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語言集 > 範文 > 教學計劃 > 三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範文合集10篇

三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範文合集10篇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閲讀: 2.8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我們的工作又將迎來新的進步,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計劃了。可是到底什麼樣的計劃才是適合自己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範文合集10篇

三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教材簡析

本單元的內容有:毫米、分米的認識、千米的認識和噸的認識。

學生對長度單位“釐米”和“米”及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在這一單元中,將要學習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及質量單位“噸”,通過學習,學生對常用的長度單位和質量單位會有一個比較完整的認識。這部分知識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是學生身邊的數學。因此,本單元的教學不僅是學生今後學習的重要基礎,也為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和實踐能力創造了條件。

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長度單位中的米與釐米、質量單位中的千克與克,已經瞭解了一些有關測量的知識和方法,加之在生活中常常遇到測量問題。因此,學生的已有經驗是比較豐富的。教材的編寫充分考慮到這一點,將它作為發揮學生主動性的一個重要切入點。比如,毫米的認識這部分內容,從知識方面來講有釐米的認識作基礎,從經驗方面來講,學生經常用到學生尺,也有用尺子進行測量的經歷。所以,教材在這裏讓學生估、測、議,進而引出要學習的新知識。另外,這一單元中經常出現的課堂、操場、校園等,都是學生熟悉的環境,很容易打開學生的話題。

本單元的內容是“測量”,無論是分開的“測”或“量”,還是連在一起的“測量”,都預示着強烈的活動性,換句話説,就是沒有活動的教學不能稱其為測量的教學。基於這種考慮,教材的編排中安排了許多活動,可以説本單元的內容是以活動展開的,其目的就是為教師安排學生的活動提供便利。比如,毫米的認識中測量課本,分米的認識中的測量書桌,以及通過具體的活動感受1千米等等。

無論是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和千米還是質量單位噸,許多學生在生活中已經有所瞭解,教材在編排時考慮到了這一點,在許多內容的編排中,將所學的概念設計在學生熟悉的或有趣的情境中,讓學生去發現、探究、體驗。比如,在噸的認識中,創設動物過橋的情境,提出的問題是“能同時過橋嗎?”,將“限重1噸”作為一個重要的條件,以確定情境的主題。

生活中,在測量長度或質量時,有時往往不需要得到精確的結果,即使需要精確的結果,也要先做一個恰當的判斷,以確定所使用的測量工具。從這方面考慮,培養學生的估測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實際測量的過程,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長度觀念。認識質量單位噸,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

2.使學生知道常用的長度單位間、質量單位間的關係,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會恰當地選擇單位。

3.使學生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和質量,會選擇不同的方式進行測量。

4.在實際操作中,增強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提高操作技能,發展實踐能力。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和千米,認識質量單位噸。

2、知道常用的長度單位間、質量單位間的關係,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3、培養學生的估測能力。

難點:

1、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長度觀念的建立。

2、1噸的質量觀念的建立。

突破方法:

1、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靈活選用教材提供的資源,採用演示主題圖(如,公路及路標、動物過橋圖等)、組織學生的測量活動(如,量課本、書桌等)等形式,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

2、加強學生的操作活動。

3、在幫助學生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長度觀念以及1噸的'質量觀念時,除了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資源外,同時還要多舉一些當地學生熟悉的例子加以對比。

4、培養學生自覺地對常用物體進行估測的意識,在教學中,可以採用先估測,後測量驗證的方法,不斷提高學生的估測能力。

四、課時安排

本單元可用7課時進行教學。

千米的認識4課時左右

噸的認識3課時左右

《毫米的認識》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建立1毫米實際長度的概念,知道1釐米=10毫米

2、使學生能用毫米作單位估計、測量物體或線段的長度,以及用毫米作單位畫線

教學重點:讓學生認識長度單位毫米

教學難點:建立1毫米實際長度的概念

教學準備:直尺、一元硬幣、大頭針、鉛筆芯、正方形紙片、長方形紙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用實物投影儀出示兩條同樣長的垂直相交的線段

讓學生猜一猜:圖中兩條線段哪條長哪條短。(學生髮表不同的意見)

師:你有什麼好方法確定嗎?(學生:用尺量)

2、師:老師這兒有兩把尺,你量量看。

教師提供自制小尺:一把是一格1分米的,一把是一格1釐米的指名學生到前面用教師提供的尺分別量兩條線段

師:量得準嗎?你有沒有什麼好建議?(學生:用我們自己的尺量)

(依據新課程中以“問題解決”為中心來設計這一環節。由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嘗試解決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自然地提出了細化測量單位的要求。真正體現了“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這一教學理念。)

3、師:請你把自己的尺拿上來量一量,是()釐米帶()小格。

指名到前面量,並報出測量結果:都是9釐米帶3小格

師闡述:原來兩條線段一樣長。這説明光靠眼睛看是不行的,還要動手量一量。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感知1毫米

師:看來同學們的尺作用真大。觀察自己的直尺,它和老師的兩把尺有什麼不同?

