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語言集 > 範文 > 讀後感 > 《史記》讀後感範文3篇

《史記》讀後感範文3篇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閲讀: 5.7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史記》讀後感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史記》讀後感範文3篇

《史記》讀後感範文1

經過半年來陸續閲讀,我初步讀完了《白話史記》一書,對該書內容有了一些概念性的認識,瞭解了基本結構與梗概。在此,把自己閲讀本書過程中的感受與做法,談幾點想法:

一、堅持從頭讀起,自始至終讀完全書。

我不善讀文言文,通常只閲讀《白話史記》,需要查閲有關內容的文言表述時,再去閲讀《史記》原文。因為《白話史記》就是由史記原文譯註而成的。司馬遷歷時十四年寫成的史記130卷,依據史實進程,結構嚴謹,先總後分,逐步記述,要想讀懂它,必須持之以恆,耐心讀下去,直到讀完為止,不能虎頭蛇尾,只讀“書頭”。我感到,這樣讀書,越讀越清楚,越讀越深入,越讀越有味道,以至達到非讀不可的程度。

二、堅持重點閲讀,力求提綱挈領,再及其餘。

抓讀書重點,首先要了解《史記》內容體系五部分(130卷之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的構成,知道各部分之間的相互關係。其次要讀好史記卷一百三十——史太公自序第七十,從中瞭解作者司馬遷撰寫史記的.學術背景、創作過程,以及他對史記各卷的最精煉的介紹,這對讀好全書會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在此基礎上,讀書的精力,重中之重應當放在仔細讀好第一部分(十二本紀)上。

因為,一般説來,“本紀”是以帝王為綱,分國敍事,編年記事,續譜論事,記述了各朝各代乃至全國大事的綱要,形成了統領後面“世家”與“列傳”的主體,其中尤以敍述秦、漢歷史更為詳實。而作者在後面敍述的三十世家和七十列傳,實際上是對十二本紀的續寫,許多在本紀中簡略敍述的人物傳承、事件淵源、歷史演變以及讀者尚未搞清的問題等,在世家和列傳中都有非詳細的交代,都能找到問題所對應的答案。因此,只有把十二本紀讀好讀懂之後,再讀後面各卷就容易看懂了,如能再回頭復讀十二本紀,那就更好理解了。

三、堅持讀書思考,讀記結合,理清頭緒,有所消化。

讀書是學習,讀記更是學習。我讀史記,也屬偶然,僅憑自己的一時熱情而讀,只因自己在讀書或寫作過程中,時常要遇到很多與史記有關的問題,需要應用與求證,苦於沒有系統讀過史記而生搬硬套。另外,人們常用的許多歷史典故、成語故事都出自《史記》,為此,我便來了興致,下決心閲讀全書,果真有所收穫。起初,不知從何下手,初讀兩卷,一片茫然,看大不懂,也記不住,有過放棄的念頭,但心又不甘,遂改變方法,像螞蟻啃骨頭那樣,堅持慢慢讀下去,在書上邊讀邊批註,邊思考,作點讀書筆記,用寫讀書隨記的形式,讀一卷本紀,寫一篇博文在網上發表,讀完本紀部分,先後寫了十二篇讀書隨記,每篇隨記都較好地反映了自己的讀書心得體會。

在寫讀書隨記的同時,我還將一些覺得有必要記述的歷史事件,單獨寫成博文加以發表。如:太子駟(秦惠公)為何要裂死商鞅?替死在孝景帝之手的御使大夫晁錯;一個更比阿斗扶不起的同裔皇帝劉賀等。又如:當讀到史記卷八——高祖本紀第八,及至本紀第十二時,發現漢代的帝王中,非劉氏不為王的世襲情況,也就想到了“張王李趙遍地劉”的古人之言,便設法通過史記記述以及網上搜索,編制了從漢太祖劉煓漢高祖劉幫開始,西漢劉氏十二位皇帝的傳世名冊系統表,同樣也發表在網上,這份傳世表,輩分清晰,簡明厄要,一查便知,一看就懂,便於對照與理解,因為史書所論及的傳世人物,基本上都名列在這張表上,需要核對查找時,都可以驥表得知。

作者司馬遷大體與漢武帝劉徹相終始,故史記所記述的是,上起黃帝,下到漢武帝太初年間的史實,也就是寫到西漢孝武帝就結束了。至於以後的西漢劉氏皇帝,以及東漢的十二位劉氏皇帝及其朝廷大事,只能從前、後漢演義和其他史書中閲讀得知了。

