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語言集 > 範文 > 教學反思 > 二年級上冊美術反思(精選15篇)

二年級上冊美術反思(精選15篇)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閲讀: 1.4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反思過往之事,活在當下之時。反思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二年級上冊美術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二年級上冊美術反思(精選15篇)

二年級上冊美術反思1

新教材發下來後,我都會把每一課都認真瀏覽一遍,並思考怎樣才能上的有趣有意義。這學期也不例外,當看到第三冊第11課《用畫來寫信》時,我立刻想到應該在教師節、感恩節來臨之前上這節課。當孩子們掌握了用畫來寫信的表現方法後,可以給自己的親人或老師寫一封信,節日那天送給他。我想,學生帶着這個明確的目標去學習,效率一定會更高,效果一定會更好。同時還能利用這個機會對學生進行一番感恩教育及節約教育,可謂一舉幾得。

想到這裏,我的精神就更足了,先是找到了幾篇舊雜誌上孩子們用圖夾文的形式寫得小文章,又從網上找了一些漂亮的信紙和信封圖片立即做進了教案裏。根據我的經驗,讓剛上二年級的孩子掌握書信的格式會有困難。針對這一難點的突破,我專門設計了在黑板上板書一封信的環節。為了增加趣味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我根據每個班的不同情況為每個班編寫了不同的信。比如二年級(4)班唐雪倩同學的爸爸長期在外省工作,她接觸通信知識機會比同學們多,我上課時專門讓她展示了給爸爸寫的信。孩子們果然都全神貫注的看着黑板上,唐雪倩同學和我一起把一封文字的信,變成了用畫來寫的信。這時我問孩子們:“你們認真觀察一下這封信和我們平常寫得作文格式有什麼不同?”不一會孩子們就你一言,我一語的將書信的格式分析的頭頭是道。當時我還得意的想:美術課上講書信格式比語文課有意思多了,一會兒的作業他們一定不會再有問題了。這時孩子們也躍躍欲試想投入“戰鬥”了。

20分鐘過去,孩子們的作業已經有了一些規模,我俯下身子在班裏巡視、輔導着。看到他們圖加文的形式掌握的還不錯,正為自己的教學效果感到滿意時,突然發現很多學生的書信格式有問題。不是稱呼沒頂格寫,就是稱呼完了沒換行,要麼換行了沒有空兩格,要麼落款位置不對……於是我立刻喊停,又把書信的格式強調了一遍,然後讓發現問題的同學趕快改。幾分鐘過去了,再看,情況只是略有好轉。這時我有點急了,心想:既然是畫信,信的格式怎麼能不掌握呢?於是重新提醒“請大家注意自己的格式,信的格式錯了是不行的!為什麼老師説了那麼多遍還有人錯呢?現在同桌開始互相檢查格式!”臨近下課時間,許多學生完成了“信件”,但是多數同學存在格式錯誤的問題。

我開始反思,是不是二年級的這節美術課可以不必對書信的格式做出如此嚴格的要求呢?和一些語文老師探討了一下,得出的結論是:不應該因為二年級的孩子小而將書信的格式問題含混過去。人在學知識時的第一印象往往是最深刻的。如果一開始給學生的印象是模糊的,等到了中高年級的語文課上講書信的格式時再強調,很多人顯然會走彎路。那這個問題怎麼解決才有效呢?我想到了以下幾種方法:

一、繼續把這課安排在二年級,將課題改為《用畫來寫故事》

這是一個學生的作業給我的啟發,她用書信的格式給自己的同學講了一個小故事,有圖有文,寫得津津有味。當代教學論流派幾乎都強調教學要從兒童經驗出發這一思想。比如,構建主義教學論原則明確指出:“學習應針對學習者先前的經驗和興趣,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習者的學習積極性,學習才可能是主動的。故事正是這個這個年齡段孩子共同的最熟悉、最親密的夥伴,如果把自己聽過的小故事連畫帶寫的表現出來他們一定會更主動,更積極。

二、繼續把這課安排在二年級,將課題改為《用畫來寫話》

二年級語文在寫作上的要求是:語句通順、沒有錯別字,能使用簡單的標點,語文老師將其稱之為寫話。語文課上幾乎所有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喜好寫上幾句,多則八九句,少則三四句。在此基礎上讓他們用畫來寫話也不困難。

三、把《用畫來寫信》這節課安排在中高年級

等語文課學習書信格式時,我們美術課也正好出現《用畫來寫信》這節課。這是一節將語文學科和美術學科合理的整合的課,課程改革強調學科之間整合的目的是實現學科之間知識的交叉和融合,使相互整合的學科之間互助互動、互相滲透、互相促進、共同提高,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本着這一原則我認為把這節課放在語文課剛剛講完書信的格式後上能更好的實現學科間整合的'目的。

