父母的女兒,她們生活的中心是父母;在五光十色,熱鬧非凡的青少年,她們是朋友的`姐妹,她們生活的中心是朋友;在沉重冗長,默默無言的中年,她們是孩子的母親,她們生活的中心是孩子;在心平氣和,散散漫漫的老年,面對着年邁體危,時日不長的父母,她們顫抖着,又變回了女兒。但是當她們回到“女兒”的時候,卻又驚訝而又失望地發現,爲什麼爸爸媽媽已經這麼老了?爲什麼甚至有時我變成了母親她們變成了孩子?爲什麼……所有的爲什麼都應爲這一次的回頭和上一次的對視已經時隔太久了。

龍應臺和她的父母也是這樣。在她例行公事的電話問候中爸爸的言語越來越少,直到最後永遠的失去音訊。在她看得見和看不見的地方,媽媽也從那個愛美的婦人變成了脆弱如孩童般的遲暮老嫗。因爲爸爸的離去,媽媽衰老得更快,終於有一天,媽媽不認得字了,甚至忘記了她的孩子。媽媽沉浸在屬於她的過去時光裏。“媽媽是那個搭了‘時光機器’來到這裏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車的旅人。”

在我們年輕的時候不願聽爸媽的嘮叨,到我們想要願意去聽的時候,他們可能無法再嘮叨。“這一次的回頭和上一次的對視已經時隔太久了。”甚至有一次你回頭時發現,本該與你對視的人,已經混雜在身邊紙錢的青煙中,煙消雲散了。

我們有一天也會老去,我們不願意只能衰弱地目送着年輕力壯的孩子爲工作奔波的背影;我們更不願意只能後悔地目送着被時間帶走活力的父母的佝僂背影。目送是無奈,是無力,是深深的後悔。時間總是人性地流逝,它讓渴望長大的孩子度日如年;它讓希望留在過去的老人穿梭時光來到未來;它讓我們只能站在原地,目送着一個又一個人因爲一個又一個的原因離開。

“是的,是因爲這樣,因此我對兩本存摺的態度是多麼的不同啊。我在‘金錢’上越來越慷慨,在‘時間’上越來越吝嗇。”爲了挽回錯失良機的回頭,我們學會了對時間的“吝嗇”。我們也該學會,在這太陽東昇西落的大地上,用自然的心,感受那水天相接的廣闊無邊。當然,也爲了我們有一天也會老去。

《目送》讀後感7

去圖書館借龍應臺的《目送》這本書,是在剛和母親通過一通電話的午後,她照例叮囑我工作再忙也要按時吃飯、多運動、注意身體,我也是照例不停“嗯嗯”應之。我承認我借這本書的初衷是被那段廣而傳之的話所打動,想要一窺整本書的究竟,那段話相信很多人都聽過或者看過——“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所以在翻過了“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的第一部分裏幾篇散文後,它就一直躺在書架上,直到最近工會搞閱享讀書活動,我又把這本書給撈起來繼續閱讀。

在這本散文集裏,龍應臺用近乎白描的筆觸,勾勒了兒子長大、父親去世、母親漸衰、兄弟姐妹漸行漸遠的人生歷程,但其中的深情卻讓我產生了一種悲涼之感,那份感同身受讓我萬分心疼我的父母。人生行至中途,會面臨種種尷尬和困境,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中年危機,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壓力,靈魂想要突圍再攀高峯,而肉身已然重重枷鎖不復年輕矯健。