全班討論交流:老師的尺格子很大,而我們的尺有很多的小格子,能量得很準。

師:直尺上每1釐米之間都有很多小格,每一個小格的長度是1毫。(板書:1毫米)指名到投影儀下找一找1毫米,其他同學在自己的尺上也找一找。(全班交流:學生説出自己找到的1毫米)

師:你能用一個字來説出1毫米的特點嗎?(學生自由説1毫米的特點)

2、探索1釐米=10毫米

(1)演示課件,讓學生在截取的1釐米上找找1毫米,數一數1釐米中有()個小格也就是()毫米。指名學生到電腦上找一找,數一數

(2)請學生任意選直尺上的相鄰的兩個數字即1釐米中間數一數有幾毫米,可以用筆尖指着數。(學生自由數)

集體交流,根據交流發現規律。

師:你發現了什麼?(學生:1釐米中有10毫米)

課件出示:1釐米=10毫米

師:把你的發現悄悄告訴同桌。

3、找一找,畫一畫

師:你能在直尺上找到20毫米嗎?指名到前面找一找

師:你還能在哪兒找到20毫米?

學生在尺上找出不同區域的20毫米,如4釐米到6釐米,8釐米到10釐米。

師:你能找到40毫米嗎?指名上前找

師:很好!你能畫一條40毫米的線段嗎?

學生在實物投影儀下畫,其餘同學觀察畫法

師:請同學們畫一條33毫米長的線段。

學生畫好後,互相檢查,選幾個畫得比較規範的進行展覽。

4、量一量,讀一讀

(1)課件出示回形針圖片,

師:你能讀出回形針的長是多少毫米嗎?

生:27毫米

師:你是怎麼看出尺上是27毫米的?

生:是2釐米帶7小格

(2)課件出示鐵釘圖,

師:你能讀出鐵釘的長是多少毫米嗎?

生:39毫米

師:你是怎麼看出尺上是39毫米的?

生:是3釐米帶9小格

師:你有不同的方法嗎?

生:40毫米少了1格就是39毫米

師:你的觀察方法真獨特,值得我們學習。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量一量長方形、正方形紙片每條邊的長度。集體交流,指名到前面量

2、估一估

師:請你估計一下自己的拇指寬多少毫米。

學生大膽估計後,指名到前面量一量,看誰估計得最接近。

3、兩人合作測量信封中的物品(大頭針、鉛筆芯、一元硬幣),並填寫資料卡

(1)先估計每一個要測量的數據,並填在表中

(3)然後兩人合作測量,完成數據表

估一估量一量

數學書的厚度()毫米()毫米

大頭針的長度()毫米()毫米

鉛筆芯的長度()毫米()毫米

一元硬幣的厚度()毫米()毫米

集體交流後,提問:一元硬幣的厚度你是怎麼量的?(學生到投影儀下彙報測量方法並演示)

4、聯繫生活,鞏固新知

課件出示題目:

(1)小鳴的身高是12米。

(2)豆豆的鉛筆長16毫米。

(3)毛毛一下子能跳14釐米。

(4)歡歡的牙刷長15分米。

(5)匆匆數學本上的日期格長4釐米。

(6)我們的新教學大樓高11分米。

指名口答,改正題目中不恰當的長度單位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1、今天這堂課你學到了什麼本領?你有哪些收穫,你能在生活中應用這些本領嗎?

2、測量生活中的小物體並以毫米為單位記錄下數據。

三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教學內容:

除法,認數,千克和克,加和減,24時記時法,長方形和正方形,乘法,觀察物體,統計與可能性,認識分數,整理和複習。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

數與代數:

認識萬,知道10個一千是一萬,瞭解萬以內數位順序表。理解10000以內數的意義,掌握數的讀、寫方法,能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係。

會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整百數加整百數及相應的減法,整千數加、減整千數,兩位數除以一位數(每一位都能整除)及整百數乘一位數。

能正確估計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得數是幾十多,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商是幾十多,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積是幾位數,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積大約是多少。

能正確列豎式筆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三位數乘一位數,知道0與一個數相乘得0,會驗算除法。

結合具體情境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分母不超過10),能讀、寫分數,在具體材料的支持下能比較兩個幾分之一或兩個同分母分數的大小。能正確計算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在現實的生活情境裏感受並認識千克和克,通過動手實踐知道1千克=1000克。

瞭解24時記時法,能進行普通記時法與24時記時法的換算。

空間與圖形:

瞭解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瞭解長方形和正方形相同的地方。知道長方形的長與寬、正方形的邊長。

理解平面圖形周長的'含義,能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和其他簡單平面圖形的周長。

知道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知道從一個角度觀察長方體形狀的物體,最多隻能看到三個面;能指出從正面、側面和上面觀察到的由三個同樣大的正方體擺成的物體的視圖,能根據視圖擺出相應的物體。

