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 > 經部 > 國學小說 > 讀《紅樓夢》有感【熱門】

讀《紅樓夢》有感【熱門】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閱讀: 1.9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紅樓夢》有感,歡迎大家分享。

讀《紅樓夢》有感【熱門】

讀《紅樓夢》有感1

《紅樓夢》是四大名著之一,人人皆知,書中的人物林戴玉、賈寶玉也是家喻戶曉,因為人們對這本書太熟悉了,所以這本書在大眾中也就形成了固有的形象,加之研究的學者眾多,又把它解剖的支離破散,歸納的系統有序,每一個細節都能推究出個一二三來,所以書中內容似乎已經變得透明、唾手可得。但對於普通的個體讀者,讀《紅樓夢》就像讀其他書一樣,對味口了才願意看。

第一次讀《紅樓夢》時,完全是衝著它的名號去的,當時還在上學,對書中描寫的諸多景物及人物事件,如同嚼蠟,但還是硬著頭皮把它讀完了,若問收穫,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能把它耐著性子從頭到尾看一遍,當時更喜歡看現代小說,與生活更貼近,接受起來比較容易。

第二次讀《紅樓夢》時,是因為讀外國人寫的書,寫作的風格迥異,後來讀膩煩了,想換換口味,看看中國人自己寫的書,於是乎又想到了《紅樓夢》,這次讀了幾頁,覺得有些韻味,值得品味,而且節奏較慢,故事情節娓娓道來,不緊不慢,像是一個修煉千年的道士,心中自有定數,也像極了中國的.繁瑣禮節,按照規矩來,不可著急越禮。但後來讀到後面的章節,有些堅持不住了,越讀越無味,都是些婆婆媽媽的事情,又不忍放棄,最後還是掙扎著讀完了,因為書的內容太多,讀完之後,仍是一頭霧水,被書中的人物攪得暈頭轉向。

有人讀書是很認真的,會事前瞭解一些人物線索,然後再讀,而我是個懶惰的讀者,摸過書來,二話不說就從頭讀起來,進去的快,出來的也快,粗粗的過一遍,分不清人物層次,只是對書中的感興趣的地方,仔細的看看,其他的也不管不顧了。即便是讀了幾遍的《紅樓夢》,還是看完就忘,只記得裡面的人物眾多、三六九等,各色人物俱全,各種事件層出不窮,均是些日常小事,‘婦人之口舌是非、各種人情往來、弄在一處作詩弄詞’,從小處著手,略略引出些大人物、大事情,但也只是稍稍帶過,多是褒獎之詞,寫的非常謹慎。這本書在細小處下足了功夫‘主子招妻納妾、下人勾心鬥角挑撥事非、姑娘們作詩詞附風雅、慶生過壽看大’,再寫寫外圍的窮苦人家如何過活,諸多種種。圍繞著榮寧二府展開密如網的描寫,觀遍世間百態,雖然是細小事物,但仔細的推敲,寫的是當時的民生百姓與達官貴人的生活常態,以榮華富貴為描寫的主線,映襯了普通百姓的艱苦生活。

但富貴一時,不可能一世,終究曲終人散,方夢醒,作為生活在富貴窩中的主子,怎經得起人生大起大茖,大悲大喜,最終在紅塵中顛沛流離,循入空門。讀書像控掘寶藏一樣,找到一本好書難,找到一本自己喜歡的好書更難,找到了,讀一遍不開竅,讀二遍還懵懂,讀三遍才體會些許滋味,再多讀幾遍,就像考古學家,小心翼翼的發現些古董,甚至還閃閃發光,引人無限遐想,書中所講與心中所想能夠結合在一起,才覺得值得。

讀《紅樓夢》有感2

在今年最後一天,終於將《紅樓夢》上下冊全部讀完了。書中的人物各有歸宿:有的生前不如意,但死後卻登入極樂世界;有的曾經呼風喚雨,卻在孤苦失落中黯然離世;有的曾經遭遇不幸和波折,但最終迎來了柳暗花明;有的曾遍享人間富貴,但也不得不在無奈和不捨中撒手人寰。

全書給我的感覺,就是充分體現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時不報,時候不到”這樣樸素的哲學思想。 以史老太君為例,心地善良、善待他人、遇事豁達、明辯是非,最終了無遺憾的走向了人生的終點。與史老太君心性最相似的是薛寶釵,儘管有寶玉的不辭而別,想來也可擁有平安喜樂的一生。以王熙鳳為例,待人刻薄,心腸恨毒,自私自利,機關算盡,最終財散人亡。

全書給我的感覺,整體有些傷感,有這麼多又漂亮、又聰明、又能幹的人中俊傑英年早逝。黛玉、鳳姐、迎春、秦可卿、晴雯、鴛鴦、尤氏姐妹等等,這麼多如花似玉的女子,都是這樣的結局,這讓人有些不忍和不安。不知道這是不是作者對美貌女子的偏見,難道這樣的人不應該擁有美好的人生嗎。倒是襲人、平兒的'結局還讓人稍感安慰,也許還是由於他們這樣不辭勞苦、樸實無華的性格吧。

全書的後四十回由他人撰寫,還是能看到與前八十回明顯的不同。有一種感覺,前八十回體現出的典雅和精美在後四十回裡再難看到。後四十回的重點在於按照既有的故事主線,給書中的各種人物安配一個合理的結局,保證故事的完整性。但對於各種場面的鋪陳,各種細節的描寫等方面明視訊記憶體在差距。皇上對賈珍、賈赦、薛蟠等人的赦免也有些突兀,多少有些不合邏輯。後四十回倒是讀得很快,不必再去認真理解那些典雅華麗的語言。

