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言警句 > 励志 > 励志演讲稿 > 关于成功企业家演讲稿

关于成功企业家演讲稿

   来源:古今学识馆    阅读: 2.47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企业家是组织最宝贵的财富,也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以下是本站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成功企业家演讲稿,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关于成功企业家演讲稿

成功企业家演讲稿篇1:

——马云20xx内部讲话,为800名阿里新员工上的一堂公开课

1、谈理想:希望公司对人类社会进步有贡献

我们希望阿里巴巴是这么一家公司,希望在中国这个土地上诞生一家对世界经济发展、人类社会进步有贡献的公司。所以我们希望招聘进来的员工,大家都充满这个使命,大家都充满着这个理想,大家都是一起团结,当然我们也有很多的分歧,但是最重要的是点点滴滴把它做下去。

所以你们可能听了这些以后,会发现公司是不是玩得太虚了,这就是我们公司的与众不同之处。如果你觉得这样的公司不愿意加入,没有关系,听了今天以后,你可以辞去,阿里巴巴的门应该永远要打开,很容易出去,但是很难进来。大家记住,要容易出去,很难进来;如果说容易进来,很难出去,那是监狱。

我们这家公司未来的85年,我们依旧会按照这样的路线往前走,强大的理想主义加上现实主义的结合,形成我们对于未来的思考、对于世界的思考。

2、谈使命: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我想还是跟大家讲,公司的使命驱动,至少我在这个公司,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坚持这家公司使命驱动,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让这家公司以价值观来管理自己,强化文化。

我们这家公司走的路线也很独特,我们这家公司,我们第一天在湖畔花园的时候提出这句话,叫做“东方的智慧、西方的运作、全世界的大市场”。我们这家公司诞生在中国,阿里巴巴诞生在中国,但阿里巴巴不是一家中国公司,我们当然也不是美国的公司,人家说阿里巴巴是一家什么公司,我们的股东有世界各地的,我跟大家讲,阿里巴巴诞生在中国,但是它是一家全球化的公司。

3、谈KPI:没有KPI的理想就是空想

每个人都愿意停留在理想之中,每个人都恨KPI,但如果没有KPI、没有结果导向、没有效率意识、没有组织意识、没有管理意识,那么我个人觉得所有的理想都是空话,我们就变成一个梦想者,胡说八道。

天下没有完美的组织,为什么,很简单,要想走得快,那你就一个人走,你要想走得远,那就一群人一起走。要一群人一起走,一定要有组织,有组织,一定有时效率不会高,只是组织与组织之间比赛谁效率更高而已。

4、谈人才:第一大产品是员工,曾经四倍工资都挖不走

我们希望的第一大产品不是我们的淘宝,不是我们的天猫,不是我们的支付宝,也不是我们的云,也不是我们的菜鸟,我们第一的产品是我们的员工,因为我们相信,我们的员工强大了,我们的产品自然会强大,我们的服务会做好,客户才会满意。

以前挖我们员工的人很多,那时候我们还在华星大厦,曾经开到四倍工资,只要阿里人能去,给四倍工资,我们一个员工也没去。

5、谈偏好:最讨厌天天说公司不好,还留在公司里的人

我们喜欢的人,是提意见、有建设性意见、并且有行动的人,我们讨厌那些天天抱怨的人,我们不喜欢这些人,无论在内网、在外网,我们最讨厌那些天天说公司不好,还留在公司里的人。

就像老公说老婆不好,老婆说老公不好,又不愿意离婚,我们门是打开的,我们愿意听建议、批评,但是要有行动,大家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度过难关,而不是碰上灾难麻烦的时候,大家都是互相说你的错。

6、谈福利:利益一定是自己打下来的

前几年争论了很久,有些东西我们跟其他公司不一样,我反对有大巴车班车上下班,为什么,不是买不起。员工如果没有车,那去挤地铁、去挤公交车、去骑自行车,保证自己上班不迟到,所有的公司、所有的优秀员工都经历过这一点。

我告诉大家,即使有班车,迟到的人会更多,放下工作的人会有更多,我们不是在乎加班这点工作,我们在乎的是你是否在乎你的工作,如果你在乎、热爱你的工作,你会早起。

阿里人记住,利益一定是自己打下来的,没有人的奖金、没有人的收入是别人给你的,而是凭自己的努力。业绩、市场是打下来的,没有人给你们,成绩也是努力出来的。我们为努力鼓掌,为结果付报酬,如果有结果,we pay,如果你很努力,没有结果,我们鼓鼓掌,也很好。

成功企业家演讲稿篇2:

——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励志演讲稿

一般认为,决定企业盛衰的是眼睛看得见的、有形的要素,比如资金能力、技术能力以及经营者制定的企业战略等等。但是我认为,这些因素固然重要,然而比这些更重要的是,眼睛看不见的、无形的因素,就是员工的意识,以及作为这种意识的集合体的组织的风气,或者说企业的文化。

