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語言集 > 範文 > 說課稿 > 關於說課稿模板合集5篇

關於說課稿模板合集5篇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閱讀: 1.7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說課稿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說課稿模板合集5篇

說課稿 篇1

尊敬的領導、老師,大家好!

我說課的題目是《醉翁亭記》,此文堪稱千古名篇,備受關注,學生學習難度較大,教師亦難教,正因爲此,我特選此文,一是嘗試,二是探索,權當拋磚引玉。下面我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流程、說板書五個方面展開說課。

一、說教材

《醉翁亭記》是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第二課。本單元所選課文皆爲古代名勝記遊記,都是歷來傳誦的感事抒懷、借景言情的名家名篇,如《岳陽樓記》、《小石潭記》、《滿井遊記》等。《醉翁亭記》是歐陽修被貶滁州時的作品。作者因參與政治改革(爲范仲淹、韓琦鳴不平)而被貶,但表現出了樂觀曠達的情懷。他寄情山水,與民同樂,以自己的行動實踐着儒家仁愛的社會理想,把對山水對民衆的愛傾注到這篇酒後的記遊文字中,如詩如畫。

“課標“規定文言文的教學內容和要求,重點要放在熟讀和背誦上,在此基礎上理解課文內容。基於此,本文教學從讓學生熟讀課文起始,透過反覆誦讀,使學生對課文大意有個初步感知;然後,以小組討論的形式,探討文字。抓住 “醉”、“翁”和“樂”三個字,體會作者的內心世界。應該說,學生能夠理解了這個“樂”,也就基本上理解了文字內容。依據《課標》要求,以及文字特點,我特擬定以下3個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文意並能熟讀成誦。

2、技能目標:領會作者“醉”與“樂”的精神實質;

3、情感目標:透過理解作者“與民同樂”的思想,引導學生正確確立自己的志趣追求。

針對課標和文字特點,我將理解文意並能熟讀成誦作爲重點。

針對學情,我將理解作者“醉”與“樂”的精神實質設定爲難點。

二 、說教法

教法,就是教“法”,本課是記遊寫景類,所以務必體會情景交融之美,所以,我主要採用“變奏朗讀法”來完成對課文的朗讀和理解,鑑於八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我將採用“小組合作競爭學習法”來展開教學。由於對八年級學生來講有學習困難,所以我還採用“化繁爲簡法”或“一字串珠法”來引導學生理解作者的精神實質,即“與民同樂”思想。

三、說學法

有效的學習方法可以使學習效率“事半功倍”,所以,針對文字特點,學生學習時,教師可引導學生運用“誦讀”法“小組合作探討法”學習開展活動,在課堂上,透過誦讀和討論去推動學生思考,以“關鍵詞推理法”來尋根究底,捋出作者的內心品質,“與民同樂”。此外,比較法、讀寫結合法加以輔助學習。

四、說教學流程

(一)匯入新課

很榮幸在朝陽升起時踏進了靖邊八中的美麗校園,走上了八年級()班的這方講臺,這是第一次,但我希望這只是開始,所以我很珍惜,早早就起來,做準備工作。我相信我們可以相處用愉快,你們相信嗎?“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因爲他參與了范仲淹的.政治改革,推行“慶曆新政”。這次改革失敗,受貶謫的不止滕子京一個人,范仲淹本人在慶曆五年也被貶到鄧州。范仲淹改革的另一位支援者,北宋的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也在同一年被貶謫到滁州。范仲淹在被貶謫鄧州的第二年,也就是慶曆六年,寫下了《岳陽樓記》,寄託了自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理想;同一年,歐陽修也在滁州寫下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記》。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本文,看看在這篇中作者抒發的是什麼樣的情懷呢?

(設計意圖: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於興趣,興趣對學生學習有促進作用。”因此,在設計導語時,儘可能引起學生閱讀文字的興趣。以此匯入課堂學習,既複習了前文又激發學生對課文、人物的興趣,調動學生思維。)

(二)變奏朗讀,

1.教師變奏試讀,學生試聽,請學生評價老師的朗讀,引導學生明瞭虛詞的作用,瞭解變奏之好處,同時又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2.學生朗讀,在讀中體會文意,學得“讀”的技巧。

3.合作助讀,互譯難解字詞。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利用書上註解和小組優質資源學習,這也是爲了互相啓發,提高學習效率,以節省學習時間。

(三)合作探究,研討課文

理解主題,緊扣 “醉、翁”二字。突破難點。

1、作者39歲寫此文,可爲何文中以醉“翁”相稱?找出有關語句說說理解。

2、作者自稱醉翁,他可是真“醉”?