總體感覺,《紅樓夢》確實是一本百科全書式的好書,書中對建築、音樂、服飾、民俗等的描寫,全景展現了那個時代貴族生活的全貌,對書中人物性格的刻畫準確到位,確實值得一讀。

讀《紅樓夢》有感3

《紅樓夢》一書通過對“賈,史,王,薛”四大家族榮衰的描寫,展示了廣闊的社會生活視野,包羅永珍。

在前幾回中,充分的為下文埋好伏筆,構思巧妙,通過賈雨村與冷子興的對話,把賈府的狀況巧妙的展現給了讀者。再者,又通過賈雨村的“葫蘆案”,把賈,史,王,薛的四家族引出又為本書的情節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其中,在林黛玉進賈府這一回,更明顯的突出了作者的寫作特點。通過林黛玉的眼睛將賈府的建築群,陳設,僕人介紹的相當細緻,寫出了封建社會下的森嚴的等級和煩瑣的'禮儀。黛玉年齡雖小,但為人處事是相當的靈巧,在未進賈府的路上,心裡就暗自考慮到各個方面,自律不謂不嚴。在禮儀方面,林黛玉也是心知度明。在中國傳統上,座位是非常講究的,在王熙鳳拉著黛玉在左邊第一張椅子坐下時,黛玉十分推讓,可見她的相當“知書”。

在賈寶玉看見林黛玉時,又從寶玉目中描寫了黛玉,直畫一美人圖。

在寫王熙鳳出場時,也是巧妙之極,未寫其形,先聞其聲,真可謂“繡幡開遙見英雄俺”。通過這一系列的對話描寫,也同時確立了,王熙鳳在賈府的地位。

賈母對王熙鳳的嘲弄,也是得寵的標誌。王熙鳳同時也是相當會求寵。再詢問林時,不等回答,先提一串問題,顯出了王的急脾氣,是關心也是走過場而已,在老祖宗賈母面前,可以連珠炮般的說話,提問也是份兒,格兒。並且通過關心別人顯示自己的全面性,細緻性及責任性。突出了王的玲瓏,過於聰明,對下面的故事情節作好了相當充分的準備。

當賈寶玉問林黛玉是否有玉時的變態描寫,不但注意人物的常態,又在賈母的哄騙下,寶玉的病態來得突兀,去的業便宜,也是虎頭蛇腦的特徵,也描寫了人物的性格特徵。

這一回,我認為在本書中是相當的重要,也是十分精彩的一回,向人們展現了人物的性格特徵,耐人尋味,同時也十分巧妙,得當。

讀《紅樓夢》有感4

《紅樓夢》是我國的四大文學名著之一,也是古典文學藝術的最高成就之一。這本書前面大部分,也是最精彩的部分是由清代曹雪芹完成的,可惜這部書還沒有寫完,曹雪芹的生命就在貧困潦倒之中畫上了一個句號。

讀一本好書,就像是心靈品嚐了一場知識的盛宴;讀一本好書,就像是靈魂進行了一場祕密的旅行。而有多少人有幾個月甚至半年都沒有讀完過一本書了呢?如果想要領略古典文化的.獨特韻味,那明清小說無疑是一個絕佳的選擇;如果要再現明清小說的鼎盛時期,那麼紅樓夢便是不二選擇。

我最佩服《紅樓夢》的也是本書經典的人物刻畫,書中的每一個人都是不同的,在曹雪芹的筆下卻是那樣的經典傳神,以至於後世很多的書籍影視甚至是平時的聊天,都經常引用小說裡面的人物。說到紅樓夢中的人物,我最喜歡的是那個出身富貴,可憐無助體弱多病、寄居賈府的林黛玉,那個嫻靜時如嬌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的女子。林黛玉的生活經歷使她比較任性,並且以犀利的語言揭露周圍存在的不合理現象,因而被周圍人看做刻薄,小心眼兒。林黛玉在賈府因為和賈寶玉朝夕相處心意相通,而產生了真摯的感情,但由於她不合時宜的執著,使得王夫人等人心生不滿,從而選擇了合乎封建大家庭利益和禮教的薛寶釵。最後,林黛玉因這段感情而身患重疾,鬱鬱而終。儘管《紅樓夢》的結局是悲傷的,儘管執著的女孩黛玉最終還是沒有收穫幸福,但這部書仍然是中國古典小說的巔峰之作。

紅樓夢實是一部不可錯過的好書。在鋼筋混凝土搭建的都市叢林中,在忙亂中,我們似乎忽略了注意、閱讀好書,希望大家可以一品紅樓韻味,停下繁忙的腳步,走進大觀園的世界。

讀《紅樓夢》有感5

《枉凝眉》中有這麼一段話: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紅樓夢》書寫了多少書中人的悲劇?曹雪芹不僅體現出了一個封建權貴家庭走向衰敗和榮枯,而且從側面彰顯了封建禮教下純真的愛情。一邊是功名成就,一邊是金玉良緣。曹雪芹筆下的《紅樓夢》讓我們看到了這場無聲的較量。賈寶玉與林黛玉兩人無比淒涼憂傷的愛情故事濃縮了這場較量的全部。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讓人有時似乎至於千里煙霧之中,琢磨不透這裡面的一切,書中共900多名人物,而最讓我能為其流下辛酸淚的也只有她——林黛玉。

在《紅樓夢》中有一段,講“黛玉葬花”,我閱盡《紅樓夢》,卻唯獨對這一章情有獨鍾,令我魂牽夢繞。這一段將黛玉的自卑、自尊、自憐展現無遺,尤其是那一首《葬花詞》:“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煞葬花人,獨把花鋤偷灑淚,灑上空枝見血痕。”“願儂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捧淨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讀著這首詩,我的心彷彿震動了一下,她把自己的渴望、夢寐、生活的苦澀,全都埋入土中,卻埋不掉孤獨,如影隨形的孤獨,與生俱來的孤獨……

她與寶玉相愛,卻只留下悽苦。本是兩對打不散鴛鴦,情投意合、情意綿綿,可是天不由人,不愛說話、性格內向、人緣不好,卻成為她最大的絆腳石。所有人都離她遠去,不願搭理她。由此,命運的天平加速傾斜,傾向了城府頗深的薛寶釵這邊,鳳姐的一出偷樑換柱使寶玉與黛玉二人錯失摯愛。黛玉含淚而終,含恨而去,而寶玉也變得瘋瘋傻傻,看破紅塵,削髮為僧,可悲!

