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 > 史部 > 

後漢書

 > 列表
《後漢書》卷十九 耿弇列傳第九

《後漢書》卷十九 耿弇列傳第九

耿弇字伯昭,扶風茂陵人也。其先武帝時以吏二千石自鉅鹿徙焉。父況,字俠遊,以明經爲郎,與王莽從弟伋共學《老子》於安丘先生,後爲朔調連率。弇少好學,習父業。常見郡尉試騎士,建旗鼓,肄馳射,由是好將帥之事。及王莽敗,更始立,諸將......
07-23
《後漢書》卷二十二 朱景王杜馬劉傅堅馬列傳第十二

《後漢書》卷二十二 朱景王杜馬劉傅堅馬列傳第十二

朱祐字仲先,南陽宛人也。少孤,歸外家復陽劉氏,往來舂陵,世祖與伯升皆親愛之。伯升拜大司徒,以祐爲護軍。及世祖爲大司馬,討河北,復以祐爲護軍,常見親倖,舍止於中。祐侍宴,從容曰:"長安政亂,公有日角之相,此天命也。"世祖曰:"召刺......
07-23
《後漢書》卷三十四 樑統列傳第二十四

《後漢書》卷三十四 樑統列傳第二十四

樑統字仲寧,安定烏氏人,晉大夫樑益耳,即其先也。統高祖父子都,自河東遷居北地,子都子橋,以資千萬徙茂陵,至哀、平之末,歸安定。統性剛毅而好法律。初仕州郡。更始二年,召補中郎將,使安集涼州,拜酒泉太守。會更始敗,赤眉入長安,統與......
09-28
《後漢書》卷四十下 班彪列傳第三十下

《後漢書》卷四十下 班彪列傳第三十下

主人喟然而嘆曰:"痛乎風俗之移人也!子實秦人,矜誇館室,保界河山,信識昭、襄而知始皇矣,惡睹大漢之云爲乎?夫大漢之開原也,奮布衣以登皇極,繇數期而創萬世,蓋六籍所不能談,前聖靡得而言焉。當此之時,功有橫而當天,討有逆而順人,故婁......
09-28
《後漢書卷一》閱讀訓練

《後漢書卷一》閱讀訓練

(1)世祖光武皇帝諱秀,字文叔,南陽蔡陽人,高祖九世之孫也。光武年九歲而孤,養於叔父良。(2)六年春正月辛酉,詔曰:“往歲水、旱、蝗蟲爲災,谷價騰躍,人用睏乏。朕惟百姓無以自贍,惻然愍之。其命郡國有谷者,給稟《說文》:“稟,賜谷也。......
10-19
《後漢書》卷五十 孝明八王列傳第四十

《後漢書》卷五十 孝明八王列傳第四十

孝明皇帝九子:賈貴人生章帝;陰貴人生樑節王暢;餘七王本書不載母氏。千乘哀王建,永平三年封。明年薨。年少無子,國除。陳敬王羨,永平三年封廣平王。建初三年,有司奏遣羨與鉅鹿王恭、樂成王黨俱就國。肅宗性篤愛,不忍與諸王乖離......
09-28
《後漢書》卷七十三 劉虞公孫瓚陶謙列傳第六十三

《後漢書》卷七十三 劉虞公孫瓚陶謙列傳第六十三

劉虞字伯安,東海郯人也。祖父嘉,光祿勳。虞初舉孝廉,稍遷幽州刺史,民夷感其德化,自鮮卑、烏桓、夫餘、穢貊之輩,皆隨時朝貢,無敢擾邊者,百姓歌悅之。公事去官。中平初,黃巾作亂,攻破冀州諸郡,拜虞甘陵相,綏撫荒餘,以蔬儉率下。遷宗......
09-28
《後漢書》志第八 祭祀中

《後漢書》志第八 祭祀中

北郊明堂、辟雍靈臺迎氣增祀六宗老子是年初營北郊,明堂、辟雍、靈臺未用事。遷呂太后於園。上簿太后尊號曰高皇后,當配地,郊高廟。語在《光武紀》。北效在雒陽城北四里,爲方壇四陛。三十三年正月辛未,郊。別祀地祇、位南面......
09-28
《後漢書》卷六十三 李杜列傳第五十三