統計與概率:

能用比較有效的方法蒐集、整理數據,會用表格或簡單的條形圖表達統計的結果。

理解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時相等,有時大些或小些。會用偶爾、經常等詞語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2.數學思考方面。

經歷在計數器上表示數分析數的組成探索數的讀法與寫法比較數的大小等一系列學習萬以內數的過程,以及把一個物體或圖形平均分並用分數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幾份的過程,用具體的數描述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發展數感和符號感。

在探索口算、筆算和估算方法的過程中,進行簡單的歸納和類比,發展抽象思維。

在觀察常用物體並把幾何體與其相應視圖進行轉換的過程中,在通過折、量、比,探詢長方形和正方形特點的過程中,在動手圍、量、畫、算平面圖形周長的活動中,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形象思維和推理能力。

在摸球、拋小正方體等活動中,經歷分類收集信息、整理數據,用數據描述現象以及判斷可能性大小等過程,發展統計觀念。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並在與同伴交流中,逐步學會清晰地闡述自己的觀點。

3.解決問題方面。

能應用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一些簡單的一、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並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

初步體會到現實生活中藴含大量的數學信息,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初步具有主動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逐步積累一些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初步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經常與同學共同開展學習活動,經常與同學交流思考的過程和結果,初步體會到合作的意義。

在教師的具體指導下,簡單地反思、評價自己的學習活動。

4.情感與態度方面。

進一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體會數與形都能用來描述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現象,逐步產生對數學的興趣,能積極參與數學活動。

經過獨立思考、動手實踐以及與同學合作交流,克服學習中的一些困難,經常獲得成功的體驗,相信自己有能力學好數學。

通過教科書裏的你知道嗎欄目以及報刊書籍、電視廣播和網絡等多種資源,瞭解更多的有關數學的知識,初步感受到數學是人類的一種文化,是人類文明的結晶。

在教科書和教師的具體指導下,學習客觀地評價自己與評價他人。

三、教研活動安排:

1、研究課題:如何構建全納的數學課堂。

2、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刻苦鑽研教材,認真備課,改進教學方法,以教師為指導,學生為主體。

(2)合理運用電教手段,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3)倡導學生動手實踐、獨立探索、相互合作。

(4)加強學生的數感、提倡算法多樣化。

(5)盡力創設濃厚的、鮮明的問題情境,激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數學知識。

(6)面向全體學生,認真做好補差工作,使每位學生都有所發展。

(7)加強家校聯繫,取得家長的關心與支持。

三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複習的目的既要幫助學生整理知識,使知識條理化,形成體系,又要適當進行技能的訓練,以培養學生一定的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目標。在此過程中,重點是幫扶學困生,查漏補缺,解決他們在知識與技能上的缺失。

二、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整體看,大部分學生學習較為主動,具有較好的學習習慣。基礎知識比較紮實。兩個班都有兩極分化比較明顯,整體較為浮躁,特別是在計算方面,粗心現象普遍存在,經常出現抄錯數,寫錯符號,忘記進位等情況。每班均存在4至5名學生對於獨立解決兩步應用題存在一定的問題,主要是由於不能很好的理解題意導致。另外還有少部分學生學習狀態不穩定,還需要老師和家長做好思想引導工作。

三、指導思想:

以書本為主,訓練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在解題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審題和解題能力。

四、複習的具體計劃

內容 措施 目標

第一課: 1、小數的初步意義及讀、寫、大小比較

3、一位小數的加減法

4、解決相關簡單生活問題 1、 聽寫小數;

2、 “翻譯”小數:讀、寫法之間互換;

3、 用小數表示物品的價格;

4、 回顧比較小數大小的方法;

5、 鞏固練習

6、 準確進行一位小數的加減法計算,注意整數與小數的加減法。1、熟練、正確讀寫小數

2、正確進行小數大小比較

3、準確把握問題情境,正確解決問題。

第二課時 對稱、平移和旋轉 1、判斷生活中對稱、平移和旋轉現象

2、在方格紙中畫出簡單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3、數出平移後圖形的移動距離

4、在方格紙中畫出簡單圖形平移後的圖形 1、能正確判斷生活中對稱、平移和旋轉現象

2、能正確畫出指定形的軸對稱圖形式平移後的圖形

第三課時 統計與可能性

(1)回顧平均數的意義,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並作簡單分析; (2)回顧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並列舉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 1、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體會平均數的意義及作用

2、 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並作簡單分析;

3、 對一些簡單生活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作出判斷,並列舉出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 1、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並能作簡單合理的分析

2、能對一些簡單生活事件的發生與否作出判斷,並列舉出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

第四課時 乘法

(1)整十數乘整十數的口算練習 (2)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 1、口算練習:搶答,並説算理;

2、説説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過程;

3、鞏固練習 1、能正確進行口算

2、能正確進行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

第五課時 乘法

運用相關知識解決簡單生活問題 1、結合實例:説説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過程中,每一步的含義。