黛玉的`慘劇,正是因為封建社會“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輿論導致的,作者塑造了這樣一個讓人傷懷的人物,也許是想告訴我們:“還有更多的古代女子和黛玉一樣飽受折磨,在苦難中掙扎。”曹雪芹是否也將自己的痛苦寄託在“黛玉”的身上呢?這只是猜測,可能是,也可能不是……

《紅樓夢》留給我們的,不僅僅只是幾本書卷,而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次次讀次次悟,正是它的不朽魅力!

讀《紅樓夢》有感6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言作者痴,誰解其中味。”書架上這本《紅樓夢》,直到我十歲這年,才被我重視起來。

《紅樓夢》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為主線,著重寫了賈家榮、寧二府由盛轉衰的過程。

書中最令我感到有趣的情節是“劉姥姥進大觀園”,書中劉姥姥第二次來到賈府拜訪,她是個沒見過什麼世面的鄉下老太太,鳳姐等人都想看她的笑話,便在飯桌上捉弄劉姥姥,引得她說出了一句“老劉老劉,食量大如牛,吃一個老母豬,不抬頭。”當時飯桌上的人笑成了一片,這裡作者對於各人的笑的描寫極為精彩細緻,讀到這裡時,我彷彿身臨其境,也成為了大觀園中的一員,與書中眾人一起笑作一團。

在我剛讀《紅樓夢》時,感受到的只有賈府的繁榮與富貴,但當我讀到第十三回秦可卿託夢鳳姐兒,對她說的那一番話時,才恍然大悟。秦氏勸鳳姐為將來賈府的敗落做好準備,重建學舍與祭堂,要有一定的供給。只可惜日理萬機的'鳳姐並沒有把這些話放在心上,賈府仍然只顧著享受眼前的富貴,並沒有一個人真正地為將來做好了準備,以至於賈府被查抄的時候,眾人只有驚慌失措,掩面而泣。

古人說,“水滿則溢,月盈則虧”,一件事物的極致狀態是難以永遠維繫的。賈府就是這樣,“登高必跌重,樹倒猢猻散”,從極度的繁榮走向了衰敗,鳳姐等人是依靠了劉姥姥的接濟才勉強活下去。倘若當初鳳姐重視了秦可卿的告誡,能夠有“居安思危”的意識,在繁華的時候拒絕鋪張奢侈的生活,主張勤儉持家,那麼賈府的男女老少也不至於淪落到流離失所,要看別人臉色行事的地步了吧!

讀《紅樓夢》有感7

四大名著想必是孺婦皆知,四部佳作各有千秋,而我卻認為,《紅樓夢》最為引人注目。她不似《水滸》,寫草莽英雄、江湖豪傑之事,行俠仗義、報仇雪恨之心;也不似《三國》,寫雄主名王、謀臣勇將之事,攻城略地、縱橫捭闔之心;更不似《西遊記》那樣,寫求取佛經、歷盡磨難之事,斬妖除魔、伸張正義之心。她猶如一個“新新人類”,竟是描述了一群少男少女,特別是以妙齡少女為核心所展開的故事畫卷,讓人眼前為之一亮。

封建社會是沒有人權的,特別是在末期,更是不把人當人看,而女性的地位,根本就不存在。歷史上,在戰況危急之時,圍城之中,沒有糧食,便將城中的女人全捉來吃,這樣的事情多次出現在史書上,還不是野史,而是輝煌的正史!而就在這樣的社會,就出現了這樣一本書,書中的女性,個個聰明美麗,有自己的想法主見,有自己特殊的行止見識,好像現今“女強人”的先祖,並且,還有一個七尺男兒說出了“我見了女兒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得濁臭逼人”,怎能不謂之是石破天驚的大事!

再來看看寫出這本看似“叛逆”的書的作者,他就是“曹雪芹”。書中的取材,大多都是來源於他年少時的笑聲與淚水。我曾經看過一段文字,曹雪芹的寫作目的就是要“使閨閣昭傳”,讓天下後世人知道“閨閣中歷歷有人,萬不可泯滅其也”。他也曾說“今風塵碌碌,一事無成,忽念及當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細考較去,覺其行止見識皆出我之上,我堂堂鬚眉,誠不若比裙釵;我實愧則有,悔又無益,大無可如何之日也”。聽,這不正是當初寶玉在那些女子前,自慚形穢,以“濁玉”自稱的原型麼?不難看出,賈寶玉就是曹雪芹的化身兼“進化級”了。

寶玉,如同是封建社會孕育出的“新人”胚胎,顯然與那個社會是格格不入的。開始時,這個問題就顯露出來,在他年幼抓週時,一把就抓個脂粉釵環,讓賈政當機立斷,他將來不過是個酒色之徒,從此對寶玉只有蔑視與不屑。而寶玉,從小,就與丫鬟姐妹們“混”在一起,玩的不亦樂乎,更是鑑證“酒色之徒”這個稱謂。他除了對賈母和王夫人等的'親人之愛,對身邊的每一位女子都喜歡著,尊敬著,舉止也親密無間,但沒有半分逾越。也難怪,魯迅也稱之“暱而敬之,恐拂其意,愛博而心勞,而憂患亦日甚矣”。

