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 > 史部 > 

新唐書

 > 列表
《新唐書》卷七十七 列傳第二

《新唐書》卷七十七 列傳第二

◎后妃下張皇后章敬吳太后貞懿獨孤皇后睿真沈太后昭德王皇后韋賢妃莊憲王皇后懿安郭太后孝明鄭太后恭僖王太后貞獻蕭太后宣懿韋太后尚宮宋若昭郭貴妃王賢妃元昭晁太后惠安王太后郭淑妃恭憲王太后何皇后肅宗廢后庶人張......
09-24
《新唐書》卷九十六 列傳第二十一

《新唐書》卷九十六 列傳第二十一

◎房杜房玄齡,字喬,齊州臨淄人。父彥謙,仕隋,歷司隸刺史。玄齡幼警敏,貫綜墳籍,善屬文,書兼草隸。開皇中,天下混壹,皆謂隋祚方永,玄齡密白父曰:"上無功德,徒以週近親,妄誅殺,攘神器有之,不為子孫立長久計,淆置嫡庶,競侈僣,相傾鬩,終當內......
09-24
《新唐書》卷一百八十 列傳第一百五

《新唐書》卷一百八十 列傳第一百五

◎李德裕李德裕,字文饒,元和宰相吉甫子也。少力於學,既冠,卓犖有大節。不喜與諸生試有司,以蔭補校書郎。河東張弘靖闢為掌書記。府罷,召拜監察御史。穆宗即位,擢翰林學士。帝為太子時,已聞吉甫名,由是顧德裕厚,凡號令大典冊,皆更......
09-24
《新唐書》卷二十八下 志第十八下

《新唐書》卷二十八下 志第十八下

◎歷四下○六曰步交會術終數八億二千七百二十五萬一千三百二十二。交終日二十七,餘六百四十五,秒千三百二十二。中日十三,餘千八百四十二,秒五千六百六十一。朔差日二,餘九百六十七,秒八千六百七十八。望差日一,餘四百八十三......
09-23
《新唐書》卷一百三十二 列傳第五十七

《新唐書》卷一百三十二 列傳第五十七

◎劉吳韋蔣柳沈劉子玄,名知幾,以玄宗諱嫌,故以字行。年十二,父藏器為授《古文尚書》,業不進,父怒,楚督之。及聞為諸兄講《春秋左氏》,冒往聽,退輒辨析所疑,嘆曰:"書如是,兒何怠!"父奇其意,許授《左氏》。逾年,遂通覽群史。與兄知柔......
09-24
《新唐書》卷一百六十三 列傳第八十八

《新唐書》卷一百六十三 列傳第八十八

◎孔穆崔柳楊馬孔巢父,字弱翁,孔子三十七世孫。少力學,隱徂來山。永王璘稱兵江淮,闢署幕府,不應,鏟跡民伍。璘敗,知名。廣德中,李季卿宣撫江淮,薦為左衛兵曹參軍。三遷庫部員外郎。出為涇原行軍司馬。累拜湖南觀察使,未行,會普王......
09-24
《新唐書》卷四十七 志第三十七

《新唐書》卷四十七 志第三十七

◎百官二○門下省侍中二人,正二品。掌出納帝命,相禮儀。凡國家之務,與中書令參總,而顓判省事。下之通上,其制有六:一曰奏鈔,以支度國用、授六品以下官、斷流以下罪及除免官用之;二曰奏彈;三曰露布;四曰議;五曰表;六曰狀。自露布以......
09-24
《新唐書》卷一百九十五 列傳第一百二十

《新唐書》卷一百九十五 列傳第一百二十

◎孝友唐受命二百八十八年,以孝悌名通朝廷者,多閭巷刺草之民,皆得書於史官。萬年王世貴,長安嚴待封,涇陽田伯明,華原韓難陀,華州王瞿曇,鄭縣辛法汪、郭士舉、張長、郭士度、鄭迪、柳仁忠、能君德、劉崇、甘元爽、韓子尚、韓思......
09-24
《新唐書》卷四十九上 志第三十九上

《新唐書》卷四十九上 志第三十九上

◎百官四上○十六衛△左右衛上將軍各一人,從二品;大將軍各一人,正三品;將軍各二人,從三品。掌宮禁宿衛,凡五府及外府皆總制焉。凡五府三衛及折衝府驍騎番上者,受其名簿而配以職。皇帝御正殿,則守諸門及內廂宿衛仗。非上日,亦將......
02-10
《新唐書》卷一百三十七 列傳第六十二

《新唐書》卷一百三十七 列傳第六十二

◎郭子儀郭子儀,字子儀,華州鄭人。長七尺二寸。以武舉異等補左衛長史,累遷單于副都護、振遠軍使。天寶八載,木剌山始築橫塞軍及安北都護府,詔即軍為使。俄苦地偏不可耕,徙築永清,號天德軍,又以使兼九原太守。十四載,安祿山反,詔......
09-24
《新唐書》卷一百四十九 列傳第七十四

《新唐書》卷一百四十九 列傳第七十四

◎劉第五班王李劉晏,字士安,曹州南華人。玄宗封泰山,晏始八歲,獻頌行在,帝奇其幼,命宰相張說試之,說曰:"國瑞也。"即授太子正字。公卿邀請旁午,號神童,名震一時。天寶中,累調夏令,未嘗督賦,而輸無逋期。舉賢良方正,補溫令,所至有惠......
09-24
《新唐書》卷一百六 列傳第三十一

