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名言警句 > 寓言 > 故事集 > 誠實守信的故事3篇

誠實守信的故事3篇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閱讀: 2.6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誠實守信的故事 經營人心

誠實守信的故事3篇

清代乾隆年間,南昌城有一點心店主李沙庚,最初,以貨真價實贏得顧客滿門。但其賺錢後便攙雜使假,對顧客也怠慢起來,生意日漸冷落。一日,書畫名家鄭板橋來店進餐,李沙庚驚喜萬分,恭請題寫店名。鄭板橋揮毫題定“李沙庚點心店”六字,墨寶蒼勁有力,引來衆人觀看,但還是無人進餐。原來“心”字少寫了一點,李沙庚請求補寫一點。但鄭板橋卻說:“沒有錯啊,你以前生意興隆,是因爲‘心’有了這一點,而今生意清淡,正因爲‘心’少了這一點。”李沙庚感悟,才知道經營人生的重要。從此以後,痛改前非,又一次贏得了人心,贏得了市場。

分析:人心是一筆無形資產,是一筆不可忽視的巨大財富。對於企業、商家而言,經營人心是事業健康、持續發展的關鍵。此事亦可看出鄭板橋的智慧與幽默。

誠實守信的故事 人要有信於已

畫家李苦禪年輕時師從國畫大師齊白石,不僅畫藝精湛,而且人格質樸。他長於畫鷹、竹、蓮、梅等題材。鷹是陽剛的傾向,竹是剛正不阿的象徵,蓮喻示了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潔情操,梅則表現了堅貞不屈的品格。畫品如人品,這也正是他人格的真實寫照。他常說:“人,必先有人格,爾後纔有畫格;人無品格,下筆無方。”李苦禪心地寬厚,待人誠摯,尤重信義,言出必行,不計得失。

有一次,李苦禪在家中正忙着作畫,一位相交多年的老友突然來訪,他趕緊放下畫筆,請老友入座,命家人端上一杯清茶,倆人天南海北地聊起了故人舊事,甚是歡娛。末了,老友將要起身告辭,纔不好意思地說:“不瞞你說,今天我是來求畫的,不過我看你作畫辛苦,想是相求的人太多,實在難以啓齒……”不待老友說完,李苦禪爽朗地笑了起來,“老兄何必這樣客氣呢?憑你我的交情,一幅畫算得了什麼?不日即可奉上,還請老兄多多指教!”老友高興得連聲道謝,揖手而別。

可是隨着李苦禪名氣越來越大,他的應酬也越來越多,因爲事務纏身,老友所求之事也一拖再拖。有一天,老友的兒子突然登門,臂戴黑紗,淚流滿面地告之其父已於目前病故的噩耗。李苦禪驚得跌坐在椅中,想起老友所託之事尚未如願,悲傷之中又禁不住滿懷愧疚。應人之事未了,而所應之人已去,如何能讓自己心安呢?

夜深人靜之時,李苦禪在書房裏神情凝重,他緩緩地鋪展開一張潔白的宣紙,細細地研好墨,然後揮毫作畫,時而運筆如風,時而精雕細琢,整整畫了一百枝卓爾不俗的蓮花。畫罷,他又鄭重地題上了老友慧鑑的跋款,並蓋上了平時自己最喜愛的印章。之後,李苦禪攜畫來到後院中,滿上兩杯水酒,點燃一支高香,灑一杯酒在地,雙手舉畫。對天遙祭道:“吾友見諒,苦禪疏懶,未得一了心願卻驚聞老兄仙去,追悔莫及。今作《百蓮圖》,焚之以追償所願,老兄在天有知,苦禪豈敢無信?”拜完後,划着火柴,將精心製作的畫作,化作了一團鮮紅的火焰。

李苦禪的奇怪舉止驚動了他的兒子,他跑出來問父親發生了什麼事,李苦禪嘆了口氣,詳述了事情的經過。兒子聽後有些不解地問:“您這又何必呢?又不是故意不給他畫。再說,您的朋友已然亡故,你畫了畫給他,他也無從知曉了啊?”聽兒子這樣說,李苦禪擡起頭,正色道:“過去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應人之事,豈可食言?老友無知,而我心有知。”

事後,李苦禪一再囑咐兒子說:“今後再有老友要畫,及時催我,不可失信啊!”