本文只説些個人的閲讀方法,對作者的文法與寫作技巧,不作評論,更不敢對本書枉加評説。

《史記》讀後感範文2

“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後人如此評價韓信的一生,精闢而獨到。早就聽聞有關韓信的故事,不過那是道聽途説,以及通過影視劇得來的,最近才去翻開了那篇《淮陰侯列傳》,一窺淮陰侯之功過。

淮陰侯一生在太史公筆下徐徐拉開。韓信早年貧困而不得志,甚至無賴都欺負他,他忍了。投奔項羽,不受重用;投奔劉邦,仍不受重用。在他離開劉邦之際,蕭何把他追了回來,上演了一場蕭何月下追韓信的佳話。於是,他開始了南征北戰的一生,戰績卓著。然而天下平定後他卻“謀反”了。於是,一代兵神就這樣離世,不知他去世前的那一刻心中在想什麼?是他的一生?還是……

太史公認為他若不矜功伐能,那麼他是可與呂尚等人比肩的,可惜他“謀反”了,掩卷而思,韓信之死所謂何故?

韓信之死首先與其性格有關,他很有才,也正因為有才,才有些心高氣傲。劉邦問韓信自己可統多少兵時,得到的回答卻是“多多益善”。也許他在半開玩笑,也許是對自己過於自信,可惜他在最不能説這話的人面前説了這話。太史公評價其矜功伐能,可謂一針見血。韓信知道劉邦不善統兵卻善御人,他自己知道卻做不到啊!

如果韓信性格收斂,那麼他能錦衣玉食地過下去嗎?很難。韓信的軍事才能劉邦是明白的,即使他沒了兵權,軍中仍有許多舊部。連樊噲見了韓信都十分恭敬,其他將領可想而知。大漢家的天下姓劉,有了這種人物在,那“劉”字大纛還能安穩地在風中飄揚嗎?即使韓信性格收斂,他的下場應該也可以預見。功高震主,軍心所歸。可惜伴君如伴虎。

對於韓信“謀反”一事我覺得值得推敲。

太史公曾載,蒯通曾向韓信建議趁劉項對峙之時另立門户。而且從記載中蒯通的分析來看,如果韓信拉出隊伍單幹,是很有可能呈現出三足鼎立之勢的。到時憑藉韓信的能力,許多事還很難説。然而韓信拒絕了。如果説韓信真有反意,那時不反到天下太平再反,他的'智商突然出問題了?

當然,對於太史公治史的態度,我們不該懷疑。太史公吃的是漢祿,而且經過李陵事例後他也看清一些東西。所以即使瞭解真相,太史公為了完成《史記》,怕也只能讓韓信謀反了。從太史公敍述蒯通事件來分析,他是否想借此讓後人發現什麼呢?也許這正是太史公的高明之處。

韓信的被殺讓我想起了古代的將軍。

中國古代的將軍一般只有兩種下場:要麼解甲歸田,安享晚年;要麼被以各種理由殺害,最多的是謀反。

唐中興名將郭子儀,晚年妻妾成羣。一日,御史中丞盧杞來拜訪他,他讓身邊的妻妾退下。事後有人問他為什麼這樣做。他説盧杞長得太醜,妻妾會笑他。萬一將來他不在了,盧杞可能因此會害他的後人。試問一個對人心洞悉得如此透徹的人,晚年左擁右抱的是紅粧美姬的如花笑靨,這背後的目的還用説嗎?

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的故事仍在宋朝的天空裏迴盪,抗金名將岳飛卻被以“莫須有”的罪名害於風波亭。有人説這是秦檜乾的,但若無皇帝的默許甚至支持,他敢對一個手握重兵的將領下手嗎?岳飛太直了,過剛易折。不貪財不好色,這樣的人想要什麼?當皇帝的不得不思考了。相反,韓世忠們則聰明得多。廣置田產,興修豪宅,與美姬歡樂,這種將領才讓皇帝放心。

古代的將軍是一把無柄之劍。皇帝用權力為柄,運掌此劍。青鋒所指,敵軍聞訊而逃。但畢竟此劍無柄,權力也不一定掌控的了,為了不讓這把無柄之劍到時傷了自己,他們要麼把劍折斷,要麼用財色讓劍生鏽。有的將領聰明,用自污的方法,自己生鏽,而有的將領,卻等着皇帝將其折斷。

“待歸來,重續漢陽遊,騎黃鶴。”這是岳飛的心願,然而在那個制度下,又有多少將軍能了此夙願呢?

