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TAG信息列表 > 

新唐書的精選大全

《新唐書》卷二百六 列傳第一百三十一

《新唐書》卷二百六 列傳第一百三十一

◎外戚凡外戚成敗,視主德何如。主賢則共其榮,主否則先受其禍。故太宗檢貴幸,裁賞賜,貞觀時,內裏無敗家。高、中二宗,柄移豔私,產亂朝廷,武、韋諸族,耄嬰頸血,一日同污鐵刃。玄宗初年,法行近親,裏表修敕。天寶奪明,委政妃宗,階召反虜......
09-24
《新唐書》卷二百四 列傳第一百二十九

《新唐書》卷二百四 列傳第一百二十九

◎方技李淳風甄權(許胤宗、張文仲)袁天綱(客師、張憬藏、乙弗私禮、金樑鳳、王遠知)薛頤(葉法善)明崇儼尚獻甫嚴善思杜生張果(邢和璞、師夜光、羅思遠)姜撫桑道茂凡推步、卜、相、醫、巧,皆技也。能以技自顯地一世,亦悟......
09-24
新唐書·崔渙傳原文與翻譯

新唐書·崔渙傳原文與翻譯

原文:崔渙博綜經術,長論議。十歲居父喪,毀闢加人,陸元方異之。起家亳州司功參軍,累遷司門員外郎。楊國忠惡不附己,出為巴西太守。玄宗西狩,迎竭於道.帝見佔奏,以為明治體,恨得之晚,房琯亦薦之,即日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元載輔政,......
11-02
《新唐書》卷一百五十二 列傳第七十七

《新唐書》卷一百五十二 列傳第七十七

◎張姜武李宋張鎰,字季權,一字公度,國子祭酒後胤五世孫也。父齊丘,朔方節度使、東都留守。鎰以蔭授左衞兵曹參軍,郭子儀表為元帥府判官,遷累殿中侍御史。乾元初,華原令盧樅以公事譙責邑人齊令詵。令詵,宦人也,銜之,構樅罪。鎰按......
09-24
《新唐書》卷十 紀第十

《新唐書》卷十 紀第十

◎昭宗哀帝昭宗聖穆景文孝皇帝諱曄,懿宗第七子也。母曰恭憲皇太后王氏。始封壽王。乾符三年,領幽州盧龍軍節度使。僖宗遇亂再出奔,壽王握兵侍左右,尤見倚信。文德元年三月,僖宗疾大漸,羣臣以吉王長,且欲立之。觀軍容使楊復恭......
07-20
《新唐書》卷二百二十四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九上

《新唐書》卷二百二十四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九上

◎叛臣上僕固懷恩,鐵勒部人。貞觀二十年,鐵勒九姓大首領率眾降,分置瀚海、燕然、金微、幽陵等九都督府,別為蕃州,以僕骨歌濫拔延為右武衞大將軍、金微都督,訛為僕固氏。生乙李啜;乙李啜生懷恩,世襲都督。懷恩善戰鬥,曉識戎情,部......
09-24
《新唐書》卷一百六十三 列傳第八十八

《新唐書》卷一百六十三 列傳第八十八

◎孔穆崔柳楊馬孔巢父,字弱翁,孔子三十七世孫。少力學,隱徂來山。永王璘稱兵江淮,闢署幕府,不應,鏟跡民伍。璘敗,知名。廣德中,李季卿宣撫江淮,薦為左衞兵曹參軍。三遷庫部員外郎。出為涇原行軍司馬。累拜湖南觀察使,未行,會普王......
09-24
《新唐書》卷一百六十一 列傳第八十六

《新唐書》卷一百六十一 列傳第八十六

◎張趙李鄭徐王馮庾張薦,字孝舉,深州陸澤人。祖鷟,字文成,早惠絕倫。為兒時,夢紫文大鳥,五色成文,止其廷。大父曰:"吾聞五色赤文,鳳也;紫文,鸑鷟也。若壯,殆以文章瑞朝廷乎?"遂命以名。調露初,登進士第。考功員外郎騫味道見所對,稱......
09-24
《新唐書》卷三十五 志第二十五