我的父親近幾年的脾氣越發倔強古怪了,我能感覺到他還是很關心我,但是我們溝通起來卻並不順暢,仔細回想,這種改變是四五年前奶奶意外腦溢血去世後開始的。彼時我還在讀研究生二年級,那天考完試回家在火車站,父親開車來接我,在三岔路口,他沒有走回家的那條路,我問他是不是走錯了,他突然就哭了,哽咽着告訴我奶奶去世了,我們現在去殯儀館。後來我才從母親那兒知道前因後果:在我回家的前兩天,奶奶在父母都在上夜班的一個晚上突然腦溢血,從牀上摔倒地上,爺爺進屋的時候就已經去世了。懷着沉痛的心情料理完奶奶的後事,父親明顯越發沉默了,我猜他很悲傷也很自責。我毫不懷疑父母把最多的愛和關懷都給了我,人類的愛是動態傾斜的,總是上一代向下一代傾斜,父母看子女,看到的是生機活力更是自己的延續,而子女看年邁的父母,好像看到未來的自己,衰老、緩慢、病痛、糊塗。我們會害怕,害怕自己有一天也會變成那樣,所以一個通常意義上上有老下有下小的中年人,一般會把火熱的心和大部分的關注放到子女身上,而往往忽略老去的父母。這是一種自我投射,是人類延續基因所決定的不公平,這也可能是我父親自責的根源。所以奶奶去世後,父親加倍對爺爺好,盡最大努力照顧好老人家,害怕再有遺憾。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走了,人生就只剩歸途。作爲獨生子女,我想都不敢想如果有一天,父母真的走了自己該怎麼辦?所以第一次看到那首倒敘的詩,眼眶就溼潤了,後來央視把這首詩改成了一則公益廣告,逢看必流淚。

《目送》讀後感8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的父女母子匹配只意味着你和他的命運是看着他漸漸遠去,並在餘生中離去。你站在這條路的盡頭,看着他在路的轉彎處漸漸消失。此外,他用背悄悄告訴你:“不要追。“

我們一生都在追逐別人的背影。然而,當你轉身時,你會發現有人在我們身後靜靜地等着你。我們將永遠有強大的後盾。他們不遺餘力,並要求不返回,但我們沒有真正給他們任何東西。當你一次又一次離開時,他們看着你的背影,從不挽留或後悔。你轉過身看見他們了嗎?

"時間是藏在黑暗中的一隻溫柔的手。事物從一種恍惚狀態轉移到另一種恍惚狀態。“當你真的轉過身來看着他們時,你的黑髮就像墨水一樣,但現在你的頭髮被雪覆蓋了。歲月帶走了他們的青春,但他們在臉上留下了痕跡。當你轉過身,他們看着你,只是微笑,但誰知道里面的苦澀?世界上只有父母在等你,只有父母在默默守護着你,只有父母一直在關心你。

《目送》在龍應臺讓我想起了我的母親。

涼爽的`夏風吹着我的臉,綠柳像我的母親一樣遙望遠方。我母親站在柳樹下,看着我遠去的身影。我轉過身看着她。她的眼睛隨着我一點一點地移動。她的眼裏充滿了內疚和順從。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她沒有陪我。因爲她知道有一羣活潑可愛的孩子在山那邊等着她。我有點失落,但我還是獨自踏上了上學的路,因爲我知道“有些路,只有一個人能走。“我們盡了最大努力去學習如何成功地衝刺100米,但是沒有人教會我們如何在跌倒時保持尊嚴。當你的膝蓋流血時,如何清理傷口,如何包紮;當你感到難以忍受的痛苦時,你會用什麼樣的表情去面對別人?當你倒栽蔥的時候,你如何治療你心臟出血的傷口,如何獲得內心深處的平靜?當你的心像玻璃一樣破碎時,你如何清理它?“沒有人教會我們如何接受失敗,但是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有很多人關心我們,他們都在等着我們。但是這條路註定是孤獨的。很多人來來去去,你是唯一一個解決這條路上發生的事情的人。沒有人能取代你。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坦然接受現實,勇敢地面對未來的挑戰。我們不能避免在路上絆倒,跌倒時要站起來。這沒什麼大不了的。”修行的路總是孤獨的,因爲智慧必須來自孤獨。“沒有人能陪你到最後。這條路上只有你一個人。他們都是你生命中的過客。我們必須學會獨立、勇敢和敏銳。願我們每一個走在人生道路上的人都健康。

前面的路不容易走,但是一路上有許多美麗的風景在等着我們。你必須堅持下去,因爲在這條路上只有你一個人。”有些事情只能由一個人來做。有些障礙只能由一個人跨越。有一些路,只有一個人能走。"

《目送》讀後感9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但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段,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摘自《目送》

