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語言集 > 範文 > 作文 > 從《烏塔》想到的作文(15篇)

從《烏塔》想到的作文(15篇)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閲讀: 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從《烏塔》想到的作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從《烏塔》想到的作文(15篇)

從《烏塔》想到的作文1

今天,我讀了《烏塔》這篇課文,心裏有好多的話想要説,我想對媽媽説,我想對爸爸説,我想對爺爺奶奶説,我長大了,請給我點獨立成長的空間。你們看烏塔,10多歲的德國小女孩,卻能勇敢地獨自一人遊歷歐洲。她做得這麼好,我從心裏羨慕她。她的'自強自立,讓我很慚愧。我們同樣是孩子,卻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我已上四年級了,日常生活還需要爸爸媽媽操心,而烏塔,卻獨自一人遊歷各國;我,總是跟爸爸媽媽要零花錢吃吃喝喝,而烏塔卻自己打工掙錢周遊歐洲;我,自己一人走在馬路上都驚慌失措,而烏塔一人闖蕩世界卻鎮定自若。爸爸媽媽,你們愛我疼我,我都知道,可是我也要長大,如果我一味地躲在你們的翅膀下生活,不經歷生活的磨難和鍛鍊,我永遠也不可能長大。

爸爸媽媽,我想對你們説:“請放開你們的雙手,讓我像烏塔一樣自由飛翔。我要學習她那種自強、自立、自信的精神,以她為榜樣,做一個陽光好少年!”

從《烏塔》想到的作文2

學過課文《烏塔》,我深有感觸。烏塔是一個和我們差不多大的女孩,可是她卻能一個人遊玩歐洲的許多國家。

從烏塔身上,我看到了外國孩子的獨立能力特別強。由此,我想到了我們中國孩子,從小一直依靠爸爸媽媽,做一些稍微危險的事,父母就不放心了,他們總是把我們保護的很好。正因為這樣,我們就養成一種依賴父母的心理,碰到一些不會做的事,會讓父母來做,這樣就少了我們親身體會的機會。而外國父母對孩子卻十分放心,從小讓他們自己出去玩,遇到困難讓他們自己解決,還很放心讓孩子獨自去外國旅遊。外國父母對孩子會有一定的要求,讓孩子自己去爭取勝利,而中國的父母總是把我們安排得十分細緻。

同樣是父母,同樣是愛我們的人,為什麼會有不同的`結果呢?我想:我們中國的教育方法是應該改一改了。我們雖然不能很自由的成長,但可以學習烏塔的獨立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從《烏塔》想到的作文3

《烏塔》這篇課文,講的是一個德國小姑娘才14歲就獨自遊歷歐洲的故事,我讀了之後,我非常敬佩她。我還有許多的感想。

我想到了我們國家的孩子,有的在假期裏看電視玩電腦寫作業。他們都是家裏的.寶貝。父母一般不讓他們一個人外出,更不要談一個人出去旅遊了。我又想到了自己,我雖然不能去遊歷歐洲,但我可以一個人出去玩,在我上一年級時我就可以自己一人出去玩了。第二,我沒有時間在雙休日內玩耍,因為我在雙休日有兩個興趣班,我還要拿出半天時間寫作業(多時寫一天)。我根本沒有時間去玩。

我希望父母們不要管的太嚴了,讓我們出去玩玩,放鬆一下,不是説玩電腦,是一個人出去玩,鍛鍊一下。如果時間夠多,還可以去各地旅遊,去一些風景優美的地方讓孩子開拓視野。

從《烏塔》想到的作文4

昨天,我們學了一篇文章,叫:烏塔,一開始,我把這個“烏塔”想到是烏黑的塔,原來已讀課文,是一個德國一個小女孩的名字。

老師説,要求同學們討論烏塔這種獨自一人去歐洲的.做法是否正確。我們討論完畢了,三十人以上都贊成烏塔這樣的做法,剩下的人都不贊同,老師説:“好的理由是什麼,不好的理由又是什麼?不過如此,説好的同學也説了不少理由,老師最後公佈答案了:我贊同這樣的做法。老師説了一下他的理由:因為孩子是要獨立的,不能老是依靠父母