就是说,在企业里,每一位员工对自己的公司抱有自豪感,从内心祈愿公司成长发展,并为此竭尽努力。还是企业里充满不平不满,到处怨声载道,员工们都像批评家一样批判自己的企业。这两种情况下,企业的业绩就会迥然不同。

在日本已经破产的企业,尽管利用了“破产重建法”,但真正重建成功的概率极低,这是现实。原因在于,按照“重建法”,虽然大幅度的免除债务、削弱成本等等眼睛看得见的改善可以实现,但是,产生的副作用是,眼睛看不见的人心涣散了、消沉了。就是说,员工们丧失了积极向前的意识,不能由衷配合公司重建,不能把自己持有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这就是重建之所以失败的要因。

日航在开始重建时也一样。公司破产了,职场里许多同事辞职了,奖金取消了,工资大幅下降,退休金削减了,作为航空企业生命线的航线被大幅削减,许多飞机卖掉了。因此,员工们意气消沉,失去了自豪自信,职场的氛围暗淡而压抑。

但是,我就任日航会长以后,正如上面所述,我全身心投入日航重建的姿态,点燃了精神萎靡的员工们的心。员工们的心中都萌生了使命感:“既然是我们自己的公司,无论如何必须由我们自己的双手来重建”。同时全体员工就是一个命运共同体,这种“一体感”也酿成了。

就是这样,每位员工的心变了,意识变了,作为这种意识或者说心的集合体的组织风气也发生了变化,日航的业绩因此戏剧性地向上攀升。

是什么成就了日航的复兴?

日航重建成功,我的任务完成,20xx年3月,我退出了日航董事会。夜晚,在上床入睡之前,我常常回顾日航重建过程的日日夜夜,“究竟为什么日航重建能够获得如此奇迹般的成功?”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前面已经讲到,为了重建日本经济,为了保住留任日航员工的就业岗位,为了日本国民,我鞭策这把老骨头,不拿一分钱报酬,全力以赴,投入了日航的重建。同时,员工们也抱着同我一样的想法,为了重建日航而拼命工作。

看到我们抱着纯粹的“利他之心”,奋不顾身、持续拼命努力的样子,“上天”因可怜我们而向我们伸出了援助之手。我不得不这样去想。我觉得,如果没有这种远远超越我们自身力量的宇宙、自然在背后推动,日航如此奇迹般的回升是不可能的。

这层意思,或许还可以用“自力”和“他力”的概念来表达。“利他之心”能够唤来超越自力的所谓“他力之风”来帮助自己。

不妨把我们的人生比喻为在大海中航行。为了度过一个理想的人生,我们必须用尽自己的力量,拼命划船。但是,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不可能到达遥远的彼岸。必须做好准备,在航船前进的方向上,接受他力之风的推助。所谓准备,就是扬起接受他力之风的结实而美妙的风帆。

在这个宇宙间,常吹着一股“他力之风”,它推动森罗万象、一切事物不断向着好的方向、更好的方向前进。然而,如果一味地强调“我呀我的”,在用“利己之心”扬起的风帆上,因为布满了孔洞,任凭“他力之风”如何吹刮,那风都从孔洞中穿过,无论风帆升得多高,航船也不会前行。与此相反,如果用“利他之心”扬起风帆,就能饱受他力之风的恩惠,一帆风顺,在茫茫大海中破浪疾驰。我认为,日航重建的奇迹般的成功就证明了这个道理。

我讲这一番话,说明了在日航重建之际,“为社会为世人”这种纯粹的动机,也就是所谓“利他之心”就是成功的原动力。

靠利他之心真的能够经营好企业吗?

经常有人这么说:“靠利他之心真的能够经营好企业吗?企业经营的基本出发点不就是利己的欲望吗?”

确实,“想要赚更多的钱”、“要想过更富裕的生活”,这一类利己的欲望在开展事业的时候,可以起到发动机那种巨大的作用,特别是新兴的风险型企业,要实现利己欲望的热情和愿望往往成为开展事业的起点。而且在这种热情和愿望的驱使下构筑的高超的战略战术,实际上把事业引向了成功,这也是事实。

然而,仅仅依靠利己欲望经营企业的人,他们的成功决不可能长期持续。因为如果一切策略的目的全都集中在满足自己的欲望这一点上,那么竞争对手也会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以牙还牙,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结果必将发生摩擦和争斗。

还有,在将利己的欲望作为发动机使事业获得成功的时候,这种成功越大,经营者自己就会变得越来越傲慢不逊。他们会忽视在公司发展过程中忘我奉献的员工,不把员工的努力和贡献放在眼里。经营者忘记了谦虚,企业内部就会产生不协调的声音,最后甚至会将企业引向破灭。