每次看到扉頁上的這段文字,心中總會感慨一番,覺得作者有種悲涼的味道,也許這也是天下的父母都有的而且不可避免的,除了生死離別之外最痛苦的事情。

目送。

目送孩子,華安,華飛。十七歲,正值最叛逆的時刻。

他只是勉強地理解着母親的溫情,厭惡但又不便在展示在臉上,勉強讓離他很遠的母親抱住他的影子,空蕩蕩的影子。或是有時在用餐鄙視着母親引以爲傲的學識:“你怎樣才明白?”以自己相對前衛的思想,抨擊着母親那“過時”的觀念,講述着屬於自己的新潮流,排斥着母親發自內心的感慨,施行着自我的風格,不可理喻着關於母親對於人生的見解。也許這就是代溝吧,可怕的代溝。聽着母親電話中幾十年如一日的“固定”話語,不禁心生惱怒,以同樣的方式“贈送”給母親,使母親的心,變得傷痕累累,也變得落寞了。

目送。

目送母親,一個阿爾茨海默症患者。只記得從前的點點滴滴,忘了身後的繁華世界。

她總是在做同樣的事,在問同樣的問題,期盼着女兒的迴歸,疑惑着“你是我女兒嗎”的問題,有時雖然應對着自己的'真正的女兒,卻依舊不認識,還一向在喊“女兒女兒,我的女兒呢”。無奈,她永遠都不明白了。也許她剛剛問過的問題會再問一遍,剛剛吃過的零食會期望你再給她一份,她認爲自己沒有吃。她是最需要照顧的,也是作者的感情寄託,但,她什麼都不明白了,讓做作者感到無可奈何,花兒總是要落去的,小草總是要枯萎的,再參天的大樹總有一天也會轟然倒下。使一個作爲女兒的心,傷感了,也用心了。

目送。

目送父親。一個軍人,年邁的老人。記着故鄉,有着尊嚴,意志堅定的老軍人。

他送作者去大學,以前,卻只是送到一個無人、靜靜的地方,不想讓女兒在大學裏出醜――他開的車子不夠好。雖然他很想繼續把女兒送到校門口,但是這樣的車子實在不適合送一個大學教授。在他看來,女兒的面子比自己的願望更重要。他的尊嚴似乎更不容易被侵犯。以前,他會念着《陳情表》,而音,變得婉轉悽楚,會聆聽着《四郎探母》,而潸然淚下。如今,他卻魂歸了,故里是他一向想去的地方。可滿足了他,卻使女兒心中無助、孤寂又深了。

目送,用眼睛,一個最簡單的動作。在小路這邊呆呆地望着遠去的背影,那孤寂、黯淡而又落寞的眼神,曾爆發出強勁的力量――妄想把背影追回來,然而,又倏爾佈滿了堅定、擔憂、不捨的堅定目光。只得看着背影漸漸遠去,消失在深深的巷子後頭,不能做什麼,只能用目光將所有的情感揮霍在這茫茫的空氣中,看着它們像一粒粒微塵,落到各地,消散。這是不可改變的結局。

目送,用眼睛,更是用心,送別,屬於自己的親情。

《目送》讀後感10

龍應臺在《目送》中表達了對時間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書中,龍應臺寫父親的死亡、母親的衰老和失智;寫對父母的憐惜和體恤,寫兄弟攜手共行,兒子的離別,朋友的牽掛;還寫出了自己的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以及一個人的走路、賞樹、觀鳥、拍照、生活等。從牽着孩子幼小的手、情意滿滿的親情,到青春後期孩子與自己漸行漸遠的背影;從陪着年邁母親如帶着女兒一般,思及自己也曾是父母眼前一去不返的背影,龍應臺娓娓道來。

我想人生也就是這樣,要面對至親的離別,要直擊死亡。也會迎來嬰兒的誕生,感受生命的奇妙。我們年少時,往往聽不進父母的話,而父母永遠不厭其煩的`說:出門要小心,飯要吃飽。日復一日目送你出門,希望你好好的活着,而總有你會成爲那個目送的人。這就是傳統中國文化中最感人的地方——親情。父母給孩子的是賤賤的愛,不求等價得到回報,不求兒女能銘記在心裏,源源不斷無條件的付出,因爲他是你的孩子。

《目送》開頭的一篇寫了生命中兩件“小事”:兒子十六歲到美國當交換學生,在機場,她看着兒子通過護照檢查、進入海關,背影倏地消失,沒有回頭;多年後,她父親在醫院的最後時光,她又看着輪椅上被護士推回房的父親背影。通過這些事,她開始理解個人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傷逝”和“舍”,並在文中寫道:“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這樣的感悟,既有遺憾,又有堅定,動情之處,讓我們的心也跟着撥動。