《新唐書》卷三十五 志第二十五

◎五行二《五行傳》曰:"治宮室,飾台榭,內淫亂,犯親戚,侮父兄,則稼穡不成。"謂土失其性,則有水旱之災,草木百穀不熟也。又曰:'思心不睿,是謂不聖。厥咎霧,厥罰常風,厥極兇短折。時則有脂夜之妖,時則有華孽、蠃蟲之孽,時則有牛禍,時......
09-24
《新唐書》卷四十二 志第三十二

《新唐書》卷四十二 志第三十二

◎地理六劍南道,蓋古梁州之域,漢蜀郡、廣漢、犍為、越巂、益州、牂柯、巴郡之地,總為鶉首分。為府一,都護府一,州三十八,縣百八十九。其名山:岷、峨、青城、鶴鳴。其大川:江、涪、雒、西漢。厥賦:絹、綿、葛、紵。厥貢:金、布、......
09-24
《新唐書》卷一百九十 列傳第一百一十五

《新唐書》卷一百九十 列傳第一百一十五

◎三劉成杜鍾張王劉建鋒,字鋭端,蔡州朗山人。為忠武軍部將,與孫儒、馬殷同事秦宗權。儒之敗,建鋒、殷收散卒,轉寇江西,有眾七千,推建鋒為主,殷為前鋒,張佶為謀主,略洪、虔數州,眾遂十餘萬。乾寧元年,取潭州,殺武安節度使鄧處訥,自稱......
09-24
《新唐書》卷二百三 列傳第一百二十八

《新唐書》卷二百三 列傳第一百二十八

◎文藝下李華(翰觀)孟浩然(王昌齡崔顥)劉太真邵説於邵崔元翰於公異李益盧綸歐陽詹(秬)李賀吳武陵李商隱薛逢李頻吳融李華,字遐叔,趙州贊皇人。曾祖太沖,名冠宗族間,鄉人語曰:"太沖無兄。"太宗時,擢祠部郎中。華少曠達,外若......
09-24
《新唐書》卷一百五十三 列傳第七十八

《新唐書》卷一百五十三 列傳第七十八

◎段顏段秀實,字成公,本姑臧人。曾祖師濬,仕為隴州刺史,留不歸,更為汧陽人。秀實六歲,母疾病,不勺飲至七日,病間乃肯食,時號"孝童"。及長,沈厚能斷,慨然有濟世意。舉明經,其友易之,秀實曰:"搜章擿句,不足以立功。"乃棄去。天寶四......
09-24
《新唐書·陳子昂傳》中的名言名句

《新唐書·陳子昂傳》中的名言名句

1、廉者憎貪,信者疾偽。出自:《新唐書·陳子昂傳》廉:清廉。貪:貪污。信:誠實。疾偽:痛恨虛偽的行為。疾:憎恨,厭惡。清廉的人憎恨貪婪,誠實的人厭惡虛偽。——《新唐書·陳子昂傳》......
10-15
《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一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上

《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一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上

◎西域上泥婆羅,直吐蕃之西樂陵川。土多赤銅、犛牛。俗翦發逮眉,穿耳,楦以筒若角,緩至肩者為姣好。無匕箸,攫而食。其器皆用銅,其居版屋畫壁。俗不知牛耕,故少田作,習商賈。一幅布蔽身,日數盥浴。重博戲,通推步歷術。祀天神,鐫石......
09-24
《新唐書》卷九十七 列傳第二十二

《新唐書》卷九十七 列傳第二十二

◎魏徵魏徵,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棄貲產不營,有大志,通貫書術。隋亂,詭為道士。武陽郡丞元寶藏舉兵應李密,以徵典書檄。密得寶藏書,輒稱善,既聞徵所為,促召之。徵進十策説密,不能用。王世充攻洛口,徵見長史鄭頲曰:"魏公雖......
09-24
《新唐書》卷二十二 志第十二