當然《紅樓夢》是女性的頌歌,其中女子多得眼花繚亂。她們,匯聚在大觀園中,就像個小小的女兒國。這些女孩兒,都容貌俊秀,渾身散發著青春的純潔氣息。她們雖說是大家閨秀,卻不似自古以來的女兒一般:在家中,對父母唯命是從,出家後,以“三從四德”為畢生目標。她們有自己的主見思想。書中有兩個重要人。一是林黛玉,二是薛寶釵。命運將她們倆與寶玉緊緊相連。面對黛玉,寶玉是一種惺惺相惜的感覺,因為,黛玉懂得他這個“新新人類”的思想,兩人同枕一個枕頭,躺在床上說著悄悄話,對男女有別之類的世俗視而不見,顯然是兩個趣味相同的人兒。而對寶釵,寶玉是相敬相愛,但心裡總有隔膜,寶釵處事是圓滑的,比黛玉得人心多了,可正是她對任何人都那樣溫和,就越發讓人無法走向她的內心。可賈母她們也發覺寶釵是當妻子的最佳人選,畢竟黛玉那溫順下隱藏的叛逆讓長輩們不安,正是如此,故事終於走向了最後……

讀《紅樓夢》有感8

我有一偶像,極美。芳名——林黛玉。

美在詩意

“嫻靜時如嬌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不錯,她如花般溫柔,似柳般多情。她不僅眉宇間流露出縷縷詩意,還實為大觀園中的一名文人騷客。世上唯有她會憐葬花泣殘紅;世上有唯有她會才思敏捷詠秋菊。如若她沒有奇思妙想,又怎麼會吟誦出“偷來梨芯三分白,借得梅花一魂”的詩句?如若她不傲立於芸芸眾生,又怎能吟出“孤標傲世偕誰贏,一樣花開為底遲”的歌賦?呵,好一詩意女子,好一林黛玉!

美在聰慧

“言語巧偷鸚鵡舌,文章分得鳳凰毛。”林黛玉不為是聰慧的,她初入賈府,時時留意,處處提防,步步為營,生恐羊入虎口。她將賈府的'一切明槍暗箭都看在眼中,卻從不糾纏於是是非非,勾心鬥角之中。實為聰慧。在賈寶玉抱病而臥的那一段。她見向來深諳世故的鳳姐,遲遲未來探望,心中不由得詫異,但想了想就釋然了:鳳姐留了個的心,怕是不肯私下幫忙,為了讓賈母、王夫人等人瞧見,便少不了要打個“花胡哨”。果不其然,鳳姐就帶著一大班人蜂擁而來,圍住寶玉噓寒問暖,林黛玉在一旁乖順的瞧著,不吱聲。她向來愛憎分明,她可以含笑為趙姨娘讓坐,卻斷然不會如薛寶釵一般曲意逢迎他人。呵,好一聰慧女子,好一林黛玉!

美在真情

“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花雨”林黛玉不為實真性情,她的性格中有一種獨有的清高和冷漠,始終孤高自許,目下無塵,對世俗不屑一顧,這令她處處顯得特立獨行,卓爾不群。面對撲面而來的流言蜚語,也如同撣去肩上積雪般輕描淡寫毫不在意,也唯有她可以在花前痴讀西廂,毫無遐諱;她不喜巧言令色,總是言隨心至。呵,好一真情女子,好一林黛玉!

我崇拜林黛玉,她不僅生得容貌清麗,還兼有詩才,冰清玉潔。實在為我的偶像!

讀《紅樓夢》有感9

緣起緣滅,終究痴夢一場。拾筆揮毫潑墨,滿紙荒唐言,誰能道盡三千紅樓淚?

——題記

小時候,看《紅樓夢》實在不解其中味道,總熬不過八十回,只覺著其中各個人物都開始面目可憎,言語乏味,只草草翻閱,當作是過眼雲煙罷了,可又著實棄之可惜。於是乎,隔著一段時間重新翻看一遍已成為習慣,不同的是,隨著歲月的積澱,每次影響都稍有不同。如今,終究迎來了石破天驚、百感交集的一刻,便拾筆記下。

“有人說過‘三大恨事’是‘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第三件不記得了,也許因為我下意識的覺得應當是‘三恨《紅樓夢》未完’”張愛玲曾在她的文章中對《紅樓夢》留下如此評價。的確,紅樓夢的未完是世人的一大遺憾。但也正是因為紅樓的未完,才給予世人對後四十回的想象空間,才使得這本巔峰鉅著凝聚了人們對紅樓的遐思以及續寫者的心血。

《紅樓夢》原名《石頭記》,由曹雪芹著寫前八十回,後四十回由高鶚續寫。它是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代表古典小說藝術的最高成就之一。它章回曲折,字字珠璣,無須我拙劣地形容,只憑它那“紅樓夢”端莊娟麗,韻味悠長的三個大字,就已經讓人品味到古典小說的巔峰魅力。它以榮國府的日常起居為中心,寶玉黛玉纏綿悱惻的愛情為主線,記錄了金陵四大家族賈、史、王、薛由鼎盛走向衰敗的歷史,實則隱晦地表現了封建社會已經窮途末路,即將走向滅亡的必然趨勢。