在苦禪大師看來,“誠信”二字,之所以要在“信”字前加一“誠”字,就是強調對信的遵守關鍵在於自己的內心。這種誠信能夠超越時空與生死的界限,應之於心,遵之於心,不是做給別人看,而是追求自己內心的釋然。

誠信的最高境界,不是簡單地有信於人,更要有信於己。

誠實守信的故事 朱熹教弟子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是中國文化典籍《禮記.大學》裏提到的八目中的前兩個。正所謂“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後代對此四字的內涵多有解釋,但最細緻深入的當屬朱熹在與弟子論學所闡述的。

朱熹是南宋時期承上啓下的一位集大成的學者。他在宋高宗紹興十八年中進士,之後有意模仿孔子,邊做官邊教授門弟子。宋孝宗即位後,很想有一番作爲。爲改變半壁江山、積貧積弱的局面,他平反了岳飛的冤獄,追封岳飛爲王,並下詔廣開言路,要天下的讀書人直言不諱,指出朝政弊端,規劃恢復中原的大業。朱熹因此上書,堅決主張抗金建國。並認爲要完成光復大業,必須請皇帝先完成自己的修養。

針對此事,朱熹的弟子有些疑惑,便開始請教道:“先生在上書中所說皇帝的修養,有什麼特點?”

朱熹道:“皇帝的修養當然不同於一般人,但有一點是共同的,你們也應該做到,就是要先做格物致知的功夫。從宇宙之大到昆蟲之微,都要清楚地看到大義的存在,才能夠面對這個世界,來規劃自己的事業。”

弟子說:“格物致知,不就是二程先生和龜山先生傳下來的道理嗎?可是格物是什麼,致知是什麼,兩者哪個在先哪個在後,我都不清楚。”

朱熹道:“大程明道先生(程顥)說‘格’就是到;‘致’就是得。致知在格物,意思是先用心思到具體的物,然後才能得到知識學問。因此格物在先,致知在後。但若是探究大道並把它落實到物上,那就更可以窮盡大道的奧妙。”

弟子問:“先生的話我懂了,但是可格的事物千姿百態,種類無限,所要致的知也要有那麼多嗎?”

朱熹道:“卻不是的。程頤認爲‘萬物皆備於我’,是因爲人生本來有良知良能,可以與萬物相當。天地有個心,人也有個心,天地之心和人的心其實是一個東西。如今天格上一物,到達天地之心而落實到自己的良知良能;明天又格上一物,到達天地之心而落實到自己的良知良能。時間長了,格的物多了,自己的良知良能就可以大部分甚至全部被開發出來,到了那個時候,就得到了知。”

弟子說:“聽了先生一番教導,我明白了格物致知原來是一種極大的功夫,只格一物、二物是得不到真知的。”

朱熹說:“不錯,但物總得一個個地格。楊龜山先生說:‘學習開始於致知的願望,完成於得知的成果,致知的手段是格物。天下的物,多得格不勝格,一個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遍格萬物。因此他格物的時候,絕不能讓心思隨物流動到十萬八千里之外;要隨時內向反省,才能越來越明白心裏的良知而做到萬物皆備於我’。”

弟子問:“致知就是致良知,我懂了。但是天下有千萬人,每個人有一個良知。若是人人格物致知,得到良知,這良知不太多了嗎?會不會引起爭論和混亂呢?”

朱熹道:“千萬人有千萬心,千萬心所不同的,是它們的慾望;至於被這些慾望包在裏面的良知,人人都是一樣的,就是個‘仁字’。因爲天地、日月、宇宙都只是一個,它的大道也只有一個,這個大道到人的心裏,就是個‘仁’。所以透過格物致知逐步除去蒙在心上的人慾,‘仁’就是良知自然會顯露出來。”

弟子聽了朱熹的話,仍然有些不明白,見案頭上有一方新硯臺,就請先生以硯臺爲例,做一次格物致知的示範。

朱熹笑着說:“好,就來格這個硯臺。”他拿起硯臺反轉過來叫弟子看:只見磨得鏡面一樣平的硯臺底上有一個大螺殼印子。

弟子奇怪地問:“這樣大的螺,一定是生活在海里的,怎麼鑽進石頭裏去了呢?”