2、解決相關的簡單生活實際問題 準確把握問題情境,正確解決問題。

第六課時

面積

面積的`含義及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與周長的比較 1、什麼是面積。

2、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3、什麼是周長

4、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

5、運用相關知識解決簡單生活實際問題 能正確求出長方形與正方形的面積

能正確區分長方形與正方形的面積與周長,並能正確解決問題。

第七課時 認識分數

(1)分數的意義,認、讀、寫簡單的分數

(2)分數的大小比較及簡單分數的加減法計算

(3)相關的簡單生活問題 1、 結合實例,説説分數各部分的意義;

2、認、讀、寫簡單的分數;

3、説説同分母分數和同分子分數的大小比較方法

4、説説同分母分數(分母小於10)的加減計算方法

5、鞏固練習 1、能用分數正確表示物品的數量

2、能正確進行簡單分數的大小比較及加減運算

3、準確把握問題情境並解決問題。

第八課時 查漏補缺

五、複習形式、要求及措施

1、在複習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主動獲取知識,領悟方法,促進思維。

2注意學生之間的能力差異,着重進行“雙基”的訓練,分層推進,課堂作業、課後作業分層次。

3、要從重視記憶轉向重視思維。

4、複習方法多樣化。

5、注意精選練習作業,不機械式重複,減輕學生負擔。

6、逐單元、有重點進行復習

7、抓薄弱環節,進行集中練習

8、作綜合試卷,形成綜合處理能力。

9、抓住個別落後生,採取一對一的複習。

抓住落後面較大,在逐一複習和集中複習效果不好的個別學生,採取一對一式的複習。讓落後生也能跟上步伐,鞏固知識,縮小落後面。

三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4

一、基本情況

我們三年級(3)班學生一共有39人,其中男生19人,女生20人。通過兩年的學習,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掌握得比較紮實,多數學生思維比較靈活,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也較濃,但也有個別學生懶散,接受力不強,成績不太理想,本學期將在進一步培優的基礎上,重點抓好後進生的培養。

二、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的教學內容包括:除法、認數、千克與克、加和減、24時記時法、長方形和 正方形、乘法、觀察物體、統計與可能性及認識分數。

1.除法主要學習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這是學生在表內除法和簡單的有餘數除法的基礎上學習的。

2.認數是在學生認識1000以內的數並能口算整百數加、減整百數,整百數加整十數及相應的減法的基礎上,教學認識10000以內的數。

3.千克和克先教學千克的認識,再教學克的認識,然後安排了一個練習,鞏固對千克和克的認識。最後還安排了一次實踐活動。

4.加和減是在學生已經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以及正確筆算三位數加、減三位數的基礎上,教學口算和在100以內的兩位數加兩位數及相應減法。

5.24時記時法主要有兩部分:認識24時記時法和有關經過時間的簡單計算。

6.長方形和正方形是在學生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的基礎上,教學各自的特徵、周長的含義及計算。

7.乘法內容主要包括: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乘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乘法,及兩步連乘計算解決的實際問題。

8.觀察物體主要從正面、側面和上面觀察物體。

9.統計與可能性主要讓學生會畫“正”字記錄數據,認識簡單的條形統計圖,初步體會有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有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10.認識分數是在學生認識了萬以內整數的基礎上,聯繫實際生活的需要認識簡單的分數,通過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幾份,引導學生初步認識分數。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

數與代數:

認識“萬”,知道10個一千是一萬,瞭解萬以內數位順序表。理解10000以內數的意義,掌握數的讀、寫方法,能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係。

會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整百數加整百數及相應的減法,整千數加、減整千數,兩位數除以一位數(每一位都能整除)及整百數乘一位數。

能正確估計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得數是幾十多,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商是幾十多,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積是幾位數,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積大約是多少。

能正確列豎式筆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三位數乘一位數,知道0與一個數相乘得0,會驗算除法。

結合具體情境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分母不超過10),能讀、寫分數,在具體材料的支持下能比較兩個幾分之一或兩個同分母分數的大小。能正確計算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在現實的生活情境裏感受並認識千克和克,通過動手實踐知道1千克=1000克。

瞭解24時記時法,能進行普通記時法與24時記時法的換算。

空間與圖形:

瞭解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瞭解長方形和正方形相同的地方。知道長方形的長與寬、正方形的邊長。

理解平面圖形周長的含義,能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和其他簡單平面圖形的周長。

知道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知道從一個角度觀察長方體形狀的物體,最多隻能看到三個面;能指出從正面、側面和上面觀察到的由三個同樣大的正方體擺成的物體的視圖,能根據視圖擺出相應的物體。

統計與概率:

能用比較有效的方法蒐集、整理數據,會用表格或簡單的條形圖表達統計的結果。

理解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時相等,有時大些或小些。會用“偶爾”、“經常”等詞語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2.數學思考方面。