一紙紅樓包含了太多,我傷感於寶黛二人的悽婉愛情,嗟嘆與封建社會的世態炎涼,也沉湎於白雲蒼狗般的世事無常。

“人生若只如初見”,百年前的絳珠仙草與神瑛侍者面對今生殘酷的命運、冷漠的人性,終究逃不出宿命的掌控。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寶玉與黛玉的愛情是一幅絕美的畫,他們對詩尋歡、互訴衷腸,他們之間不需要什麼小心翼翼、步步為營,他們可以互相觸碰心底最柔軟、也最脆弱的地方。他們的愛情已然超脫世間情為何物,可混沌紅塵仍舊容不下這對璧人兒,就在寶玉大婚的`那天,黛玉獨守空閣,臥病在床,獨自一人走向生命的盡頭,花謝花飛,了斷塵緣。那一刻,寶黛二人陰陽相隔,彷彿一世那麼遙遠;那一刻,紅樓註定是個徹頭徹尾悲劇。

有人說,薛寶釵城府頗深、籠絡人心,王熙鳳狠心毒辣、兩面三刀,在我看來,無論是寶釵的冷暖自知、心深似海,還是王熙鳳的精明強幹、玩弄權術,都只是想逃避生活的無奈與遺憾,即使命運薄如蟬翼,都要奮力一拼,就算不擇手段、殃及他人,結果不盡如人意,也曾經拼搏過,不留遺憾。

曹雪芹筆下的紅樓,個個栩栩如生,描摹出一幅為世事所困的眾生相。一個家族的滅亡是一個社會的縮影,是一種時代的完結。能寫出如此雄偉鉅著的人想必是個天才。然而,曹雪芹的天資並不似古希臘神話中的女神雅典娜,出生便全身鎧甲,天賦異稟,從父王天神的眉宇間跳出來。他的天才,是經歷生活磨鍊後的一種睿智,正是這種對社會的洞察力與創作力,造就了流芳百世曹雪芹,造就了這部比作者本身還要名揚四海的《紅樓夢》。

畢竟,這些只是我一個少年拙劣的見解罷了,我不是雪芹的知己,我沒有親身體驗過那個殘酷的時代,我也只憑張張油墨紙推測出那個時代的人和事。或許,我根本就不懂那些為人處世之道,只希冀著自己能夠處變不驚,敢愛敢恨,在這或美好、或無情的時代,懷揣著自己的夢想,懷揣著自己的態度,懷揣著自己的靈魂和那份未完的紅樓之夢……

讀《紅樓夢》有感10

我讀了《紅樓夢》一書,書中以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故事為主線,用賈府的興衰作為背景,寫出了封建社會的黑暗與不合理的制度造成的悲劇。

作者曹雪芹通過《紅樓夢》,揭示了腐朽封建社會,也表達了他的不滿與憤怒。故事講述的是從小體弱多病的林黛玉來到了榮國府,漸漸與生來嘴銜通靈玉而性格頑劣的公子賈寶玉相戀,又因鳳姐從中使用掉包計,使得賈寶玉娶了薛寶釵,讓林黛玉吐血身亡,賈寶玉從此心灰意冷,看破紅塵,遁入空門的故事。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林黛玉,雖然她的性格里獨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對世俗的不屑一顧,令她處處顯得特立獨行。花前痴讀西廂,毫無避諱;不喜巧言令色,言隨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就象一朵幽然獨放的荷花,始終執著著自己的那份清純,“質本潔來還潔去,一如碧玉般盈澈”。最讓我欣賞的還是她詩情畫意,聰慧靈秀。黛玉每次與姐妹們飲酒賞花吟詩作對,總是才氣逼人,居於首位。無不體現出她娟雅脫俗的`詩人氣質。最嘆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紅顏薄命,唯一她可以傾訴的知己,只有寶玉讓她芳心暗許,卻又總是患得患失。

在一個封建社會裡,大觀園中的男男女女們總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雖然林黛玉琴棋書畫無不精通,才情氣質人人稱讚,可到頭來,年紀輕輕就鬱郁而死;寶釵凡事穩重,識大體,詩詞也樣樣精通,原是金玉良緣,可是因為木石前盟,使她一人獨守空房,誤了終生;迎春才貌雙全,卻嫁給孫紹祖,被丈夫折磨而死……

我感嘆賈、林兩人愛情的悲劇與那些敢於反判那個垂死的封建貴族制度的人,同情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犧牲者”,所批判和否定的是封建社會的虛偽道德和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在他們心中,一邊是封建社會必須追求的功名光環,一邊是心馳神往的自由之身。在面對封建禮教下的種.種迫害和冷漠,甚至以生命的付出為代價,自由之身的追求始終不棄。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假假真真,讓人琢磨不透《紅樓夢》中的一切,文學的真諦就在這裡。

讀《紅樓夢》有感11

書,是人類通往成功的道路;書,是清新的風,吹散我們心中的憂愁;書,是一把金鑰匙,為我們開啟知識的大門。書是最美好的!

我是一個不常看書的人,但是隻要我發現一本感興趣的書,它就“完”了,我一定會把它“吃幹抹淨”。這不我找到了一本好書,這書大家都很熟悉,它就是——《紅樓夢》。

《紅樓夢》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為主線,架構了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史。

這本書自從二年級就擺放在我的書架上,有一次老師在課堂上介紹了這本書,我才從書架上拿下了滿是灰塵的它,只見書上覆蓋了厚厚的一層灰,要是灰再厚一點連書上的`“紅樓夢”三個字都看不到了,我吹了吹書上的灰,打開了塵封已久的《紅樓夢》,映入眼簾的是一幅插圖。哦!原來這就是賈寶玉和林黛玉啊!我認真的看著,可是腦子裡連他們的名字也記不住,我乾脆想了一個辦法,那就是畫一個人物關係結構圖,果然,有了這幅圖瞭解內容就簡單多了。