从利己的欲望出发,具备举世罕见的才华,这样的企业家经历艰辛,创建了出类拔萃的公司,但过了不久,他自己的心态出了问题,致使企业衰落,也玷污了自己的晚节。这样的事例,无论东西,不胜枚举。

另一方面,在做生意的时候,加入体谅他人的、利他的思想,让对方、让周围的人都觉得“这个买卖做得好!”对方也会好意相报,结果双方得利,皆大欢喜。这样的事我想大家也都经历过吧。由于我毕生努力贯彻这种精神,结果不止一次获得了远远超出想象的卓越的成果。当然,我所说的“利他”,并不是损己利他,并不是要通过损害自己来让对方获利,决不是这个意思。恰恰相反,正因为自己“想要富裕”,就应该体会到对方和周围的人同自己一样,“也想富裕”。人同此心,因此要考虑如何让对方同自己一样,也能高兴欢喜。就是说,不是“只要自己好就行”,不可一味地自私自利,必须投入同情、体谅、慈爱的“利他之心”,决不可以过度地去满足自己利己的欲望。

在佛教里,用“自利・利他”来表达这层意思。所谓“自利”就是自己的利益,所谓“利他”,就是他人的利益。所谓“自利・利他”,就是为了自己获利而采取的行动,必须同时让他人、让对方也获利。自己赚钱,对方也赚钱。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经商,才是健康的商业社会的基本原理。

超越时代和国界,所谓经营,所谓商业,必须基于“自利・利他”这种思维方式。

今天我讲了关于利他之心为本的经营。就是揭示崇高的理想,提升员工的觉悟,激发团队的活力,并且获得上天的力量,从而促使企业成长发展。这种以利他之心为本的经营,在京瓷和KDDI的发展过程中,以及在日航的重建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努力以这种利他之心去经营企业,就一定能够引导企业不断成长发展。这是超越行业、超越国界的“真理”。对于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成功企业家演讲稿篇3: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许小年在正和岛论坛的演讲稿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叫“面对现实,回归常识”,主要是我对宏观经济的一些判断和感觉,以及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企业应该如何去应对。

为什么叫做面对现实,现实到底是什么?我相信各位都已经感觉到,每天都是在市场在打拼,每天都要思考自己企业的经营问题,现实是比较严峻的,中国的经历进入了一个新的常态,这个新的常态,各方面有不同的理解,我个人看法是在新的常态下,中国经济将进入一个中低速增长的时期。

这个中低速到底是多少?到底是7还是6,或者是5,这个我不好说。因为我们的统计数据和我们在微观层面上的观察有比较大的出入。如果硬让我说出一个数字,我真的说不出来。国际上一些媒体对于中国宏观数据和微观上的差距的问题,也都发表了一些文章,表示出他们的困惑。所以这个宏观的数字,我想我就不要讲了。

中低速增长也就是比过去要明显的低下来,而这个增长速度的放慢既是周期性的,更是结构性的。我个人认为,主要是结构性的放慢。结构调整的困难决定了我们经济的新常态将持续比较长的时间,这时间持续多久?我最近看到外电报道,财政部长在最近的一次会议上讲,中国经济面临困难的形势可能要持续5年的时间。对于财政部长的估计,我本人表示同意。

在这样经济增长放慢的情况下,新常态会持续比较长的时间,政府会采取什么样的对策?这是大家关心的焦点。我自己的观察,在新常态的情况下,政府不愿意也无力采取大规模的刺激政策。我这样的观察是否准确,有待于进一步明确。但是我认为,不采取大规模的刺激政策,在当前的形势下,毫无疑问是正确的。原因我等一下会提到。

所以,现实就是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放慢,而且放慢主要是结构性的。结构性调整的困难决定了新常态的长期性。政府不会出台大规模的刺激政策。这是我们面对的一个,和过去不同的形势。这是我们生活其中的现实。

在行业的层面上,我们观察到的是,过剩产能的普遍存在,各个行业为过剩产能而苦恼,在过剩产能的压力下,没有其他的办法,只有不断的降低价格,试图保住自己的市场份额,而降低价格在宏观层面上显示的是生产者价格指数连续30多个月负增长,在传统实体经济中,投资机会缺乏。所以,现在我们缺的不是钱,缺的是能够盈利的投资机会,这是另外一个现实。

再看企业层面,虽然经济增长速度在下滑,但是人工成本、资本价格、资金成本呈现出来的刚性,并没有随着经济增长的下滑而降低。一方面经济疲软,另一方面成本出现刚性,换句话说就是企业的利润率受到了挤压。一些企业过去靠低成本扩张非常成功,而这种传统的经营模式不再适应市场,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起来看是因为在90年代的中后期,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发生了本质的转变。这个转变具体是什么?1978年以来我们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依靠经济体制的改革带来效率的提高而实现的。经济体制改革带来效率的提高,具体体现在由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比计划经济更加有效,资源从农业部门转到工业部门,资源从国有部门转向效率更高的民营部门转移。即资源配置在市场价格信号的引导下,朝着更有效率的部门和行业转移,这带来了中国经济的增长。

