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 > 經部 > 國學常識 > 《阿長與山海經》讀後感

《阿長與山海經》讀後感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閱讀: 2.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阿長與山海經》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阿長與山海經》讀後感

《阿長與山海經》讀後感1

《阿長與山海經》本文寫了“我”和阿長之間的五件事,第一件是阿長愛講閒話,第二件是阿長睡覺擺“大”字,第三件是阿長要“我”遵守很多規矩,第四件是阿長給我講長毛的故事,第五件是阿長給我買《山海經》。

阿長誠懇仁慈,純樸善良,寬厚不受束縛,說到做到,熱心腸,愛閒話,迷信嘮叨是底層勞動婦女形象。

作者採用欲揚先抑的手法寫出我對阿長的感情,由大佩服到產生敬意,卻逐漸淡薄又到產生新的敬意以致懷念,讚美的過程,而阿長的醜陋背後是她的憨厚,愚昧背後是她的善良。全文語言平淡質樸,以一個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讀起來讓人感到異常的親切。

《阿長與山海經》讀後感2

阿長是魯迅家的女工,也可以說是魯迅的保姆。起初,魯迅有點兒不喜歡他的這位保姆,因爲阿長總是切切察察的,小魯迅每拔一株草,翻一塊石頭,就說魯迅頑皮。而且阿長佷胖,在牀中間擺成一個“大”字,擠得魯迅沒有翻身的餘地,使魯迅熱得沒法子睡,還滿肚子禮節……

但魯迅漸漸地對阿長有了點敬意。是因爲魯迅瞭解了阿長的身世之後,知道她很可憐。同時阿長對魯迅也很好,給他買了“三哼經”(土話,即山海經),然後開始對阿長尊敬起來了。

故事告訴我們:“天生我材必有用”。阿長雖然沒,但是她透過耳朵聽,眼睛看,還是學會了不少知識。

《阿長與山海經》讀後感3

這篇文章表達了魯迅對保姆長媽媽的懷念之情,文章記述了作者兒時與她相處的情景。魯迅對長媽媽的稱呼是從她的相貌取出來的,長媽媽又黃又矮。

魯迅也有憎恨長媽媽的時候。因爲得知了心愛的隱鼠被長媽媽所害。再是一些不好的習慣,例如:她喜歡“切切察察”,喜歡“告狀”,睡覺要擺“大”字。另外,是一些令小魯迅“聽不耐煩”的老規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說“老掉了”……,刻畫了長媽媽的善良、樸實而又迷信。

而魯迅也是喜歡長媽媽的,對她尋購併曾送自己渴求已久的《山海經》充滿了尊重和感激。

從這篇文章,我知道了,我們要關心、關愛身邊的每個人。

《阿長與山海經》讀後感4

魯迅的散文我一直都認爲平實形象,這篇也是。它沒有許多華麗的修飾語,卻時刻閃爍着人性的光輝。

從我對長媽媽“不大佩服”到“空前的敬意”到“這種敬意消失”到因長媽媽爲自己買了夢寐以求的《山海經》而產生“新的敬意”又到對長媽媽的懷念,感情流露真摯。

透過“長媽媽名字的由來”“喜歡切切察察”“睡相不好”“不許我走動”“教我規矩”“講長毛的故事”“買山海經”這七件事,刻畫了一位真誠善良、正直、忠厚但有點守舊、粗俗的婦女形象,表達了作者對長媽媽的感激、尊敬和懷念,也表達出了對古代勞動婦女命運的`深切同情。

《阿長與山海經》讀後感5

《阿長與〈山海經〉》是近代思想家、文學家魯迅於1926年創作的一篇回憶性敘事散文。此文記述了魯迅兒時與阿長相處的情景,描寫了長媽媽善良、樸實而又迷信、嘮叨、“滿肚子是麻煩的禮節”的性格,對她尋購贈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繪圖《山海經》之事,充滿了尊敬和感激,表達了對這位勞動婦女的真誠的惦念以及對年幼無知的時光的深切懷念。

《朝花夕拾》這本書反映着封建社會的種種陋習,也反映着魯迅想要改變的願望,讓我們看到了“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的民族魂。

全文語言平實形象、處處流露着真情,在絲毫不帶造作的敘述中,將讀者帶入到了兒時作者的世界中,令人覺得特別可親。

國學常識
爾雅
公羊傳
穀樑傳
論語
禮記
詩經
孝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