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TAG信息列表 > 

後漢書的精選大全

《後漢書》卷十二 王劉張李彭盧列傳第二

《後漢書》卷十二 王劉張李彭盧列傳第二

王昌一名郎,趙國邯鄲人也。素為卜相工,明星曆,常以為河北有天子氣。時趙繆王子林好奇數,任俠於趙、魏間,多通豪猾,而郎與之親善。初,王莽篡位,長安中或自稱成帝子子輿者,莽殺之。郎緣是詐稱真子輿,雲"母故成帝謳者,嘗下殿卒僵,須......
07-23
《後漢書》卷十九 耿弇列傳第九

《後漢書》卷十九 耿弇列傳第九

耿弇字伯昭,扶風茂陵人也。其先武帝時以吏二千石自鉅鹿徙焉。父況,字俠遊,以明經為郎,與王莽從弟伋共學《老子》於安丘先生,後為朔調連率。弇少好學,習父業。常見郡尉試騎士,建旗鼓,肄馳射,由是好將帥之事。及王莽敗,更始立,諸將......
07-23
《後漢書》志第十八 五行六

《後漢書》志第十八 五行六

日蝕日抱日赤無光日黃珥日中黑虹貫日月蝕非其月光武帝建武二年正月甲子朔,日有蝕之,在危八度。《日蝕説》曰:“日者,太陽之精,人君之象。君道有虧,有陰所乘,故蝕。蝕者,陽不克也。”其候雜説,《漢書·五行志》著之必矣。儒説諸......
09-28
《後漢書》卷七十七 酷吏列傳第六十七

《後漢書》卷七十七 酷吏列傳第六十七

漢承戰國餘烈,多豪猾之民。其併兼者則陵橫邦邑,桀健者則雄張閭里。且宰守曠遠,户口殷大。故臨民之職,專事威斷,族滅奸軌,先行後聞。肆情剛烈,成其不橈之威。違眾用己,表其難測之智。至於重文橫入,為窮怒之所遷及者,亦何可勝言。......
09-28
《後漢書》卷八十五 東夷列傳第七十五

《後漢書》卷八十五 東夷列傳第七十五

《王制》雲:"東方曰夷。"夷者,柢也,言仁而好生,萬物柢地而出。故天性柔順,易以道御,至有君子、不死之國焉。夷有九種,曰畎夷、於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故孔子欲居九夷也。昔堯命羲仲宅嵎夷,曰暘谷......
09-28
《後漢書》志第五 禮儀中

《後漢書》志第五 禮儀中

立夏請雨拜皇太子拜王公桃印黃郊立秋貙劉案户祠星立冬冬至臘大儺土牛遣衞士朝會立夏之日,夜漏未盡五刻,京都百官皆衣赤,至季夏衣黃,郊。其禮:祠特,祭灶。自立春至立夏盡立秋,郡國上雨澤。若少。郡縣各掃除社稷;其旱也,公卿官長......
02-10
《後漢書》志第二 律歷中

《後漢書》志第二 律歷中

賈逵論歷永元論歷延光論歷漢安論歷熹平論歷論月食自太初元年始用《三統曆》,施行百有餘年,歷稍後天,朔先於歷,朔或在晦,月或朔見。考其行,日有退無進,月有進無退。建武八年中,太僕朱浮、太中大夫許淑等數上書,言歷朔不正,宜當改......
09-28
《後漢書》卷六十七 黨錮列傳第五十七

《後漢書》卷六十七 黨錮列傳第五十七

孔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言嗜惡之本同,而遷染之塗異也。夫刻意則行不肆,牽物則其志流。是以聖人導人理性,裁抑宕佚,慎其所與,節其所偏,雖情品萬區,質文異數,至於陶物振俗,其道一也。叔末澆訛,王道陵缺,而猶假仁以效己,憑義以......
09-28
《後漢書》志第三十 輿服下