四、把課題改為《用畫來寫留言條》、《用畫來做日常記錄》等

課程標準強調:“應將美術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實際緊密聯繫在一起,強調美術知識和技能在幫助學生美化生活,美化環境方面的作用,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加強美術與現代社會、科技發展的聯繫。”想要做到這一點,就得精選學習內容。雖然現在通訊已經很發達了,但是書信和留言條仍然是人們必不可少的交流手段。一封信、一張留言條所流露出來的真情是電話、短信、電子郵件不能比擬的。小孩子在寫留言條時遇到不會寫的字用畫來表示,就有了一張充滿童趣的留言條;大孩子有意設計一張用畫來寫的留言條,就有了一張別有情趣的留言條。在每日日誌中也多了許多樂趣,學生就不會感到是枯燥的工作了。不經意間美術走進了學生的生活,美術課培養着學生的情感,陶冶着學生的情操。

雖然一節帶着問題的美術課結束了,但是教師節當天我意外的收到了一件特別的禮物,有孩子用畫給我寫了信。當看到這封格式存在着小問題,內容充滿童趣的信,我的心裏仍然感到暖暖的……

二年級上冊美術反思2

《會變的線條》這一課是人美版二年級小學美術第三冊第十五課的內容,是繼第二冊《我們身邊的線條》一課內容之後的線條系列課,《我們身邊的線條》的教學目標是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現線條、認識線條、感受線條,能用不同種線條組織一幅畫面。而《會變的線條》一課是《我們身邊的線條》一課的提升版,它的教學目標不僅是讓學生感受不同種線條帶給人的美感,而是要學生們自己通過觀察生活後創造出更多種不同的線條,並且把創造出來的線條變成一組一組的不同形式的線條搭配排列裝飾物體形象,教學難度比前一課要大的很多。所以我對本課教學重點的設定為讓學生們感受到線條的千變萬化的形態和不同種線條帶給人的不同美感;並通過對作品的觀察、比較,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合作意識。。教學難點設定為如何運用不同種線條,用組合線的形式將它們進行有序的排列組合來裝飾任何事物形象。

在教學中我通過讓學生觀看線條是如何從簡單線條變化出許多複雜的線條的,再將複雜的線條變化出更加複雜的一組一組的組合線,在看到學生們觀看時發出陣陣的驚呼後我知道我已經做到擴寬學生創新的思路了。其後,我在教學中展示出畫家畢加索《坐在柳條椅上的朵拉馬爾》,請學生們帶着三個問題是來欣賞這幅畫,引導學生感悟畫面中不同線條合理組織給人帶來的美感,感受畫家非凡的創造力。本課的'教學重點也就在快樂、輕鬆的學習氛圍中已得到掌握。在教學中為了解決“感受線條美”這一難點,我首先採用對比的方式,引導學生對比優秀的線描作品與自己的作品中的線有什麼不同來學會畫各種各樣的線。繼而自己來設計線。然後引導學生到大自然中去發現線條的美,之後再欣賞設計師把這種原始的美經過加工設計後應用在我們的生活中的作品。瞭解線條的原始美到創作美的昇華。通過這種層層遞進的學習方式這開闊了學生的設計思路。最後在作業設計上我為學生設計了簡單的人物、茶壺、服裝、手套等等作品。讓學生在上面用線條進行裝飾。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作業效果良好。 兒童的潛能是無限的,線條繪畫是多變的,用無限的想象空間去駕馭多變的繪畫形式,兒童是樂意去幹的,我就給學生創造這種自主的繪畫體驗空間。本節課,我自始自終都貫穿教學目標、解決重難點,用多變的線條去感受、體驗、鞏固在作品中的美感。

在本課的拓展上我本着從實際出發的原則,為學生介紹了一幅圖文並茂的線描作品。既讓學生認識到線的另一面,也讓學生在繪畫上有了新的認識。

二年級上冊美術反思3

本課是“造型、表現”領域裏的一課內容,目的是引導學生觀察、感受、回憶下雨時的情景,引導學生感受人間的親情、友情,以及人與自然的關係,並用自己熟悉的方式表現出來。教材中選入了韓愈的《聽雨圖》,引導學生通過對這幅作品的分析,初步感受藝術可以表現生活,藝術也可以表達情感。教材中還展示了一幅學生在下雨時興奮地雨中游戲的圖片,目的`是引發學生對生活的回憶,瞭解雨是自然現象,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簡單瞭解藝術原於生活的道理。分析人物與環境的關係,學習表現人物動態特徵。培養學生分析作品的能力。學習表現人物的基本方法。啟發學生構思,激發表現慾望。大膽表現下雨中的人物、景物。説一説下雨時所見到的情景,表演人在雨中的動態和雨具的使用方法。引導學生看課本,欣賞學生作品。

同學們是怎樣表現雨中的人?採用什麼方法表現的?作品中的人物動態、人與環境的表現方法。並請幾位同學在黑板上畫一畫人物動態,教師加以指導和添加。

引導學生表現雨中有趣的情景和內容:下雨時你見到的情景、有趣的事。提要求:

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大膽生動的表現雨中的人物並添加環境。最後組織講評:下雨是自然界的一種現象,同學們的畫表現了雨中的人物活動和雨中的趣事。我們要養成觀察生活的好習慣,並及時畫下來。