我終於知道了,我們要學習烏塔的這種準備充分、細心辦事、堅強、勇敢的精神。孩子還要自強、自立、自大哦

從《烏塔》想到的作文5

在一個繁華的城市裏,有一個14歲的小姑娘,獨自遊歷着歐洲各個國家,她就是德國小姑娘烏塔。

在我們看來,簡直難以想象。一個僅僅14歲的孩子,本應在父母的懷裏撒嬌,她卻獨自一個人遊歷歐洲。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決不會相信。這是文中作者發出的驚歎,讀了課文後,我與作者有一樣的感受。在我們現實生活中,中國的父母太溺愛孩子了。與之相比,中國的同齡孩子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

比如:整理書包這個小事情。好多孩子都是家長給整理的。如果不是家長整理呢,就會出現丟三落四的`現象。不是落筆了,就是忘記書了。跟烏塔比起來,我們的確不如烏塔。烏塔自強、自立、自信、勇敢,有主見,這些精神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烏塔真是太勇敢了。我發自內心想要學習烏塔的這種自強、自立、自信的精神。想想我自己,我也就頂多自己在家裏寫作業,等着爸爸媽媽回家。作為四年級的小學生,我真是感到無比慚愧啊!遠遠次於烏塔啊!

從《烏塔》想到的作文6

在實際生活中,獨立能力和自理能力是一個人必不可少的能力。

現在我們可以依賴爸爸媽媽,但我們終有一天要離開父母,隻身一人到競爭激烈的社會上闖蕩。如果我們缺乏獨立能力和自理能力,我們將無法在社會上立足,更不用説為社會作貢獻了。

我認為,我們應該學習外國的育兒方式。父母從小就要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和自理能力,為孩子的`前途打下堅實的基礎。作為我們小學生,也要注意培養自己的獨立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再那麼依賴父母。路,要自己走。

從《烏塔》想到的作文7

學了《烏塔》這篇課文,我知道了外國人學習成績沒我們中國好,但是獨立生活能力比我們強。我也有一次獨自去做一件事的經歷。

有一次,家裏的鹽沒有了,媽媽又生病了,這可怎麼辦呢?我見了,自告奮勇地去給媽媽説:“媽媽,讓我去買鹽吧。”媽媽連説:“不行,不行!”但是,在我百般勸説之下,媽媽還是答應了。我拿着錢在大街上走着,沒過一會兒就到了商店。我精心地挑選着媽媽所説的那種鹽,終於,我找到了。付了錢,我又急匆匆地跑回家。到了家,媽媽看着滿頭大汗的我,笑眯眯地説:“我家寶貝長大了,以後要讓你獨自做更多的事情了!”

其實,中國的爸爸媽媽也應該放手,讓我們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讓我們自由去飛翔,也讓我們去選擇自己人生的道路!

從《烏塔》想到的作文8

我讀了〈〈烏塔〉〉這一課以後,我覺得外國的孩子與中國的孩子分別很大。同時,我也非常崇拜“烏塔”的做法。

我讀了〈〈烏塔〉〉的`第七自然段。這段講了“烏塔”為了準備這次旅行,用了三年的時間。她閲讀了很多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為了掙旅費,每個週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裏陪小孩玩。為了旅行時的安全,早就在家裏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路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多麼周詳的計劃啊!要不是寫〈〈烏塔〉〉的作者親眼目睹,我也不會相信!

説句心裏話,我看了這篇文章後,是多麼的慚愧!“烏塔”

她的獨立自主意識是多麼高!這很值得我們中國孩子學習。我和“烏塔”相比,是多麼渺小!夜晚,爸爸媽媽要是不在家,我就會非常害怕!在這裏,我覺得“烏塔”的眼光是多麼深遠!