3、明明寫自己,可爲何偏偏用了第三人稱,從稱謂的變化之中你能感受到什麼?

(四)拓展延伸、體驗反思

封建社會,很多文人騷客面對自己的生活和遭遇,面對社會現實,或憤世嫉俗,退隱,超然世外;或“在其位,謀其政;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或進退皆憂,以天下爲己任。歐陽修,屢遭嫉恨,被貶滁州,卻能夠寄情山水,與民同樂。

范仲淹 陶淵明 劉禹錫 李白 杜甫 龔自珍

你更欣賞哪種人生態度?對你有什麼啓發?

(設計意圖:新課標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並且強調聯繫生活,有自己的情感體驗。故設定這一環節,使學生透過對問題的討論,甚至是辯論,進一步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初步確立正確的價值觀。)

(五)佈置作業

背誦並默寫課文

五、說板書

醉翁 太守

歐陽修

資料連結

《醉翁亭記》選自《歐陽文忠公文集》,作者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江西永豐人,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四歲喪父,家境貧寒,母以荻杆畫地教讀。24歲考取進士,先後在地方和朝廷任職,官至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副宰相)。早年支援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革。他主張應明道、致用,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所作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

說課稿 篇2

《荷花》是省編義務教材第6冊第6單元的第2篇課文。它是一篇寫景記敘文,寫了我在公園的荷花池邊觀賞荷花並展開想象的事。讚美了荷花婀娜多姿、生機盎然的美。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全文分兩部分,第1部分(1~3)自然段,直接讚美了荷花的清香、形狀、姿勢。第2部分(第5自然段)透過想象進一步描繪了荷花的`美麗。

本單元訓練重點是:讀懂一段話,初步學會用誰幹什麼、怎麼樣的句式,說說自然段主要意思。這是在第2單元讀懂總起分述的一段話、第5單元讀懂用並列關係寫的一段話和第5單元抓住重點詞句理解一段話的基礎上,對段的閱讀理解提出了進一步要求,從而爲四、五年級概括邏輯段段意打下基礎。透過前一篇課文教學,學生初步學會用這一句式概括段意。《荷花》則對此進行復習、鞏固。

根據本課以上特點,我制訂了以下教學目標:語文基礎知識方面: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10個新詞語意思。培養學生能力方面:1.能概括1、3、4自然段的主要意思。2.能背誦2、4自然段。思想感情方面:瞭解荷花的美麗,感受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爲了順利達成目標,我分2課時進行教學:第1課時初讀課文,瞭解大意,學會生字新詞和1至3自然段。第2課時學習4、5自然段,背誦2、4自然段,總結全文。

下面,我着重講第1課時的教學。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讀寫生字,理解挨挨擠擠、飽脹等詞語意思;2.學習13自然段,能用誰、怎麼樣或幹什麼的句式說說1、3自然段主要意思。3.能有感情朗讀2、3自然段,感受荷花的美。

教學重點:

概括1、3自然段主要意思,感受荷花的美。

教學難點:

感受荷花的美。

說教法:

爲了突破重點、解決難點,達到目標,我主要採用了以下兩種主要教法:

1.圖文對照法:圖是客觀事物的描繪,文是語言文字對客觀事物的記載。具體的畫面內容,可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語言文字。本文可利用《荷花》插圖,幫助學生學詞、學句、理解、想象。

2.以讀代講法:讀是理解課文,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透過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讀,引導學生感受課文的語言美和荷花美。

學法:

1.讀寫結合法:讀是吸收,寫是表達。從讀學寫,以寫促讀,讀、寫互相促進,共同提高。

2.比較法:有比較纔有鑑別,透過比較、推敲,利於培養學生的語感。

說課稿 篇3

一、教材文字解讀。

《自然之道》講述了這樣一件事:“我”和幾個同伴看到嘲鶇啄正在出龜巢探道的小烏龜,因同情的緣故,要求導遊救小烏龜,結果違反了自然之道,成羣的小烏龜獲得錯誤的資訊,以爲外面是安全的,傾巢觸動,遇到了無數食肉鳥的襲擊 。小烏龜因我們對自然之道的違反,受到了嚴重傷害。文章的故事發人深省,即大自然存在的規律,人類不能人爲地介入,進行干預,會破壞這個規律,引起嚴重後果。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是一篇說明文,介紹了黃河的變遷,及其由繁衍後代的母親河,變成今天的禍河的原因。閱讀課以讀懂課文、梳清條理爲主。 《蝙蝠和雷達》一課介紹了蝙蝠夜行的祕密:一邊飛行,一邊發出超出波來決定前進的方向。科學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給飛機裝上了雷達,所以飛機在夜裏飛行也十分安全。這就是神奇的仿生學。