我漸漸沉浸在書中,想象自己就是其中的林黛玉,學著她的語氣說話,那聲音嬌滴滴的,我聽的都頭皮發麻,但是不能太有意思!後來,媽媽發現了我只看書,不完成作業的壞習慣,就每天放學後在家門口等著我乖乖的把書上交後再去寫作業。但媽媽還是機靈不過我,後來我每天放學後就急忙狂奔回家,給媽媽來一個出其不意,放下書包拿出書就衝進廁所,一呆就是半個多小時,每次媽媽都會敲敲廁所的門提醒我快出來,有一次甚至開玩笑說:“你是不是掉進茅坑裡了?”我聽見了,面上很糗,只得從廁所出來。

這時候,媽媽跟我說每天下午我作業寫完就可以看書,我高興極了每天下午趕緊寫完就抱起書來看。媽媽告訴我,看書要手裡拿著筆,看到好詞好句,重點句子要畫出來。按照媽媽的方法,書上佈滿了密密麻麻的符號,這似乎是我看書的證明。

看完這本書我覺得書裡最可憐的不過是迎春了,爹不疼娘不愛,丈夫還對她家庭暴力,性格逆來順受,但她也為了不讓別人看不起她而努力奮鬥,可是結果卻不盡人意,她一直在努力也在一直被拋棄著。

看了這本書我真切地體會到了當時黑暗社會的腐敗,讓寧榮二府從“金滿箱、銀滿箱”到“陋室空堂”。這驚人的變化使我震驚。

《紅樓夢》不只是一部文學著作,它還是一部沉重的歷史,記載了人間悲歡離合。

讀《紅樓夢》有感12

在暑期我讀了一本有獎徵文,這本書的書名叫《紅樓夢》,這本書的作者是曹雪芹寫的,我覺得內容很精彩。這本書裡面的人物有:林如海、林黛玉、賈寶玉、賈母、薛寶釵、李紈、王熙鳳、賈赦、賈政、王夫人、邢夫人、雪雁、紫鵑、賈璉和晴雯等等。書上寫著賈寶玉有時候瘋瘋傻傻,林黛玉非常美麗嬌豔。

我感覺裡面的薛寶釵有時候笑哈哈的,有時候悲天搶地的哭。林黛玉的賈母非常疼她,但是比起賈寶玉還是更疼賈寶玉,賈政和賈赦是一對好兄弟。裡有一篇文章就是傷了姐妹的感情,就是紫鵑和林黛玉的'故事,紫鵑在外面繡花,寶玉看見了就問:“紫鵑,林妹妹的病可好了?”紫鵑說:“林妹妹是吃燕窩好的,可是明年回家就吃不到燕窩了。”寶玉說:“林妹妹能回那個家?”紫鵑說:“林妹妹當然回林家。”寶玉聽了一下子傻了,晴雯找到寶玉,晴雯看見寶玉臉色不對,就把寶玉送到怡紅院,賈母看見寶玉臉色不好,叫紫鵑過來,林黛玉聽說寶玉傻了,就責怪紫鵑,林黛玉和紫鵑傷了感情,紫鵑解釋清楚了,又和林黛玉和好了。

這篇文章說了不能為一件小事傷了姐妹之情。

讀《紅樓夢》有感13

“留守兒童”是近些年來農村出現的一個新名詞,留守兒童是農村教育中一個大群體,也是家庭教育缺失的產物。在新教育理念中,有一個很響亮的名詞是“三維教育”,既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相結合。可是在城市化的程序中,一些所謂的剩餘勞動力都擠進城裡務工,老人和孩子被留守了。這是一個社會問題,解決難度是很大的。然而也有個別家長並沒有不得已的原因,而是因為不願意負責任,缺席了孩子的成長。《紅樓夢》中的賈敬就是這樣一位家長。

賈敬是寧國府的長房長孫,他應該享有世襲爵位,可他既不願意擔族長重任,也不願意教育子女,就連世襲爵位也傳給了兒子賈珍,自己卻一心向道煉丹去了。

在母親早逝,父親出家的原生態家庭中,賈珍和賈惜春的成長過程都是畸形的。在他們倆的生活中,賈敬是一位名副其實的缺席者。沒有他的教育和引導,賈珍一味追求享樂,絲毫不顧及承擔的家國重任和做人的道德底線。他奢靡無度、荒淫無道,在膏粱錦繡中,過著極其紙碎金迷的生活;沒有他的疼愛和呵護,賈惜春小小年紀就失去了少女該有的天真爛漫,變得冷漠和孤獨。

常言說,父親的三觀,決定著孩子的品行和人格,有賈敬這樣不負責任的父親,賈珍的品行和人格自然好不到哪裡去,而他的品行和人格又影響了兒子賈蓉。賈蓉在賈珍面前唯唯諾諾,但是在倫理道德中卻與父親如出一轍,他們不僅僅敗壞了寧國府的`倫理綱常,而且還帶壞了整個賈府的風氣。

在那個“男尊女卑”的時代,賈惜春更是缺少父親的關愛。按理說,惜春是寧國府長房嫡出的千金,應該比元春在榮國府的地位還要高,但只因缺少父愛,她一點都沒有安全感。雖然在賈母的庇護下成長,但“寄人籬下”的身份讓她感到自卑,形成了一副孤僻冷漠的樣子,她對什麼都不感興趣,不主動參加詩社,也不主動與人交往,只想著出家為尼。

一個缺失愛的人,是不會去愛別人的,惜春對自己身邊的人一點都不維護。在抄大觀園時,她的丫頭入畫室內被查出了“男人的鞋襪等物”,知道情由後,連王熙鳳都不再過問了,可她卻不放過。她對旁人的冷漠是對缺失父愛的有力回擊。