另外还有激励机制的改变,其中特别突出的是一大群企业家在改革的大潮中出现,这些企业家为了提高企业的效率,千方百计寻找市场急需的产品,千方百计降低成本。他们在市场经济中有着强烈的提高效率驱动,远远超过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因为国有企业受到体制的限制,对效率的提高是不敏感的。

所以当我们谈“中国模式”的时候,我们混淆了一个概念,其实我们有两个“中国模式”,从1978年到1990末是一个“中国模式”,从1990年末到现在是另外一个“中国模式”,我们经常把这两个“中国模式”混淆了,现在有必要区分一下。

从1990年到现在是什么模式?主要是依靠政府分配资源,刺激短期的需求拉动GDP的增长。现在中国模式主要是依靠借贷来实现的,我们知道,政府发钱、支配资源、拉动经济的增长。政府的资源从哪里来,来自于税收,来自于国有银行扩张信用,政府的资源来自于中央发行货币,主要是依靠这样一套方法来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特别是,20xx年启动了4万亿刺激计划,更是第二阶段中国模式的典型代表。靠政府花钱、靠银行发贷款,靠银行印钞票来拉动经济发展,跟前一个中国模式有本质上的区别。

这样一个靠政府拉动短期需求维持经济增长的“中国模式”是不可持续的。第一个“中国模式”和第二个“中国模式”的区别在于可持续性,如果依靠企业家的创造力、创新力提高效率,这个增长是可持续的。而依靠政府拉动增长,这是不可持续的。

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政府的资源再多也是有限的,而企业家的创造力是无限的,这是第一个“中国模式”和第二个“中国模式”的区别。第二个原因,在经济学上叫做投资的边际收益递减,政府不断发钱,央行不断印钞票,虽然可以促进短期的经济增长,但是促进的作用越来越弱,经济学上叫做边际效应递减。政策同样存在着边际效应递减。

我们可以看到,20xx年我们曾有过4万亿刺激政策,20xx年实际上执行的是4万亿2.0,4万亿2.0的效果就比4万亿1.0的要差。本届政府也试着采用一些刺激性政策,结果发现效果不理想。所以,现在就停下来了。

政策的效用递减和我们吃东西、用药是一样的,一种药用多了,药力会不断衰减,我们叫做投资的效用递减或者政府政策的作用递减。因此,依靠政府投资拉动增长,短期可以见效,但是长期无法持续。

20xx年,我们执行了4万亿刺激计划,结果使得本来就已经产能过剩的各行各业又在执行过程中大幅增加了更多的产能。这是造成我们面临困难的一个原因。

另一方面,由于4万亿主要靠债务融资,结果形成了今天政府债务、银行坏账的问题,这是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一个很大隐患,这个隐患不清除,我们无法进入下一轮的增长。我认为,新一轮经济景气短期内不会到来,大家要做好长期的准备。

新一轮经济景气的前提条件有两个,第一个是清理过去积留下来的债务,中央政府已经采取措施了。今年“两会”时,财政部宣布推出1万亿的长期债务置换的计划,用长期债务置换地方政府已经到期的短期债务,说白了就是解决企业贷款展期的问题。年初提出1万亿,年中加到2万亿,现在加到3万亿,这说明地方经济的债务问题比当初估计的还要严重。

这是中国经济的一大隐患,如果地方政府债务不清理就会转换为银行的坏账,银行的坏账正在上升,如果地方债务问题划不出来,如果房地产市场价格下挫,银行坏账会快速上升。所以,要想实现经济新一轮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把过去单纯依靠政府政策拉动经济所遗留下的问题清理掉,不清理掉就变成中国经济增长的大包袱。第二个前提是必须从政府拉动需求的模式再回到1978年到1990年那种,通过改革释放市场能量的增长模式。

这两个前提没有达到之前,我们还是新常态,还是要在新常态下思考企业的经营。由于到目前为止,实质性的改革措施出台的不多,因此新常态可能会持续比较长的时间。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怎么办?市场永远处于变化之中,企业必须求变,这就提出了转型的问题。

不仅国家经济要转型——经济增长模式从单纯依靠政府短期政策措施转向基于市场,释放市场力量,发挥企业家的创造和创新精神,提高效率、走可持续增长的道路。企业也需要转型——首先要转变观念,转型的最大障碍在每个人的头脑中,是传统观念,是习惯性思维。这是最困难的。