經歷“在計數器上表示數→分析數的組成→探索數的讀法與寫法→比較數的大小”等一系列學習萬以內數的`過程,以及把一個物體或圖形平均分並用分數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幾份的過程,用具體的數描述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發展數感和符號感。

在探索口算、筆算和估算方法的過程中,進行簡單的歸納和類比,發展抽象思維。

在觀察常用物體並把幾何體與其相應視圖進行轉換的過程中,在通過折、量、比,探詢長方形和正方形特點的過程中,在動手圍、量、畫、算平面圖形周長的活動中,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形象思維和推理能力。

在摸球、拋小正方體等活動中,經歷分類收集信息、整理數據,用數據描述現象以及判斷可能性大小等過程,發展統計觀念。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並在與同伴交流中,逐步學會清晰地闡述自己的觀點。

3.解決問題方面。

能應用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一些簡單的一、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並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

初步體會到現實生活中藴含大量的數學信息,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初步具有主動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逐步積累一些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初步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經常與同學共同開展學習活動,經常與同學交流思考的過程和結果,初步體會到合作的意義。

在教師的具體指導下,簡單地反思、評價自己的學習活動。

4.情感與態度方面。

進一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體會數與形都能用來描述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現象,逐步產生對數學的興趣,能積極參與數學活動。

經過獨立思考、動手實踐以及與同學合作交流,克服學習中的一些困難,經常獲得成功的體驗,相信自己有能力學好數學。

通過教科書裏的“你知道嗎”欄目以及報刊書籍、電視廣播和網絡等多種資源,瞭解更多的有關數學的知識,初步感受到數學是人類的一種文化,是人類文明的結晶。

在教科書和教師的具體指導下,學習客觀地評價自己與評價他人。

四,教學措施

1、 尊重學生,注重學法滲透,學生自己能學懂的知識,儘可能讓他們自己學,把課堂中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自己去探索、交流和練習。

2、 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培養學生初步的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3、 結合教學內容,適當滲透一些函數、集合、統計等數學思想方法。

4、 重視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教學中儘量引導學生暴露思維過程,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

5、 教學中要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從生活背景出發,讓學生主動探究解題方法。

6、 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如安排有一定教育意義的例題和形式多種多樣的練習題及數學遊戲。

三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5

數學學科具有綜合性、地域性、開放性、實踐性等特點。數學網編輯了北師大版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計劃,希望能為建設數學有效課堂提供有效借鑑。

一、學情分析

經過兩年的小學生活,孩子們基本懂得了學習的習慣和常規。但孩子們由於存在着心理特徵及思維發展不一致,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在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更要注意因材施教。從上學期的學習情況看,大部分學生能夠掌握所學的知識技能,達到該冊的目標要求。但仍有少數同學學習態度的問題,有待於今後積極引導,讓他們達到學段目標。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分四個領域,八個單元。

1、數與代數:a主要學習一位數乘(除)多位數的口算、筆算。結合具體情境,感受乘除法計算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繫,探索一位數乘(除)多位數的口算、筆算方法,體驗算法的多樣化,會選擇合適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地計算。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用乘除法的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習連乘、連除和乘除混合兩步運算。b學習質量單位千克、克、噸。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並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克、噸;瞭解千克、克、噸的實際大小。掌握千克、克和噸之間的關係,並能進行簡單的換算。結合生活實際,解決與千克、克、噸有關的簡單問題,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繫。c學習年、月、日的有關知識。認識年、月、日,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瞭解平年、閏年,能判斷平年和閏年。體會引入24時記時法的必要性,認識24時記時法。感受時間中的數學問題,培養時間觀念。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空間與圖形:a學習根據指令搭立體圖形,並學習從多方位觀察立體圖形。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b學習周長的概念,並計算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等圖形的周長。結合具體事物或圖形認識周長。探索並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結合具體情境,感知圖形知識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繫,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3、統計與概率:學習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感受到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事件的發生是不確定的。能夠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X k b 1 . c o m

4、實踐活動:本冊教材在每一單元的教學內容中,配有題材具有現實性、趣味性,呈現形式多樣化的應用問題和實踐活動。除此之外,還安排了搭配中的學問交通與數學時間與數學(一)時間與數學(二)四個專題活動,讓學生綜合運用這一階段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

三、主要措施

1、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引導學生學習數學,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加強直觀演示和實踐操作,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感受成功的體驗。

3、引導學生揭示知識間的聯繫,探索規律。

4、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注重培養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

5、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靈活性和創新意識。

6、注重讓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

7、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數學學習規律,選擇教學策略。

8、加強導優輔差工作,特別是後進生的輔導,努力使他們迎頭趕上。

三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6

一、研討專題

計算是小學數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貫穿小學數學教學的始終,無論是數學概念的形成、數學結論的獲得,還是數學問題的解決等都依賴於計算活動的參與,計算能力的高低對學好數學知識起着極為重要的作用。可見計算教學的重要性。然而在很多教師和學生眼裏計算總和“枯燥、練習”聯繫在一起。所以儘管計算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內容,但在各級各類公開課上很難找到計算課的'蹤影,也正因為如此,學生普遍不願上計算課,不喜歡毫無生氣的計算題。計算能力也理所當然的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二、研討目的