從《烏塔》想到的作文9

今天,我讀了《烏塔》的這篇課文,我從中學到了不少的東西。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14歲的'德國小女孩烏塔本身一人遊歷歐洲的事。她總是先在家裏就把行程擺設好,每到一個地方,她就會先查這裏警局的號碼。她很自立、不怕苦,也不怕本身的力量薄弱。

在中國,爸爸媽媽都把本身的孩子當小皇帝小公主一樣,決差別意讓孩子們一個人出去。而烏塔的爸爸媽媽就是這樣讓烏塔本身去受苦,去磨練本身。

有時候,我本身一個人去補課都膽戰心驚的,更別説讓我去旅遊了。但烏塔本身跨國旅行都不怕,並且還本身打工賺錢,真是讓人佩服。

每次我都找爸爸媽媽要零花錢吃吃喝喝的。而烏塔卻本身賺錢把生活擺設得很有條理。

烏塔的爸爸媽媽認為愛孩子就要讓孩子吃點苦頭,受點熬煎,這是人生必需要經歷的。

讀了這篇文章,我也要向烏塔學習,遇到困難也不退縮,要自立、勇敢、堅強。

從《烏塔》想到的作文10

朋友們,我相信,你們在讀完《烏塔》一課後一定會很驚訝:一個年僅十四歲的孩子,竟獨自一人遊歷歐洲。這令人難以置信。

如果中國的孩子説:“我要自己走遍中國!”我們會認為這是異想天開的事;如果中國的孩子説:“我要獨自遊亞洲!”那麼,我們可能懷疑他是不是瘋了。然而,在外國,這卻是事實。

外國孩子能自己旅遊,而中國孩子卻不能,這是由於外國和中國的教育方式截然不同。

在外國,一兩歲大的孩子剛剛學會走路,父母就不再管他。孩子不慎跌倒,即使父母就在身邊,孩子得到的也只是一兩句鼓勵的'話,最終還是要自己勇敢地站起來。

但是,如果在中國發生類似的事,父母不管有多忙,也會跑到孩子身邊,抱起孩子,至少會對孩子説幾句安慰的話。

外國的父母從小就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和自理能力,而中國的父母只讓孩子把學習搞好,其餘的什麼也不讓幹。父母對孩子的溺愛,表面上是為孩子好,實際上恰號相反。

從《烏塔》想到的作文11

讀了《烏塔》這篇課文後,我感到十分慚愧,慚愧自己的無能,慚愧自己的無所作為。

有一次去春遊,媽媽早上五點鐘就起牀了,為我準備水,食物,暈車貼等物品。就連最基本的穿衣服也是媽媽幫我完成的。從家到學校明明只有一公里的路,可媽媽還是騎着電瓶車送我到學校去的。上車前,媽媽對我千叮嚀萬囑咐,同學們都用那種異樣的眼光看着我,我的臉頓時紅了起來。經過一番波折,終於來到景點。不經意見,我突然發現自己的包比別人胖了一圈。現在,我都已經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中的一員了。

我是那樣無能。而烏塔呢?孤身一人遊遍歐洲,我跟她相比,真是差的.太遠了。

烏塔是剛出生的小鷹,被老鷹拋下了山崖,歷經磨難,終於成了搏擊長空的雄鷹。我們是剛出生的小雞,被母雞緊緊地護在胸下。希望父母打開逆愛之鎖,給我們一份真正的自由,能在蔚藍的天空中展翅翱翔。

從《烏塔》想到的作文12

烏塔是四年級上學期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

這篇課文講述了一個獨立自主、膽大心細,名叫烏塔的.女孩和作者發生在羅馬的一件事。

這一篇課文我讀了好幾遍了,每當我讀到第四自然段時,我不禁讚歎起來,烏塔獨自一個人遊歐洲,而且已經去了那麼多地方,如果是我我一定做不到,因為我平時週六週日爸爸媽媽叫我去小賣部買一包鹽,我都走一會兒就擔心有人把我拐跑,更別説讓我一個人遊歷歐洲了。