二年級上冊美術反思4

本課我是這樣引導學生作畫的,第一步我和學生一起做色彩遊戲,請學生自己觀察遊戲過程中的色彩變化,導入今天的新課。第二步:發展階段,我是先在調色盤裏放一點水,毛筆蘸水且水不滴落,再蘸顏料在調色盤裏調勻,告訴學生在調色時可以用一種顏色,最多隻能用兩種顏色,最後用筆將調好的不同顏料滴落在作業紙上。然後傾斜畫面、直接用嘴吹,或用吸管等方法使顏料流淌。我強調學生在遊戲作業過程中注意觀察色彩融合後有什麼變化。學生交流觀察到色彩變化情況,幫助學生一起總結。最後,對畫面進行添畫,使其構圖,情節更加豐滿。也可根據畫面效果進行剪裁。這樣,學生比以往學得更有興趣,畫得更認真。第3課《裝飾自己的名字》教學反思本課教學通過課前瞭解自己名字的意義、課中學生自主探究和實踐,激發了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培養了學生的.感知能力,通過體驗不同的美術表現方法和材料的運用,讓學生在採取誇張、變形、襯底、圖案裝飾等方法來創作自己的名字畫的同時,體驗和感受到製作藝術字,變體字的樂趣,發現名字的音美、形美、意義美;培養了學生的美術創造能力。第8課《對印的圖形》教學反思

本課是一節“造型表現”課,教學目的讓學生繼續瞭解感悟生活中的對稱圖形,及對印方法的探究與實踐,引導學生通過把紙對摺,塗上顏色合起來,印一印,並把對印出的圖形添畫成各種形象,瞭解對稱圖形的基本特點,感受和欣賞物品的對稱美,瞭解對稱圖形給人的獨特感受。

在教學中,採用“資助探究——發現問題——教師示範——聯想——創作”的教學策略,巧妙地利用舊知導入新課,創設情境,激發情趣,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多有效引導,利用PPT,展示不同的對成圖片,拓展學生的視野。對印的方法在導語中描述的非常清楚,關鍵在於之後的“添畫”遊戲,要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所以在“方法”的文字裏特別寫了“打開添點色,想想變什麼?”

二年級上冊美術反思5

《我們身邊的痕跡》是一節抽象的造型表現課,它強調的不是對形象的把握,而是要求學生通過實際體驗與造型遊戲,運用基本造型語言表現對環境觸覺的獨特感受。根據老師課堂上設計的活動及作業來看,效果還算不錯,能潛移默化地傳授知識點,學生也能從畏懼的心理逐漸產生強烈的自我表現欲。但是要用抽象的造型語言來表現感覺難度很大,很難讓每個學生都能做到的。雖然整個教學過程由淺入深,層層深入,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還有個別學生只是跟在背後熱熱鬧鬧地“摸”,“畫”的時候卻無法按照要求用點、線、面、符號、色塊來表現。因此,在輔導學生時,差生應得到更多的關注。課堂的延伸應有深度。在本教學活動的延伸部分,讓學生回家後通過嗅覺、聽覺來進行感受,一句話的交代比較較輕描淡寫,沒能更好地挖掘知識的.深度。一堂課過後,學生只模糊地認識到對身邊事物的“感覺”是可以表現的,而對它美在哪裏、這樣表現有什麼意義等還是渾然不知。所以我想,如能讓學生欣賞一些抽象派大師的作品,讓學生明白原來用抽象的畫法可以產生這麼美的作品,使他們從小就懂得藝術的奧妙所在,這將會震撼他們幼小的心靈,對他們美術的學習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二年級上冊美術反思6

我給學生上了《美麗的昆蟲》一課,孩子們最喜歡各種各樣的昆蟲,但是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説,要他們説出什麼樣的動物是昆蟲,都説不出來。因此課前我佈置學生了解昆蟲的基本形態和花紋的`基本特點。然後在課堂上再利用自己收集到的昆蟲圖片讓學生欣賞,學生能夠認真觀察、仔細體會並口頭描述昆蟲形態的多樣性和色彩的豐富性。

課件出示昆蟲的圖片,強化視覺印象,幫助學生進一步認識昆蟲的共性和不同特點 ( 昆蟲通常都分為頭、胸、腹三個部分,頭上有一對觸角,胸部有三對足,兩對翅膀,形狀各異,色彩豐富 ) ,形成理性認識。學生通過對昆蟲的觀察瞭解,直接用彩筆,畫自己喜愛的昆蟲。繪畫表現時,學生構圖比較飽滿,但是大不分學生沒有多用對比色,沒有注注意兩邊對稱,這時候我再個別進行指導效果相當不錯。最後要求學生在昆蟲身上添加圖案花紋,這時候我鼓勵學生積極思維,大膽表現,指導學生用不同的製作形式,表現自己對昆蟲的認識,可以不拘一格展示自己的個性。學生大膽聯想,發散製作出自己熟悉的美麗可愛的昆蟲,體驗創作的神奇力量。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學生大膽地誇張,提醒學生活學活用,運用以前學過的知識表現,避免機械地摹寫,使學生在愉悦的氛圍中感受學習的樂趣。