昨天一个朋友告诉我,有一个企业家去以色列、德国、美国访问学习,我觉得非常有必要,第一就是要学人家的观念、人家的心理,其次才是学商业模式,学技术、学产品。

以色列的企业家创造能力如此之强,并不是犹太人比中国人聪明,其实中国人的智商不亚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地区,中国人非常聪明,但有时候太聪明了,聪明到了经常做蠢事。以色列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文化、宗教、社会、历史传统有很大的关系。德国的企业家缺少创新企业家,但有非常优秀的工业家,他们可以把汽车、设备、化工产品做到世界第一,但是他缺乏以色列和美国硅谷那样的创新企业家,这也是和文化、历史分不开的。

我们可以去看、去学,但你要想照抄他们的商业模式极为困难,你让美国人生产奔驰、宝马,他们也生产不出来,你让德国人生产特斯拉,德国人也不行。所以,第一是要学人家的心态,学人家的理念。德国那么多的优秀中小企业手里都有独特的技术,在上百年的市场竞争中屹立不倒,就那么一个小铺子,小作坊,专心致志走下去,在一项技术上做到世界领先,我们问一问自己,我们有没有这样的心态,有没有这样的定力,有没有这样的钻研和精神,这是我在德国看中小企业体会最深的。就是这种不以小为卑贱,不以小为低下的精神,这样一种内心的追求,他们认为把这件小事做好是非常有价值的,会为自己的小作坊感到骄傲,这样的精神是中国企业家缺乏的。

中国的企业家一说就是做大做强,把大放在强的前面,实际上强是一个陪衬,都是想着大,没有人专心一意做强。现在有一句非常流行的话,只要你找准风口,猪也能飞,这是一个非常真实的写照。有一个学生问我,你怎么理解这句话?我觉得做企业不是找风口,不是财权力,做企业的不必听我这个宏观经济学家在这讲宏观形势,宏观形势跟你们根本没什么关系。宏观好,有好企业;宏观差,也有好企业。企业的经营不是跟着政策的大风扬帆起航,企业本来的任务就是无论刮风下雨我都可以航行。转型难在我们的传统观念,第一叫做机会主义,转型之难第二是我们传统商业模式的惯性;三是三十年高速的发展,从短缺经济逐步过度到过剩经济,在短缺时代什么都是现成的,在经济开始起飞时候各项成本都是低的,所以我们过去的商业模式非常成功,就是低成本的扩张。那么企业的能力是什么呢?就是整合资源。

我经常问我的学生,你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在课堂上一半的人跟我说是资源整合。资源整合是什么意思?在过去十几年,资源整合第一叫政府资源,第二叫银行资源。你所谓的资源整合不就是政府那能拿到资源,银行那能拿到贷款吗?所谓的资源整合的能力不就是拉关系的能力吗?这不叫核心竞争力。

传统的商业模式当中,要有良好的政府关系,敏锐的市场嗅觉等等,但新常态下企业的关键在于创新能力。我们在传统的商业模式中不能自拔,总是习惯性的去寻找风口。认为过去的成功可以去保证未来的顺利发展。我想跟大家讲,已经不可能了,因为市场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我们转型之难第三个问题是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一种从众的习惯,别人做什么我也做什么。长于模仿,短于创新。这是我们中国企业家的局限性。这和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关系。我们的文化传统不鼓励独立思考,希望人们遵循集体规则,不管是显现的规则还是潜规则。我们的企业家带有这样烙印,干什么都是一窝蜂而上。从改革开放初期,在东南沿海一带你可以看到皮鞋之乡、服装之乡、打火机之乡,几个镇几个县甚至只生产一类东西。

我到以色列去,以色列人跟我讲了个故事,一个犹太人开了一个加油站,生意很好,因为位置很好,来来往往的车辆都停在这里加油。另外一个人去了,他在加油站边上搞一个便利店。我们中国人一看加油站生意很火,我会在街对面开另一个加油站,这就是中国人和犹太人的区别,和你竞争,我们经常是同行竞争而不是错位竞争。这就是不同文化背景企业家之间的差别。从众从改革开放开始我们就观察到这种现象,在执行4万亿计划的时候,人人都去做风电、太阳能,国际上那句话是正确的,中国人生产什么,什么价格就跌;买什么,什么价格就涨。为什么呢?因为中国人一生产什么不是几家企业生产,而是一窝蜂的。把那个产业搞的产能过剩,没什么钱好赚,当然这里面和政府政策有很大关系,另外一个就是企业家的仇恨心理,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缺乏创新,这是他们的短板。

现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认识到经济的问题是什么,也要认识到转型的迫切性,最迫切的是我们观念的转变。转变到什么上去,就是我讲的第二个题目,要回归常识——回归价值创造的常识。你不创造价值,你就赚不到钱。你可以在网上忽悠一大堆粉丝,但是你如何把大量网站访问转化成信息,这才是关键。你可以拿VC的钱去补贴消费者,搞一个巨大的客户群,但是你怎么从这个巨大的客户群赚钱,取决于你是否给他们创造了价值,不创造价值,即使赚到钱也无法持续。创造价值是赚钱的前提,这是一个常识。