《史記》讀後感範文3

讀《史記之孔子世家》有感——流水人生

孔子説:“仁者愛山,智者樂水。”仁者何以樂山,智者何以樂水?山水是天地自然的象徵,是一切生命的源泉和萬物棲息之所;是仁者對生命的寄託,是智者對自然的依戀。這是孔子對天人相結合境界的最高體驗。孔子的一生追求仁,被大多數人認為是仁者,但是他更是智者。因為他更鐘情於水。

孔子觀賞東流的水,子貢問道:“君子只要看見大水都要觀賞,原因是什麼?”孔子答道:“因為大水流動永不停息,而且滋潤世間萬物卻不自認為有功,就像人的德行一樣。水有時在低處流動,有時在高處流動,這都有其遵循的規律,就像人的仁義一樣。大水浩浩蕩蕩,永不枯竭,這就像人的道德一樣。水流向百仞高的大山中而不懼怕,這就像人的勇敢一樣。裝滿了卻用不着用蓋子削平,這就像人的'正直一樣。水的柔弱無所不至,就像人的明察一樣。水從源頭必定流向東方,就像人的志向一樣,所以君子看見了必定要觀賞它。”孔子用滔滔江水比做人的德行,勉勵我們進德修業應像奔流不止的河水晝夜不捨,永不停息。這不僅體現孔子的智慧,而且不也暗示了孔子的一生如流水一般嗎?

孔子一生仕途不順暢,如流水般曲曲折折。孔子35歲去齊國,見到齊景公。由於受大臣晏嬰的阻止,沒有得到齊景公的重用,37歲返魯。孔子從51歲起,先是做了魯國得縣官,後來官至魯國的最高法官,並代理丞相。可是隻有三個月的功夫,由於魯王不聽他的意見,孔子只好辭職,離開魯國。在55歲到68歲這14年間,奔走列國:在齊國受到排斥,在宋國、衞國遭到驅逐,在陳國、蔡國之間遭受厄困。於是又返回魯國。

社會現實卻是讓人痛心。周王室統治微弱,“禮崩樂壞”,諸侯紛紛崛起,倫理秩序失控,社會綱常紊亂。孔子想到自己的先祖弗父何禪讓君位,正考父曾接連輔佐宋國三公,父親叔梁紇勇猛震三魯,母親顏徵含辛茹苦地教育培養自己。孔子叩心自問:自己為什麼不能像傳説中的盤古一斧劈開混沌的世界,令天地分開、涇渭分流?為什不能像文武周公那樣文治武功,把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條、太太平平?自己雖沒有君王之位來施展政治抱負,也沒有威武之師可以征伐世上邪惡,但是自己有知識、有智慧,可以用教育開啟人的心智,用“六藝”來培養“上事君以忠,下使民以惠”的賢臣,改造這種“禮崩樂壞”的社會現實,實現“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太平盛世。於是孔子不怕困難,如流水般,堅持自己的信仰,朝着自己的目標前進。他下定決心,走上杏壇,傳先王之道、授六藝之技、育天下之才。

哀公三年,孔子當時60歲。孔子周遊列國到宋,和弟子們在大樹下“習禮”。桓魋揚言要殺孔子時,砍倒大樹。弟子們讓孔子快跑。孔子卻安慰弟子們,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之後,孔子以及他的弟子們祕密地離開宋國。等到桓魋得知孔子師徒出行的消息,派兵追趕時,孔子一行早已消失在茫茫的夜幕中。孔子師徒先後來到新鄭。當時孔子風塵僕僕、疲憊不堪,非常狼狽。子貢等人四處尋找孔子。有一位老人對子貢説:“東門有個老頭,長相不凡。腦門子像堯帝,脖頸似堯時的名法官皋陶,雙肩類似鄭國大夫子產,腰以下不及禹三寸,脊背微曲,又瘦又乏,累若喪家之犬。”子貢見到孔子後,便把老人的話學給孔子聽。孔子聽後,見大家失魂落魄的模樣,不禁大笑,説:“説我形狀像賢相,那可不敢當。説我像一隻喪家之犬,倒是很像,很像!”像這種坦坦蕩蕩、從容不迫地對待挫折、堅持自己的信仰,孔子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

最後,假如將孔子和莊子相互比較的話,在主觀上,我更向往莊子那樣逍遙自在的精神境界;但是在客觀上,我更提倡孔子的處世智慧。儘管孔子曾提出“刑不上大夫”這一不平等的法律。但人生孰能無過?孔子還是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孔子的思想包含着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為人處世的智慧,給人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更重要的是,他的精神如流水不絕,激勵着萬代子孫。

日記
週記
小説
摘抄
語文
作文
口號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