二年級上冊美術反思7

《想想説説寫寫畫畫》是二年級上學期第十九課的教學內容,屬於“造型·表現”的學習領域。其旨在通過圖文結合的方式來敍述學生身邊感興趣的事情,運用畫故事、畫日記、畫作文篇

傳統美術教學只重視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傳授,把學習僅僅侷限在書本上,脱離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在這種學習觀念下,不僅很難培養出學生的創造精神,而且會泯滅學生學習的興趣,最終影響學生的發展。

新課改倡導的美術教學,既要重視學生對藝術的感受、表現和創造力的培養,還要注重美術更多地與文化、歷史、生活相聯繫,創建多維互動的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組織形式,讓學生在寬鬆的氛圍中感受美,讓學生在活動中學、在玩中學,讓學生圍繞目標自主選擇內容、材料和方法,讓學生在知識探索的過程中發現規律。我在教學中,努力用新的理念來組織教學,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比如二年級的《美麗的葉子》一課,雖然學生對葉子並不陌生,但對於用上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表現自己心目中最美的葉子還是有一定的難度,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啟發孩子根據觀察課本第17頁上四位作者所採用的不同的方法所表現出的葉子四種狀態的美,讓孩子從中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方法來表現葉子,特別是有的孩子選擇了用幹葉子刷上水彩拓印葉子,因為很多學生第一次接觸水彩顏料,可以説對蘸滿顏料的葉子和水彩所顯示出的色彩都充滿了好奇,於是我在教學中充分讓學生去自主實踐,探索發現。我首先讓學生觀察校園裏的樹葉都有哪些顏色?你喜歡哪些顏色?同學們驚喜地發現,原來我們的校園的樹木上竟然有這麼多美麗的顏色,我又適時提出問題:我們能部能選擇乾的葉子用上這些美麗的顏色拓印出葉子的`外形和葉脈呢?學生齊聲回答:能。我沒有急於出示答案,而是讓學生自己動手調配顏色並印出自己喜歡的葉子,學生的積極性特別高,不斷地向同伴和老師展示自己的新發現,學生在自主實踐中體驗着學習的樂趣,並久久回味。看到學生這樣快樂,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要讓我們所謂的説教代替了學生的直觀體驗,扼殺了學生探索的自由,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在教學中我們還要善於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關注學生的情感,改進教學和組織形式,才能實現教學目標,創設教學的新境界。

二年級上冊美術反思8

《下雨了》是一節充滿了生活情趣的課,本課屬於“造型與表現”學習領域。課標中談到:“造型是表現的基礎,表現是通過造型的過程和結果而實現的。”在本課中,通過讓學生回憶、觀察、討論生活中下雨的情景,利用不同疏密的點、線、和生動的人物動態引導學生感受人間的美景與真情,以及人與自然的關係,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生活感受,提高學生造型與表現的能力。記得一位美術教育專家曾經指出:“好課有兩種:一種是創意上的`好課,一種是技能上的好課。”這兩種好課,都是能夠使學生受益匪淺的。本課在培養學生表現人物動態、組織畫面關係的基礎上,力爭以獨特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引導學生表現生活美、自然美。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一年級學生,一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些美術學習習慣的養成,對本階段學生要求是:“嘗試不同工具,用紙以及身邊容易找到的各種媒材,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大膽、自由地把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現出來,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孩子們天性愛玩兒,他們喜歡一切可以拿來玩兒的東西,不放過一切可以玩兒的機會。“下雨”這種自然現象對大人來説也許挺麻煩的,意味着鞋襪會打濕,衣服會濺髒,出門得帶傘,……。可是對孩子們來説,能穿小雨鞋在雨中踩水,能穿小雨衣在雨中淋雨,能拿着雨傘瘋瘋鬧鬧,這何嘗不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兒呢?因此,這節課的學習過程可以大膽的安排成一個“玩”的過程,用一種遊戲的方式去學習。在“玩”中去感受,在“玩”中去觀察,在“玩”中去體驗,在“玩”中去想象。在新的教學思想的影響下,美術課堂的意義早以不僅僅侷限於教室這麼一個方寸大小的空間,走出教室、走向室外,調動更多的教學資源為教育服務,為學生服務,這是以往的教學思想所缺乏的。豐富的、綜合性的課堂內容安排,使學生在課堂裏通過聽、看、聞、觸、畫、説、唱、玩等多種感覺器官的刺激,多角度、多側面的體驗了下雨的變化,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非常高漲。對於一年級的兒童來説,強調體驗,豐富感受,鼓勵他們大膽、自由的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比教會了他們畫某某物體的畫法獲益更多,影響也更深遠。在本課的起始階段,教師以“雨娃娃”來到了學生的身邊為切入點引入本課教學。利用教具——藏有“雨娃娃”的烏雲,來向學生講解和演示各種不同“雨”應該如何表現。具體地説:如,教師利用“雨娃娃”這個生動、有趣的角色引入本課。一開始就激起了一年級學生對本課學習內容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為本課教學創造了“輕鬆快樂”的教學環境,對下一步教學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也非常好的把創設情景引入這種教學方法應用到教學中。

