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語言集 > 查字典 > 在線漢語詞典 > 惰民的詞語意思解釋

惰民的詞語意思解釋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閲讀: 1.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惰民

惰民的意思解釋

【意思解釋】1.不務正業的遊民。 2.元明時浙江境內受歧視的一部分民户。也稱"墮民"。元滅宋後,將俘虜和罪犯集中於紹興等地,稱之為"怯憐户",在紹興也叫"樂户",後稱"惰民"。明編户籍,統列之為"丐户",世充婚喪喜慶等賤役,不許與平民通婚和應科舉。或曰宋將焦光瓚率部降金,金軍北退後,宋貶其部為"惰民"。此外尚有明初設置之説,其成員傳系張士誠﹑方國珍的部屬。惰民直至清雍正時始改變其户籍,和平民同列。參閲《通志.食貨五》﹑清顧炎武《日知錄.降臣》﹑清俞正燮《癸巳類稿.除樂户丐户籍及女樂考附古事》。

在線新華字典
在線漢語詞典
近義詞反義詞詞典
歇後語
成語
同義詞詞典
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