《大自然的啓示》之一《“打掃”森林》一文從林務官“打掃”森林一事入手,揭示人類干預大自然帶來的嚴重後果,樹林漸漸地毀了。本文與〈自然之道〉有相似之處,可進行類比學習,得出結論:大自然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聯繫的,存在生態平衡,人類的干預會影響到這種平衡。

《大自然的啓示》之二《人類的老師》一文介紹了仿生學的重要。大自然的動物——鳥類、昆蟲、魚兒成了人類的老師。這篇文章與〈蝙蝠與雷達〉可以進行類比閱讀,從而使學生學會比較、總結、歸納。

二、學情分析。

1、四年級學生已經逐步進行了閱讀要有一定速度的訓練,學生初讀課文應該能比較快的掌握字詞,因此在字詞教學方面不需要很多時間,在閱讀的過程中對於中差生自學能力一定要差一些,因此,教學中必須做到抓住重點詞句或含義深刻的句子加以理解,並透過感情朗讀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進入四年級的學生對事物有了自己的理解,在生活中也有一定的觀察和發現。課堂上應讓學生潛心讀書,仔細探究,邊讀邊找出有關詞句。其次,要引導學生積極討論,大膽交流,發表見解,體會發現者的愉悅。有效訓練學生的思維,真正做到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和綜合素質。

三、教學目標。

1、掌握本單元生字新詞,加強詞語的積累;引導學生關注自然、瞭解自然,在對自然的觀察、瞭解、發現中受到有益的啓示。

2、發展學生的觀察、想象等思維品質。

3、進一步提高學生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的能力,繼續培養學生的默讀與自學能力。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5、完成語文園地中的各項能力訓練,特別是口語交際訓練,要培養學生蒐集和表達的能力。而習作注重學生在綜合性學習中的發現,注重細心體驗在活動中的經歷,注重體會,把自己的觀察、發現寫出來。

6、進一步提高學生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的能力,繼續培養學生的默讀與自學能力和語文綜合素養。

四、教學重難點:

1、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體會關鍵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2、把握文章

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在自然現象中受到有益的啓示。

3、組織學生參加綜合性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活動中有所發現,有所體會。

4、幫助學生把自己在活動中的發現、體會再現,進一步提練,最終有條理地表達出來。

五、單元教學整體構思、教學方法。

(一)加強課前指導,指導學生查閱資料、運用資料。

爲激起學生的興趣,在教學說明文《蝙蝠和雷達》之前,有必要先指導學生查找關於蝙蝠與雷達的資料,同時要教給學生分析、整理資料爲己所用的方法。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把蒐集到的書面材料或圖片展示到班級牆報上,供同學們互相閱讀??學生查找資料的預習無疑能爲課堂更好地學習創造出一種濃濃的學習氣氛,而學生閱讀相關的資料,更是主動參與學習的一種形式,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發揮出他們的主動性,培養和提高學生獨立閱讀、獲取資訊的能力。

本單元中的其它課文,如《黃河是怎樣變化的》《大自然的啓示》,以及綜合性學習活動,都需要學生查找相關的資料,這一點要特別注意。

(二)發揮教師的組織、引導功能。在課堂上,要指導學生把自己查找到的與課文內容有關的資料運用到理解課文當中去,從而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更有深度和廣度。例如《蝙蝠和雷達》中,蝙蝠夜間飛行的原理和雷達的工作原理是理解本文的難點。但如果教師引導學生聯繫以前學過的課文《回聲》去理解,再結合課前學生查找的相關資料,小組討論,畫示意圖理解等方法,這個難點便可較好地解決。有學生提出疑問時,就會有學生主動地根據自己對蝙蝠與雷達的瞭解作解答或補充。這樣,問題來源於學生,解答也迴歸於學生,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然高漲。這也正好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所大力提倡的“讓學生初步具備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

(三)抓住主要內容。在本單元的導語中,明確地要求我們“閱讀本組課文,要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這一點,我們在學習《自然之道》時就要給於落實。並結合課文,讓學生了解一般的歸納方法:先把整篇課文讀一讀,對課文內容有個大致的瞭解,然後一部分一部分認真閱讀,瞭解每部分主要講什麼,再把每部分內容連起來想一想