這本書還是龍應臺人生一個階段的心靈狀態。父親的逝世讓她體味到人生如同“暗夜行山路”。在父親去世前,50多歲的她從未經歷過任何至親的死亡,這跟她臺灣“外省人”的身份有關。作爲從大陸到臺灣的移民,除了父母兄弟,小時候的龍應臺沒有其他家族親人,因爲這一背景,她對許多“人生基礎課程”的學習有着嚴重的時間上的延遲。此時,寫父親時,父親已經走了;寫母親時,也即將目送母親離去;寫與孩子的關係時,看到的是他們永遠用背影對着自己。龍應臺說:“人生走到這樣的年齡階段,是四顧蒼茫,唯有目送。”

看完這本書,我不禁有些感嘆,但這就是生活。幸福快樂是一部分,悲傷無奈也是一部分。過去的已成歷史,逝者如斯也,而未來也無從知曉。所以我們要活在當下,只有今天你能確切把握。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刻拿到的將會是怎樣。

《目送》讀後感11

“所謂的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這是龍應臺《目送》中的一席話。龍應臺用她溫柔細膩彷彿微風般的文字,寫下了這本《目送》。看完整本書,我思緒萬千,淡淡的心酸和無奈涌上心頭。每逢春節,爸爸和叔叔們都會回來過年。我想,這應該是爺爺奶奶最期盼、最高興的時候了吧,畢竟一年一次的大團圓早已讓人望眼欲穿。當年過完,兒女們又要再次踏上各自的征途時,他們便拿出早已準備好的一袋袋的東西,那些袋子紅紅綠綠的,甚至帶些淡淡的泥土味或魚腥味,但是卻很輕易地就裝滿了一整個車廂,也填滿了我們的心房……車子啓動了,我透過車窗回望,兩個步履蹣跚的老者跟着車子,一直笑着,露出了參差不齊且發黃的牙齒,兩隻乾瘦的手彎曲着懸在半空中緩緩地搖着,嘴裏喃喃着似乎在訴說些什麼。但爲什麼在那溫暖的笑容裏我分明看見了點點淚光?那兩個佝僂的身影越來越小,慢慢地消失了……很多時候啊,我們總是走在最前面,朝着前方大步邁。但如果這時候回回頭,你會看見,在某個地方,有一個或是兩個人,一直在注視着你,帶着滿滿的不捨和期待,從我們到這人世,開始。

我也不禁想起自己,在家裏,我總是低頭玩手機或者玩電腦,不願和她交流,她給我燒的青椒炒肉,我是多麼不喜歡。偶然的一次,我看見她在廚房,仔細地將青椒一條一條地切開。夏日的廚房就像一個大蒸籠,豆大的汗珠不斷地從她額頭上冒出來,但她卻依舊不慌不忙地切着,直到把青椒切得很細很細。下鍋後就更痛苦了。濃濃的油煙,嗆鼻的辣味,整個空氣都油膩膩的,額上的汗珠不停地滴落下來。但她依然不厭其煩地進行一次又一次的調味,最後再端上餐桌。那一次,我才明白她爲我做的遠遠不止那一盤我認爲極其普通、隨意又不好吃的青椒炒肉,這一盤菜中,蘊含了一個母親對孩子無微不至的疼愛。她每一個細膩的.動作,都重重地敲打着我的心房,讓我爲以前只知嫌棄的自己感到羞愧。那一次我吃下了一整盤的青椒炒肉,她很高興,也很詫異,欲言又止。我看着她,對她說:“很好吃,謝謝你。”

當我們漸漸長大,告別父母,踏上屬於自己的道路,這路上的艱辛,沿途的風景,都要自己闖,自己看。父母,就站在這路的開端,目送着我們漸行漸遠的背影——摔倒,爬起,前行……眼裏是經歷大半生風霜後的不捨與不忍。他們很清楚這條道路上的艱難與困苦,他們捨不得讓自己的孩子獨自承受,獨自療傷。但是啊,成長,總要義無反顧;傷痛,更不可避免;而夢想,定要執着追求。