《後漢書》卷六十三 李杜列傳第五十三

李固字子堅,漢中南鄭人,司徒郃之子也。郃在《方術傳》。固貌狀有奇表,鼎角匿犀,足履龜文。少好學,常步行尋師,不遠千里。遂究覽墳籍,結交英賢。四方有志之士,多慕其風而來學。京師鹹嘆曰:"是復爲李公矣。"司隸、益州並命郡舉......
09-28
《後漢書》志第二十二 郡國四

《後漢書》志第二十二 郡國四

青州濟南平原樂安北海東萊齊國荊州南陽南郡江夏零陵桂陽武陵長沙揚州九江丹陽廬江會稽吳郡豫章◆濟南國(故齊,文帝分。雒陽東千八百里。)十城,戶七萬八千五百四十四,口四十五萬三千三百八。〖東平陵〗有鐵。有譚城。有天......
09-28
《後漢書》卷八十上 文苑列傳第七十上

《後漢書》卷八十上 文苑列傳第七十上

杜篤字季雅,京兆杜陵人也。高祖延年,宣帝時爲御史大夫。篤少博學,不修小節,不爲鄉人所禮。居美陽,與美陽令遊,數從請託,不諧,頗相恨。令怒,收篤送京師。會大司馬吳漢薨,光武詔諸儒誄之,篤於獄中爲誄,辭最高,美帝之,賜帛免刑。篤以關......
09-28
《後漢書》卷七十八 宦者列傳第六十八

《後漢書》卷七十八 宦者列傳第六十八

《易》曰:"天垂象,聖人則之。"宦者四星,在皇位之側,故《周禮》置官,亦備其數。閽者守中門之禁,寺人掌女宮之戒。又云"王之正內者五人"。《月令》:"仲冬,命閹尹審門閭,謹房室。"《詩》之《小雅》,亦有《巷伯》刺讒之篇。然......
09-28
《後漢書》卷三十二 樊宏陰識列傳第二十二

《後漢書》卷三十二 樊宏陰識列傳第二十二

樊宏字靡卿,南陽湖陽人也,世祖之舅。其先周仲山甫,封於樊,因而氏焉,爲鄉里著姓。父重,字君雲,世善農稼,好貨殖。重性溫厚,有法度,三世共財,子孫朝夕禮敬,常若公家。其營理產業,物無所棄,課役童隸,各得其宜,故能上下戮力,財利歲倍,至乃開......
09-28
《後漢書》志第十一 天文中

《後漢書》志第十一 天文中

明十二章五和三十三殤一安四十六順二十三質三孝明永平元年四月丁酉,流星大如鬥,起天市樓,西南行,光照地。流星爲外兵,西南行爲西南夷。是時,益州發兵擊姑復蠻夷大牟替滅陵,斬首傳詣雒陽。三年六月丁卯,彗星出天船北,長二尺所,稍......
09-28
《後漢書》志第九 祭祀下

《後漢書》志第九 祭祀下

宗廟社稷靈星先農迎春光武帝建武二年正月,立高廟於雒陽。四時祫祀,高帝爲太祖,文帝爲太宗,武帝爲世宗,如舊。餘帝四時春以正月,夏以四月,秋以七月,冬以十月及臘,一歲五祀。三年正月,立親廟雒陽,祀父南頓君以上至舂陵節侯。時寇賊......
09-28
《後漢書》卷六十二 荀韓鍾陳列傳第五十二

《後漢書》卷六十二 荀韓鍾陳列傳第五十二

荀淑字季和,潁川潁陰人,荀卿十一世孫也。少有高行,博學而不好章句,多爲俗儒所非,而州里稱其知人。安帝時,徵拜郎中,後再遷當塗長。去職還鄉里。當世名賢李固、李膺等皆師宗之。及樑太后臨朝,有日食地震之變,詔公卿舉賢良方正,光......
09-28
《後漢書》卷四十六 郭陳列傳第三十六