教師在教授學生如何表現雨中的情景、人物的動態這一環節中,體現 “輕鬆愉快,活潑民主的美術新課堂教育理念”。

二年級上冊美術反思9

《過春節》是本學期最後一課,恰逢元旦,大家又剛過完聖誕節,學生們都沉浸在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中,也使學生們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來。我們學習了製作節日拉花,紙燈籠和節日賀卡來渲染節日氣氛,傳遞節日祝福。

在節日氣氛中,大家的心情格外的好,並不只因為過節。孩子們製作了一個個漂亮的賀卡等,讓我看到了,通過一學期的學習,孩子們的動手能力有所提高,製作的小手工更加細緻、精美;大家合作起來齊心協力,有剪紙條的、有撕雙面膠的、有粘貼的、有做裝飾的,各盡其能,配合的相當默契;課堂十分安靜,連下位自由組合的小組合作起來也不會有大動靜;認真整理自己的物品,地上的.碎紙全數將乾淨……看到孩子們放學時,手裏拿着自己的作品,高興地在父母面前炫耀的樣子,我也心裏美滋滋的。

二年級上冊美術反思10

在課堂上我對學生播放了由強變弱的鼓聲、由小變大的下雨聲和他們熟悉的《兩隻老虎》等兒歌,讓他們根據這些聲音和歌曲的節奏畫線或曲配畫。從作品可以看出,孩子們的想像力、創造力和表現力較強,對不同線條特點已很好的理解和把握,且能按照歌曲內容成功地表現出來,繪畫作品中有長、短、粗、細的線,還有疏與密的對比和色彩的變化,孩子們把自己喜歡的音樂與美術中的色彩、線條交織組合,創作出了一幅幅曲配畫的作品。看着這些二年級小朋友畫的稚嫩的作品,我感到很欣喜,從他們的作品中我認識到孩子們的.認知在逐步增強,能敏鋭捕捉到所聽曲目的風格,能將曲目情緒與美術語言結合起來表現,他們已不是隻能單純地畫畫小動物、人物,只要老師善於發掘,注意引導、方法得當,孩子們同樣能表現出一定的藝術風格的作品。

二年級上冊美術反思11

《雄偉的塔》是二年級的一節造型表現課,通過讓學生欣賞不同的塔,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塔這一建築形式。由於學生平時觀察少,再加上本地古塔並不多見。所以在講解中存在着一定的困難,為了讓學生認識塔,我收集了古今中...

《雄偉的塔》是二年級的一節造型表現課,通過讓學生欣賞不同的塔,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塔這一建築形式。由於學生平時觀察少,再加上本地古塔並不多見。所以在講解中存在着一定的困難,為了讓學生認識塔,我收集了古今中外的大量的塔的圖片先讓同學們欣賞,然後一步步引導學生去了解塔,認識塔的組成部分。塔有塔剎,塔身,塔基三部分組成,這些大部分同學都不知道。他們看到我展示的中外塔的圖片大聲歡呼,只是驚詫於塔與平時建築的不同,以及那些古今中外的塔在周圍環境襯托下的美麗。所以教學中發現,孩子們的閲歷直接的影響着教學,想讓他們很好的去理解,只有開拓他們的觀察力和想象力。美術教學是一個艱辛的歷程,很多人認為美術只是畫畫,但怎麼畫,畫什麼?卻不理解,所以很多興趣班培養出來的不是小畫家,而是劣質的複印機。因此引導學生正確觀察很重要,塔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但是很少有同學知道塔的作用,孩子們的視覺中只知道塔很高,卻不知塔的用途。所以,一點點的培養他們的興趣和灌輸一些古文化很重要。

這節課,是非常費勁的一節,除了展示各種塔,還要講解中外塔的不同用途,慢慢的讓學生體會塔的雄偉。從應縣木塔到巴黎埃菲爾鐵塔,我慢慢的通過圖片讓學生知道了中國古塔和外國塔的作用。並蒐集了北海白塔以及仰光大金塔等等一些圖片讓學生看塔的外形,從而認識塔並不是一種造型。但它們有一個共同點都是尖尖頂和高聳如雲,但不同點也有很多,譬如材質的不同,作用的不同,外觀造型的不同。

欣賞完古今中外,世界各地不同造型的塔,我又讓同學們欣賞了畫家筆下的.塔,從線條和疏密讓他們看畫家筆下塔的雄偉。又引申到我們家鄉周圍白馬寺東的齊雲塔和少林寺的塔林以及登封的嵩嶽寺塔,讓同學們課外進一步的去了解塔,認識塔,也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夠設計心中的塔以及畫出見到過的塔。

通過這節課,我更加明確了生本教育對美術課堂的意義,讓學生帶着濃郁的興趣走進美術課,讓學生時時保持一種對美術學習的積極心態和愉悦體驗,美術課便能成為學生精神上的家園,美術便能真正走進孩子們的心中,成為其心裏美好東西。

但這節課也存在了一些不足, 課堂上過多的讓同學們去認識塔,忽略了課題的理解。作業中構圖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不夠飽滿,不夠雄偉。在互相評價時,不能説出作業的不足,這些都需要在今後的教學中改正。