朱熹道:“這就是了。硯石是從山上採來的,說明這山千萬年前曾經是海底。這螺兒活着的時候,鑽在海底的泥土裏;海底上升變成山,泥土乾硬變成石頭,這螺不就到石頭裏了嗎?到此我們格物的功夫算是完成了,然後來致知:既然山、海那樣看起來永恆的巨物,都可以互相變化;那麼世界上還有什麼不能變的?所以,《詩經》裏說‘天命無常’。這個無常的天命感動到人的內心,就使人常處憂患,兢兢業業,小心翼翼,認真對待周圍的一切,這就悟出了個‘敬’字,進入了良知‘仁’的境界。”

弟子終於明白了朱熹所謂“格物致知”的含義,不僅感慨,拜謝先生說:“要是人人都能像先生那樣下功夫修養,天下還愁不太平嗎?”

朱熹和弟子討論“格物致知”的含義,由淺入深,並以硯臺爲例,爲弟子具體闡述如何做到“格物致知”,可謂是良師善教。但是,想要真到做到格物致知,學得真學問,卻須像朱熹所說的“物總得一個個地格”。這就需要學生珍惜光陰,苦心鑽研才能悟透其中的道理。

朱熹年老時,散步到一所學校。當時正是秋天,當他看到梧桐黃葉隨風飄落,不禁感慨萬千,想到自己頭髮已經白了,自言自語地說:“光陰似箭,歲月如梭啊!”

這時,他忽然看見一羣青少年離室在外打鬧戲耍,他深深感到,年輕人不懂得珍惜時間,只有過來人才知道時間寶貴,特別是白髮蒼蒼的人更有惜時如金之感,於是詩興油然而生,低頭思索片刻吟道: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綠,階前梧葉已秋聲。

吟完詩後,到學堂裏將此詩寫在書桌上,希望那些不知道珍惜時間的青少年看到詩後,能夠珍惜光陰。這些年輕人看到詩後,確實受到啓發,又見是名人朱熹所作,爭相傳抄,學習也更加勤奮了。

“格物”、“致知”是中國文化典籍《禮記.大學》裏提到的八目中的前兩個。正所謂“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後代對此四字的內涵多有解釋,但最細緻深入的當屬朱熹在與弟子論學所闡述的。

朱熹是南宋時期承上啓下的一位集大成的學者。他在宋高宗紹興十八年中進士,之後有意模仿孔子,邊做官邊教授門弟子。宋孝宗即位後,很想有一番作爲。爲改變半壁江山、積貧積弱的局面,他平反了岳飛的冤獄,追封岳飛爲王,並下詔廣開言路,要天下的讀書人直言不諱,指出朝政弊端,規劃恢復中原的大業。朱熹因此上書,堅決主張抗金建國。並認爲要完成光復大業,必須請皇帝先完成自己的修養。

針對此事,朱熹的弟子有些疑惑,便開始請教道:“先生在上書中所說皇帝的修養,有什麼特點?”

朱熹道:“皇帝的修養當然不同於一般人,但有一點是共同的,你們也應該做到,就是要先做格物致知的功夫。從宇宙之大到昆蟲之微,都要清楚地看到大義的存在,才能夠面對這個世界,來規劃自己的事業。”

弟子說:“格物致知,不就是二程先生和龜山先生傳下來的道理嗎?可是格物是什麼,致知是什麼,兩者哪個在先哪個在後,我都不清楚。”

朱熹道:“大程明道先生(程顥)說‘格’就是到;‘致’就是得。致知在格物,意思是先用心思到具體的物,然後才能得到知識學問。因此格物在先,致知在後。但若是探究大道並把它落實到物上,那就更可以窮盡大道的奧妙。”

弟子問:“先生的話我懂了,但是可格的事物千姿百態,種類無限,所要致的知也要有那麼多嗎?”