每當我讀到第七自然段時,我很自然的就覺得烏塔是一個有準備,有條理,有計劃,心細的女孩。第七自然段的第一句就讓人覺得烏塔的計劃非常細心,第二句讓人覺得烏塔準備得非常充分,第三句烏塔讓人覺得她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女孩,因為如果是我,那我就會向爸媽要錢,然而她不是,烏塔自己去賺錢,不伸手向爸媽要錢,我覺得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

我也要向烏塔學習,做一個獨立自主,膽大心細的女孩。

從《烏塔》想到的作文13

習了《烏塔》這篇課文後,我個人認為,烏塔的做法可行。為什麼呢?因為像烏塔這樣的孩子,已經十四歲了,在國外早已經可以自理,外國的的家長完全相信她們自己可以獨自外出旅遊、度假。而我們中國呢?家長萬分寵着孩子,三歲還要餵飯,五歲仍然讓大人揹着走,只要摔一跤就會他們百般呵護。過着小公主、小王子一般的.生活。雖然是這樣,但是我覺得,只要我們中國的孩子有了自主獨立意識,也能獨自一人出國旅遊!就是,難以躲過家長的這一關啊!

可是,媽媽卻是這樣認為:你們還小,年紀小小的,就應該待在國內好好讀書!到時候把知識弄懂了,把語言學通了,再跟我談出國的事。換一方面來説的話,你們如果真的出國去了,難道不會被壞人拐去?也就是説,你分辨是非的能力還不夠。到時候,錢要是被騙了,沒錢了,我倒是想看看你究竟怎麼回來?

我從《烏塔》這篇課文學到了小孩子不能太過於依賴爸爸媽媽,也要有自主獨立意識,不然長大了連家務都不會做。

從《烏塔》想到的作文14

我剛學了一篇課文叫《烏塔》,講述的是一個14歲的小姑娘獨自一人遊歷了歐洲。

她用三年的時間在家裏安排好了旅行路程和日程,二千利用期間去市場發廣告單,還去別人家陪小孩子玩,為了不讓家人擔心,每到一地給家人打一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每到一地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遇到危險和困難請求幫助,想想自己,已經11歲了,可我從來沒有一個人出過遠門。

有一次,約我和幾個出去玩,前一天的`晚上千叮嚀萬囑咐:“如果錢不夠,給我打打電話,我馬上給你送去,如果哪裏碰到了,皮破了不要硬撐着馬上打電話給我,我來接你回去,記住了嗎?我想去對面的裏玩,非要跟着我,像跟屁蟲一樣,生怕我遇到危險,我跟烏塔相比就像是剛學會走路的小青蛙,媽媽不扶我,我就會摔跟頭。

媽媽,你們不要太溺愛我了,放我一片自由的天空把!如果你們這麼溺愛我,那我長大以後怎麼辦呢?我遲早會離開你們的,讓我自由成長吧!

從《烏塔》想到的作文15

通過學習《烏塔》這篇課文,我想到了許多。

首先,烏塔能自己一個人出去旅遊,她的這個勇氣和獨立值得我去學習。在我的生活中,我不論去哪裏,總需要爸爸媽媽的.陪伴。我現在九歲了,應該像烏塔一樣,勇敢地去嘗試自己一個人完成一件事情。

另外,從烏塔計劃三年,所有事情準備充分才旅行。這讓我看到了烏塔做事情的態度認真、有恆心、有毅力。而我在做事情的時候,經常不準備就開始行動,導致總是會出現一些小狀況。我在做作業的時候也是一開始認真,做到一半就不耐煩。如果我也學烏塔一樣,做事情有計劃、有準備、有耐心,我就能改變自己了。

烏塔你真棒!我要向你學習!

日記
週記
小説
摘抄
語文
作文
口號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