二年級上冊美術反思12

一、我對教研公開課的看法

有些老師可能認為,有準備的公開課很假,因為是老師不斷的演練而出的精品,就跟平常的課一樣即可,不需要那麼做作。“平常怎麼可能這樣上啊,簡直太假了!”以前我也有過同感,可是經過不斷的學習,我並不認同,教師的自我成長途徑之一就是能夠把自己的一堂課做精,精到超越自己以前的任何水平,這是就是一種飛躍性的進步,以及針對這堂課的一個完整的,比較經典的課件。試想,如果一個教師連公開課都上得那麼隨意,那麼他平時的常態課可想而知。一次美術研討活動的組織是不容易的,教研員的活動策劃、承辦學校的支持和材料準備、開課教師的努力以及聽課教師的來回奔波……為了這樣的學習交流的機會,大家都付出了努力,如果開課人隨隨便便,聽課人又得不到成長,這樣的活動就流於形式,浪費了教育局的資源。

從教師個人成長的角度出發,如果一個教師沒有經歷過磨課的過程,他就一定不能從多方面去挖掘自己的潛能,從而容易滿足現狀,停滯不前。開設的一堂課給別人留下的不一定是完美的印象,但是至少在某個點或某個片段給聽課人帶來心靈的震撼或者是某種思考,這種思考就是一種研討課的交流與碰撞,能給開課的人或者聽課的人都有所進步和收穫。

二、我的遺憾

本次課最大的遺憾是準備時間比較倉促。雖然已經提前一個多月告知要開課,可是我確實是個比較追求完美的人,必須要一件事情處理完才能做另外一件事情。9月份就剛交流到小池中心小學,因為一開學除了做教學常規的計劃和教案的撰寫外,還接到兩個美術比賽通知——科幻畫和科普畫比賽;而十月份這段時間在做美術專用教室的文化建設工作和學校櫥窗的美術作品展覽更換;十一月份則要負責運動會的相關事務,還要彙編美術研討活動的材料、人員安排等籌備工作,對於一節課的準備時間略微不足。因為一節課看似40分鐘,備課卻要做到方方面面,包括課件製作、音樂剪輯、教案撰寫、教具製作等等,這些環節都需要無數次的推想和再確立的過程。如果有多一週的時間,我想我會做得更好。

這節課《指偶劇場》雖然教具和課件上有所準備,可是在課的銜接和環節上,我沒有考慮周全,沒有試上,是本次最大的遺憾,而這些都需要通過空講和試上來發現問題的所在。這次的課,我心理還是比較沒有壓力的,我就抱着常態課的心去讓大家提出建議和看法,從而進行集體備課和磨課,通過我的拋磚引玉,從而讓聽課老師提出他們各自的想法和建議,汲取集體的知識和力量促進我個人的提升和成長。

三、從綜合探索要素方面對本節課進行的反思

(1)綜合探索的活動目標為採用造型遊戲的方式,或以造型遊戲與語文、音樂等學科內容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無主題或有主題的想象、創作和展示。

在本課中,我設置教學是美術與戲劇、語文等學科的內容相結合,讓學生進行有主題的創作、展示活動。學生感覺很新奇,很興奮,很喜歡,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2)綜合探索的學習活動建議為利用各種媒材,採用造型遊戲的方式表現自己的想象,創作美術作品,並表達自己的感受;根據兒歌、童話或故事,創作頭飾或面具等,進行遊戲或表演;創設一個與生活相關的情境,用各種媒材製作小道具,開展模擬或表演活動;共同設計、佈置學生美術作品展覽或美化教室。

在課本中我在導入部分,運用了學生所喜歡的卡通人物米老鼠和《小兔乖乖》的指偶,創設童趣的氛圍,旨在溝通師生情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美術是視覺的藝術,因此在作品欣賞環節中我主要採用直觀的實物展示形式,刺激學生的眼球,使之產生學習的慾望。

在指偶的製作流程這一環節,是通過師生互動、小組討論,激發學生的創作構思。讓他們在共同的參與過程中產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提高審美能力。

在學生製作這一環節,是通過小組分工,讓學生明確自己的任務,而不至於成為課堂的旁觀者。讓課堂成為人人蔘與的學習園地。

在作品展示這個環節,是通過表演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指偶的瞭解,從觀察他人的作品中得到知識,從表演中體會指偶製作的樂趣。

最後,通過學生自評,互評,創設良好的情感交流氛圍,提高學生對美的鑑賞能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滿足感。

(3)綜合探索的評價要點是積極參與造型遊戲活動;能夠結合兒歌、童話或故事,運用媒材進行創作與展示;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在學生作業展示環節,我鼓勵學生大膽地上台操作指偶,通過小組合作表演劇本,讓每個孩子都感受到美術學習的樂趣。

在上課的導入階段,我通過自制的精美教具“指偶劇場”,直觀展現,帶給學生們強烈的視覺衝力,並用《小兔乖乖》的指偶故事表演導入,激發二年級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生的製作階段,我也放置了精美的指偶視頻課件和音樂,讓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學習。