《目送》這本書,讓每個人都能產生共鳴,讓每個人都心有所感。

“再多的遺憾都知不是生命的過程,我們只能往前走,用現在來填補過去的空白和傷口,帶着愛的釋懷與生命的和解。”讓我們展開翅膀去飛翔吧,但不要忘了回頭,看看自己的父母,他們一直都在。

《目送》讀後感12

而今的龍應臺,在《目送》中,有了更加豐富多變的內涵。

這是一本記錄她生活點滴的散文在這本書中,她用優美的文字記錄了自己做爲一個母親在對待日益成長的孩子時所遭遇的困惑和小小的失落;記錄了自己做爲一個女兒在面對日益蒼老的父母時耐心溫柔的守候;記錄了自己做爲一個採訪者所悉心付出的那份親切;記錄了她做爲一個敏感細膩的女人在面朝大海耳聞杜鵑時感受到的那份悽楚和傷痛。

翻開這一本《目送》,竟然能讓我從頭到尾都保持眼睛酸楚的感覺——彷彿一個飽滿欲滴的石榴果,輕輕擠一擠,眼淚就要往下掉了。

《目送》,七十三篇散文,文字撫過了父母、子女的親情,知己好友的友情、周圍世界的植物、動物、風景……用那最細膩柔軟的筆觸,寫盡了幽微處最動人心絃的那種種感覺。讀起來,便連呼吸,也充滿了共鳴的激動。

最犀利的一支筆,也有最柔軟的時刻。當孩子一天天地長大,她的憂傷卻與日俱增。昔日爲了孩子,她辭去文化局長的官職,拋開博士高官的美麗光環,毅然離開,重歸學者作家的生活,僅僅是因爲她突然之間的反思:“會不會你贏得了全世界,但你失去了你的孩子?”

她是這樣優秀清醒的女人,明確地知道自己在人生的每個階段有着怎樣的責任,知道生命的意義,不僅僅是事業的成功和虛浮的`掌聲,所有的精彩,在繁華落盡時,也許留下的不過是永遠無法彌補的一份遺憾。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象她這樣清楚地獲知生命的本象。

在面對孩子時,優雅知性的她,和所有平凡的母親一樣,困惑而挫敗

不同的是,她聰明和懂得控制的頭腦,使得她在面對孩子的獨立和疏遠時,懂得用壓抑自我的方法去尊重他們做爲一個獨立的人所理應擁有的自由和尊重。而她的驕傲和銳氣,在洶涌的母愛面前,也只能委屈地選擇讓步。《母親節》,原本以爲會是一個溫暖感人的故事,沒想到透過安德烈寄來的一封電郵,讓人在一篇既凸顯了母親的瑣碎,又記錄了母親的無奈的幽默小文中,讀到她心底深處那份無從說起的寂寞。

在面對的父母時,仿若在呵護柔弱的嬰兒,那般的溫柔耐心,細細私語。她知道“媽媽是那個搭了時光機器來到這裏,卻再也找不到歸程的旅人”,她知道“媽媽想要一個家,不是一個空間,而是一段時光。在那個時光的籠罩裏,年幼的孩子正在追逐笑鬧,廚房裏正傳來煎魚的滋滋香氣,丈夫從身後捂着她的雙眼要她猜是誰,門外有人高喊‘限時快遞拿印章來’……”她年邁衰老甚至開始神志不清的媽媽想要的,只是那樣平淡而幸福的時光,在那段時光裏,凝聚着她一生豐盛的記憶,她的愛情,她的家人,她全部的留戀……

她也在書中寫戰爭的殘酷,貧窮的無奈,寫自己在一日日的生活中,漸漸黯淡下來的激情和慢慢平和的心境,曾經相信和不相信的東西,在陌生的小巷見到的年幼的童工,父親離世後巨大的傷痛,一點一滴細微的觸動……

《目送》讀後感13

“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每次讀到這句話內心都會爲之一動!