感情是相互的,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父子、父女之間的情感也是這樣的,父母給予孩子的愛可以說是一種情感儲蓄,到一定時間,孩子也會還給你,甚至是加倍償還。同樣,父母對孩子愛的缺失,也會換來孩子對父母的冷淡。“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道理任何時候都是正確的,也是我們應該記住的。

賈敬去世後,賈珍雖然給他辦了風風光光的喪事,也哭得死去活來,但他絕對不是打心眼裡悲傷的,只是做給別人看而已。在父親喪期,賈敬聚眾賭博,又夥同兒子賈蓉與尤氏二姐妹鬼混。這一切的一切都與賈敬教育的缺失有密切的關係。

家,應該是一個最溫暖的地方;父親,應該是一個男人最溫暖的稱呼。而對於賈惜春來說,家就是會拖累她名聲的汙點。父親,只是一個陌生的、沒有溫度的名詞。在賈敬去世後,惜春連他的葬禮也沒參加。你缺席我的成長,我就缺席你的老去。假如賈敬盡一點點父親的責任,給兒女一點點的疼惜的話,賈珍不至於如此不堪,惜春不至於如此冷漠無情。

“養不教父之過”,賈敬一點都沒有盡到做父親的責任,孩子們得不到父親的滋養,看不到可以學習的榜樣,只能我行我素,在茫茫人生的道路上摸爬滾打,讓自己的一生過得糊里糊塗,沒有章法。

父母的愛,是原生態的,是一個孩子不應該缺失的。誰剝奪了他的父愛和母愛,就是扼殺了他該有的被愛的權利,一個連被愛的權利都沒有的人,是很難承擔起愛人的義務的。希望每位父母,一定要愛孩子,讓孩子在愛中長大,受到愛的滋養,他的人生才會是健全的。

讀《紅樓夢》有感14

《紅樓夢》的第七十二回寫到了丫鬟鴛鴦和平兒的密談,王熙鳳沒了精氣神,並猜測她得了“血山崩”,這也預示了王熙鳳的悲慘結局。

書中人物使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主人公寶玉和黛玉,而是世故圓滑,口齒伶俐的“鳳辣子”——王熙鳳。

林黛玉初入賈府時,因為賈府規矩嚴而處處小心行事,但王熙鳳卻“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對於自己的舉止毫不在意,性格張狂而不失禮。書中對她的衣著描寫也極為詳細,開場便是榮華富貴的樣子:“頭上帶著金絲八寶攢珠髻,綰著朝陽五鳳掛珠釵;項上帶著赤金盤螭瓔珞圈;裙邊繫著……下著翡翠撒花洋縐裙。”細緻到髮簪,髮釵,玉佩等配飾,有形有色,“螭瓔”、“銀鼠”、“朝陽五鳳”和“百蝶”等直接寫出了形,而“豆綠”、“大紅”、“石青”、“翡翠”具體的表現了顏色深淺,在短短的幾個片語中,不得不令人佩服曹雪芹爐火純青的寫作水平,以及隨後描寫的“丹鳳三角眼”,“柳葉吊梢眉”,“粉面”和“丹脣”清晰簡練地刻畫了一張美人臉,正如《詩經》中的“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神妃仙子”就被刻畫得惟妙惟肖。

鳳姐雖在黛玉初來賈府時遲迎,僅用一句“天下真有這樣標緻的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挽回了尷尬的局面,緊接著又誇黛玉像賈母嫡親的孫女,這也順帶連迎春姐妹們也一起誇了,更是順承著賈母,討賈母的歡心。口齒伶俐,世故圓滑的形象躍然紙上,但是也沒忘記黛玉的母親病故的事實,轉念為傷心,但是賈母一怪她,她又馬上轉悲為喜,反應十分機警,就像為了賈母演出來的,在悲與喜之間來回轉換,見風使舵,遊刃有餘。

所以她年紀輕輕便做了賈府的掌權人,打點著賈府的上下,接手寧國府之後,鳳姐命僕人們集合時,給他們一個個定了職責,但是有僕人迎送親友來遲了,鳳姐命人拖他出去打二十棍子並革了他一個月的錢糧,由此可知鳳姐的嚴苛,也知道了鳳姐能夠有條不紊的辦成大事。

當劉姥姥作為只是祖上認了親,一個毫無血緣關係,又不常來拜訪的親戚,說道有難處時,支支吾吾的,鳳姐就毫不猶豫給了她二十兩銀子外加一串錢,出手闊綽表現了她的好體面,同時她也精通人情世故,展現了賈府身為大戶人家的風度與經濟實力,為賈府做足了門面。

劉姥姥再進大觀園,劉姥姥與鳳姐一群人在互相用花打扮時,鳳姐往不知情的劉姥姥頭上插上一堆的花,又在吃早飯時與鴛鴦把劉姥姥的筷子換成一雙象牙鑲金的筷子,還教劉姥姥說調侃自己的話,又詐她說小巧的“雞蛋”(鴿子蛋)是一兩銀子一個。鳳姐對劉姥姥多次捉弄,只為了拿她來取笑,但用過飯之後就對劉姥姥說:“你別多心,剛才不過大家取笑兒。”就解開了鳳姐與劉姥姥的誤會,所以鳳姐也是個善於交際的人。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出自宋朝戴復古《寄興》,一個人有優點也有缺點,她精明一世,卻過分算計。