六、教學課時安排:

9、自然之道 2課時

10、黃河是怎樣變化的 2課時

11、蝙蝠和雷達 2課時

12、大自然的啓示 2課時

語文園地三 5課時

合計 13課時

第四單元集體備課說課

一.教材分析

本組教材圍繞以“戰爭與和平”這個專題,選編了幾篇適合四年級學生特點的課文。《夜鶯的歌聲》《小英雄雨來》都是講的戰爭中機智勇敢的小英雄的故事。《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透過一箇中國孩子寫給聯合國祕書長加利的信,呼籲國際社會一致行動,維護和平,制止戰爭。兒童詩歌《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是孩子們呼喚和平的共同心聲。每篇課文都緊緊圍繞專題,給學生越來越鮮明的情感體驗,讓學生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戰爭打破了多少童年的幻想,擊碎了多少美麗的憧憬。人類不需要戰爭,讓我們共同祈禱未來的世界永遠和平,讓“和平之花”永遠絢麗綻放。

二、學生分析

現在的學生似乎離戰爭比較遙遠,炮火紛飛的鏡頭只在電視劇電影中見到過,那是遙遠的彼時的回憶了。電視新聞中的戰爭場面雖然發生在此時,但是在遙遠的彼地。因此學習本組課文時,不能僅僅侷限於文章中的幾篇課文,那樣學生是難以真正體會到編寫本單元的主旨“瞭解戰爭,呼籲和平,爲世界和平做點事情”的。應該從學生現有的經驗出發,給學生比較廣闊的視野,比較詳實的資料,比較感性的材料。讓學生真正走近戰爭,更多地瞭解戰爭中孩子的生活,瞭解戰爭給人類帶來的危害,進而從內心深出發出和平的呼喚。

三、教學設想

(一)單元構思

1.以“戰爭中的孩子”爲主線貫穿整個單元的學習,讓學生貼近文字,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

2.師生共同查找有關戰爭的資料,讓孩子對戰爭有更充分的瞭解,讀書時體驗會更深刻,更獨特。

3.培養學生的自讀能力,加強課文的朗讀訓練。

4.推薦一些戰爭題材的文學作品以及電影、電視作品。

(二)學習目標

1.認識27個生字,會寫2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真摯情感,從中受到薰陶感染。

3.樹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信念。

(三)課前準備

1.收集戰爭中的小英雄的故事。

2.從報紙電視等渠道瞭解國內外大事,關心國際動態,尤其關注最爲動盪不安、仍瀰漫着戰爭硝煙的地區局勢。瞭解維和部隊的使命及工作狀況。

3.收看有關戰爭題材的電影、電視。

四、教學流程

1、課前準備:學習本單元之前,讓學生收看教師製作的《戰爭中的兒童》專題片。內容包括戰爭中涌現的著名的小英雄的故事,現代戰爭給兒童帶來的悲慘的生活等。以強烈的畫面和豐富的內容衝擊學生的視覺和心靈,使學生很快在情感上走近本單元的專題,激發他們學習本組課文的慾望。

2、教學建議

(1)《夜鶯的歌聲》《小英雄雨來》:兩篇課文都是講的戰爭中的小英雄的故事,可以整合起來上成一個專題《戰爭中的小英雄》。以這兩篇課文爲主打文章,重點學習,然後引導學生去讀更多的文章,更多的書,去了解更多的戰爭中的小英雄。應讓學生充分自讀課文,在學

生讀懂課文內容的基礎上,交流自己的學習體會,提出自己的疑問。讓學生在交流中充分發表各自的閱讀感受,交流閱讀心得,加深閱讀體驗,學生如有疑問也可引導學生自己讀書,自己解答。可讓學生自由組合,自由選擇朗讀自己最感興趣的段落。

《夜鶯的歌聲》中有寫句子含義比較深,需要學生讀進去,聯繫全文才能理解,可讓學生把這類句子都找出來一起體會。這一課開頭最後兩個自然段和開頭三個自然段在結構上首尾呼應。這個問題不可講得過深過細,讓學生對比着多讀這幾個自然段,感受文章以夜鶯的歌聲開篇,再以夜鶯的歌聲結束,結構完整,渾然一體的特點。