《新唐書》卷二十二 志第十二

◎禮樂十二自周、陳以上,雅鄭淆雜而無別,隋文帝始分雅、俗二部,至唐更曰"部當"。凡所謂俗樂者,二十有八調:正宮、高宮、中呂宮、道調宮、南呂宮、仙呂宮、黃鐘宮為七宮;越調、大食調、高大食調、雙調、小食調、歇指調、林......
07-20
《新唐書》卷四十七 志第三十七

《新唐書》卷四十七 志第三十七

◎百官二○門下省侍中二人,正二品。掌出納帝命,相禮儀。凡國家之務,與中書令參總,而顓判省事。下之通上,其制有六:一曰奏鈔,以支度國用、授六品以下官、斷流以下罪及除免官用之;二曰奏彈;三曰露布;四曰議;五曰表;六曰狀。自露布以......
09-24
《新唐書》卷一百七十二 列傳第九十七

《新唐書》卷一百七十二 列傳第九十七

◎於王二杜範於頔,字允元,後周太師謹七世孫。蔭補千牛,調華陰尉,累勞遷侍御史。為吐蕃計會使,有專對材。擢長安令、駕部郎中。出為湖州刺史。部有湖陂,異時溉田三千頃,久廞廢,頔行縣,命脩復堤閼,歲獲粳稻蒲魚無慮萬計。州地庳薄......
09-24
《新唐書》卷三十一 志第二十一

《新唐書》卷三十一 志第二十一

◎天文一昔者,堯命羲、和,出納日月,考星中以正四時。至舜,則曰"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而已。雖二典質略,存其大法,亦由古者天人之際,推候佔測,為術猶簡。至於後世,其法漸密者。必積眾人之智,然後能極其精微哉。蓋自三代以來詳矣......
09-24
《新唐書》卷二十六 志第十六

《新唐書》卷二十六 志第十六

◎歷二高宗時,《戊寅歷》益疏,淳風作《甲子元歷》以獻。詔太史起麟德二年頒用,謂之《麟德歷》。古歷有章、蔀,有元、紀,有日分、度分,參差不齊,淳風為總法千三百四十以一之。損益中晷術以考日至,為木渾圖以測黃道,餘因劉焯《皇......
09-23
《新唐書》卷一百八十五 列傳第一百一十

《新唐書》卷一百八十五 列傳第一百一十

◎鄭二王韋張鄭畋,字台文,系出滎陽。父亞,字子佐。爽邁有文,舉進士、賢良方正、書判拔萃,三中其科。李德裕為翰林學士,高其才,及守浙西,闢署幕府。擢監察御史,李回任中丞,薦為刑部郎中知雜事,拜給事中。德裕罷宰相,出為桂管觀察使......
09-24
《新唐書》卷五十五 志第四十五

《新唐書》卷五十五 志第四十五

◎食貨五武德元年,文武官給祿,頗減隋制,一品七百石,從一品六百石,二品五百石,從二品四百六十石,三品四百石,從三品三百六十石,四品三百石,從四品二百六十石,五品二百石,從五品百六十石,六品百石,從六品九十石,七品八十石,從七品七十石......
09-24
《新唐書》卷一百二十八 列傳第五十三

《新唐書》卷一百二十八 列傳第五十三

◎蘇尹畢李鄭王許潘倪席齊蘇珦,雍州藍田人。中明經第,調鄠尉。時李義琰為雍州長史,鄠多訟,日至長史府,恦裁決明辦,自是無訴者。義琰異之,顧聽事曰:"此公坐也,恨吾齒晚,不及見。"垂拱初,為監察御史。武后殺韓、魯諸王,付珦密牒按......
09-24
《新唐書》卷一百四十九 列傳第七十四

《新唐書》卷一百四十九 列傳第七十四

◎劉第五班王李劉晏,字士安,曹州南華人。玄宗封泰山,晏始八歲,獻頌行在,帝奇其幼,命宰相張説試之,説曰:"國瑞也。"即授太子正字。公卿邀請旁午,號神童,名震一時。天寶中,累調夏令,未嘗督賦,而輸無逋期。舉賢良方正,補温令,所至有惠......
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