中央银行印钞票不创造价值,因此它对经济没有什么帮助。我们无法把期望寄托在中央银行,降准降息跟没有关系。降准降息增加货币发行根本就不创造价值。炒股票不创造价值,我们在股市上有赚钱的有赔钱的。赚钱的不必为此而高兴,赔钱的也不必为此而悲伤。你赚了钱你没有创造价值,你在股市上没有创造价值,这是常识。印钞票印不出价值,这也是常识。所以我们不必看宏观政策,还是自己的企业,我在哪里、我是如何创造价值的。

还有一个常识是什么,一个企业经营困难,他们总是把这个困难归结为融不到资,这个实际上是把常识搞颠倒了。不是因为你融不到钱才经营不好,而是因为你经营不好才融不到钱,这是常识。金融机构不是把钱借给一个经营困难的企业。金融机构永远是锦上添花。雪中送炭要自己送,自己把手中炭的问题解决了,银行才能给你锦上添花,这不是常识吗?如果让你去银行,你会把资本借给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吗?你会把资金借给一个资金周转困难的企业吗?你不会的,这是常识。所以不要怨天尤人,要回归到常识。思考的问题如何去创造价值?什么是价值创造,我认为有两个标准。

第一个标准是你能开发出市场接受的新产品和服务,你就为客户为市场为社会创造了价值。别人没有做的产品你做出来了,你创造价值了。这种手机过去没有,现在苹果把它做出来了,苹果就是一个价值创造者。我们现在已经离不开微信了,微信过去没有,腾讯把它做出来了,这是能够为市场所接受的新的产品和服务,这叫价值创造。

第二个价值创造的方法,你可以用更低的成本,从而以更低的价格向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你不能做出新产品没关系,你生产苹果产品的成本比别人低,这也叫创造价值。

那么创造价值和赚钱、和利润是什么关系?你赚钱未必创造价值,而创造价值总要赚钱,必然要赚钱。如果你创造价值而未赚到钱,这是短期的事情,从长期来说,你创造了价值,要想不赚钱都很难。一些好的公司现在头疼的不是赚不到钱,而是赚钱怎么花。只有价值创造,才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对于一些不创造价值的活动,不要寄予过高的期望,甚至我认为可以忽视他。比如说炒股票不是创造价值的事,起码不是我们企业家主要的任务所在。

关于价值创造,我们经常把它和赚钱、融资、圈钱混到一起去。给大家举一个案例,前段时间P2P、金融互联网非常热闹。我问一个学生,在做什么,他说做P2P。这两天我问学生在做什么,他说做O2O,过两天再问,他说做一个平台,我说你们怎么老做一样的事情,能不能做点不一样的事情,这就是中国企业家的从众心理。不仅仅是企业家的心理,中国国民的习惯也是一样,一窝蜂做同样的事情。

而一窝蜂做同样的事情就谈不上创新,创新一定是独辟蹊径,一定是走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道路,那才叫创新。你做和别人一样的事情,那叫模仿,不叫创新。现在有一个口号叫做万众创新,我觉得这个题本来是自相矛盾的。如果万众都去创新,那没有创新了。创新是少数人的事儿,如果大家都做了就不是创新。

我有个学生要做P2P,我坚决制止了他,我认为P2P不创造价值,甚至很多O2O也不创造价值,什么叫O2O?就是两边都是零,中间一个2,这就是O2O。需求这端不着边,供给也不着边,中间幻想一个百亿市值的公司,这就是O2O,不是打击大家的积极性,要独立思考,思考自己的商业模式,你在什么地方创造价值,你在什么地方赚到钱,不要一窝蜂跟随潮流。

为什么说P2P不创造价值,因为P2P没有解决金融的关键问题——信用问题,信用的基础是什么?为什么这个企业申请贷款,我不敢给他,因为他的信用风险不好把握,这是什么意思?信息不对称,这家企业的经营状况我不清楚,他自己清楚,但又不会把真实的信息告诉我。这是金融最困难的地方,由于信息不对称,使得银行无法判断这些潜在客户的信用风险,这是金融的实质。

要想准确评估企业的信用风险,必须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P2P有没有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没有!P2P只是把企业和银行拉在一起,只是把借方和贷方拉到一起,最多相当于一个婚姻介绍所,他把男女拉到一起,至于婚姻成不成,介绍所不管。他最多就是创造了一点点价值,把男士女士拉到一起去。但是能不能成,他不知道,也不关心。

可是我们做金融必须要关心能不能成,不是把借方、贷方拉到一起就完了,我还要关心他们能不能成,如果不能成,失败了就是坏账,就是损失。所以,做金融虽然像婚姻介绍所,但是对它的要求比婚姻介绍所高多了,要想确保贷款成功,你要想办法降低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你如果不能够在这方面做出贡献,你就没有创造价值,你没有创造价值,哪怕你今天赚钱再多,你也无法持续。