《新唐書》卷一百六 列傳第三十一

◎杜二崔高郭趙崔楊盧二劉李劉孫邢杜正倫,相州洹水人。隋世重舉秀才,天下不十人,而正倫一門三秀才,皆高第,為世歆美。調武騎尉。太宗素知名,表直秦王府文學館。貞觀元年,魏徵薦其才,擢兵部員外郎。帝勞曰:"朕舉賢者,非朕獨私,以......
09-24
《新唐書》卷五十三 志第四十三

《新唐書》卷五十三 志第四十三

◎食貨三唐都長安,而關中號稱沃野,然其土地狹,所出不足以給京師、備水旱,故常轉漕東南之粟。高祖、太宗之時,用物有節而易贍,水陸漕運,歲不過二十萬石,故漕事簡。自高宗已後,歲益增多,而功利繁興,民亦罹其弊矣。初,江淮漕租米至東......
09-24
《新唐書》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六十一

《新唐書》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六十一

◎李光弼李光弼,營州柳城人。父楷洛,本契丹酋長,武后時入朝,累官左羽林大將軍,封薊郡公。吐蕃寇河源,楷洛率精兵擊走之。初行,謂人曰:"賊平,吾不歸矣。"師還,卒於道,贈營州都督,諡曰忠烈。光弼嚴毅沉果,有大略,幼不嬉弄,善騎射。起......
09-24
《新唐書》卷一百七十 列傳第九十五

《新唐書》卷一百七十 列傳第九十五

◎二高伊朱二劉範二王孟趙李任張高崇文,字崇文。其先自渤海徙幽州,七世不異居,開元中,再表其閭。崇文性樸重寡言,少籍平盧軍。貞元中,從韓全義鎮長武城,治軍有聲。累官金吾將軍。吐蕃三萬寇寧州,崇文率兵三千往救,戰佛堂原,大破......
09-24
《新唐書》卷五 本紀第五

《新唐書》卷五 本紀第五

◎睿宗玄宗睿宗玄真大聖大興孝皇帝諱旦,高宗第八子也。始封殷王,領冀州大都督、單于大都護。長而溫恭好學,通詁訓,工草隸書。徙封豫王,又封冀王,累遷右金吾衛大將軍、洛州牧。徙封相王,復封豫王。武后廢中宗,立為皇帝,其改國號......
07-20
《新唐書》卷二百四 列傳第一百二十九

《新唐書》卷二百四 列傳第一百二十九

◎方技李淳風甄權(許胤宗、張文仲)袁天綱(客師、張憬藏、乙弗私禮、金樑鳳、王遠知)薛頤(葉法善)明崇儼尚獻甫嚴善思杜生張果(邢和璞、師夜光、羅思遠)姜撫桑道茂凡推步、卜、相、醫、巧,皆技也。能以技自顯地一世,亦悟......
09-24
《新唐書》卷一百七十三 列傳第九十八

《新唐書》卷一百七十三 列傳第九十八

◎裴度裴度,字中立,河東聞喜人。貞元初,擢進士第,以巨集辭補校書郎。舉賢良方正異等,調河陰尉。遷監察御史,論權嬖梗切,出為河南功曹參軍。武元衡帥西川,表掌節度府書記。召為起居舍人。元和六年,以司封員外郎知制誥。田弘正效魏......
09-24
《新唐書》卷七十一下 表第十一下

《新唐書》卷七十一下 表第十一下

系一下(表格略)......
09-24
《新唐書》卷一百九十九 列傳第一百二十四

《新唐書》卷一百九十九 列傳第一百二十四

◎儒學中郎餘令(餘慶)徐齊聃(堅嶠)沈伯儀路敬淳(敬潛)王元感王紹宗彭景直盧粲尹知章張齊賢柳衝馬懷素(殷踐猷)孔若思(季詡至)郎餘令,定州新樂人。祖穎,字楚之,與兄蔚之俱有名。隋大業中,為尚書民曹朗,蔚之位左丞。煬帝語稱......
09-24
《新唐書》卷九十七 列傳第二十二

《新唐書》卷九十七 列傳第二十二

◎魏徵魏徵,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棄貲產不營,有大志,通貫書術。隋亂,詭為道士。武陽郡丞元寶藏舉兵應李密,以徵典書檄。密得寶藏書,輒稱善,既聞徵所為,促召之。徵進十策說密,不能用。王世充攻洛口,徵見長史鄭頲曰:"魏公雖......
09-24
《新唐書》卷七十三上 表第十三上

《新唐書》卷七十三上 表第十三上

系三上(表格略)......
09-24
《新唐書》卷一百一 列傳第二十六

《新唐書》卷一百一 列傳第二十六

◎蕭瑀蕭瑀,字時文,後梁明帝子也。九歲,封新安王。國除,以女兄為隋晉王妃,故入長安。瑀愛經術,善屬文。性鯁急,鄙遠浮華。嘗以劉孝標《辯命論》詭悖不經,乃著論非之,以為:"人稟天地而生而謂之命,至吉凶禍福則系諸人。今一於命,非......
09-24
《新唐書》卷二十五 志第十五

《新唐書》卷二十五 志第十五

◎歷一曆法尚矣。自堯命羲、和,曆象日月星辰,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其事略見於《書》。而夏、商、周以三統改正朔,為歷固已不同,而其法不傳。至漢造歷,始以八十一分為統母,其數起於黃鐘之龠,蓋其法一本於律矣。其後劉歆又以《春秋......
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