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言警句 > 寓言 > 传说 > 李时珍送礼的故事

李时珍送礼的故事

   来源:古今学识馆    阅读: 1.29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民间故事,具有相对真实的可信性,是人民群众非常喜欢的一种文化形式。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李时珍送礼》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李时珍送礼的故事

《李时珍送礼》

明朝名医李时珍,医德高尚,在民间流传着关于他的许多动人故事。

这天,李时珍来到了湖口县,当地百姓听说后,纷纷上门找他看病。

这天,湖口县官令衙役抬着八抬大轿,请李时珍为他的太太看病。

恰在这时,有位年已六旬的老翁,推着个小车,也来请李时珍为老伴看病。

老翁一见县官在前,心里立时凉了半截子。这不是明摆着么,人家是官请,他是民求;人家是八抬大轿,他是小车;人家有钱有势,他却是个穷老头?于是,对天长叹:"唉?这医生不请了。"驾起小车扭头欲走。

忽然,李时珍唤住老翁,然后走到八抬大轿跟前对衙役们说:"你们来得不巧,今儿个,我姐姐有病,必须马上去看看,回去禀报给老爷,明日专程到府给太太诊断?"

衙役们没话可说,只好抬着八抬大轿回去了。

老翁万万没有料到李时珍这么作事,感动得连话都说不成了:"李医生,您……您……"

李时珍微笑着催促:"老人家,别说了,赶快上路吧?"

老翁驾起小车说:"来来,快请上车,让我推着您?"

李时珍看着老人家那年迈、驼背、瘦弱、无力的身躯,怎能忍心坐车呢?于是,恳切地谢绝了,步行10里路来到了老翁家。

经过仔细诊断,老伴并无什么大病,只因饥饿过度,体虚所致不能下炕。李时珍随手开了两剂滋补药。

天近中午,老翁双手颤抖着捧出一碗菜粥说:"李医生,您一路辛苦,我家也没什么好吃的,请把这碗粥喝了吧?"

李时珍看着这碗可以照见人影的稀粥,内心酸楚地推了过去:"老人家,还是留给病人吃吧,你老伴需要补养?"说着从贴身的衣兜里掏出了三两银子,放在桌子上。

老翁见李时珍往桌子上放银子,急忙说:"李医生,放着八抬大轿您不坐,假称与我家是亲戚,徒步前来治病,不收药费,不吃饭,怎么还能倒要您的银子?"死活不收银子。

李时珍耐心地解释:"老人家,你不要再推辞了,我光治好了病,你老伴没有吃的还是保不住命啊?"

老翁"扑通"双腿跪下说:"李医生,我到九泉之下,也忘不了你的大恩大德?"

第二天,李时珍到湖口县府衙,去给官太太治病,当来到衙门外时,见府衙张灯结彩,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一问,才知道今日是县太爷六十大寿,正在操办着庆贺。

这时,有位好心的人,告诉李时珍:"县太爷是个贪官污吏,每逢寿辰如若谁不送礼,事后定要寻找借口,轻者打板,重者坐牢,今日喜庆寿诞,你偏去行医,恐怕要遭杀头之祸?我劝你还是别去了吧?"

李时珍考虑再三,决定非会一会这位县太爷不可,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带了"礼物",写了礼单,要进衙祝寿。

守门的衙役一看李时珍一身破旧的穿戴,怒斥道:"去?去?去?快快滚开?今日老爷寿诞,小心乱棍打死你?"

李时珍眼也不抬,手举礼单:"我是来祝寿的。"

衙役一看礼单:"啊?黄金四两。"立时点头哈腰,"有请?有请?小的领您去见县太爷?"

县太爷一听有人送来了黄金,两眼笑得眯成了一条线,把原来的客人都赶到了下席,单把李时珍请到了上座。

他为了让众衙役和在场的客人开开眼界,并借此以示众人,今后送礼不要只送猪、羊、锦缎,黄金、白银才是我最喜爱的。

谁知,打开礼单一看,气得七窍生烟,惊堂木一拍:"大胆郎中,怎敢以中草药戏弄本官,想咒我多灾多病吗?重打四十大板,轰了出去?"

李时珍哈哈大笑,坦然地说:"老爷且莫发怒,气大伤身,待我说明原委再轰不迟。这药名叫黄精,能理脏腑,生津液,为五劳七伤大补之上品。我听说,今日乃老爷六十大寿辰,不惜性命,登万丈险峰,下千尺幽谷,采来这百年黄精做寿礼,怎么能说是戏弄老爷?"

县太爷一听,气消了一半,但一看礼单怒气冲冲地质问:"为何把黄精写成黄金?"李时珍不慌不忙地说:"我将黄精写成黄金用意有三:其一,黄金虽贵但不能除病健身,而黄精可使你返老还童,延年益寿;其二,黄精与黄金音同形不同,如不是看在老爷份上,纵使万两黄金也难买我这百年黄精;其三,试想,我若不是把黄精写成黄金,老爷的差人和老爷只长着识黄金的眼睛,早把我拒之门外了,老爷怎么能得到比黄金还贵重的黄精呢?"

三言两语,弄得县太爷,张着大嘴半天合拢不住……

李时珍简介: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后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医院判,去世后明朝廷敕封为“文林郎”。

李时珍自1565年起,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考古证今、穷究物理”,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弄清许多疑难问题,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此外对脉学及奇经八脉也有研究。著述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等多种。

伊索寓言
寓言故事
传说
爱情故事
儿童故事
民间故事
睡前故事
童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