提高全體教師對計算教學的認識,通過全體教師對計算教學不同方面的思考和探索,尋找學生學習和教師計算教學的最佳途徑。在實踐教學中進行檢驗,驗證策略的可行性。從而提升教師的計算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計算過程中思維的含量和準確率,為學生順利學習數學知識,持續發展奠定基礎。而且,教師通過運用研究所得的策略,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能少走彎路,充分發揮出該研究成果的現實指導作用。

三、研討形式

1、召開專題會議,啟動專題研究,部署任務。

2、認真學習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深刻領會課程標準中關於計算教學和本專題相關的精神,撰寫學習心得。

3、組織教師進行集體備課,上專題研討課,做好針對性的評課工作。

四、預期效果

1、通過本課題研究,逐步使枯燥的計算教學成為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學生喜歡的課堂,提高學生對數的概念,運算定律,運算性質,算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提升學生計算過程中的思維的含量,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2、使教師在利用情境圖教學方面有所發展,能夠合理的利用教材的情境圖,讓合理利用情境圖教學成為數學課堂教學的一項重要資源。通過利用情境圖教學提高學生對算理的理解,激發學生對計算學習的興趣。同時提高教師對教材的處理能力。

3、通過對口算和估算的研究提高學生口算和估算能力以及計算的實際運用能力。

4、提高全體教師研究教材的能力,使教師在計算教學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培養教師形成良好的研究課題的習慣,逐步提高數學教師業務能力和專業素養。

三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7

新學期開始了,為了進一步貫徹實施課程改革,讓學生在輕鬆的學習氛圍中,掌握所學知識,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制定本學期數學教學計劃如下: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三年級共有17名學生,其中男生10人,女生7人。同學們基本上對學習和常規等各方面的習慣轉入正規。但由於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家長的文化水平、道德素質等都存在着較大的差異。因此還有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較差,大部分學生在課堂只停留在認真、專心聽,缺少主動參與的意識和習慣,一部分學生上課紀律鬆懈,喜歡隨意講話,作業不肯及時完成,喜歡拖拉作業。

所以本學期針對這些特點,在數學課要不但上的內容豐富多采,形式多樣,然後富有吸引力;而且還要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身在其中,才能堅定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增強學生的意志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小數的初步認識,位置與方向,面積,年、月、日,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用數學解決問題,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面積以及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在數與計算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以及小數的初步認識。這部分乘、除法計算仍然是小學生應該掌握和形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重要基礎。

從本冊開始引入小數的初步認識,內容比較簡單,此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或用到有關小數的知識和問題,這部分知識的學習,可以擴大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範圍,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使學生初步學會用簡單的小數進行表達和交流,進一步發展數感,併為進一步系統學習小數及小數四則運算做好鋪墊。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位置與方向和麪積兩個單元,然後這是本冊教材的另兩個重點教學內容,為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供了豐富的素材。通過這些內容的學習,讓學生初步形成辨認方向、表達與交流物體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過現實的教學活動,讓學生獲得探究學習的經歷,探索並體會引進統一的面積單位的必要性,認識面積單位,然後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進一步促進空間觀念的發展。

在量的計量方面,本冊教材進一步擴大計量知識的範圍,除了面積單位的認識外,還安排了認識較大的時間單位年、月、日及24時計時法。這些內容的教學可以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時間觀念,並通實際操作與具體體驗,培養學生估計面積大小和時間長短的意識和能力。

在統計知識方面,本冊教材讓學生初步學習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教材向學生介紹了兩種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學習看這兩種統計圖,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通過學習平均數的含義和簡單的`求平均烽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和實際應用,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個單元,專門教學用所學的乘除法計算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學習簡單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換思想,並能應用集合和等量代換的思想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養他們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本冊教學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悦,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三、課標對本冊教材的教學要求

1、會筆算一位數除多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每位乘積不滿十)。

3、初步認識簡單的小數(小數部分不超過兩位),初步知道小數的含義,會讀、寫小數,初步認識小數的大小,會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

4、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餘的七個方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5、認識面積的含義,能用自選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體會並認識面積單位(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頃),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會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並能估計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6、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數;知道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7、瞭解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瞭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結果是整數);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8、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9、初步瞭解集合和等量代換的思想,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然後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1、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本學期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及奮鬥目標

1、教學重點和難點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面積以及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位置與方向和麪積兩個單元,然後是本冊教材的另兩個重點教學內容。

2、奮鬥目標

1、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從實際生活和現實情境中收集信息、組合信息,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從而發展數學應用意識。

2、在教師指導下,初步學習反思和評價。

3、在教師的鼓勵和指導下,能積極地參加觀察、操作、探索、交流等數學活動,對與數學有關的身邊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對學習內容和學習活動感興趣,有學好數學的願望。