當好朋友送我這本書時,讀了扉頁上這句話,感覺到的是生命的厚重,而內心又有無法言說的心酸和無奈,特別是再次翻開這本書又是兩年後,在這中間多少找到了漸行漸遠的我們自己的影子,那心酸和無奈是我們每個人成長必須經歷的,也將是生命中最爲寶貴的東西。

我們目送着遠去的背影,也承受愛我們的人追逐的目光。有時候我們必須走,有時候我們必須去送,走時大可一心離開,而送時我們在那個慢慢的遠去的背影后承受不捨,那種滋味最是心酸。

我的童年時在外祖父家裏度過的,那時每天上學,外祖父每天都會送我到村口,有時走了好遠,一回頭,他都還在那裏。那時怎懂得他的目送中有着擔憂和不捨,我又是多麼容易從他的護送下溜走,到了路口拐個彎就消失在他的視線裏。直到有一天我已經快二十歲,他也從哪個剛剛年過半百的人,進入古稀之年,記得最後一次回去看他,然後我要走,連鬍子都已花白的他拉住我的手不放,而那竟是最後一面,依舊是他看着我的背影離開,從此那頭不再有他的那份牽掛,無論我怎麼回頭,先我而去的最後留給我的依舊只是一個背影。漸漸的我用“生老病死時間常態”看着那些必然先走的人。

上個寒假收假時,老媽在廚房裏切菜,我在廚房裏一邊偷吃東西一邊問老媽,“我就要上學去了,你都不留我?

老媽頭都沒擡說“留得住我就留了,等你工作了我就更難見你們一面了。”這中間有多少無奈和心酸大概老媽早就嘗夠了,乾脆默默無語的看着我們每次離開,看着我們漸行漸遠。正如作者所說的那樣“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你能給孩子的'只是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讓他(她)自己體會孤獨、挫折、失敗等種種坎坷,這纔是真正的愛,因爲“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如果我們還能做點什麼,唯有多陪陪他們,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將目光落在我們的臉上,而不是望眼相送。

而還有一個人,我們的一份愛情糾結了好幾年,記得上一次相見後,在碼頭上我拉着她的手,她卻讓我先走,說是要看我離開的樣子,最後在我的堅持下我看着她的裙襬慢慢的消失在我的視線裏,在那一刻我或許明白了愛情。

這世上最令人難過的莫過於我們擁有過卻留不住的幾類人,一是先我們而去的親人,二是青年時我們想愛卻不能再愛的初戀,三是知音成了志向完全不同的人。第一類人讓我們知道親情的可貴,第二類人讓我們明白愛情,第三類讓我們領略真正的友誼。而他們無論多麼可貴,都註定我們要一個人走,走完一個人必需走完的那一段,在那一段旅程中我們要儘管走,不必回頭。

《目送》讀後感14

喜歡《目送》是因爲曾經看到這樣一段話:“慢慢的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這段話讓我感觸頗深,也讓我想更加深入的閱讀這本書。

全書七十三章節,文筆描述很細膩。序中便描述了父親的病、母親的老,母親將自己珍藏的首飾拿出交給女兒,女兒推脫不要,母親:“女兒,與其到時候不知道東西會流落到哪裏,不如現在清清醒醒的交給你吧。”因爲父親生病住院,母親漸漸變老,怕自己不記得事情,像在交代後事一般把東西交到自己女兒手中。此序與第一章第二節“雨兒”相呼應,此節主要描述母親已經糊塗不記事,不記得女兒,只記得雨兒。就像現在常說的人老了就回歸孩子的心性,像老頑童。女兒像帶孩子一樣照顧她,帶她出去坐公車、搭捷運(母親生平第一次搭捷運),帶她欣賞外面的風景。好像在珍惜這僅有的時光一般。讀這兩節有種淡淡的憂傷、淡淡的心酸和害怕,因爲自己的父母也在一天天的變老,甚至是害怕他們變老,害怕失去最愛我的人。