《後漢書》志第三十 輿服下

冕冠長冠委貌冠皮弁冠爵弁冠通天冠遠遊冠高山冠進賢冠法冠武冠建華冠方山冠巧士冠卻非冠卻敵冠樊噲冠術氏冠鶡冠幘佩刀印黃赤綬赤綬綠綬紫綬青綬黑綬黃綬青紺綸後夫人服上古穴居而野處,衣毛而冒皮,未有制度。後世聖人易......
09-28
《後漢書》卷四十下 班彪列傳第三十下

《後漢書》卷四十下 班彪列傳第三十下

主人喟然而歎曰:"痛乎風俗之移人也!子實秦人,矜誇館室,保界河山,信識昭、襄而知始皇矣,惡睹大漢之云為乎?夫大漢之開原也,奮布衣以登皇極,繇數期而創萬世,蓋六籍所不能談,前聖靡得而言焉。當此之時,功有橫而當天,討有逆而順人,故婁......
09-28
《後漢書》卷六十五 皇甫張段列傳第五十五

《後漢書》卷六十五 皇甫張段列傳第五十五

皇甫規字威明,安定朝那人也。祖父稜,度遼將軍。父旗,扶風都尉。永和六年,西羌大寇三輔,圍安定,徵西將軍民賢將諸郡兵擊之,不能克。規雖在布衣,見賢不恤軍事,審其必敗,乃上書言狀。尋而賢果為羌所沒。郡將知規有兵略,乃命為功曹,使......
09-28
《後漢書》卷七十一 皇甫嵩朱儁列傳第六十一

《後漢書》卷七十一 皇甫嵩朱儁列傳第六十一

皇甫嵩字義真,安定朝那人,度遼將軍規之兄子也。父節,雁門太守。嵩少有文武志介,好《詩》、《書》,習弓馬。初舉孝廉、茂才。太尉陳蕃、大將軍竇武連闢,並不到。靈帝公車徵為議郎,遷北地太守。初,鉅鹿張角自稱"大賢良師",奉事......
09-28
《後漢書》志第四 禮儀上

《後漢書》志第四 禮儀上

合朔立春五供上陵冠夕牲耕高禖養老先蠶祓禊夫威儀,所以與君臣,序六親也。若君亡君之威,臣亡臣之儀,上替下陵,此謂大亂。大亂作,則羣生受其殃,可不慎哉!故記施行威儀,以為《禮儀志》。禮威儀,每月朔旦,太史上其月曆,有司、侍郎、尚......
09-28
《後漢書》卷五十五 章帝八王列傳第四十五

《後漢書》卷五十五 章帝八王列傳第四十五

孝章皇帝八子:宋貴人生清河孝王慶,樑貴人生和帝,申貴人生濟北惠王壽、河間孝王開,四王不載母氏。千乘貞王伉,建初四年封。和帝即位,以伉長兄,甚見尊禮立十五年薨。子寵嗣,一名伏胡。永元七年,改國名樂安。立二十八年薨,是為夷王......
09-28
《後漢書》卷七 孝桓帝紀第七

《後漢書》卷七 孝桓帝紀第七

孝桓皇帝諱志,肅宗曾孫也。祖父河間孝王開,父蠡吾侯翼,母匽氏。翼卒,帝襲爵為侯。本初元年,樑太后徵帝到夏門亭,將妻以女弟。會質帝崩,太后遂與兄大將軍冀定策禁中,閏月庚寅,使冀持節,以王青蓋車迎帝入南宮,其日即皇帝位,時年十五......
07-22
《後漢書》卷六十七 黨錮列傳第五十七

《後漢書》卷六十七 黨錮列傳第五十七

郭太字林宗,(范曄父名泰,故改為此“太”。鄭公業之名亦同焉。)太原界休人也。(介休,今汾州縣。)家世貧賤。早孤,母欲使給事縣廷。(《蒼頡篇》曰:“廷,直也。”《説文》:“廷,朝中也。”《風俗通》:“廷,正也。言縣廷、郡廷、朝......
09-28
《後漢書》志第二十四 百官一