接下來的學習教師和學生一起推薦一些書籍和文章,學生課餘自主閱讀,以故事會、讀書會或演講會等形式彙報讀書收穫。

推薦文章:《撒尿小男孩》《雞毛信》《王二小》《馬背上的小紅軍》《珍貴的教科書》等 推薦書目:《紅巖》《卓婭和舒拉的故事》《保衛延安》《小兵張嘎》《安妮日記》《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

(2)《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這一課的教學和語文園地的“小小新聞發佈會”結合起來,課前佈置學生從報紙、電視上了解國內外大事,關心國際動態,尤其關注最爲動盪不安仍瀰漫戰爭硝煙地區的局勢,瞭解維和部隊的使命和工作狀況。圍繞這個主題開個“小小新聞發佈會”,透過新聞的交流了解目前世界局勢的發展,瞭解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災難,以便學生更好地走進文字,與文字對話。

(3)《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主要透過有感情地朗讀加深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和思想感情的體會。以朗讀貫穿於詩歌教學的始終,在朗讀中理解詩句意思,在朗讀中體會詩歌感情,在朗讀中熟記自己喜歡的詩句。可組織一些段落的配樂朗誦,安排多種形式的讀,傳達詩歌的情感、韻味。讓學生自由選擇一些小節或詩句,熟讀成誦,並摘抄下來。

學習這首詩歌的同時組織學生認真讀“閱讀連結”的《兒童和平條約》,從不同的語言形式感受呼喚和平的共同的心聲。

3、拓展活動:本組學習的結束應該是孩子們走向另一個更廣闊的學習空間和思考空間的開始。本組的學習激起的是學生強烈的責任感,留下的是無盡的思考。對戰爭與和平這個重大的問題,孩子們或多或少有了一些新的認識,新的體驗,孩子們或許有一些自己的心聲要透過多種形式表達。教師可以設計形式多樣的拓展活動,讓孩子把學習的感受盡情抒發。可以唱一唱有關的歌曲,看一看有關的電影、電視。可以演一演小英雄的故事,可以給仍處在戰亂中的小朋友寫封信,可以辦一期以“戰爭與和平”爲主題的小報,可以做一個“戰爭與和平”的專題採訪??讓孩子們在這些語文活動中拓展學習空間,發展多方面的能力,並進一步堅定維護和平,反對戰爭的信念。

四、教學課時安排:

《夜鶯的歌聲》 3課時

《小英雄雨來》 2 課時

《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 2課時

《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 2課時

《語文園地四》 4課時

總課時 13課時

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說起廣闊,我們會不由自主地想起大海。大海無邊無際,碧藍碧藍,非常美麗。可以想象,海邊的小城也同樣美麗。只要我們用心去觀察、用心去體會;只要我們擁有一顆愛美的心,你就會發現:美,就在你的身邊。編者把《海濱小城》編在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人民版)第七冊第三單元壓軸的一篇閱讀課文,可謂是獨具匠心。這是圍繞本單元“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使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家鄉的教育,陶冶愛美的情趣”這一訓練重點去寫的一篇講讀課文。課文分爲兩部分。第一至第三自然段爲第一部分,這部分寫海濱的景色;第四至第七自然段爲第二部分,這部分寫小城的美麗景色。其中,第一部分作者抓住了豐富多采的顏色,展示了海濱的美麗;第二部分作者抓住了小城三處具有特色的景物加以具體描繪:一是小城裏庭院的樹多,種類也多;二是小城公園美;三是小城的街道很美,概括出小城最突出的特點:

美麗、整潔。課文透過大海——沙灘——庭院——公園——街道的順序進行敘述,使學生學會按一定順序,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觀察和敘述的方法。

根據素質教育的新思想和語文課標的新理念,充分考慮本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學生的學習心理,我依據《小學語文教學大綱》的要求,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教學目標:

1、瞭解海濱小城的美麗、整潔,教育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家鄉。

2、學習按地點轉換的順序記敘事物的方法。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

體會海濱小城景色的特點。

難點:

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的觀察方法。

二、說教法

爲了較好地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達成預定教學目標,我在教學中主要運用網絡輔助教學以及運用討論法、自主探究法、小組合作法進行教學。

我根據教學目標,利用電腦指定並輸入各種教學資訊,呈現給每一位學生,並且實現資源共享。在我的引導下,學生可直接登陸本課的虛擬網站進行學習。計算機所呈現的生動逼真的情景,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熱情,學生透過“人機對話”,積極動腦、動手、動口,充分體現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透過小組討論、自主探究、小組合作,解決學生自己在學習中提出的各種問題,激發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熱情,互相啓發、互相幫助,共同提高,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三、說學法