《後漢書》卷四十六 郭陳列傳第三十六

郭躬字仲孫,潁川陽翟人也。家世衣冠。父弘,習《小杜律》。太守寇恂以弘爲決曹掾,斷獄至三十年,用法平。諸爲弘所決者,退無怨情,郡內比之東海於公。年九十五卒。躬少傳父業,講授徒衆常數百人。後爲郡吏,闢公府。永平中,奉車都尉......
09-28
《後漢書》卷七十四上 袁紹劉表列傳第六十四上

《後漢書》卷七十四上 袁紹劉表列傳第六十四上

袁紹字本初,汝南陽人,司徒湯之孫。父成,五官中郎將,壯健好交結,大將軍樑冀以下莫不善之。紹少爲郎,除濮陽長,遭母憂去官。三年禮竟,追感幼孤,又行父服。服闋,徙居洛陽。紹有姿貌威容,愛士養名。既累世臺司,賓客所歸,加傾心折節,莫不......
09-28
《後漢書》卷六十九 竇何列傳第五十九

《後漢書》卷六十九 竇何列傳第五十九

竇武字遊平,扶風平陵人,安豐戴侯融之玄孫也。父奉,定襄太守。武少以經行著稱,常教授於大澤中,不交時事,名顯關西。延熹八年,長女選入掖庭,桓帝以爲貴人,拜武郎中。其冬,貴人立爲皇后,武遷越騎校尉,封槐裏侯,五千戶。明年冬,拜城門校......
09-28
《後漢書》卷四 孝和孝殤帝紀第四

《後漢書》卷四 孝和孝殤帝紀第四

孝和皇帝諱肇,肅宗第四子也。母樑貴人,爲竇皇后所譖,憂卒,竇後養帝以爲己子。建初七年,立爲皇太子。章和二年二月壬辰,即皇帝位,年十歲。尊皇后曰皇太后,太后臨朝。三月丁酉,改淮陽爲陳國,楚郡爲彭城國,西平並汝南郡,六安復爲廬江......
07-22
《後漢書》卷九 孝獻帝紀第九

《後漢書》卷九 孝獻帝紀第九

孝獻皇帝諱協,靈帝中子也。母王美人,爲何皇后所害。中平六年四月,少帝即位,封帝爲勃海王,徙封陳留王。九月甲戌,即皇帝位,年九歲。遷皇太后於永安宮。大赦天下。改昭寧爲永漢。丙子,董卓殺皇太后何氏。初令侍中、給事黃門侍郎......
07-23
《後漢書》卷二 顯宗孝明帝紀第二

《後漢書》卷二 顯宗孝明帝紀第二

顯宗孝明皇帝諱莊,光武第四子也。母陰皇后。帝生而豐下,十歲能通《春秋》,光武奇之。建武十五年封東海公,十七年進爵爲王,十九年立爲皇太子。師事博士桓榮,學通《尚書》。中元二年二月戊戌,即皇帝位,年三十。尊皇后曰皇太后。......
07-16
《後漢書》志第二十七 百官四

《後漢書》志第二十七 百官四

執金吾太子太傅大長秋太子少傅將作大匠城門校尉北軍中候司隸校尉執金吾一人,中二千石。本注曰:掌宮外戒司非常水火之事。月三繞行宮外,及主兵器。吾猶御也。丞一人,比千石。緹騎二百人。本注曰:無秩,比吏食奉。武庫令一人,六......
09-28
《後漢書》卷七十七 酷吏列傳第六十七

《後漢書》卷七十七 酷吏列傳第六十七

漢承戰國餘烈,多豪猾之民。其併兼者則陵橫邦邑,桀健者則雄張閭里。且宰守曠遠,戶口殷大。故臨民之職,專事威斷,族滅奸軌,先行後聞。肆情剛烈,成其不橈之威。違衆用己,表其難測之智。至於重文橫入,爲窮怒之所遷及者,亦何可勝言。......
09-28
《後漢書》卷七 孝桓帝紀第七

《後漢書》卷七 孝桓帝紀第七

孝桓皇帝諱志,肅宗曾孫也。祖父河間孝王開,父蠡吾侯翼,母匽氏。翼卒,帝襲爵爲侯。本初元年,樑太后徵帝到夏門亭,將妻以女弟。會質帝崩,太后遂與兄大將軍冀定策禁中,閏月庚寅,使冀持節,以王青蓋車迎帝入南宮,其日即皇帝位,時年十五......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