《後漢書》志第二十四 百官一

太傅太尉司徒司空將軍漢之初興,承繼大亂,兵不及戢,法度草創,略依秦制,後嗣因循。至景帝,感吳楚之難,始抑損諸侯王。及至武帝,多所改作,然而奢廣,民用匱乏。世祖中興,務從節約,並官省職,費減億計,所以補復殘缺,及身未改,而四海從風,中國......
09-28
《後漢書·獨行列傳》閲讀答案

《後漢書·獨行列傳》閲讀答案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需要跟閲讀答案打交道,閲讀答案是教師進行閲卷打分時的參考,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一份什麼樣的閲讀答案才能稱之為好閲讀答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後漢書·獨行列傳》閲讀答案,僅供參......
11-10
《後漢書》卷二十五 卓魯魏劉列傳第十五

《後漢書》卷二十五 卓魯魏劉列傳第十五

卓茂字子康,南陽宛人也。父祖皆至郡守。茂,元帝時學於長安,事博士江生,習《詩》、《禮》及歷算。究極師法,稱為通儒。性寬仁恭愛。鄉黨故舊,雖行能與茂不同,而皆愛慕欣欣焉。初闢丞相府史,事孔光,光稱為長者。時嚐出行,有人認其......
09-28
《後漢書》卷一下 光武帝紀第一下

《後漢書》卷一下 光武帝紀第一下

六年春正月丙辰,改舂陵鄉為章陵縣。世世復徭役,比豐、沛,無有所豫。辛酉,詔曰:"往歲水、旱、蝗蟲為災,谷價騰躍,人用睏乏。朕惟百姓無以自贍,惻然愍之。其命郡國有谷者,給稟高年、鰥、寡、孤、獨及篤癃、無家屬貧不能自存者,如......
07-16
《後漢書》志第二十一 郡國三

《後漢書》志第二十一 郡國三

兗州陳留東郡東平任城泰山濟北山陽濟陰徐州東海琅邪彭城廣陵下邳◆陳留郡(武帝置。雒陽東五百三十里。)十七城,户十七萬七千五百二十九,口八十六萬九千四百三十三。〖陳留〗有鳴雁亭。〖浚儀〗本大梁。〖尉氏〗〖雍丘〗......
09-28
《後漢書》卷七十九下 儒林列傳第六十九下

《後漢書》卷七十九下 儒林列傳第六十九下

《前書》魯人申公受《詩》於浮丘伯,為作詁訓,是為《魯詩》;齊人轅固生亦傳《詩》,是為《齊詩》;燕人韓嬰亦傳《詩》,是為《韓詩》;三家皆立博士。趙人毛萇傳《詩》,是為《毛詩》,未得立。高詡字季回,平原般人也。曾祖父嘉,以《魯......
09-28
《後漢書》志第二十三 郡國五

《後漢書》志第二十三 郡國五

益州漢中巴郡廣漢蜀郡犍為牂牁越巂益州永昌廣漢屬國蜀郡屬國犍為屬國涼州隴西漢陽武都金城安定北地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張掖屬國張掖居延屬國幷州上黨太原上郡西河五原雲中定襄雁門朔方幽州涿郡廣陽代郡上谷漁陽右北平遼......
09-28
後漢書·劉寵傳閲讀附答案

後漢書·劉寵傳閲讀附答案

後漢書·劉寵傳閲讀附答案1劉寵,字祖榮,東萊牟平人,齊悼惠王之後也。悼惠王子孝王將閭,將閭少子封牟平侯,子孫家焉。父丕,博學,號為通儒。寵少受父業,以明經舉孝廉,除東平陵令。以仁惠為吏民所愛。母疾,棄官去。百姓將送塞道,車......
11-10
《後漢書》卷六十二 荀韓鍾陳列傳第五十二

《後漢書》卷六十二 荀韓鍾陳列傳第五十二

荀淑字季和,潁川潁陰人,荀卿十一世孫也。少有高行,博學而不好章句,多為俗儒所非,而州里稱其知人。安帝時,徵拜郎中,後再遷當塗長。去職還鄉里。當世名賢李固、李膺等皆師宗之。及樑太后臨朝,有日食地震之變,詔公卿舉賢良方正,光......
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