朱熹道:“卻不是的。程頤認爲‘萬物皆備於我’,是因爲人生本來有良知良能,可以與萬物相當。天地有個心,人也有個心,天地之心和人的心其實是一個東西。如今天格上一物,到達天地之心而落實到自己的良知良能;明天又格上一物,到達天地之心而落實到自己的良知良能。時間長了,格的物多了,自己的良知良能就可以大部分甚至全部被開發出來,到了那個時候,就得到了知。”

弟子說:“聽了先生一番教導,我明白了格物致知原來是一種極大的功夫,只格一物、二物是得不到真知的。”

朱熹說:“不錯,但物總得一個個地格。楊龜山先生說:‘學習開始於致知的願望,完成於得知的成果,致知的手段是格物。天下的物,多得格不勝格,一個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遍格萬物。因此他格物的時候,絕不能讓心思隨物流動到十萬八千里之外;要隨時內向反省,才能越來越明白心裏的良知而做到萬物皆備於我’。”

弟子問:“致知就是致良知,我懂了。但是天下有千萬人,每個人有一個良知。若是人人格物致知,得到良知,這良知不太多了嗎?會不會引起爭論和混亂呢?”

朱熹道:“千萬人有千萬心,千萬心所不同的,是它們的慾望;至於被這些慾望包在裏面的良知,人人都是一樣的,就是個‘仁字’。因爲天地、日月、宇宙都只是一個,它的大道也只有一個,這個大道到人的心裏,就是個‘仁’。所以透過格物致知逐步除去蒙在心上的人慾,‘仁’就是良知自然會顯露出來。”

弟子聽了朱熹的話,仍然有些不明白,見案頭上有一方新硯臺,就請先生以硯臺爲例,做一次格物致知的示範。

朱熹笑着說:“好,就來格這個硯臺。”他拿起硯臺反轉過來叫弟子看:只見磨得鏡面一樣平的硯臺底上有一個大螺殼印子。

弟子奇怪地問:“這樣大的螺,一定是生活在海里的,怎麼鑽進石頭裏去了呢?”

朱熹道:“這就是了。硯石是從山上採來的,說明這山千萬年前曾經是海底。這螺兒活着的時候,鑽在海底的泥土裏;海底上升變成山,泥土乾硬變成石頭,這螺不就到石頭裏了嗎?到此我們格物的功夫算是完成了,然後來致知:既然山、海那樣看起來永恆的巨物,都可以互相變化;那麼世界上還有什麼不能變的?所以,《詩經》裏說‘天命無常’。這個無常的天命感動到人的內心,就使人常處憂患,兢兢業業,小心翼翼,認真對待周圍的一切,這就悟出了個‘敬’字,進入了良知‘仁’的境界。”

弟子終於明白了朱熹所謂“格物致知”的含義,不僅感慨,拜謝先生說:“要是人人都能像先生那樣下功夫修養,天下還愁不太平嗎?”

朱熹和弟子討論“格物致知”的含義,由淺入深,並以硯臺爲例,爲弟子具體闡述如何做到“格物致知”,可謂是良師善教。但是,想要真到做到格物致知,學得真學問,卻須像朱熹所說的“物總得一個個地格”。這就需要學生珍惜光陰,苦心鑽研才能悟透其中的道理。

朱熹年老時,散步到一所學校。當時正是秋天,當他看到梧桐黃葉隨風飄落,不禁感慨萬千,想到自己頭髮已經白了,自言自語地說:“光陰似箭,歲月如梭啊!”

這時,他忽然看見一羣青少年離室在外打鬧戲耍,他深深感到,年輕人不懂得珍惜時間,只有過來人才知道時間寶貴,特別是白髮蒼蒼的人更有惜時如金之感,於是詩興油然而生,低頭思索片刻吟道: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綠,階前梧葉已秋聲。

吟完詩後,到學堂裏將此詩寫在書桌上,希望那些不知道珍惜時間的青少年看到詩後,能夠珍惜光陰。這些年輕人看到詩後,確實受到啓發,又見是名人朱熹所作,爭相傳抄,學習也更加勤奮了。

伊索寓言
寓言故事
傳說
愛情故事
兒童故事
民間故事
睡前故事
童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