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語言集 > 範文 > 語文 > 吳中書事閲讀答案

吳中書事閲讀答案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閲讀: 2.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我們都可能會接觸到閲讀答案,閲讀答案可以有效幫助我們鞏固所學知識。一份好的閲讀答案都具備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吳中書事閲讀答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吳中書事閲讀答案

吳中書事閲讀答案1

吳中書事

楊乘①

十萬人家天塹東,管絃台榭滿春風。

名歸范蠡五湖上,國破一笑中。

香徑②自生蘭葉小,響廊③深映月華空。

尊前多暇但懷古,盡日愁吟誰與同。

(注)①楊乘:晚人,同州馮翊(今陝西大荔)人。宣宗大中元年登進士第,官終殿中侍御史。②香徑:蘇州香山旁小溪,傳説吳王種香於香山,使美人泛舟於溪以採香。③響廊:用於跳舞的木板長廊。相傳是吳王夫差為西施而造。

15.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及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聯以“天塹東”交代了吳中的地理環境,“十萬人家”寫出吳中的繁華,而“管絃台榭“寫出了作者於亭台樓閣之中,欣賞着鶯歌漫舞,如同春風拂面。

B.頷聯“國破西施一笑中”指范蠡用美人計助越滅吳,“名歸范蠡五湖上”指范蠡功成退隱後,泛舟五湖。但因為韻律要求,這一聯上下句語序顛倒了過來。

C.頸聯描寫現實之景,特別是“自”“空”二字,意藴豐富。“自”獨自之意,表現了香徑荒涼冷落之景;“空”徒勞之意,渲染了響廊空寂無人之境。

D.這首七言律詩,以景起筆,以愁收結,感情深沉,語言含蓄;頷、頸兩聯對仗工整,韻律和諧。

16.這首詩表現了詩人的哪些“愁”?是如何表現的?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

15.A【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詩歌內容,賞析詩歌語言、手法的能力。A項“寫出了作者於亭台樓閣之中,欣賞着鶯歌漫舞,如同春風拂面”錯,這是作者的'想象,虛寫當年吳國的繁華。故選A。

16.答案:

(1)愁:詩人孤獨寂寞,無人理解的傷感;對國運漸衰、世事難測的感歎。(2分)

(2)表現:①對比。通過當年的繁華和眼前的悽清冷落對比,借古傷今,感歎晚唐國運漸衰。②直抒胸臆。通過寫尊前多暇,只能獨自借酒消愁,表達無人理解的惆悵。③用典。以范蠡和西施顛覆吳國的典故,感歎歷史興衰,寄寓了對唐朝衰落的感慨。(如果學生分析典故從范蠡幫助勾踐滅吳,最終名成歸隱的角度,點出作者的羨慕之情或回答詩人對自己的命運不能自主的悲歎,分析合理,也可酌情給分)(手法任答兩點,每點2分)

吳中書事閲讀答案2

吳中書事

楊乘①

十萬人家天塹東,管絃台榭滿春風。

名歸范蠡五湖上,國破西施一笑中。

香徑②自生蘭葉小,響廊⑧深映月華空。

尊前多暇但懷古,盡日愁吟誰與同。

【注】①楊乘,晚唐詩人。同州馮翊(今陝西大荔)人。宣宗大中元年(847 年)登進士第,官終殿中侍御史。②香徑:蘇州香山旁小溪,吳王種香花於香山,使美人泛舟於溪以採香。③響廊:用於跳舞的木板長廊。相傳是吳王夫差為西施而造。

14.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及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5分)

A.首聯以“十萬人家”寫出當年吳國的繁華,以“管絃台榭”代指當年吳國歌舞昇平的景象。

B.頷聯“名歸范蠡五湖上”指的是范蠡獻計於勾踐,把西施獻給吳王夫差,吳被滅之後歸隱一事。

c.頸聯描寫想象之景,意藴豐富,“自”重在表現香徑荒涼冷落,“空”意在渲染響廊空寂無人。

D.尾聯“誰與同”和范仲淹的“吾誰與歸”的意思相同,表現了詩人慾辭官歸隱卻無人理解的無奈。

E.這首七言律詩,以景起筆,以愁收結,感情深沉,語言含蓄;頷頸兩聯對仗工整,韻律和諧。

15.這首詩表現了詩人的哪些“愁”?是如何表現的?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4、CD

15、愁:詩人不為所用,無人理解的傷感;對國運漸衰、世事難測的感歎。

表現:表現:①對比。通過當年的`繁華和眼前的悽清冷落對比表現出詩人對歷史的深沉感慨,烘托了詩人的悲傷之情。②運用典故。通過範暴幫助勾踐滅吳,最終名成歸隱的典故,表達了作

者的羨慕之情(表現了詩人對自己的命運不能自主的悲歎)。③直抒胸臆。通過寫尊前多暇,表明自己不受重用,無事可做,只得借酒消愁的悲傷。

(6分。“愁"2分,表現手法每點2分,答出其中兩點即可。若有其他答法,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日記
週記
小説
摘抄
語文
作文
口號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