同學們在評價環節都積極地舉手展示自己的作品,想讓所有人共同分享自己的.快樂,課堂氣氛很活躍。

四、從實際教學的現場效果對本節課進行的反思

從綜合探索領域的評價要點來看,本節課設想和教學目標基本上都達到了預定的效果。但是從一堂展示課的要求來看,每個環節的點都有需要商榷的地方。

(1)環節銜接設置不夠嚴謹

因為教師對於自身教案的不熟悉,而導致預設的環節和現場的環節有所脱節。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示範這一環節原本是為了解決學生操作的難點問題,可是因為不熟悉環節,而導致知識點沒有講透,部分學生還是產生操作上的困難。

(2)學生備得不夠

首先,從課程的單元設置上看,《指偶劇場》這一課是二年級的第19課,相當於本學期課程的一個總結,是對學生本學期美術技能與知識的一個全方位考量,而教師提前半學期上,對於學生來説難度較大,因為很多美術的技能技巧並不熟練掌握,在作品表現上,自然比較欠缺。

其次,從學生本身的素質上看,小池中心小學屬於農村小學,所執教的二(1)班在一年級階段並沒有美術專任教師,缺乏美術技能技巧的專業指導,因此普遍繪畫和造型技巧相對城區學校來説相差很大。而綜合探索的課程對於他們來説,更是難度加大。

再次,從課程內容的容量上看,教學任務要求較多,編劇本、製作角色形象、製作指偶、背台詞、同表演,這裏的每個要求對農村沒有經過一定練習的學生來説,每個環節都可以做一個專題來學習,而全部濃縮在一節課裏,確實對於孩子們來説,比較為難,而教師對於學生的引導也比較困難,尤其是編劇本、台詞和表演方面,他們簡直就是一片空白。

從這幾個方面看,教師在選課上,對學生的要求過高,期望過大,可以針對學生的基本情況,選擇技能技巧專項練習的課型,如“造型表現”或“設計應用”學習領域,如《染色遊戲》、《蜻蜓飛飛》等,則相對學生來説,難度降低,教師和學生也就配合得更好。

五、小結

這次課所出現的原因,歸根結底是教師忽視了學生的接受能力,一味按自己的想法給學生灌輸知識,因為學生本身的美術素養還未達到所要求的程度,而給孩子們過大的壓力和容量,從而個別學生跟不上教師的上課節奏,反應比較遲緩,而教師在環節設置上也不夠謹慎,因此提出幾個建議:

(1)增強學生的常規教學要求,如,紀律、衞生的更細化的要求,這一點江山中心小學劉樂老師做得很好,要學習。

(2)在學期結束時,可以在二年級的其他班級再次嘗試上《指偶劇場》,重新檢驗學生的美術技能技巧水平和教師的教學能力。

(3)根據學生的美術技能水平的現狀,可多講解美術技法,以拉近城鄉學生的技能表現差距。

(4)在常規課堂上,讓學生更多“説”的機會,學習美術專用詞彙,豐富評價性的美術語言。

(5)備課要有所重點,不要追求面面俱到。

二年級上冊美術反思13

《蜻蜓飛飛》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二年級上第九課的內容,屬於造型表現領域。本節課的教學目標:1、觀察蜻蜓,能夠説出它們的外形特徵。並能抓住其基本特徵進行造型表現。2、能夠結合簡單的情境以蜻蜓為主題創作一幅有創意的作品。3、養成善於觀察發現的習慣,懂得珍惜動物,保護自然,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根據教學目標我重點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謎語導入,介紹蜻蜓的生活習性,欣賞蜻蜓照片分析蜻蜓結構,教師示範畫法,欣賞學生作品,學生創作,展評,拓展。在教學中同學們很輕鬆的發現蜻蜓的外部特徵,全班大部分同學都能細緻的表現了蜻蜓翅膀的紋理,畫出了各種動態且栩栩如生具有裝飾效果的蜻蜓,收到了預想的教學效果,學生的造型能力和畫面空洞的問題的解決在這一節課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本課不足的地方,我覺得由於時間關係學生繪畫多采用黑白線描畫的表現形式,少部分用彩色畫表現。第二課時可以讓孩子們多練習彩色畫。

第10課《畫出你的想象》教學反思除了課本中出示的三幅作品之外,收集一些其他的抽象畫作品讓學生欣賞。在欣賞的`過程中去讓學生慢慢體會抽象畫的藝術特點。這些抽象畫作品的畫面中雖然沒有什麼具體物象,但自由、跳躍的線條、明朗鮮豔的色彩卻能給人們美的感受、體驗,仔細品味甚至你能從中感受到畫家的意念,如此等等,賦予人們無限的想象空間。

遊戲是孩子的最愛,在教學過程中設計符合本課內容的遊戲更能激發低年級學生的學些興趣,在玩中學,學中玩。畫一畫,讓學生自由大膽的用各種各樣的點、線、面去表現自己的心情,感受,記憶,願望等等,無拘無束的發揮自己的想象,塗上自己喜愛的色彩,用稚拙的筆觸畫出一幅幅漂亮的畫。多層次的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評價,可以讓是學生自評,也可以互評,評價要真實貼切,既能讓學生看到自己的優點,也能發現自己的不足,激發學生對美術的興趣。