其中感悟最深的還是目送這一節,既寫了孩子的長大,又回憶了父親。華安上小學第一天,龍應臺手牽手把兒子送入學校,“華安揹着書包往前走,但他不斷的回頭”他不斷的回頭搜尋母親的身影。十六歲,華安到美國做交換生,告別時照例擁抱,但是已經明顯感覺到孩子在勉強忍受母親的深情,入關後“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二十一歲,即便同路也不願搭母親的車,即便同車也是華安帶上耳機,聽只有一個人能聽的音樂。後半節寫到父親用廉價的小貨車送作者到大學任教,車子沒有開到校門口,而是停在巷子“女兒,爸爸對不起你,這種車子實在不是送大學教授的.車子”,車子駛出巷子口轉彎看不見了,作者還站在那裏。到十幾年後醫院裏,父親坐輪椅的背影消失在醫院玻璃門前。讀這一節的感受是落寞,是孩子的成長和父親的老、病,而且他們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我不太喜歡電子書,喜歡讀紙質的書,因爲當拿起書本坐在家裏讀的時候,自己是安靜的,心是安靜的,心會被帶到書的情境中,《目送》本書讀到現在更多的感覺是落寞和傷感,好像也讓自己提前做好心裏準備,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到我現在的這個年紀,爲人子女爲人父母,也已經慢慢意識到,父母子女一場是一場修行,是今生今世不斷目送他、她的背影漸行漸遠。關於父母,那是最愛我的人,自己成長,他們不斷變老,我開始變的害怕,害怕失去他們。關於子女,那也是我最愛的人,從襁褓裏的嬰兒到幼兒園到如今的小學、將來的中學、大學,工作,走入社會,倏的一下就會長大,雖有不捨但必須放手。我們所能做的也許就是珍惜當下,爲愛,多些陪伴……

《目送》讀後感15

讀到這一章節,最後一句,頗有感觸:“修行的路總是孤獨的,因爲智慧必然來自孤獨”。突然想到湯顯祖在《牡丹亭》有《鷓鴣天》一闋,於你,於我,於所有奮鬥路上的年輕人頗有教義,提筆默寫,聊以爲寄——“刮盡鯨鰲背上霜,寒儒偏喜住炎方。憑依造化三分福,紹接詩書一脈香。能鑿壁,會懸樑,偷天妙手繡文章。必須砍得蟾宮桂,始信人間玉斧長。”——題記

在我的大學生活中,有一樣東西是始終不可或缺的。數量不多,但是內容能眩人耳目,不貴,卻彰顯歷史文化的博大精深,散發着智慧的光芒,帶着精深的思想,載着作者辛勤的汗水,揹負着歷史背囊,向你緩緩行進。

它能幫你找到準確的人生定位,價值取向,與你分享人生的真諦,他的行文告訴我:男孩,士不可以不弘毅!她的墨香告訴你:女孩,此花莫與羣花比。

緩緩的翻開一卷帶着歷史滄桑感後濃重感的詞卷,那裏記載着太多古人的悲歡離合與浮萍散聚,有無數風流王者金戈鐵馬,逐鹿中原的故事,有山中隱士無心功名,歸園田居的`故事,有着無數折腰英雄赤血黃沙,馬革裹屍的故事,還有無數仁人志士,遊走於茶馬古道,奔走相告。

當你對人事迷茫,對故鄉思故人的時候,你會聽到晏殊“不如憐取眼前人”的感嘆。在你蹉跎光陰時,你會聽到李清照“感月吟風多少事,如今老去無成”的悲嘆。當你放蕩不羈,你會聽到李煜“無限江山,一響貪歡”的悔恨。當你感慨流年光轉,韶華易逝的時候,你會聽到蔣捷“流光容易把人拋”的些許無奈。當你仕途不順,屢遭坎坷,你會感受到東坡“又得浮生一日涼”的豪邁與豁達。當你春夢無痕,遙望月色,思念故里佳人,湯顯祖會對你有所慰藉“則爲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當你沉浸在書海之中,你會無限歡愉,你無須與任何人交談。看似形單影隻,但意不孤獨因爲有的時候,一個人也是獨歡,兩個人卻是寂寞。就像龍應臺所說:智慧必定來自成熟。成熟,是成長的必然產物,猶如那初好的牡丹,雨後的新竹,或是那傲枝的寒梅,就在一場新雨過後,在你有意無意之間,就會看到怒花新立,竹林穿風,翠綠初新,雲霞翠煙。這也許叫做寂寞開無主吧,就像冷梅那樣,不爲別人讚美,自己傲然怒放,只聽從內心的召喚,在自己的季節裏綻放和搖曳,那沒一片花色與每一縷花香,惹得旅人駐足與觀望。我們讚歎她的盛美,我們可曾知道她在寒風中寂寞的綻放?我們愛聞寒梅的冷韻幽香,怎有知道她曾經受過的冷雪冰霜?我們也會讚歎雄鷹的振翅高翔,但是誰想過他們經歷過怎樣的生死存亡?

日記
週記
小說
摘抄
語文
作文
口號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