自從鳳姐知道丈夫賈璉在外偷娶尤二姐,鳳姐就心生妒忌的苗頭,接到家裡來之後,尤二姐需要的頭油不給,賈璉外出不在,鳳姐就設計使尤二姐曾取消訂婚的事情鬧大,散佈謠言,賈府上下對尤二姐頗有偏見,鳳姐還不滿足,尤二姐原本已經有了身孕,鳳姐還對她撒潑,不過令鳳姐沒想到的是,賈璉又娶了秋桐,但是就算尤二姐與秋桐聯合起來反對鳳姐,又有誰能敵的.過權高位重,口蜜腹劍的二奶奶,於是鳳姐又心生歹意,要借刀殺人,借庸醫胡君榮之手謀尤二姐腹中胎兒的性命,先前晴雯就被這個庸醫害死了,鳳姐是府中掌事的,怎麼會不知道這件事。隨後鳳姐為了洗清在這件事上的嫌疑,就故作賢惠的樣子騙取了賈璉和眾人的稱讚,承諾如果尤二姐再得一子就吃長齋唸佛,但是王熙鳳是堅決不會善罷甘休,又教唆秋桐去氣尤二姐,尤二姐想不開吞金自殺。

這一切都是王熙鳳從中作梗,誰能想到有著精明頭腦的鳳姐竟是這樣的蛇蠍心腸,再後來的林黛玉病危,鳳姐對賈母的一番言辭,更是讓賈母的重心放在王熙鳳有意撮合的寶玉和寶釵的婚事那,黛玉的病情也因此加重,就連黛玉世逝時,府中的人大多都在歡喜,並認為給寶玉娶妻能“沖喜”,在這其間,鳳姐等人對封建禮教深信不疑,說明封建禮教對她們思想的殘害之深。

書中對王熙鳳的判詞本就預示了她的結局:“凡鳥偏從末世來,都知愛慕此生才。一從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在一片冰山上的雌鳳,顯得鳳姐岌岌可危,若冰雪消融,賈府落沒時,第一個受害者便是王熙鳳,秦可卿夜半托夢,告訴了王熙鳳賈府落沒時的一條出路,但王熙鳳在夢醒後完全不記得,將之拋至九霄雲端,她死後自然沒有人知道此事,但是不管有沒有王熙鳳的補救,賈府也必然滅亡,雖然她將賈府打理的井井有條,但終究只是圖個體面。

寧國府被查抄時,鳳姐的重利盤剝的事情也就此敗露,又被查到了賈府賬上不僅沒有一個子,還是虧空的,此時鳳姐知道在賈璉心中的形象轟然倒塌後,便開始哭泣,自己認為的精明,大度,不過是玩弄權術,利益薰心,好面子,如今顏面掃地,眾叛親離,知道自己不久於人世,也知道賈府將要落沒,便把自己的女兒巧兒姐託付給再次前來的劉姥姥。

赫赫有名的鳳辣子便帶著自己的一世風光和闖下的禍悲慘地謝幕了,黯然地走下人生的舞臺。

讀《紅樓夢》有感15

風花雪月之事,假假真真之幻,有有無無之亂。或許沒有戰三國的雄偉壯觀,或許沒有水滸漢的忠義情深,或許沒有夢西遊的虛幻迷人,但紅樓有著一種千古不變的發人深思。

《紅樓夢》乃曹雪芹先生之心血之作——“批閱十載,增刪五次”。本書貫用北京方言,看官可透過表面用心觀測到曹雪芹先生極力反對封建思想,批判封建。讀紅樓,令人嘆為的可不僅僅是家族興衰史,還有種.種風流事,種.種風流情。

“他是甘露之惠,我並無此水可還。他既下世為人,我也去下世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也償還得過他了。”這木石前盟,那金玉良緣,勾出了一段段風流俗事。林黛玉本就是多病身,幼年喪母,寄身於外祖母家中,少不得處處留心、小心多疑。而表哥賈寶玉又是個“只愛在女兒們身邊的”。兩人一見如故,更少不了些冤家瑣事。她是一向嬌弱的林妹妹,他是始終愛女兒之潔的寶哥哥。他們日夜相伴,情味相似,厭惡世俗。寶黛之戀纏綿輾轉,可最後,也不過是“卿於新房花燭中,餘則悽然焚稿末。”

身帶金鎖的薛寶釵是位極符合封建思想的女子。待人寬厚,不得罪他人,脾氣和順。可也正因為與林黛玉性格的反差,造就了一系列的悲劇。封建包辦婚姻不僅沒能為賈寶玉帶來幸福,還讓他經歷了生死離別。薛寶釵從小灌溉封建婦女思想,時刻銘記著“女子無才便是德”。這一場所謂的婚姻,亦是悲劇。

有的時候會產生一種錯覺,《紅樓夢》前幾十回是一場美輪美奐的精神盛宴。元妃省親建大觀園,何不巨集偉?元宵眾人同樂猜謎,何不愉悅?林黛玉等人起詩社,何不自在?可是,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衰弱往往都是從那最繁華的'一瞬開始的。這一切都如一場夢,家族興衰的夢,講述封建禮教的夢。過眼雲煙。煙消雲散。最終,大觀園的繁榮僅僅止步於過去。

張曉風曾說過,人生有三恨,一恨海棠無香,二恨鰣魚有刺,三恨紅樓夢未完。《紅樓夢》不僅是一本講述四大家族由興到衰的經典之作,而且,在更多人眼裡她就是對某一個時代的回憶,能觸發人心底的溫情。“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黛玉葬花,葬的不僅是桃花,還有她居人籬下的惆悵。紅樓,夢一場,到頭來,惹得那人憔悴。

輾轉紅樓,忘不了伊細泣獨憐,忘不了伊焚稿斷痴情,忘不了紅樓一瞬卻終究夢一場。紅樓,夢。

國學常識
爾雅
公羊傳
穀樑傳
論語
禮記
詩經
孝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