4、在教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助下,能克服數學活動中遇到的困難,初步獲得成功的體驗,進一步培養學好數學的願望。

5、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學習有條理地思考,然後把握數量之間的關係,培養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繹推理能力。

五、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具體措施

1、創設一個自由、開放、安全的學習氛圍,從而拓展學生的思維點擊,然後學生的創新火花。

2、課堂上引入開放性的例題,使學生在探索中促進發散和求異思維的發展。

3、改革課堂教學的空間組織形式,採用問題式教學與小組合作交流等形式來揭示知識的規律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並在問題與合作交流中學會互相幫助,實現學習互補,然後增強合作意識,提高交流能力。

4、創設問題情景,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5、對學有餘力的學生鼓勵他們積極參加拓展練習,課堂上準備一些不同層次的練習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發揮他們的潛力。

三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8

教學目標:

1.知道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於第三邊。

2.通過動手實驗、觀察分析、總結髮現的過程,進一步培養自主探究能力。

3.加深認識數學與生活的聯繫,理解數學學習的現實意義,增強數學學習的情感。

教學重點:記住並理解“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於第三邊”。

教學難點:自主發現並總結得到三角形三邊之間的這種關係。

教具準備:1個信封(每人一份):四根吸管,一份記錄表,

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請看屏幕:這兩個人為什麼不沿着路走,而要走草坪上穿過去呢?

從這兒你能聯想到什麼圖形?你們的想象力真豐富!(點擊)這兩條路和草坪上踏出的路真的組成了一個三角形,(同時點擊出現三角形)這節課我們就來接着研究三角形。板書:三角形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試拼三角形

要研究三角形,咱們就先來拼一個三角形吧,那需要什麼呢?有三條線段就一定能拼成三角形嗎?咱們來試一試?

選代表拼三角形

都是用三根線段,為什麼有的能拼成三角形,有的卻拼不成呢?你覺着和什麼有關係?

那咱們就來驗證一下

2、驗證猜測

拿出一號信封,出示要求:

圍一圍,試一試

每次從信封中的四根吸管中選出3根圍三角形,一邊圍,一邊記錄,並思考:能否圍成三角形和什麼有關?

選擇的吸管長度

(單位:釐米)

最短兩根吸管之和與第三條線段大小比較

能否拼成三角形

3、指生彙報

得出結論:最短兩條線段之和大於第三線段,就能圍成三角形

4、觀察三角形:還有那兩組線段之和?

討論得出: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條邊

小結:同學們的確很聰明,也很愛動腦筋,剛才我們通過大膽的猜測,操作驗證,已經用我們的智慧得出了三角形的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的這個結論。其實這是三角形的一個特徵:科學家很早就發現了這個規律,今天我們通過自己的`探索也發現了這個規律,你們真的了不起。現在我們就用探索到的知識來迎接一下挑戰吧!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下面的小棒能圍成三角形嗎

請同學們來説一説你是怎麼判斷的?

我把每一組的三條線段兩兩加起來與第三條線段比較之後得出來的。

很好,有沒有其他的做法的?

我認為只要把兩條較短的加起來與較長的那條比較就可以了。

嗯!這個同學的發現太棒了。是啊,較短的兩條加起來都比另外一條大了,其它的也就不用比較了。我們就利用這名同學的發現,試一試,看看是不是更快呢?

非常好,我們又一次認識了三角形的這一特點。你能用它來解釋生活中的現象嗎?

2、小明計劃給小狗建一個狗窩?(課件出示)

第三根木條可能是多少分米?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最有可能選擇那一隻種?

533553

為什麼?

因為房頂的兩邊一樣,美觀

3、出示:你能用這節課學到的知識,來解釋一下這兩個人為什麼選擇斜着穿過草坪了嗎?

儘管這樣可以少走路,你覺着他們這樣做對嗎?

是啊,小草也有生命,我們要愛護它。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這節課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你有什麼收穫?

總結:同學們的收穫可真不少,這節課我們用吸管探索出了三角形邊的關係,並且還能把它運用到生活中去。關於三角形還有許多許多的奧祕等着我們去探索,讓我們迎接未來更多的挑戰吧。

三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9

(一)教材簡析

在二年級上冊教材中,學生已經接觸了一點排列與組合知識,學生通過觀察、猜測以及實驗的方法可以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如用兩個數字卡片組成兩位數的排列數,三個小朋友兩兩握手的組合數等。本冊教材中繼續學習排列與組合的內容。本冊教材就是在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繼續讓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活動找出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與二年級上冊教材相比,本冊教材的內容更加系統和全面,分別介紹了排列以及組合。教材重在向學生滲透這些數學思想,並初步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這也是《標準》中提出的要求:“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能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