二年級上冊美術反思14

通過《灑出成畫》這一課,我感受頗多,也讓我感動。隨着課程改革,越來越重視在教學中學生的主導地位,在這一課就讓我體會更明顯。

最開始,我還在擔心,這一課帶學生到室外會不會控制不了紀律,擔心出現安全事故,所以在出教室以前我強調了幾個要求,學生之前沒有用水這樣玩過,所以好奇心促使他們比以往更加的認真聽。當上完一個班的課後,我徹底放心了,學生好像比以往更懂事了,他們好像知道我心裏想什麼,課堂表現也非常的好。

這只是從紀律來講,從教學效果來説,用自己做好的水瓶自由的在操場上畫自己喜歡的,一邊玩,一邊學,學生喜歡這樣的美術課。在玩中學,學生掌握的知識更牢固。在引導學生灑水過程中,我也總結了一些方法,水瓶不可離地面太高,線條就不清晰,水瓶移動的`快慢也有不同的變化,慢線條則粗,快線條則細。當我發現這些變化時,便讓學生們去留心觀察,不一會,他們也找到了其中的奧妙。

當看到學生們拿着水瓶,開心的在地上花圈,盡興的揮灑,看着地面不一會兒就像一張巨大的畫布一樣,我也開心的笑了,給學生們拍下了許多精彩的瞬間。學生看到我在給他們拍照,越來越有創作的慾望,一個個生動有趣的形象從他們的水瓶裏噴灑而出。不一樣的教學模式,不一樣的繪畫工具和方式,給學生帶來了更多的樂趣和收穫。像這種課改的新課,學生在美術遊戲中體驗各種繪畫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在自由自在的美術表現活動中,大膽地採用各種造型方式,並藉助自己的美術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我相信學生通過這一節課,不僅僅學到了用各種能攜水的水工具作畫,更重要的是,他們知道美術不單純是一支筆和一本圖畫本里的事,而是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事,只要你感發現,去創造,在你的生活裏到處都是美術。

以瓶為筆,滴水成線,灑水作畫,愉快體驗。學生在户外活動中玩得開心,做得專一。同時體驗其勞動的快樂以及良好的衞生習慣。

設計“玩中學”這個主要過程,不僅改變了美術課程學習方式,而且使學生在兒童天性需要的滿足中引發學習慾望,自主參與學習。

二年級上冊美術反思15

本課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與前一課《農民畫中的節日》,同為以“節日”為題材的內容。本課的重點是瞭解我國的多民族文化,知道有豐富多彩的節日活動,這些可以成為我們繪畫創作的題材,學習誇張的手法和熱烈的色彩表現節日的人物及場景。

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上,我從複習舊知、運用舊知、掌握新知入手,注重引導學生將舊知識聯繫起來。例如《小花貓在睡覺》中學習的畫面主次關係的表現方法,在《豐收了》中學習的遮擋關係的表現方法,以及《農民畫中的節日》中的誇張的動態等。因此,在導入環節,我展示了兩幅《豐收了》的學生作品,引起學生回憶,找出已學舊知識,引導學生了解到遮擋關係也可以表現在本次課的作品中,從而引出本課課題。

在新授環節,除了啟發學生回憶中國的傳統節日外,我側重於提問引發學生思考,激發他們的發散思維。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分析各組的圖片資料,同時考慮以下問題:

1、介紹的節日裏你都看到了什麼?

2、節日中的人們是什麼樣的?

3、他們是怎樣慶祝節日的?通過討論得出人們在節日裏的狀態是喜悦的,高興的。瞭解到人物的狀態,我們就重點表現這種狀態,無論是表情還是動態,都要有所體現。

表情的.刻畫我選擇了先畫後講,因為不是新知,先初步掌握一下情況,然後在發現問題,指出問題,進行評價。在處理誇張動態的環節,我先做了示範,教給學生具體的表現方法,讓他們很直觀的看到這種方法的作畫步驟。我認為觀察老師的現場演示十分重要,示範前一定要提出觀察任務,老師也要做到邊畫邊講解,傳授學生繪畫的技巧等。

本課我設計了兩個學生實踐的環節,讓他們充分嘗試,做到胸中有數。作業的要求是一樣的,但是每位學生作品呈現的效果卻是迥異,考慮到學生的能力水平有高有低,在個別輔導環節,我會針對每個人的特點,做出不同的要求。例如能力強的學生我會要求畫面人數可以多一些,一定要表現出遮擋關係;能力稍弱的學生可以只畫兩個人物,儘量表現出遮擋關係等。這樣的分層作業能夠保證每一個學生都是以輕鬆愉悦的心情進行創作的,這樣的狀態正與本課內容相符,達到在輕鬆氛圍內受到美的薰陶的教學目標。

在最後的展示環節,由於時間、空間有限,只是將部分學生作品展示到前面。其實展示的形式可以更加新穎多樣一些,使美術學科特色體現的淋漓盡致。

日記
週記
小説
摘抄
語文
作文
口號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