教學是師生雙邊的活動過程,教師的教是爲了學生的學。要使學生從“學會”到“會學”轉變,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有意識的對學生引導、點拔和培養。對照教法和教學內容,我在這節課的教學中,創設了平等、民主、和諧的教學環境,讓每個學生運用已有的電腦操作能力,帶着問題上網學習。同時,培養學生養成與同學合作,共同討論和探索問題的習慣。學生在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的環境中閱讀課文,培養了他們收集、初步處理資訊的能力、自學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實踐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四、說教學程序

整篇課文的教學設計爲一課時,以下我對教學設計做進一步說明:

(一)交流資訊激發興趣

上課伊始,我讓學生交流課前所收集到的關於大海、城市的一些資訊和資料,談談對大海和城市的感受。然後告訴他們:今天,我們就到廣東的一座海濱小城去遊玩一番,看看這座海濱小城與你們所瞭解的海濱城市是否一樣?這樣,學生的'興趣自然就被吸引,從而直撲課文的內容。

(二)網上衝浪瀏覽美景

葉聖陶老先生曾說過:教,是爲了不教。而我們中國傳統的教學弊端卻是老師煩瑣的講解和分析,佔用了學生的讀書時間,從而使學生失去了辨析的機會。事實上,語文學科是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時代發展到今天,網絡已在很短的時間滲透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的教學也不例外。因此,我利用網絡容量大、速度快、可接受性強的特點,充分發揮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功能,透過網絡,直觀、形象、生動地把海濱小城的美麗景色展現給每一位學生,爲學生形象思維提供了依據,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較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具體的做法是:引導學生進入課文的虛擬網站,根據網站所提供的內容:主頁·課文內容·擴展知識·個人空間,讓學生進行自行操作,幫助學習課文。在此過程中,學生可自由選擇學習夥伴,自由選擇學習內容,從而使課堂上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情感和資訊交流呈現出雙向和多向的互動局面,使學生始終保持一種自覺、主動、熱情的學習態度投入到讀、思、議、說、寫等語文實踐活動中去。

(三)檢驗自學彙報結果

在提供給學生充分的操作時間後,我讓學生自由發言:透過剛纔的“大沖浪”,你知道了什麼?你還想了解什麼?於是,學生就根據剛纔的自學,紛紛把自己從課文的虛擬網站中瞭解到的關於海濱小城的美麗景色告訴大家,同時把自己遇到的疑難問題提出來。在第一自然段中,我指點學生:文章一開始就點明題目“我的家鄉在廣東,是一座海濱小城”,我們寫作文時,也應該一開始就扣緊題目,不要說許多與題目無關的話。透過學生的不斷髮言及演示,大家對課文的內容瞭解層層加深。如第二、第三自然段中,同學們抓住了“金黃色、遍地、理睬、滿載着、銀光閃閃、喧鬧”等最深刻的重點詞句,感受到海濱的美麗及物產豐富;第四至第六自然段中,同學們抓住了每個自然段的中心句“小城的每一個庭院都載了很多樹,小城的公園更美,小城的街道也美”中感受到了小城的美麗、整潔,領略到作者地點轉換的寫作方法及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觀察、描寫的方法。

教學中,教師還要注意對學生情感的薰陶和感染。因此,在與學生的交流中我問他們:海濱小城的每一處地方都是如此的美麗、整潔,相信你們肯定都喜歡,那,你們能否透過朗讀,把自己的感情表達出來?於是,學生的朗讀自然就會帶上感情色彩。同時,我還因勢利導,讓學生看錄象,使他們熱愛大自然、熱愛家鄉之情油然而生。這樣,不僅使學生的情感得以昇華,也培養了學生的語感能力及口頭表達能力,更是一次最自然的思想教育。

(四)小組合作介紹美景

語文學科的教學目的之一就是讓學生透過學習,語言表達能力、語文知識及實踐能力都得到提高。因此,在學生對海濱小城有了一個總體的感覺,即美麗、整潔後,我讓學生鎖定自己最喜歡的畫面,和其他的同學說說喜歡的理由,並運用已有的電腦操作水平分小組在網頁“個人空間”中進行介紹,具體內容有:小組成員、景點名稱、具體景物、景物特點。然後進行網上交流。這樣,學生的學習知識得到了鞏固,自豪感和成就感就會得到很大的滿足,合作精神也得到了培養。