为什么无法持续?因为你没有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所以连续出现坏账,出现了坏账太多了,你的平台信誉就垮掉了,你还做什么?你没法做了。很多做P2P的人根本不理解金融,他们不知道金融的要害是什么,搞了一个网站出去,左边拉理财投资人,右边拉资金的需求者,拉上来之后,交易两天,甚至贴点息,热闹过了以后就垮了,因为坏账太多了。

这个案例说明什么?说明你要是不创造价值,企业就没有一个能够活下去的商业模式,没有一个可靠的商业模式,创业就要失败。为什么对P2P这么不看好,很多网络公司现在全都上网络金融呢?为什么?阿里为什么在上网络金融?他难道不知道信息不对称吗?不知道金融的要害问题在哪里呢?阿里为什么做金融?但是我支持阿里巴巴,为什么?因为阿里有数据,他通过长期在淘宝、天猫上交易的数据,他利用这些数据分析潜在的贷款客户的信用风险,所以他有资格有条件做互联网金融。

而你没有,因为你没有数据,你没有帮助金融机构克服信息不对称问题,阿里可以这样做,腾讯可以这样做。但是这些数据,说老实话,质量很低,还不足以评判一个客户的信用风险,还需要其他的数据才能够解决借方和贷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这才叫创造价值,只有创造价值,解决了商业中的核心问题,企业盈利才有基础,企业发展才有可持续性。

如何创造价值?这要提到多次我们提过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建立和强化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利用核心竞争力去创造价值,从而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所谓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你独特的竞争优势。刚才我已经讲了,阿里金融和其他P2P相比,他的核心竞争力在什么地方?大数据,而且他还有一套技术可以把这些大数据转换为贷款申请人的信用评级,这也是他的核心竞争力,这是其他P2P公司没有的。其他P2P公司没有数据,更谈不上把这些数据如何转换为信用评级,来控制信用风险。

那么,核心竞争力不仅仅是你特有的竞争优势,而且核心竞争力还是你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优势。你不能说我有一个竞争优势,我今天把这个新产品一推出,明天我的竞争对手全仿制了。这不是核心竞争力,这只叫竞争力,不能叫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你的竞争对手看到了,他也没法模仿。比如说手机,过去我们做简单产品的时候,做这个麦克风,我不会做没关系。我把最强的麦克风全收进来做很多碎的再把它组装起来,我照样可以做。这就不叫核心竞争力,或者说你这个产品的技术壁垒太低。核心竞争是技术壁垒非常高的优势。你的竞争对手不花个三年五年,不投个千百万上亿的研发资金就没有办法模仿你,这叫核心竞争力,或者说核心竞争力就是具有技术壁垒的技术产品或者商业模式的优势。

你把苹果手机拿回去,拆开了,把零件搞清楚了,你还是不会做,因为它有很多软件你看不见,你无法模仿,它是核心竞争力。你做麦克风你没有,别人都会模仿。小米的手机可以被模仿,因为他的手机大家都知道怎么做,而苹果、华为、三星的手机都是自己研发的,其他人模仿不来,当然也有一些模仿,总体来说,必须有自己的创新。什么手机容易被模仿?现在还有锤子手机,他的那个档次的手机为什么容易被模仿,因为技术简单,没有什么技术壁垒。

所以我们企业现在要思考的什么问题?

现在企业家要思考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在市场竞争中立足,凭的是什么。中国有句谚语,“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你的“金刚钻”是什么,要把这事搞清楚。德国那么多的中小企业,不靠规模,不靠市场份额,不靠产品售价,正好相反,这些中小企业的产品售价往往都偏高,因为生产批量小,成本高,他靠的是“金刚钻”,有了这金刚钻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

你们看BMW,BMW底下的协作厂家上千家,为什么他自己不去做呢?因为他做的没有那些小企业好,它不具备小企业掌握的关键技术,所以他也认了,我不可能做所有的事,干脆包给你。

我们要思考的不是把企业做大,而是做强做精,在起码一段时间内的市场上,具备不可替代性。企业不仅获得订单,更重要的是获得定价能力。

由于我的不可替代性,你只能从我这儿买,你就获得了定价能力。一旦获得定价能力,就不怕成本提高,成本提高可以传递到终端用户那去。我的终端用户即使不高兴,但没办法,在市场上他找不到比我更好的供应商。

核心竞争力的目的就是定价能力。在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我可以把一部分成本的上升转移到终端用户,定价能力可以保护毛利率,让我可在这个竞争的环境中活下来,寻求发展。

在当前我们经济形势发生变化的时候,企业要思考我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如何围绕核心竞争力来构建商业模式,在市场上取得独特地位。