排列與組合不僅是組合數學的最初步知識和學習概率統計的基礎,而且也是日常生活中應用比較廣泛的數學知識。比如人們出行可選擇的路線,郵政編碼、電話號碼、身份證號碼等各種編號,體育比賽中比賽場次的設定等,這些都需要用到排列組合知識。本單元安排的都是學生身邊的事例和一些生動有趣的活動。如在例1中安排的是有關衣服的搭配問題,讓學生找出不同的穿法,在“做一做”中安排了用活動數字卡片找出不同的兩位數的活動;在例2中安排了學生用數字卡片擺三位數的情景,在“做一做”中安排了照相時的不同站位的活動;在例3中安排的是有關中國隊參加世界盃足球賽時小組比賽的場次問題,在“做一做”中安排了三個小朋友搶佔兩把椅子的遊戲。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活動,找出簡單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3.使學生感受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4.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養成與人合作的良好習慣,並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滲透數學思想。

難點:

體會數學。

突破方法:

這部分內容的活動性和操作性比較強,可以採取學生動手實踐、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教學。教師要把握好教學要求,這裏只要求學生能根據實際問題採用羅列、連線等方式,找出簡單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並能感受到有的與順序有關,有的與順序無關,不要提高要求。教師教學語言中儘量避免出現排列、組合這些術語,也不要跟學生解釋。

(四)課時安排

本單元用4課時進行教學。

20xx年12月

1.簡單事物的組合數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12頁。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猜測、操作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組合數。

2、經歷探索簡單事物組合規律的過程。

3、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4、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經歷探索簡單事物組合規律的過程。

【教學難點】

能用不同的方法準確地計算出組合數。

【課前準備】教學課件、每生準備主題圖中相關的學具卡片、實物。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我們班胡馨文同學明天要去參加講故事比賽,她從衣櫃中找出了自己喜歡的兩件上衣和兩條褲子、一條裙子,你們看:

出示實物。

她可能穿哪兩件呢?請你猜一猜。

她有幾種不同的穿法?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試一試。

請同學們也試着想一想,如果你覺得直接想象有困難的話可以藉助手中的學具卡片擺一擺。學生活動教師巡視。

2.發現問題學生彙報所寫個數,教師根據巡視的情況重點展示幾份。引導學生髮現問題:有的重複了,有的漏寫了。

3.小組討論師:每個同學算出的個數不同,怎樣才能很快算出兩件上衣、三件下衣有多少種不同的穿法呢?並做到不重複不遺漏呢?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討論。

4.小組彙報彙報時可能會出現下面幾種情況:

(1)無序的。用學具卡片或實物擺,然後再數。

(2)用連線的方法算出。

上衣A上衣B

褲子1褲子2裙子1褲子1褲子2裙子1

(3)用圖式的方法算出。

上衣A上衣B

褲子1褲子2裙子1

引導學生及時評價每一種方法的優缺點,老師強調:只要有順序地搭配連線,就能保證不重複不漏。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課本第112頁的“做一做”。

2、課本練習二十五的第1題。

3、媽媽在一張練習紙上給小明出了3道較易題,2道較難題,讓小明各做一道,小明有幾種選擇方法。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研究了各種搭配、選擇方案,,學會了用連線的方法記錄結果,並且認識到只要有順序的連線就能保證不重不漏。希望同學們平時注意應用。

三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0

一、單元教學內容:

1、分數的初步認識(幾分之一,幾分之幾,幾分之一分數、同分母分數的大小比較)

2、分數的簡單計算。

二、單元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能結合具體情境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

2、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和幾分之幾。

(二)能力目標:

1、會讀、寫簡單的分數,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初步認識分數的大小。

2、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三)思想教育目標:

在理解分數意義的基礎上,使學生學會解決簡單的有關分數加減法的實際問題,培養解決問題的意識。

三、教學重點:

分數的初步認識(幾分之一,幾分之幾,幾分之一分數)

四、教學難點:

1、同分母分數的大小比較

2、分數的簡單計算。

五、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這部分教材是在學生掌握了一些整數知識的基礎上初步認識分數的.含義,從整數到分數是數概念的一次擴展。無論在意義上、讀寫方法上以及計算方法上,分數和整數都有很大差異。學生初次學習分數會感到困難。因此,在教學中,主要是創設一些學生所熟悉並感興趣的現實情景,並通過動手操作,幫助學生理解一些簡單的分數的具體含義,給學生建立初步的分數概念,為進一步學習分數和小數打下初步的基礎。

六、課時安排:

分數的初步認識 5課時

分數的簡單計算 2課時

七、單元知識結構圖:

第91頁-92頁例1、例2,“做一做”的1題、練習二十二1、2

教材第93頁例3,93頁做一做第2題、練習二十二3

教材94頁例4、例5,做一做/1、練習二十二4、5、7

教材95頁例6,做一做/2、練習二十二6、8 練習二十二9-11題

例1-例3 做一做、練習二十三1、2、3、4 練習二十三5—10題

日記
週記
小説
摘抄
語文
作文
口號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