(五)總結全文深化主題

課文小結是全文的點睛之處,透過小結我使學生更深刻懂得海濱小城是美麗的,我們要熱愛大自然,熱愛家鄉。

(六)作業練習豐富知識

在作業的安排上,我設計了看一看、讀一讀、寫一寫、說一說、唱一唱、做一做等自由選擇的作業內容,體現了訓練的層次性,體現了各學科的整和,使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張揚,也使學生的學習充滿了樂趣。

一課的結束並不意味着活動的完結,而應以此爲一個新的起點,激發學生進一步的學習熱情。於是,我將課內學習延伸到了課外,介紹了相關的旅遊網站,鼓勵學生利用網絡,開闊眼界,擴大知識面,有效地利用了學校的教育資源。

總之,本節課的設計,我讓學生在動口、動腦、動手的活動中,實現由“學會”到“會學”的飛躍,使知識教育與計算機技術與學科的整合得到了完美的結合。

說課稿 篇5

一、教材

《出辭氣遠鄙倍》是語文版高中教材選修課《<論語>選讀》的第九課。

《<論語>選讀》是新課程教材“文化論著研讀”系列選修課的一種。它的核心目標是培養正確解讀和評價繼承傳統文化的能力,包括正確理解教材內容,探究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裏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個人精神品格,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等方面。

《<論語>選讀》的課文按主題編排,全書共15課,大體分爲政治、修身、學習與教育、哲學四個方面,讓學生對孔子的思想有比較全面的瞭解。《出辭氣遠鄙倍》編入“學習與教育”類,側重講語言的社會意義與作用。

二、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辨析古今詞義,積累文言詞彙。

2.技能目標: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培養文明用語習慣。

3.情感目標:認識文明用語在生活中的意義和作用。

三、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理解文中出現的文言實詞、虛詞的意義用法。

2.教學難點:理解文明用語在現實生活中的意義與作用,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四、教法與學法

(1)誦讀法。

在引導學生學習課文註釋、查閱字典,準確掌握課文生僻字詞讀音的基礎上,要求學生誦讀課文。

誦讀形式分三種:

一是教師範讀,學生留意關鍵語句的讀音;二是請語文成績中等的學生個別誦讀,以發現學生誦讀中在字音、斷句、節奏等方面的問題;三是學生齊讀,培養語感,加深理解。在課堂上,每章內容學生至少讀三遍。

(2)講解法。

理解實詞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進一步把握孔子關於言語主張的前提。因此,教材註釋裏提到的詞語,提醒學生自學;學生比較生疏的詞語,就作些必要的講解;關鍵的語句,也爲學生提供解釋、翻譯方面的幫助。

如,課題,就給學生比較具體的講解,讓學生理解這個語句的.同時,對本課內容有基本的瞭解。

出辭氣遠鄙倍

辭氣:言辭語調

遠:遠離,形容詞作動詞

鄙:粗野,鄙陋

倍:通“背”,乖戾、乖張(性格、語言、行爲彆扭,不合情理)

出辭氣遠鄙倍:講究言辭語調,就會遠離粗俗和乖戾,做到文雅、

和氣,體現人文關懷。

(3)探究法。

選取重點實詞,讓學生調動已有的積累,探究詞義,理解詞語的基本義、引申義以及二者之間的關係,從而養成結合語言積累,根據語言環境理解詞義的能力。

例、

疾(疾病→疾苦→缺點→厭惡→妒忌)

基本意義:

疾病,指一般疾病。

有時指“重病”,如文中“曾子有疾”。

同義詞是“病”,病重。

引申義:

①疾苦、痛苦:戶口多少強弱之處,民所疾苦者。(《蕭丞相世家》)

②缺點、毛病:寡人有疾,寡人好貨。

③厭惡、憎恨:君子疾夫舍曰欲之必爲之辭。(《論語》)

④妒忌:龐涓恐其賢於己,疾之。(《孫臏傳》)

(4)直譯法。

針對學生文白對譯能力普遍較差的情況,根據學生口頭翻譯文言文中存在的隨意添加、遺漏詞語,文白夾雜等問題,教學生“直譯”的方法,即讓學生逐字、逐句地將文言對譯成現代白話,特別注意將文言文裏的單音詞替換成現代漢語的雙音合成詞。

例,

文言文:動 容貌, 遠 暴 慢。

↓ ↓ ↓ ↓ ↓

現代文:整肅 儀容舉止, 遠離 粗暴、 怠慢。

(5)情景法。

爲了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表達能力,在教學中引入了“情景法”。

一是教師根據自己的體味,引入帶有情景鮮明的故事,讓學生體味語言的妙處。

如教學中引入電視劇《魯智深》片斷:

魯智深三拳打死鎮關西后,爲了逃避官家的追捕,只得削髮爲僧。劇中有這樣一段臺詞:

法 師:盡形壽,不近色,汝今能持否?

