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 > 經部 > 孝經 > 孝道的名言

孝道的名言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閲讀: 2.5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家貧出孝子,國亂識忠臣。有哪些名言關於孝道的呢?今天本站小編分享的是孝道的名言,希望你會喜歡。

孝道的名言

孝道的名言精選

1) 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惡的人。——魯迅

2) 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3) 孝敬父母經常可以代替最高貴的感情。——孟軻

4) 老年人猶如歷史和戲劇,可供我們生活的參考。——西塞羅

5) 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惡的人。——魯訊

6) 沒有能比那欣賞自己懷中所抱嬰兒母親的眼睛更清澈的;也沒有比被眾多兒女們圍繞着的母親更感受被敬愛的人。——約翰·歌德

7) 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孔丘《春秋》

8) 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9)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薩克雷

10) 老年,好比夜鶯,應有他的夜曲。——康德

孝道的名言錦集

1) 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2) 詩書立業,孝悌做人。——王永彬

3)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4) 母愛勝於萬愛。——莎士比亞

5) 堯舜之道,孝悌而已。——李綱

6) 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7) 重情輕物,厚養薄葬。——字嚴

8) 永言孝思,思孝惟則。——《孟子》

9)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10) 沒有母親,何謂家庭?(艾霍桑)

11)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薩克雷)

12) 河裏孩子岸上娘。

13) 娘痛兒,路樣長;兒痛娘,線樣長。娘想兒,長江水;兒想娘,哭一場 。娘想兒,長如江;兒想娘,扁擔長 。

14)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費孝通

15) 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去認識你的母親吧!——維吉爾

16)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17)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

18) 青山悲吟聲聲淚,聲聲呼嚴父;碧水苦訴字字血,字字哭慈母。——《對聯集錦》

19) 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20) 家貧出孝子,國亂識忠臣。——《名賢集》

孝道的名言大全

1) 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2) 一個老年人的死亡,等於傾倒了一座博物館。——高爾基

3) 孝子親則子孝,欽於人則眾欽。——林逋《省心錄》

4) 母親,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爾基

5) 我們幾乎是在不知不覺地愛自己的父母,因為這種愛像人的活着一樣自然,只有到了最後分別的時刻才能看到這種感情的根扎得多深。

6)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永遠需要報答最美好的人,這就是母親。——奧斯特洛夫斯基

7) 一個天生自然的人愛他的孩子,一個有教養的人定愛他的父母。——林語堂

8) 在幼童的心和口裏,母親就是上帝的代名詞。

9) 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孝經》

10) 老年人猶如歷史和戲劇,可供我們生活的參考。——西塞羅

11) 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就是母親的呼喚。 ——但丁

12) 你希望子女怎樣對待你,你就怎樣對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13) 不論我現在是怎樣,或希望將來能怎樣,都虧欠我那如天使般的母親。——亞伯拉罕·林肯

14)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增廣賢文》

15) 要知親恩,看你兒郎;要求子順,先孝爹孃。——《四言》

16) 仁愛和打人都先自家中開始。——鮑蒙特

17) 夫孝者,天之經也,地之義也,人之本也。——《孝經》

18) 愛國主義深深紮根於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愛國主義則是放大了的孝心。——戴達菲爾德

19)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孔子

20) 醜惡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兒女那樣可怕。——莎士比亞

21) 年老受尊敬是出現在人類社會裏的第一種特權。——拉法格

22) 母愛勝於萬愛。——莎士比亞

23) 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24) 母親是沒有什麼東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25) 作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羅素

26) 長幼有序。——孟子

27) 大孝終身慕父母。——孟軻

28) 子孝父心寬。——陳元靚

29) 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首。——王永彬

30) 家貧出孝子,國亂識忠臣。——《名賢集》

國學常識
爾雅
公羊傳
穀樑傳
論語
禮記
詩經
孝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