下面我想讲讲互联网。对于互联网,我是外行,但最近看了些案例,拜访了些企业,做了点研究。

在互联网上,我是一向倾向于“泼冷水”的,这可能跟性格有关,老扫人家兴,凡是“发烧”了,一阵风什么的,我就跑过去“泼盆冷水”。并不是不看重互联网,我认为互联网是非常有效的工具,但只此而已,不要提高到思维的层面上。

互联网只是人类过去220xx年间,自工业革命以来诸多技术创新中的一项,不是最后的一项,也不是终极的技术创新,将来还会有比互联网更厉害的技术出来。我百思不得其解,在过去的技术创新中,没有见过这思维那思维,现在就突然冒出来互联网思维。

从历史意义来讲,现代经济最重大的创新莫过于蒸汽机。蒸汽机是人类第一次利用非自然力量进行经济生产活动,在蒸汽机之前,人类使用的都是自然能源:风能、水能、人力、畜力,这重大意义只有普罗米修斯发明火才能与之类比,但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蒸汽机思维。铁路是伟大的创新,我们也没有听说过铁路思维。最近的技术还有电脑,我们也没听说过电脑思维。偏偏就有互联网思维,中国的学者生造词汇,以示高深,把大家说得越糊涂越听不懂,越显得他学问大。

对于企业来说,如何利用互联网降低成本,开发新的产品和新的服务,也就是如何利用互联网来创造价值。互联网只是企业转型的工具,不是神器。

从刚开始对互联网的漠视,转变为对互联网的盲目崇拜,好像不上网就死,上网就活。互联网思维的种种提法,大多数不是互联网特有的,是早就被人们总结出来的。

有些提法甚至是错误的,比如单品海量。这不是互联网之后才有的新东西,我们课堂上讲过,单品海量实际上就是规模经济效应,没什么新东西,我们早就知道了。除了单品海量以外,我们还有另外一种商业模式同样可以成功,那就是多品微量,多品微量照样可以利用互联网成功。

这都是把互联网带来的一切变化绝对化了,神圣化了。其他的很多提法,“客户体验第一”“找到痛点”“快”等等,这都是商业常识,跟互联网没什么关系。产品做到极致、客户体验极致,“极致”这就是个错误的提法,在商业经济中,我们不提极致,只提效益和成本的平点更合适。任何产品品质和客户体验的提高都是有成本的,把品质做到极致,也就意味着成本上升到极致,这是损害客户利益。因此我们的思维方式不应该做到极致,而应该做到效益和成本的平衡,这就可以了。

至于羊毛出在猪身上等等,我们时间没有展开,我想强调的是这些提法是商业常识,没有什么新颖之处。在互联网出现之后,这些原理的表现形式更加鲜明和突出,但是互联网没有改变经济学原理,没有改变商业的本质,只是提高了商业的效率。

我刚才讲的互联网金融,从本质上来说是金融,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控制信用风险,互联网应用只不过使我们克服信息不对称的成本下降,互联网应用只不过让我们更好的控制信用风险,但是互联网并没有改变信息的不对称,这是金融业的常识。

互联网是定语,主语是金融。本质是金融,不是互联网。电商的本质是商,不是电,电商的本质是零售业,不是互联网。因此对于口号,我总是持怀疑态度。我本人经历过大跃进,经历过文革,知道群众运动的后果是什么,搞企业、经济的发展是不能靠群众运动的。凡是市场上流行起来的群众运动式的口号,我们要保持高度的警惕,要经过自己的思维才把它接受下来,对于市场上广泛流传的互联网+,我提出一个观点是+互联网,不是互联网+,传统行业+互联网,不是互联网+传统行业。

因为传统行业的商业本质没有因互联网改变,必须遵循传统行业的商业原则和规矩,在这个基础之上,我才来考虑互联网的应用,而不是我有了互联网就把商业和金融的本质颠覆了。

我本人不反对互联网+,我只是说在互联网+和+互联网之间,我们要自己独立思考,看哪一种方式对企业的发展最有利的,看哪种方式能够提高企业的效率,能够进行创新。我在企业调研的时候,倾向于认为,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应该是+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

当然了,最后的结论是每个企业自己思考,自己做出判断,而判断分析就是经济学中的成本效益的分析方法。

我想强调一个观点,这个世界上没有成功的秘诀,也没有必胜的法则。猫有猫道,鼠有鼠道,你是老鼠就把老鼠的道做精,不要左顾右盼,看猫吃得多好;你是猫,就把猫道做好,世界上最悲惨的事儿是猫做了鼠道,鼠做了猫道,自己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自己要有定力,自己要有内心的世界,做企业不是为了在社会上出人头地,不是比同班同学赚钱多,比过去的同事住的房子更大,不是比邻居更加富裕显赫,做企业是为了自己内心的追求。

只有内心的追求,才能支撑我们独立进行思考,才能支持我们进行创新。

励志文章
励志故事
励志签名
励志口号
励志英语
励志书籍
励志诗歌
励志电影