魯智深:能。

法 師:盡形壽,不飲酒,汝今能持否?

魯智深:能。

法 師:盡形壽,不殺生,汝今能持否?

魯智深:(猶豫)……

法 師:(高聲催問)盡形壽,不殺生,汝今能持否? 魯智深:知道了。

要叫魯智深不近女人,不飲酒,他能做到。倘要叫他容忍世間惡人,實在難辦。但此時若回“不能”,則法師必不收留他,他便無藏身之處了。因此來了個靈活應付,回答“知道了”,法師面前過了關,又不違背自己的人生原則,兩全其美。從這個意義上,魯智深“既不失人,也不失言”。

二是要求學生三人編爲一個語言情景小組,自主創設語言情景,設計文明用語。

五、教學過程及內容

本節課,學習的主要內容是本課前三章。

教學步驟分爲“課堂導語”和“課文理解與探究”兩大板塊。

“課堂導語”採用故事匯入法。用兩個故事異入新課:一個是《西遊記》裏唐僧讓豬八戒去問路的故事;另一個是溫總理到雲南視察災情一事,以引起學生對語言的重視。

“課文理解與探究”是課堂的核心內容。

“課文理解與探究”有以下幾個環節(第一章爲例):

1.教師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1)學生甲朗讀第一章,學生乙點評朗讀情況,糾正可能出現的誤讀。如,“籩”應讀“biān”。

(2)溫習註釋裏與第一章相關的重點實詞、虛詞。(提問方式引導學生養成利用註釋閱讀文言文、積累實詞、虛詞的習慣)

貴:重視

所貴:“所”用在動詞前,組成名詞性的所字結構,即“看重的”。

道:禮儀

動:變動,這裏指整肅

2.一詞多義的歸納、探究。

引導學生從學過的課文和課外讀物中找到與探究的重點詞語相關的例句、並結合語境體味含義,探究基本義與引申義之間的關係。

3.學生甲翻譯第一章,學生乙補充、糾正可能出現的誤譯。

提示學生翻譯遵循“直譯”的原則,不可隨意添加、遺漏原文詞語,不可文白夾雜。

4.內容理解、探究

(1)曾子爲什麼說“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學生探究:……

教師歸納:曾子與孟敬子的政治立場是對立的,曾子在臨死之前,還在試圖改變孟敬子的態度,所以他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這一方面表白自己對孟敬子沒有惡意,同時,也告訴孟敬子,作爲君子應當重視的三個方面,有引出話題的作用。“鳥畏死,病作痛,故鳴哀;人將故(死),戀生活,故言善。”這是拉開話茬。接下來,曾子說出了君子在道德上應該重視的三個方面。

(2)曾子認爲在禮儀方面,君子應該重視的有哪三個方面?

學生探究:……

教師歸納:一是“動容貌,斯遠暴慢矣。”強調了對舉止容貌方面的指導作用;二是“正顏色,斯近信矣。”強調禮對外在表情和內在感情方面的指導作用;三是“出辭氣,斯遠鄙倍矣。”強調禮對語言語氣方面的指導。禮養於中則行於外。打好禮的思想基礎,言談舉止就會合於禮。這是修身之要,爲政之本。對於提高個人的道德修養和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具有重要價值。

六、板書設計

1.板書設計的原則:書寫簡明,思路清晰,實用精當

2.板書展示:

容貌:儀容舉止(今:相貌)

君子重禮儀 顏色:臉色神情(今:色彩)

辭氣:言辭語氣(今:表情、內容)

躁:浮躁,急躁,不沉穩

言辭有“三愆” 隱:隱瞞,不坦蕩

瞽:盲人,沒眼色

七、作業

1.設計作文的原則:鞏固知識,培養能力。

2.作業展示:

(1)背誦並默寫第一至三章。

(2)讓學生收集社會生活中不得體用語三條,並提出改正意見。

(3)師生之間交流設計三條學生使用的文明用語。

日記
週記
小說
摘抄
語文
作文
口號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